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义务教师招聘人教版面试初中数学七年级《加减消元法》说课稿(一)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村义务教师招聘人教版面试初中数学七年级《加减消元法》说课稿(一)打印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教师招聘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加减消元法说课稿(一)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安排在学生已经学过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之后,它是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以及物理、化学中的运算等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
2、性;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的学习,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交流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容易进行简单的模仿,往往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真正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二、说教法与说学法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解加上诱导.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自学阅读课本前,我先让学生做好预习,以便学生在自学时有明确自学探索方向,
4、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需要达到的目的。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动静分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说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1)、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二元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消元:二元转化为一元(3)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主要步骤:a、 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写成y=ax+b或x=ay+bb、代入:把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元c、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d、写解:写出方程组的解(通过这几个问题既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增加学生
5、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2、 预习定标问1:怎样解下面二元一次方程组呢?学生讨论后,说说解法,在多媒体展示小明,小丽,小彬三人的解法。(进一步探讨例题,更加深刻理解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3、归纳:当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可用四个字总结:同减异加。4、巩固练习(一) 填空题:x+3y=171.已知方程组 2x-3y=6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 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25x-7y=1625x+6y=10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 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二) 选择题
6、1.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6x+7y=-196x-5y=17应用( )A.-消去yB.-消去xC. - 消去常数项D. 以上都不对 2.方程组 3x+2y=133x-2y=5 消去y后所得的方程是( )A.6x=8 B.6x=18 C.6x=5 D.x=18(三) 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 7x4y43x4y145x4y2 5x4y4解:,得解,得2x44, 2x12x0 x 6解:,得 解:,得2x44, 8x16x4 x 2(四)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2)(通过练习巩固知识。)5、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6、作业五、板书设计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加减消元的概念 3、例题2、加减消元的步骤 4、练习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