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课程标准】了解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发展脉络,认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与民族交融的表现、隋唐衰亡的表现及过程。认识五代十国政权的并立局面,知道隋唐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对隋朝迅速兴起又迅速灭亡的过程的学习,理解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时空观念:通过对安史之乱示意图、五代十国形势图等的解读,理解唐朝时期多民族共存交往的局面和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混乱的局面。史料实证:通过对杜甫诗词的解读,了解唐玄宗时期唐朝国家实力的消长。历史解释:通过对唐朝衰亡原因的学习,能够解读有关于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的史料并展开阐述。家国情怀:
2、通过对唐朝繁盛时期表现与民族交往的学习,培养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承接了第五课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的介绍,比较粗略地介绍了从隋到唐政局的演变,其中又比较偏重于对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往的介绍,这为介绍第七课隋唐时期制度与第八课隋唐时期的文化做了铺垫。【学情分析】在初中时期,同学们学习隋唐时期是将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融于一课,比较简略地了解这两个朝代的情况,大多数的记忆都集中于唐朝灿烂的文化与对外交往,知道唐朝是个十分繁盛并声名远播的王朝,也知道唐太宗有关于仁政的一些言论,了解一些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3、但不能详细说出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原因等,对于隋朝与唐朝的灭亡的原因、具体情况等更是知之甚少,需要详细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隋唐盛世的脉络与成因难点:隋朝灭亡、唐朝中后期动荡的原因【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给出丝绸之路示意图)今年四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一带一路中的“一带”指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知道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开辟出了一条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但鲜少有人知道西汉之后还有一个王朝,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贸易与民族交往,也达到了十分繁盛的位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王朝的具体情况。【新课讲授】上节课的
4、最后,我们提到是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长达数百年的混乱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我们现在就来具体学习一下当时的情况。第一部分隋朝的兴亡一、 建立(给出隋朝疆域示意图)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称帝,取代了北周的君主,并将国号改为隋,定都于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后来在公元589年,隋文帝又派次子杨广率军灭陈,当时的陈后主耽于享乐,杨广打进都城的时候,他还在与妃子寻欢作乐,杜牧诗中“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陈后主的故事,(给出材料)(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从陈后主的这首在当时完全可以
5、称的上是“靡靡之音”的诗词,就饿可以看出这样的陈国根本不堪一击,杨广轻而易举就打下陈国,(给出隋朝统一后的疆域示意图)自此隋朝就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二、 繁盛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杨广继位为隋炀帝之后也进行了许多的建设,隋朝达到了十分繁盛的阶段。我们接下来就看一下隋朝的建设。首先,大家结合课本隋朝建设的内容来读一段材料。(给出材料)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杜佑通典食货志大家可以从这段材料中读出隋朝建设的哪项内容?没错,就是广设仓库。隋朝在长安、洛阳两个都城以及
6、其余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用于赈济水旱灾害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实,可以在发生灾害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及时的安抚百姓,避免流民问题。其次,隋炀帝在位时兴建东都洛阳,洛阳城被修建的富丽堂皇,宏伟壮丽,闻名于世。(给出洛阳图)这是今人复原出来的隋朝时期的洛阳,可以看出当时建筑开阔俨然,十分繁盛。最后,隋炀帝还修建了运河。大家阅读课本帝32页学思之窗的材料,“至今千里赖通波”,隋朝时期建立的运河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给出大运河示意图)运河是隋炀帝于605-610年开通,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
7、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给出表格)隋初隋盛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组数据,这是隋朝建立之初与隋朝全盛时期人口与垦田数量对比的表格,不管是人口还是垦田,涨幅都十分巨大,这也能看出隋朝全盛时期的胜景,社会安定,人口众多。三、 灭亡隋朝虽然强盛,但是很快就灭亡了,和秦朝一样也是二世而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位期间,隋朝的贵族李渊起兵,灭亡了隋朝。那隋朝盛极一时又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隋朝的灭亡。大家分析这几则材料再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给出材料)材料:1、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8、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2、605年,隋炀帝诏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民工筑城多达200万人。中国古代史3、(征伐高丽)师出无名,无非好大喜功的思想在作怪,此一战役应列为侵略性战争。岑仲勉答: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没错,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就是分为材料所显示的三个方面,第一、大运河的开通虽然给后世留下了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但是修建之时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会给百姓造成十分沉重的负担。第二、隋炀帝大修洛阳,穷奢极欲,这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徭役繁重,百姓不堪重负。大三、在国内劳力空虚,繁荣之下还隐藏着危机的时候,隋炀帝还三次举兵征伐高丽,这就使百姓民不聊生,严重破坏了生产
9、,所以隋朝就是在隋炀帝的暴政之下迅速灭亡的。思考:“隋朝短命但影响深远”?我们课本第32页学习聚焦中“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的这句话很有深意,隋朝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那隋朝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呢?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思考一下。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首先,结束分裂。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完成统一,为封建社会鼎盛奠定基础。第二,开通运河。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经济交流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三,提供了历史教训。隋朝的短命而亡,为唐初提供教训,促使唐代前期皇帝励精图治。除了这些之外,隋朝还在制度上有创新,不过这个方面我们等到下一课再
10、来学习。第二部分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隋朝迅速灭亡之后,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最著名的朝代,不论是在经济文化方面,还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唐朝时期都有迅速发展,是封建中国发展的高峰时期。这节课我们就从先从唐朝的繁盛和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来了解唐朝。一、 唐朝的繁荣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唐朝的军队逐渐消灭了隋灭的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为后来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1、 初盛贞观之治唐高祖李渊之后,唐太祖李世民继位,(给出唐太宗画像)唐太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是唐朝初胜局面的开始,因年号“贞观”而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同学们先从几则材料并结合课
11、本来分析一下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给出材料)材料: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子,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3、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答: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同学们从课本上基本就可以看出来了,我们再来从材料分析一下。首先第一则材料,唐太宗“君舟民水”的治国理论,可以体现出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十分的重视民众的力量,所以他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视农业的发展。第二则材料是唐太宗十分重视反思自己,以铜、史、人为镜吸取经验教训,所以他也十分重视臣下的纳谏,从善如流。第
12、三则材料是说唐太宗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唐朝有名的宰相,魏征又是有名的“直臣”。唐太宗这些开明的治国思想使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出现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2、 再胜武周政治唐高宗在位时期,皇后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唐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给出武则天画像)在史书记载了武则天从皇妃升为皇后的过程,(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 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
13、。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各种正史野史也对这个女皇帝多有讨论,但不管她在后宫之中有怎样的经历,作为一个皇帝,武则天是有突出贡献的。她在位期间,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还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开创了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这些措施使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郭沫若评价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 全胜开元盛世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给出唐玄宗画像)大家阅读课本关于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整治措施,将表格填写完整。选贤任能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改革政治整顿吏
14、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经济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提倡节俭文化重道抑佛、提倡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选贤任能,重用了姚崇、宋璟等贤臣,在政治方面,他整顿吏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在经济方面又重视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提产节俭,在文化方面,重视道教,提倡文教,编修经籍。经过这些改革和清明的政策,唐朝发展到了一个全胜时期,国服民足。全盛时期的表现大家阅读课本第33页中间的历史纵横中对曲辕犁的介绍以及下方对唐三彩盘的介绍,了解一下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给出曲辕犁壁画图)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长直辕改为短曲辕,并加装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三是改进犁壁。这样不仅使犁架
15、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这种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至此,耕犁基本定型。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称为唐三彩。除了曲辕犁与唐三彩的成就,唐玄宗时期商业也十分繁荣。(给出唐朝工商业城镇分布图)唐朝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开元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例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二、 民族交融唐朝时期,中国的周边各民族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于唐朝有往来的周边民族中,最重要的是突厥、回纥、吐蕃、靺鞨四个少数民族政权。我们接下来就一一来了解。(给出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
16、族分布图)大家看这张地图,大致位于今天新疆省和内蒙古省的政权就是突厥。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以游牧为生,6世纪中叶时建立了政权,后来又分裂成西突厥和东突厥。东突厥在隋末唐初之时多次南下侵扰唐朝边境,贞观初年的时候,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虏了东突厥的可汗,东突厥汗国至此也就灭亡了。东突厥汗国灭亡后,诸部族皆奉唐太宗为“天可汗”。还开辟“参天可汗道”,置邮驿以通往来。东突厥灭亡之后,唐太宗对投降的民众还采取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统治,不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和部落组织,并委托给突厥贵族管理。后唐高宗时期联合回纥一起灭亡了西突厥。唐朝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唐太宗时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又设置了北
17、庭都护府,一起管辖天山南北地区。大家可以看课本第34页“交河故址”的图片,唐朝时期安西都护府就是设在交河的。从图片上来看,位于东突厥北方的回纥,在7世纪时受到突厥的奴役,为了反抗突厥的压迫,回纥联合了别的少数民族并在唐朝军队的支持之下,灭亡了东突厥汗国。之后回纥南移并依附于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族人逐渐融入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人民的生活,他们就是今天维吾尔族人民的祖先。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与唐朝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先通过史书记载来了解一下吐蕃。(旧唐书吐蕃传:弓剑不离身。重壮贱老,母拜于子,子倨于父,出入皆少者在前,老者居其后。军令严肃,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
18、进。重兵死,恶病终。累代战没,以为甲门。临阵败北者,悬狐尾于其首 表其似狐之怯。)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吐蕃是一个非常重视军事的国家。7世纪前期,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多次向唐朝派遣使者表明和亲的请求,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他,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给出文成公主进藏壁画)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与医药书籍等,促进了先进技术在西藏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从当时的诗词中发现一些描写(陇西行 陈陶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也促进了吐蕃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西藏的寺庙中还留着文成公主的塑像。(给出文成公主塑像图)除了和亲之外,821年吐
19、蕃和唐朝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决心今后“社稷如一”,永远和好,互相援助,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长庆会盟之后,藏汉两族团结友好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另外,位于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在唐玄宗时期强大起来,唐玄宗就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我们一起用表格来总结一下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都有哪些。击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民族战争设立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册封首领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长庆会盟和亲会盟唐朝基本上是采用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也可以从唐太宗的话看出来(自古皆贵中华
20、,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民族交融的影响首先,在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其次,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第三部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和所有的朝代一样,唐朝也不能一直留在繁华的盛景中,经历过它的极盛时期后,很快也迎来了他的衰亡。(给出杜甫的诗作忆昔无家别,将“开元全盛”“寂寞天宝”标红)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
21、败,归来寻旧蹊。这两首都是杜甫的诗,大家也知道杜甫是生活在唐朝中晚期的诗人。大家可以从里面读出什么关于唐朝的信息呢?思考一下,老师找同学来回答。答:从开元年间到天宝年间,唐朝经历了从繁盛到败乱的变化。好,请坐,小明同学回答的很好,已经大致概括出了答案。我们再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首诗。大家应该注意到老师标红的两个年号,这两个年号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第一个开元年间,“公私仓廪俱丰实”讲的是不管是官府还是个人的粮仓都很丰实,这说明当时经济繁盛,百姓生活富足的场面;而第二首诗中,诗人用“寂寞”来形容天宝年间,园子中长满野草,世道混乱,兵士生死难明,全然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使唐朝在
22、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由繁盛转为荒败呢?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解开这个谜题。一、安史之乱前面我们讲到唐朝的版图一直在向外扩张,这按理说是一件好事,可对于当时的唐王朝来说,不断扩展的版图后面也隐藏着极大的隐患。版图不断扩展,边疆的形式就愈发紧张,自开元年间起,唐玄宗就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以加强边防,军镇的首领被封为节度使,(给出开元年间边防形势图)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内唐朝西部和北部边疆已经有了很多的军镇,南部也有分布。军镇的首领节度使逐渐拥有了极大的权力,在政治上,他们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死后可以将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又拥有财权;在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中央政府远在长安,也并不了解边防
23、,节度使就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招收兵士,所以他们往往拥有独霸一方的强悍武装,这也导致了唐朝在军事上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给出材料)(文武将吏,擅自置署,贡赋不入平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大家再来看一则材料,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节度使权力已经十分膨胀,可以不向中央政府纳税,也可以擅自设置军署,已经威胁到当时唐朝的统治。而当时的唐玄宗也已经不复壮年时期励精图治,开始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开始趋于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和他的部下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给出安禄山图)这张图显示出来的画面是安禄山在给唐玄宗和杨贵妃跳他最拿手的胡旋舞
24、,当时他还认皇帝和贵妃为干爹干妈,可以说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可谁能想到这背后藏着狼子野心呢。因为这场叛乱最主要的领导人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也被称为“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对唐朝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给出安史之乱示意图、郭子仪画像、李光弼画像)大家来看这张安史之乱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军队最初在范阳起兵,后又在汴州、洛阳等地与唐朝军队发生战争,最终这场叛乱被唐朝的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平定,上面就是他们的画像。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给唐王朝留下了不可挽回的损害,在平叛过程中,因为中央兵力空虚,所以许多将领乘机拥兵自重,这就削弱了中央集权,而原本驻守边防的节度使率领军队到
25、中原来平定安史之乱,边疆地区兵力大减,这使吐蕃趁机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唐朝实力遭到削弱,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在黄河流域发生的战乱也使中国的经济重心持续南移。二、 藩镇割据在安史之乱时期和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陆续在内地设置藩镇。这些藩镇管辖的地区大的有十多个州,小的也有三四个州,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唐朝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给出唐朝藩镇割据示意图)在这张图中,红色的藩镇是唐朝尚且可以控制的藩镇,蓝色的就是已经形成割据的藩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已经衰弱,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三、 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除了藩镇割据这一隐患之外,唐朝的衰颓迹象在别的地方也有很明显的显现,(
26、给出材料)玄宗,高力士“每四方进呈,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肃宗,李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代宗,程元振、鱼朝恩:“天下事有不由我乎!”德宗,霍仙鸣、窦文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大家来阅读这段材料,思考一下这显现了唐朝的哪种危机。答:宦官专权。没错,我们可以看出在唐朝的这四位皇帝在位时期,都有影响朝政的宦官,他们的权力在经历过几代皇帝之后不断扩大,到最后甚至可以控制政事的决策和军队,并且越来越嚣张,欺压百姓,强占土地,勒索钱财,严重的祸乱朝纲。(给出材料)唐之朋党,始于牛僧孺、李宗闵对策,而成于钱徽之贬,皆自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穆宗以后,权移于下,朝无公政,士无公论
27、,爵赏僭滥,刑罚放纷。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汉之党尚风节,故政乱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犹畏义而有不为。范祖禹唐鉴卷十 大家再来阅读这段材料,这又体现了唐朝的哪种危机呢? 答:朋党之争。 没错,唐朝的朋党最早开始于牛增孺与李宗闵的斗争,后来朝廷官员不断站队,形成了牛党和李党两个党派,在朝廷上互相攻击,一心只想着怎样把另一派消除,好维护自己党派的利益,但是这样就会使官员不再关心于怎样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而是“唯恐党之不进也”,也使唐朝的朝政越来越腐败。四、 黄巢起义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的背景之下,可想而知唐朝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
28、堪忍受如此黑暗的社会,终于在公元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黄巢本出生于一个盐商家庭,屡试不中之后又经历大旱,当地百姓不堪其苦,遂在黄巢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给出黄巢起义示意图)这就是当时黄巢起义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当时起义军已经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甚至一度占领了长安,这严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但后来黄巢起义军的一个将领朱温向唐朝廷投降,被封为节度使,获封之后联合唐朝别的节度使一起镇压黄巢起义,逐渐掌握了政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五、 五代十国(给出五代十国示意图)唐朝灭亡后,五十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
29、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历史上将其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而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被称为“十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给出材料)(五代十国是唐末农民起义以后割据局面扩大到全国而形成的。五代实际上是五个大藩镇。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其实五代十国的实质不过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扩大。 第四部分总结(展示PPT)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第二单元第六课从隋
30、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情况。隋朝分为了隋朝的建立、繁盛、灭亡三个部分,经历了隋文帝与隋炀帝两个皇帝,隋朝的繁盛体现在广设仓库、洛阳城的建设、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隋朝灭亡之后,唐朝建立,关于唐朝我们主要讲了唐朝的繁盛、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以及唐朝的灭亡。唐朝的繁盛我们主要以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来介绍;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是从战争到和平交往的转变。唐朝的灭亡主要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来介绍。最后又学习了五代十国混乱格局的形成情况。【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虽然内容比较详细,但是讲课时很有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需要在将内容进行精简压缩,更加突出重点,以便于节省时间。讲课过程中大多使用课本术语,学生有可能较难理解,需要用偏于生活化一些的语句来讲解。1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