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已知反应:,该反应可用于提纯末端炔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为BO的价电子排布图为C的空间充填模型为D中键与键的个数比为1: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 H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1.5NAB标准状况下,33.6 LC2H4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7.5NAC0.25 mol I2与1 mol H2混合充分反应,生成HI分子的数目为0.5NAD常温下,将2.8 g铁放入浓硫酸中,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5NA3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SO3BP4CCH4DNO24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的含量越多,则该碳
2、原子形成的键键长会短一些。下列化合物中,编号所指三根键的键长正确的顺序是ABCD5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BF3、CCl4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3NAC18gH2O或D2O的质子数均为10NAD34gH2O2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3NA6N2F4可作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它可由以下反应制得:HNF2+Fe3+N2F4+Fe2+H+(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2F4分子中N-F键键角小于N2H4分子中N-H键键角B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2F4,转移电子0.2molDN2F4作氧化剂
3、时,其还原产物可能是N2和HF7H2O分子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 )A共价键的方向性B共价键的饱和性C共价键的键角D共价键的键长8臭氧通常存在于距离地面25km左右的高层大气中,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已知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3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水中的溶解度:O3O2C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D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凡是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D所有盐
4、、碱和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10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这是因为A溴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原子BBr2是单质,CCl4是化合物CBr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DBr2、CCl4都是有机物,而H2O是无机物1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是ANaOHBH2O2CNa2O2DH2S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是由前三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s是元素Z的单质,溶液的为1.86,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B简单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C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元素有3种DY、
5、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二、非选择题(共10题)13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取决于多种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发现:CH4极难溶于水,而HF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_。(2)通常条件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NH3,请说明三点理由:_。14回答下列问题:(1)的名称是:_,若该有机物是由炔烃加成而来,则该炔烃可能的结构有_种。(2)氯乙烷的沸点(12)介于乙烷(-89)和乙醇(79)之间,其原因是_。15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该螯合物
6、中N的杂化方式有_种。16(1)酸性强弱比较:苯酚_碳酸(填“”、“=”或“”),原因(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_。(2)沸点:H2O_H2S(填“”、“=”或“”),原因_。(3)实验室欲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Na2CO3),实验步骤如下:称取此固体样品4.350g,溶于适量的水中,配成50mL溶液。取出25mL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575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_(保留4位有效数字)。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17石墨的片层结构如图所示,试回答:(1)片层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含有_个碳原子。(2)在片层结构中,碳原
7、子数、C-C键、六元环数之比为_。(3)ng碳原子可构成_个正六边形。18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Heyliger 等首次报道了偏钒酸钠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后,钒化学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钒及其化合物也广泛应用于特种钢、催化剂、颜料、染料、电子材料及防腐剂等等领域。 (1)钒酸盐与磷酸盐结构相似。请画出VO、H2VO、VO2(H2O) 和V2O的空间构型_。(2)生理条件下的钒以多种氧化态存在,各种氧化态可以相互转化。通常细胞外的钒是V(V), 。而细胞内的钒是V(IV)。研究表明,钒酸二氢根离子可与亚铁血红素(Mtrc-Fe2+)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已知配合物VON
8、(CH2COO)3在水溶液中的几何构型是唯一 的,画出它的空间构型图_。理论推测上述配合物分子在晶体中是有手性的,指出产生手性的原因_。(4)钒酸钇晶体是近年来新开发出的优良双折射光学晶体,在光电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在弱碱性溶液中用偏钒酸铵和硝酸钇合成。写出以Y2O3与V2O5为主要原料合成钒酸钇的化学方程式_。(5)若以市售分析纯偏钒酸铵为原料制备高纯钒酸钇单晶,需将杂质铁离子含量降至一定数量级。设每升偏钒酸铵溶液中含三价铁离子为5.0 10-5 mol,用0.01 mol dm-3的鏊合剂除铁。说明不采取使铁离子水解析出沉淀的方法除铁的理由_。通过计算说明如何选择螯合剂使偏钒酸铵含铁量
9、降至10-30moldm-3以下_。配离子Fe(edta)2-Fe(edta)-Fe(phen)32+Fe(phen)33+2.110141.710242.010211.31014沉淀KspFe(OH)2Fe(OH)38.010-164.010-3819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实验室用如图方法制备饮用水消毒剂ClO2:已知:NCl3为强氧化剂,其中N元素为-3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Cl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电解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NCl3+3H2C饮用水制备过程中残留的ClO2可用适量FeSO4溶液去除DX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
10、:H+、Na+、Cl-20肼(N2H4)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实验室用NH3与Cl2合成肼(N2H4) 并探究肼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性状熔点/沸点/性质N2H4无色液体1.4113与水混溶、强还原性N2H6SO4无色晶体254/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试管中的试剂为_(填化学式)。仪器a的名称是_。(2)N2H4是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装置B中制备肼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装置中通入NH3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4)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_。(5)探究N2H4的性质。取装置B中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
11、,置于冰水浴冷却,试管底部得到无色晶体。肼是一种二元弱碱,肼与硫酸反应除能生成N2H6SO4外,还可能生成的盐为_。(填化学式)。测定肼的质量分数。取装置B中的溶液3.2g,调节溶液pH为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的碘溶液滴定(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0.00mL,产品中肼的质量分数为_%。21在含单质碘的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为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I.在装有的溶液的碘量瓶中加入足量,充分搅拌溶解,待过量的固体碘沉于瓶底后,取
12、上层清液,用萃取,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得到萃取后的水溶液、溶液。II.取萃取后的溶液于碘量瓶中,加水充分振荡,再加入质量分数为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5分钟,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注入的淀粉溶液,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III.将萃取后的水溶液移入碘量瓶中,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注入的淀粉溶液,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已知:i.ii.与难溶于iii.室温下,达到溶解平衡后,在层和水层中的分配比为861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萃取分液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填标号)。ABCD(2)易溶于的原因是_。(3)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应装在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终点的现
13、象是_。(4)步骤II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5)步骤III测得萃取后的水溶液中_,平衡常数_(列出计算式即可)。(6)下列关于实验误差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步骤I中碘量瓶若没有充分振荡,则导致所测值偏大B步骤I中吸取上层清液时,不慎吸入碘固体,则测得的K偏小C步骤II中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得的K偏大D步骤III中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得的K偏小22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
14、数比s电子数少1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1;I2=1451kJmol1;I2=7733kJmol1;I4=10540kJmol1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F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_。(2)B元素的电负性 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元素的电负性。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3)AC的空间结构为 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4)E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 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
15、轨道数为 _。(5)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 _区,F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_。(6)过量单质F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BC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A电子式为,A错误;B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价电子排布图为,B正确;CH2O空间构型为V形,且氧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图示空间充填模型正确,C正确;D银离子和氰酸根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属于键,氰酸根离子中的碳氮三键中含有一个键和2个键,故键和键的个数比为4:4=1:1,D正确;故答案选A。2BAH2O2是共价化合物,其中只含有分子,不
16、含有离子,A错误;B共价单键都是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键,一个是键。在C2H4分子中含有5个键和1个键。标准状况下,33.6 LC2H4的物质的量是1.5 mol,则其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1.5 mol5NA/mol=7.5NA,B正确;CH2与I2反应产生H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0.25 mol I2与1 mol H2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HI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反应生成HI分子数目小于0.5NA,C错误;D在常温下Fe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因此不能准确计算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3A原子数和价电子总数分别都相等的互为等电子体,据此解答
17、。NO中含有的原子数是4个,价电子数是24。则ASO3中含有的原子数是4个,价电子数是24,A符合;BP4中含有的原子数是4个,价电子数是20,B不符合;CCH4中含有的原子数是5个,价电子数是8,C不符合;DNO2中含有的原子数是3个,价电子数是17,D不符合;答案选A。4D由图中C原子的空间构型可知:号C原子采用sp2杂化,号C原子采用sp3杂化,号C原子采用sp杂化。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的含量越多,即p成分越少,该碳原子的形成的C一H键键长越短,而sp杂化时p成分少,碳原子的形成的C一H键键长短,sp3杂化时p成分多,碳原子的形成的C一H键键长长,所以编号所指三根C-H键的键长正确顺
18、序为,故选:D。5BA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价,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3+3=6,则B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B78gNa2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3NA,故B正确;CH2O或D2O的质子数均是10个,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因此18gH2O或D2O的质子数不相同,故C错误;D34gH2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2NA,故D错误;故选B。6DAF的电负性强于H的,对成键电子对吸引能力更强,成键电子对离中心原子更远,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更小,致使N2F4的键角小于N2H4,故A正确;B由2HNF2+2Fe3+=N2F4+2Fe2+2H+可知,氧化
19、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正确;C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2F4物质的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故D正确;D由于电负性:FN,则N2F4中F为-1价,N为+2价,作氧化剂时只有N元素化合价才能降低,则还原产物可能是N2,HF不变价,故D错误;故选D。7B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可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只能形成2电子稳定结构,则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与共价键的饱和性有关,答案选B。8DAO3和O2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在水中的溶解度:O3O2,故B正确;
20、C 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D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故D错误;选D。9AA.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氧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A正确;B.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熔化过程离子键断裂,B错误;C.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C错误;D.不是全部盐、碱、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D错误;答案选A。10C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
21、性分子组成的溶剂。Br2是非极性分子,它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CCl4;而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答案选C。11BANaOH由Na+和OH-构成,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BH2O2的结构式为H-O-O-H,含有O-H极性共价键和O-O非极性共价键,B符合题意;CNa2O2由Na+和构成,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DH2S的结构式为H-S-H,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是由前三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s是元素Z的单质,溶液的为1.86,说明q为二元酸,则q为硫酸;二氧化硫和双氧水反应生成硫酸,
22、二氧化硫、水和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因此W、X、Y、Z分别为H、O、S、Cl。A简单离子半径:,故A正确;B简单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故B正确;C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S的元素有P、Cl、Ar等3种,故C正确;D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硫酸和高氯酸,其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4、4,其杂化方式相同,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3(1)CH4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所以CH4极难溶于水;HF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HF极易溶于水(2)NH3与H2O均为极性分子;NH3与H2O分子间易形成氢键;NH3与H2O易反应生成【解析】(1)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是非极性
23、分子,而的空间构型为V形、是极性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只含H-F极性键,是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CH4极难溶于水,HF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2)的空间构型为V形、是极性分子,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NH3极易溶于水,N、O的电负性大,NH3可与H2O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NH3极易溶于水,NH3能与H2O反应生成,增大了NH3在H2O中的溶解度。14(1) 3,5-二甲基-3-乙基庚烷 2(2)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乙醇存在分子间氢键【解析】(1)的最长碳链有7个碳原子,根据烷烃命名规则,其名称是:3,5-二甲基-3-乙基庚
24、烷;若该有机物是由炔烃加成而来,则碳碳叁键位置的碳原子至少连接两个氢原子,符合要求的位置只在乙基中,故该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同个碳原子上的两个乙基等效,共2种。(2)三者都是分子晶体,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分子间作用力氯乙烷大于乙烷,沸点亦较高;乙醇存在分子间氢键,氯乙烷分子间没有氢键,乙醇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氯乙烷,沸点亦较高,故沸点:乙醇氯乙烷乙烷。15 6 1由题意可知,只有成环的配位键才能起到螯合作用,再结合题给结构可知中的2个O原子和C、N杂环上的4个N原子通过螯合作用与形成配位键,故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配位键;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0=3,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2+1
25、=3,C、N杂环上的4个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故该配合物中N原子均采取杂化,即N的杂化方式有1种。故答案为:6;1。16 C6H5O-CO2H2O=C6H5OH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73.10%(1)我们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酸性强弱,根据苯酚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可以判断出酸性:苯酚碳酸,原因:C6H5O-CO2H2O=C6H5OH。答案为:;C6H5O-CO2H2O=C6H5OH;(2)H2O和H2S都形成分子晶体,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若分子间形成氢键,熔沸点会出现反常,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H2OH2S;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3)加入AgNO3后
26、,发生如下反应:NaCl+AgNO3=AgCl+NaNO3,Na2CO3+2AgNO3=Ag2CO3+2NaNO3设4.350g样品中含有Na2CO3为xmol,NaCl为ymol,则可得以下等量关系式:106x58.5y4.350 ;276x143.5y5.5752;解得x=0.03mol,y=0.02mol;(Na2CO3)=73.10%。答案为:73.10%。17 2 2:3:1 (1)利用点与面之间的关系,根据结构图可知,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故答案为:2;(2)在石墨的片层结构中,以一个六元环为研究对象,由于每个C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即组成每个六元环需要碳原子数为;另外每个
27、碳碳键被2个六元环共用,即属于每个六元环的碳碳键数为;碳原子数、C-C键、六元环数之比为2:3:1;(3)碳原子数为,每个正六边形占有2个碳原子,故可构成个正六边形,故答案为:。18 VO 、H2VO 、VO2(H2O) 和V2O Mtrc-Fe2+ + H2VO4 +4H+ = Mtrc-Fe3+ + VO2+ 3H2O 分子的手性来源于鳌环的扭曲导致镜面对称性破缺 Y2O3 + 6HNO3 = 2Y (NO3)3+ 3H2O、V2O5+ 2NH3H2O = 2NH4VO3 + H2O、Y (NO3)3+ NH4VO3 + 2NH3H2O = YVO4 + 3NH4NO3+H2O (1)如果
28、在弱酸性条件下,采取沉淀法除铁,则有以下问题:AFe3+在弱酸性条件水解难以将铁离子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B Fe (OH)3具有胶体的性质,过滤困难。(2)如果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Fe (OH)3会与原料共沉淀而损失原料。所以不能用沉淀法除去微量铁。采用加入鳌合剂在氨水中二次重结晶的方法除去微量的铁离子。第一次重结晶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除去绝大多数Fe3+,第二次重结晶时加入邻二氨菲,进一步降低Fe3+的含量。 采用加入鳌合剂在氨水中二次重结晶的方法除去微量的铁离子。第一次重结晶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除去绝大多数Fe3+,第二次重结晶时加入邻二氨菲,进一步降低Fe3+的含量。
29、(1)第一步设残余Fe3+浓度为x mol dm-3Fe3+ +edta4- = Fe(edta)-=1.7 1024x=2.9 10-27(2)第二步设残余Fe3+浓度为y mol dm-3Fe3+ + 3 phen = Fe(phen)33+= 1.3 1014y= 2.2 10-35或者(1)第一步设残余Fe3+浓度为x mol dm-3Fe3+ + 3 phen = Fe(phen) = 1.3 10143.8 10-13(2)第二步设残余Fe3+浓度为y mol dm-3Fe3+ +edta4- = Fe(edta)-=1.7 1024y= 2.2 10-35(1) VO43- (2
30、)H2VO4- (3)VO2(H2O)4+(4) V2O74-以下画法不扣分。VO2(H2O)4+等等,未画成双键不扣分。1-2Mtrc-Fe2+ + H2VO4 +4H+ = Mtrc-Fe3+ + VO2+ 3H2O1-31-3-11-3-2分子的手性来源于鳌环的扭曲导致镜面对称性破缺。1-4Y2O3 + 6HNO3 = 2Y (NO3)3+ 3H2OV2O5+ 2NH3H2O = 2NH4VO3 + H2OY (NO3)3+ NH4VO3 + 2NH3H2O = YVO4 + 3NH4NO3+H2O (1分, 未画不扣分)(共3分)1-51-5-1 。(1)如果在弱酸性条件下,采取沉淀法
31、除铁,则有以下问题:AFe3+在弱酸性条件水解难以将铁离子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B Fe (OH)3具有胶体的性质,过滤困难。(2)如果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Fe (OH)3会与原料共沉淀而损失原料。所以不能用沉淀法除去微量铁。1-5-2采用加入鳌合剂在氨水中二次重结晶的方法除去微量的铁离子。第一次重结晶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除去绝大多数Fe3+,第二次重结晶时加入邻二氨菲,进一步降低Fe3+的含量。(1)第一步设残余Fe3+浓度为x mol dm-3Fe3+ +edta4- = Fe(edta)-=1.7 1024x=2.9 10-27(2)第二步设残余Fe3+浓度为y mol dm-3
32、Fe3+ + 3 phen = Fe(phen) = 1.3 1014y= 2.2 10-35或者(1)第一步设残余Fe3+浓度为x mol dm-3Fe3+ + 3 phen = Fe(phen)33+= 1.3 10143.8 10-13(2)第二步设残余Fe3+浓度为y mol dm-3Fe3+ +edta4- = Fe(edta)-=1.7 1024y= 2.2 10-3519D氯化铵溶液加入盐酸后电解生成氢气、NCl3溶液,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NCl3,电解方程式为,加入NaCl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lO2、NH3和X溶液,NCl3中N元素为3价,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
33、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还存在Cl元素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溶液X中含Cl,溶液呈碱性,所以还存在OH,发生反应为:NCl36NaClO23H2O6ClO2NH33NaOH3NaCl。ANCl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且N原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则该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故A正确;B根据图知,电解NH4Cl溶液时生成H2和NCl3,所以方程式为,故B正确;C饮用水中残留的ClO2具有强氧化性,硫酸亚铁和ClO2反应产生的铁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可用适量FeSO4溶液去除,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知,溶液X中含有Cl、OH,溶液呈碱性,不存在和OH反
34、应的离子H,故D错误;故答案选D。20(1) Ca(OH)2、NH4Cl 长颈漏斗(2)极性(3) 2NH3+2OH+Cl2=N2H4+2Cl+2H2O 防止N2H4被氧化(4)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5) (N2H5)2SO4 100c装置A生成氨气,装置C生成氯气,氨气和氯气在B中生成肼,尾气通过烧杯中溶液吸收;(1)装置A生成氨气,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入生成氨气,故试管中的试剂为Ca(OH)2、NH4Cl。氨气极易溶于水,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可以防止倒吸;(2)N2H4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不是平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3)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
35、:Cl2+2OH=Cl+ClO+H2O,次氯酸钠和氨气反应生成肼和氯化钠:2NH3 + ClO- =N2H4+H2O+Cl-;总反应为:2NH3+2OH+Cl2=N2H4+2Cl+2H2O;已知肼具有强还原性,次氯酸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肼会与其反应;该装置中通入NH3 必须过量的原因是因为N2H4具有强还原性易被Cl2氧化,NH3 必须过量,促进氯气、次氯酸钠和氨气反应,以利于肼的生成;(4)Cl2中含有挥发产生的HCl,会和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在装置B、C之间加装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5)肼是二元弱碱,与强酸反应,可产生正盐和碱式盐,故
36、还可能生成(N2H5)2SO4。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碘具有氧化性,则碘和肼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和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2I24eN2H4,则产品中N2H4的质量分数为。21(1)BD(2)、均为非极性分子(3) 碱式 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被不褪色(4)使碘单质从有机层中转移出(5) (6)BD滴定实验的步骤是: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液体记体积加指示剂;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终点判断:记录数据;数据处理:通过数据进行计算;(1)萃取分液操作中需要使用烧杯、分液漏斗,故选BD;(2)、均为非极性分子,根据
37、相似相溶原理,易溶于;(3)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故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应装在碱式滴定管;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色,反应为,故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被不褪色;(4)在含单质碘的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步骤II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使碘单质从有机层中转移出来;(5),加入标准溶液,碘单质被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最终都转化为碘单质被反应,已知:,则步骤III测得萃取后的水溶液中;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四氯化碳中碘的浓度为,则;(6)A步骤I中碘量瓶若没有充分振荡,碘不能充分溶解,导致所测值偏小,A错误;B步骤I中吸取上层清液时,不慎吸入碘固体,则导致偏大,
38、测得的K偏小,B正确;C步骤II中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偏大,测得的K偏小,C错误;D步骤III中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偏小,测得的K偏小,D正确;故选BD。22(1)洪特规则(2) 小于 大于(3) 平面三角形 (4) M 9(5) d区 (6)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A为C,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电子排布为:,B为N元素,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电子排布为:,C为O,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D为Mg,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E为P,F在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8纵列,F为Fe。(1)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违背了洪特规则;(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B元素为N,电负性小于C元素O的电负性;N原子的排布式为,p轨道为半充满较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3)的价层电子对为:,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4)E为P,电子排布式为:,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M,该能层具有的轨道数为:1个s轨道,3个p轨道,5个d轨道,共有9个轨道;(5)F为Fe,位于周期表的d区,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为:(6)过量Fe和稀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