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二)一内容解读1点明时间,饱含深情标题秋天的怀念,是说在秋天怀念自己的母亲。“秋天”是文章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也是“我”的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秋天”还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所以,“秋天”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季节,还是怀念母亲的时间,包含着对母爱的赞美。(标题)2交代背景,引出母爱文章首先交代了“我”的身体状况双腿瘫痪,这对于“我”来说打击甚大,于是“我”暴怒无常,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由此引出母亲对“我”的深爱。“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母亲这些细微的动作表现了她对“我”的理
2、解、牵挂、关切与担忧;“眼边儿红红的”,从神态上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的不幸而痛苦万分。母亲喜欢花,可“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插叙母亲养花的经历,说明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但为了照顾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对于母亲来说,最值得守护的“花儿”是孩子,而北海的菊花正是母亲希望的象征物。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这一看似平常无奇的提议中包含着母亲的良苦用心,想让“我”通过看花感受生活的美好,唤起“我”对生活的希望。(第1段)3忍受剧痛,为爱而行插叙了妹妹交代母亲病情的相关情节,可见母亲是忍着病体的剧痛,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来引导儿子走出心里的阴霾。平淡的记叙中暗含着作者无尽的伤痛和悔恨!(第2段)4同意看花,
3、喜出望外秋天到了,“我”的心情亦如秋天飘落的树叶一样萧索。为使“我”不再沉溺于消极的情绪里,善解人意的母亲“挡在窗前”,为“我”挡住了凋零的落叶,避免“我”触景伤情,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并再次“央求”“我”出去看花。慈爱的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可见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感人至深。“什么时候?”“我”的敷衍让母亲喜出望外,连话都多了起来,可见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快乐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孩子的苦难,母亲的敏感更是无人能及。(第3段)5简单叙述,无限伤痛对母亲的去世进行了简单的叙述,照应了上文母亲“憔悴的脸”。母亲的去世给“我”留下的是无限的伤痛
4、。(第4段)6与母诀别,自责愧疚从来都是母亲关照“我”,“我”却“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竟会与母亲永别。叙述虽简单,但“我”的自责与愧疚之情溢于言表。(第5段)7心系儿女,无限牵挂“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临终的话语,再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母亲在艰难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她的心里只有儿女,连到最后,也是带着对儿女无尽的牵挂离开人世的,留给儿女无尽的愧悔。(第6段)8去观菊花,赞颂生命伴随着生命的脚步,作者如菊花一般泼泼洒洒,开出了他人生的烂漫之花。“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母爱的集中体现,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这一段总结全文,
5、照应了标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第7段)二技法总结1感情含蓄,细节丰满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写来,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细节感人。例如,从文中的诸多细节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不仅疼爱孩子,无比细心地呵护孩子,想方设法为病痛与绝望中的孩子寻找宽慰,而且深深地理解孩子,以强大的毅力克制自己内心加倍的痛苦,能够耐心地等待儿子走出心灵的阴霾,扛住命运的打击,获得生活的力量。作者内心的情感本是汹涌澎湃、痛彻肺腑的,但文章的叙述语调却显得平静内敛,没有任何直接抒情、咏叹呼号的句子,文章的感人力量全都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2情感波澜,富有节奏文章第1段先写了一个激烈的场面;第2段的情绪陡然一
6、落;第3段又是一个略微轻松的变奏;第4段作为独句段,紧承上文,让前文的情绪戛然而止;第5、6段用最简洁的叙述,讲出心中最深最痛、不堪回首、不愿提及的诀别;第7段则是在痛定之后,细赏菊花,泼墨描写,回味反思,意味悠长。不难发现,作者对于哪些事情要铺开详叙、哪些事情点到为止,心中是有分寸的;文章营造的张弛节奏,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达到了和谐一致。三主题概括本文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寥寥几百字就把自己对母亲的爱与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表达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1作家作品史铁生(19512010),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
7、属中学,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2作品背景作者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他生活的勇气,在自己因肝病疼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他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母亲的用心,当时的作者全然不知。母亲猝然离世后,他才真正理解了母爱,而这也成了作者心中永远的痛。此后,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母亲,母爱成了他作品的永恒主题。1给
8、下列加点字注音。侍弄(sh)捶打(chu)憔悴(cu)絮叨(x) 淡雅(y) 烂漫(ln)2根据拼音写汉字。tn(瘫)痪 暴n(怒)沉j(寂)ju(诀)别翻来f(覆)去 喜出wn(望)外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暴怒无常:毫无规律地发大火。央求:恳求。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唆。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教学目标】1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2继续学习朗读:在语句的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本文唤起了
9、你对母爱和生命的哪些感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或者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时,我们无不是在享受生命的恩赐。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走动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此刻,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充满怀念的秋天。(板书课题、作者)导入二: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
10、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二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预习检测)1生字词。2作家作品。3朗读指导。【明确】对母亲的爱气徐声柔对自己没能理解母爱的悔恨气足声硬“好好儿活”的领悟气少声淡三整体感知内容1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本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最终使儿子树立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2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明确】第一部分(12):双腿瘫痪后,“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我”。第二部分(36):叙述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我”,并鼓励“我”好好活下去的经过。第三部分(7):“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11、决定好好活下去。3文章写了哪四件事?表露出什么样的感情?(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抓住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体会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抓住作者对母亲语言的描写“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整宿整宿”“翻来覆去”,体会母亲的坚强与无私。(3)母亲央求“我”看花。“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絮絮叨叨、敏感”描写了母亲情感的变化,表现了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
12、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中幻化出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画面。(4)母亲的临终嘱托。想象母亲生命垂危时对两个孩子的无尽的牵挂。朗读时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勾画出一个形容憔悴、为儿子付出全部却病得大口大口吐血、临终前依然挂牵着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却伟大的母亲形象。四拓展延伸阅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再次感受史铁生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过关生字词。小组合作,揣摩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本文的朗读节奏。一新课导入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最易让人产生怀念之情,尤其是当秋菊怒放时。今天,让我们继续陪同作者去看菊怀人吧!(齐读课题)二看菊怀人1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勾画出相关句子
13、,完成下面表格。看花“我”的态度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文中母亲几次要带“我”去看菊花,仅仅是因为母亲喜欢花吗?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明确】不是。母亲生前两次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其实是想借此缓解“我”强烈的悲观情绪,让“我”在秋天、在这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丽,明白生命的美好,从而好好地活着。这反映了母亲希望孩子活下去的良苦用心,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3文末为什
14、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说的“好好儿活”有何深意?【明确】不同颜色的花有不同的寓意: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通过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对母亲的歌颂与赞美,体现出“我”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4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明确】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希望。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
15、生了转变。三细读课文,品味人物形象1找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1)常说的话。【明确】“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总是”一词,表现母亲把带“我”出去当作一件重要的事,而根据“我”身体的实际情况,除了看花,母亲没有办法想出第二种更让“我”觉得可以干的事情来。(2)双关的话。【明确】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对于母亲的这些话外之音,“我”
16、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我”才知道。(3)多说的话。【明确】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絮絮叨叨”一词,表现了母亲因为儿子的答应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之后说的很多话都是不知所措的表现,以至于说漏了嘴。“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这一句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所不在,竟然连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可见爱之深。(4)最后的话。【明确】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
17、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一生最牵挂的就是“我”和妹妹,她在生命的尽头,艰难地“呼吸”“昏迷”的时候,她想到的只有“我”和妹妹。于是,一幅伟大母亲的图画就这样赫然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2在“我”身患疾病和自暴自弃时母亲对“我”的爱无微不至,可是母亲当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明确】身患绝症。3细读课文,找找文中哪几处写到了母亲的病。【明确】(1)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以上内容都是插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情之重,并
18、为下文母亲突然去世做铺垫。4深受苦楚的母亲和身患疾病的“我”的表现一样吗?【明确】母亲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母亲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母亲有没有大声喊“我可活什么劲儿”?没有。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正是她的“好好儿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作者的母亲,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韧。四思考探究,理解主旨1联系全文思考:题目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明确】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得精彩,做生活的强者。2总结文章主旨。【明确】文章通过写“我”在瘫痪后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现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也对生命和生存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五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