《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本课题教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尤其是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体味作者义正词严的态度,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体味作者义正词严的态度,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尤其是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自主探究【预习任务】1 .读准字音,了解重要字词的意思箱箧(qie) 制裁(cdi) 给予(ji) 恍假设(hudng) 法琅(fd lang) 瞥见(pi。) 惊骇(hdi) 晨曦(xi) 琉璃(li“
2、li) 赃物(zGng) 赃物: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办。荡然无存:全部毁坏,消灭尽净。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可名状: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和描绘的。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大家看屏幕,你看到了什么?(ppt出示一封写有雨果名字的书信)明确:这是一封信,是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齐读题目,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个题目传达了哪些信息?明确:交代写信的缘由、点明写信的对象书信在我们的练习中也经常遇见,大家来回顾一下书信的格式。(出示ppt书信
3、 格式的大致示意图)(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尊敬的”等。(2)问候语。如“您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假设干段来书写。(4)祝愿语。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 点;也可以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 顶格书写。(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一至两行处右侧。另起一行在署名的正下 方写日期。设计意图:以信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了解书信的格式。二、初读回信过渡语:了解了信的格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翻开这封
4、信,朗读一下这封信,看 看雨果究竟写了些什么?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ppt出示几个能在文中找出答案的基础性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巴特勒自己怎么评价这次远征?希望雨果给出什么评价?(从原文中找)明确:巴特勒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希望得到雨果的赞誉。雨果是否认同巴特勒的想法?为什么?明确:不认同。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三、信的背景过渡: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但在巴特勒嘴里却认为这是一次光荣的远 征,基于历史,我们来看看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到底做了些什么呢?明确:1856年,英国借口 “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I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
5、了震惊中外的洗劫和燃烧。圆明园是个伟大的建筑,始建于1709年,于1772年全部完成,构成三位一体的 园群。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建成 150余处各具特色的景区,是当时中国最出色的行宫别苑,并通过传教士的介绍 而蜚声欧洲。(出示图片)这是后来对圆明园的复原图。由于英法联军的破坏,我们只能见到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了。洗劫、燃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 谓“胜利”捧场。雨果于1861年11月25日写下了这封书信。四、回信的内容读完这封信,作者的观点需要我们明确,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 是议论性文章很重要的一个构成。1
6、.读完这封信,概括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明确:作者批判英法联军对中国的远征,认为这是野蛮对文明的掠夺,希望法国 统治者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将洗劫的文物归还中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议论性的文章的观点进行提炼、概括,抛砖引玉,概括雨 果的观点。2 .雨果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明确:对圆明园进行细致描绘揭露英法联军劫掠暴行批判英法联军暴行过渡:刚刚我们也见识到了圆明园的美丽,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对它有着自己的评 价。3 .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明确:“世界奇迹”;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追加提问中可引出类比、铺陈等手法,可指导学生找到盛赞的词语
7、:“巨大的 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假设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等感受圆明园的美,指导朗读。).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圆明园、中 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4 .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丽,给予圆明园高度评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一丑恶行径的可鄙可耻,为下文谴责英法联军 的暴行做铺垫。五、赏析信的语言1.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为是谴责的态度,文中哪些细节能说明雨果的态度和立 场?雨果说英法联军是“强盗”,抢来的东西是“赃物”。明确:国家、政
8、府是抽象的,用“两个强盗”来比喻英法政府,那么其形象具体化、 贬义化,自然衍生出“洗劫”、“分赃”等行径。这说明,所谓“远征中国”的实 质就是侵略和掠夺,突出了作者对英法侵略者罪行的批判和强烈愤慨。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句话描画出了两个强盗肆意掠夺、得意忘形的丑态,挖苦力强。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 底,更漂亮,以至于茫然无存。明确:这里运用了反语。以反语的形式强烈挖苦强盗的行径和罪恶,强调强盗们 这次的行动更丑恶、更野蛮。【反语】又称“倒反” “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 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认、挖苦以
9、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 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这里可提示学生使用正话,来感受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反语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文章充满幽默感具有挖苦意味委婉含蓄而有力地表达感情鲜明地说明说话人的立场指导朗读:反语要读出谴责和挖苦的语气。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明确:这个句子运用反语,句末连用感叹号,模拟强盗的口吻,写出掠夺者贪婪 无耻的丑恶嘴脸,饱含着作者尖锐的嘲讽意味,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正义感。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 事情O明确:“文明”和“野蛮”运用反语,“文明人”破坏人类文明;“野蛮人”却是 人类文明之所在。显示出作者对这个强盗政府
10、颠倒黑白、恬不知耻、厚颜无耻的 丑恶嘴脸的挖苦与批判,显示出作者的凛然正气和博大胸襟。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侵略者远征中国抢夺来的东西都是瑰宝,可谓“富丽堂皇。但现在成了侵略的 罪证,成了赃物,侵略者却当成战利品”,这种“战利品”沾满了血腥和耻辱, 作者鄙视它,称它为“破烂”,是对侵略者的贬斥与挖苦。追加提问“富丽堂皇”和“破烂”是否矛盾?不矛盾。“富丽堂皇”是圆明园的珍宝实物而言,“破烂”那么是针对法国以罪恶的 方式得到这些珍宝。在作者看来,圆明园的珍宝以这种形式在法国展出毫无价值。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赞誉”其实质意思是“批判,此处反语的运用增强了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
11、中 国这种罪恶行径的挖苦力度,更辛辣、更尖锐地批判了英法联军的贪婪可耻的罪 行。六、了解信的作者,雨果态度明确、立场鲜明地表达了对英法联军的谴责,对于中国来说,因为被 掠夺,所以谴责强盗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法国人这样说,他是不是不爱国? 首先雨果批判的是英国和法国两个强盗政府,不是批判所有的英国人和法国人。 政府并不就是人民,强盗只是法国的当权者和那些参与了抢劫的人。雨果把政府 与人民分开,文章的情与理不会矛盾,反而更客观公正,容易得到英法读者的认 可与同情。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没有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 议政府所犯下的罪行。他高度赞美圆明园是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
12、重,是对中华民族的尊重,表现 了他的博大胸怀、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所以雨果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 远不会是强盗”。1 .这说明雨果是个怎样的人?雨果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有良知的、有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 雨果为什么愿意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去抗议,为与自己不相干的国家发声?(出 示雨果简介)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所 以他愿意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说出真相,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和对英法联军罪恶行径的谴责。七、写信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敢于发声,学完这封信,让我们试着给雨果写一封简短的信, 表达读了本文后的感受。要求:语意连贯,情真意切,100字左右。板书: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赞誉盛赞圆明园“赞誉”谴责英法联军A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