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实验探究(含2014高考题).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7258591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实验探究(含2014高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实验探究(含2014高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实验探究(含2014高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实验探究(含2014高考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题库试题 0物理1.(2014重庆,6,19分) (19分)(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题6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 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 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题6图2所示,读数为_ V,说明_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题6图1题6图2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题6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_(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

2、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题6图3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 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的拉力大小TP和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加10 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曲线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_ cm,该曲线为_(选填:TP或TQ)的曲线。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在

3、曲线、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_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_。题6图4答案 1.(1)11.5(11.211.8之间的值均可)蓄电池小灯(2)60(5664之间的值均可)TPQ4.30(4.254.35之间的值均可)解析 1.(1)由题图2可知,直流50 V挡的最小分度为1 V,故按“十分之一”估读法可知读数应为11.5 V左右。由于测得的电压基本等于蓄电池电动势的标称值,说明a、c两点与电源之间是通路,只能是此电路之外的保险丝、开关、小灯中出现了断路故障,但故障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同理可知,两表笔接c、b时测得结果仍等于电源电动势,说明多用表、开关、保险丝、蓄电池形

4、成了一闭合回路,故只能是与多用表并联的小灯发生了断路故障。(2)由题图4可读出,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60 cm。此时以C点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竖直方向TP sin 1+TQ sin 2=mg,水平方向TP cos 1=TQ cos 2。当TP=TQ时,cos 1=cos 2,即1=2,若C点左移即减小,则1增大,cos 1减小,2减小,cos 2增大,=1,即TPTQ,故为TP的曲线,为TQ的曲线。由题图4可知图线对应的极值最大,故受到最大拉力的是Q点所在的立柱。曲线、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为4.30 N。此时满足关系:TP=TQ=T0TP sin 1+TQ sin 2=mgT

5、P cos 1=TQ cos 2sin 2=解得:1=2T0=2.(2014福建,34,18分) (1)(8分)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22(a)所示,R0为保护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用电压表测量A、B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 V挡,示数如图22(b),电压值为_V。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应先置于_端。要使输出电压U变大,滑片P应向_端滑动。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_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图22(2)(10分)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23(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

6、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N/m。(g取9.8 m/s2)砝码质量(g)50100150弹簧长度(cm)8.627.636.66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23(b)所示;调整导轨,当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重复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23(c)。由图可知,v与x成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成正比。图23答案 2. (1)1.30AB短

7、路(每空2分)(2)49.550.5相等滑块的动能正比x2(每空2分)解析 2.(1)由图(b)知电压表03 V挡的最小分度为0.1 V,故由“十分之一”估读法可得读数为1.30 V。因外电路并联在AP间,要使外电路接通时获得的电压最小以保证电路安全,应使滑片P先置于A端。输出电压U等于A、P间的电压,故P向B端滑动时A、P间分得的电压增大,输出电压增大。当P滑到B端时,若输出电路所接负载的阻值极小,则电源就有可能被短路。(2)由f=kx得f=kx,代入表中数据可得出k值。滑块滑行过程中无摩擦阻力,自由滑动时导轨已调整到水平状态,故滑块此时匀速运动。当不考虑空气阻力、摩擦等因素且导轨又调到水平

8、状态时,释放滑块的过程中只涉及弹性势能与滑块的动能,即能量只在这两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v-x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vx。因Ep=Ek=mv2v2x2,故Epx2。3.(2014山东,21,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图甲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G/N1.502.002.503.003.504.00F/N0.590.830.991.221.371

9、.61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图乙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保留2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用h、s、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答案 3. (1)如图所示(2)0.40(0.38、0.39、0.41、0.42均正确)(3)解析 3.(1)见答案。(2)因弹簧秤示数稳定后滑块静止,由题意知此时滑动

10、摩擦力f=F,又因滑块与板间压力N=G,故由f=N得F=G,即F-G图线的斜率即为,由图线可得=k=0.40。(3)设最大速度为v,从P下降h高度到滑块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0-mv2=-mg(s-h),故有v=。4.(2014重庆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6(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用打点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6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A点到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则:图中五个数据中有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_cm;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根据以上问计算结果可以估计纸带是

11、该同学最可能做下列那个实验打出的纸带是 A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B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C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问结果,为了求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字母表示并说明含义)。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表达式为f =_。(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答案 4.(1)2.00;9.79;C;物体是质量m, m(g-a)解析 4.(1)解析: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2.0,应改为2.00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由x=at2可知,

12、加速度:a=9.79m/s2;由加速度a=9.79m/s2;可知,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该实验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选C;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阻力f=m(g-a)。/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该组同学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素= (重力加速度为g,木块的加速度为)答案 5.22. (7分)(1)9.015 (2)1.3 (3)解析 5.:(1)由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9.0cm,游标尺示数为30.05mm=0.15mm=0.015cm,游标卡尺示数为9.0cm+0.015cm=9.01

13、5cm(2)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可得,加速度a=1.3m/s2;(3)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M+m)a,解得:=。6.(2013辽宁大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2)如图所示,图甲中弹簧秤的示数为 N;图乙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答案 6.22260;23.35解析 6.:图甲中弹簧秤的示数为2N+0.60N=260N ; 图乙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3mm+0.05=23.35mm。7.(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23)在“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测定

14、一个额定电压U=6V、额定功率为3W的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效率。(1)请根据实物连接图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动机用 表示)(2)实验中保持电动机两端电压U恒为6V,重物每次匀速上升的高度h均为1.5m,所测物理量及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3)在第5次实验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可估算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_。(4)从前4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UI (填“” 、“解析 7.:在第5次实验中,由图看出,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0,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2.4;从前4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UI=6=4.8W, =,故UI 。8.(2014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

15、3)某毫安表的量程为I0=50mA,内阻为r0=50,其表盘刻度线已模糊不清,要重新通过测量来刻画出从零到满刻度的刻度值,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毫安表mAB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C滑动变阻器R1(010,2A)D滑动变阻器R2(0100,50mA)E标准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5)F标准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0.01)G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H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I开关K及导线若干应选用的器材有 (只需填写所选器材序号,如ABCD. )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并在图上标出各器材的字母代号(如mA、E. )待测电流表的电流刻度值的表达式I= ,式中各物理量所表

16、示的意义分别为 。答案 8.23. (1)ABCEGI(2)电路图如图所示:(3)I1为标准电流表A1的读数, r0为待测毫安表的电阻,R3为定值电阻阻值.解析 8.:由于标准电流表量程远大于待测电流表的量程,所以应将待测电流表扩大量程,考虑将待测电流表与5的定值电阻并联,总电流应为: =50mA+500mA=0.55mA,与标准电流表量程接近,所以可行;由于校正电流需要从零调,所以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应选阻值小的变阻器R1,所以应选的器材是:ABCEGI9.(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6分)如图甲所示,实验桌面上O点的左侧光滑,从O点到实验桌的右边缘平铺一

17、块薄硬砂纸并固定。为测定木块与砂纸纸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按照该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O点时,沙桶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M点,待B稳定且静止后释放,A最终滑到N点。测出MO和ON的长度分别为h和L。改变木块释放点M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 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_。 (2) 问题解决后,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h-L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的斜率为k1,实验中已经测得A、B的质量之比为k2,则动摩擦因数=_(用k1、k2表示)。答案 9.22(1)增大A的质量、减小B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等;(2)解析 9.(1

18、)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解决。故解决方法有: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2)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B下落至临落地时根据动能定理有Mgh=(M+m)v2,在B落地后,A运动到N有mgL= mv2,又因为K2,K1,所以解得=。10.(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二调考试) (7分)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图(a)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

19、片连接,图(b)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1)断开K1,用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I曲线如图(c)所示。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 。(2)在答题卷虚线框内画出与图(b)对应的电路原理图。(3)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1和K2,用表笔A和B分别对图(a)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 (在“1和2” 、“1和2” 、“2和3” 、“2和3” 中选填一项)。答案 10.23(1)571;(2)如图所示解析 10.(1)由图c所示图象可知,电热线的阻值:R

20、=571;(2)由图b所示电路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11.(汕头市2014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1)(8分)用图a的装置研究物体的落体运动,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主要操作如下: A、接通电源,释放纸带,然后关闭电源; B、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数据如图b测物体下落过程的加速度a,为减少误差,计算式应为a =_,测出的a值比当地g值_(填“大” 或“小” ),若要使a值接近当地g值,下落物体应选用_(填“50g钩码” 或“1kg砝码” )验证物体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若选取A、B为研究点,则要验证的

21、关系式为: . 测物体下落过程阻力的大小Ff,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2)(10分)如图c,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5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 使F与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再转动 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 使F固定后读数. (填仪器部件字母符号)根据原理图连接图d的实物图 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 的位置,得到几组 U、I、L的数据,用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后作出RL图线如图取图线上两个点间数据之差L和R,若电阻丝直径为d,则电阻率= 答案 11.34. (1)或, 小,1kg砝码.或 下落物体的

22、质量.(2) D、H 、G如图线夹P(P点或P), 解析 11.点之间有两个时间间隔,因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2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则有a=,由于物体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阻力,因此测得的加速度的数字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在选择物体时要选择质量大的,故物体要选择1kg砝码。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A,vB;根据功能关系可得:mg(s3+s4+s5) ,需要验证的表

23、达式为32gT2(s3+s4+s5) (s5+s6) 2(s2+s3) 2;物体下落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即mg-Ff=ma,因此要想测得Ff,需要测量出下落物体的质量。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使F与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再转动细调旋钮H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固定旋钮G使F固定后读数;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线夹P的位置,测出几组 U、I、L的数据;电阻丝阻值,解得率。12.(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2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

24、4.8V 2W” 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V1(03V,内阻3k) B电压表V2(015V,内阻15k)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 D定值电阻R13k E定值电阻R215k新*课*标*第*一*网 F滑动变阻器R(10,2A) 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定值电阻应选用 (均用序号字母填写);(2)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3)根据实验做出P-U2图像,

25、下面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12.23(1)A,D; (2)如图所示;(3)C解析 12.(1)由题意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8V,而给出的电压表中有15V和3V两种,选用15V的电压则误差较大;而选用3V的电压表,则量程偏小,故可以串联一个电阻进行分压;由题意可知,选择3K的电阻可以使量程扩大2倍,故选用D即可;故可以选取3V的电压表和3k的电阻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2)因题目中要求多测几组数据进行作图,故实验中选用分压接法,并且将R1与电压表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电流表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原理图如右图所示。(3)由功率公式可得:;若R为定值的话,则P与U2应为一次方程;但因为灯泡电

26、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功率随温度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使功率减小,故P与U2图象应为C。 1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8分) (1)(4分)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_mm。(2)(4分)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21cm、69.

27、31cm、76.80cm、84.67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J(取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3.2210.55mm;3.615-3.618mm解析 13.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cm=10mm,游标尺上第11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11mm=0.55mm,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10mm+0.55mm=10.55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1.6=0.116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3.5+0.116=3.616mm。14.(2014

28、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18分)(1)(8分)如图(a) 所示是一位同学测福州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图。重物自由下落时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某一点标以“0” ,并依次标出其余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s2sn,并在纸带上标出,sn表示第n-1个计数点到第n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b) 所示。打点计时器应使用 电源(填“交流” 或“直流” )。实验时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合理顺序是 (填“A” 或“B” )。A.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图(c)是依据纸带上实验数据绘制的sn-n图象(n为计数点序号),其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0. 75

29、),B(7,11. 65)。设福州重力加速度为g,计数周期为T,则该直线斜率k与g、T的关系是k= 。若T=0.04s,则福州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10分)要描绘一个标有“3 V 0.8 W”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源(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来源:Z#xx#k.Com电流表(量程为0300 mA,内阻约5)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额定电流1 A)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为便于实验操作,并确保实验有尽可能高的精度,则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图中的 (填字母代号) 。图(甲)是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

30、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甲)中实物间的连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测量结束后,先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先移到 (填“左端” 或“右端” ),然后断开开关,接着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 所示。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 (填“不变” 、“增大” 或“减小”) 。答案 14.(1)交流(2分)B(2分)gT2(2分) 9.73(2分)(2)C(3分)如图所示(3分)左端(2分)增大(2分)解析 14.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直线斜率k与g、T的关系是k= gT2,解得。因做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

31、曲线实验要求电流与电压从零调,故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又小灯泡的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故电流表应用外接法,既满足实验要求,又要减小误差的实验电路图应选C;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测量结束后,先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先移最小值处,即移到左端,然后断开开关,接着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 所示。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增大。15.(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mm。另一位学生用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mm。答案 15.11.2. 705(2分), 50.15(2分)解析 15.金属丝的直径d=2.520.5=2.705mm; 工件的长度L=50mm+0.05=50.1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