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253050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1 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2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及其形态3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一、阅读教材、夯实基础一、阅读教材、夯实基础 1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 2、为为什什么么说说思思维维和和存存在在的的关关系系问问题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一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1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二、基本知识要点梳理二、基本知识要点梳理 2.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题的根据(为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思维

3、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哲学都不能回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基本知识要点梳理二、基本知识要

4、点梳理三、备考提示三、备考提示 在理解和表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上要注在理解和表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上要注意纠正几个误区意纠正几个误区。误区误区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提醒:提醒: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整个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不是对整个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误区误区2:“对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对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回答划分可知论和不

5、可知论的标准”。提醒:提醒: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误区误区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辩证关系问题”。提醒:提醒: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既明确指出物质决定意识,又看到意的回答,既明确指出物质决定意识,又看到意识的能动性,我们称之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识的能动性

6、,我们称之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系问题。误区误区4:“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思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或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或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的问题质)的问题”。提醒:提醒:两个问题的内容不一样,思维与存两个问题的内容不一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思维能否正确认识(正确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思维能否正确认识(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包含思维能否影响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包含思维能否影响(反作用)存在的问题。(反作用)存在的问题。误区误区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划分唯物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

7、准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提醒:提醒: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不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不同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本身不能划分各种同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本身不能划分各种哲学派别。哲学派别。误区误区6:“唯物主义者都坚持可知论,唯心唯物主义者都坚持可知论,唯心主义者都坚持不可知论主义者都坚持不可知论”。提醒:提醒: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承认物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承认物质先于意识的唯物主义者也不一定承认思维能

8、质先于意识的唯物主义者也不一定承认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正确反映存在。一、阅读教材、夯实基础一、阅读教材、夯实基础 1 1、唯唯物物主主义义与与唯唯心心主主义义的的分分歧歧是是什什么么?各各自自的的根根本本观观点点是是什什么么?各各自自的的基基本本形形态态有有哪些?哪些?2 2、哲哲学学史史上上的的“两两个个对对子子”与与“两两大大阵阵营营”(“两大派别两大派别”)分别是指什么?)分别是指什么?考点二考点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及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及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9、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唯心主义则有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则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观唯心主义。二、基本知识要点梳理二、

10、基本知识要点梳理 2 2、哲学史上的、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两个对子”“两个对子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大阵营两大阵营”或或“两大派别两大派别”则指:则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基本知识要点梳理二、基本知识要点梳理 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哲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哲学中最基本的斗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学中最基本的斗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三、备考提示三、备考提示 本考点本考点常以名人名言、诗词名句为背常以名人名

11、言、诗词名句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的根本观点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的根本观点及基本形态,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应该注意及基本形态,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求:以下几个要求:要求要求1 1:对比中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比中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比较中分清各种形态的唯物主的根本观点;比较中分清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义或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先有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

12、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先有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物。后有物质;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物。(2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内部派别内部派别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风等如金、木、水、火、土、风等),),把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发地把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

13、法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无产阶级的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3 3)唯心主义的

14、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内部派别内部派别主要区别主要区别常见观点常见观点主观唯主观唯心主义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灵)夸大为唯一实在,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的精神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王守仁:心外无物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是观念的集合客观唯客观唯心主义心主义把客观精神把客观精神(上帝、理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念

15、、绝对精神)看作世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认为界的本原和主宰,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外化和表现“8 8”就是发,喜鹊报喜,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主动静 要求要求2 2:积累和整合相关的诗词名句或代积累和整合相关的诗词名句或代表人物,以便考试中能触类旁通。如:表人物,以便考试中能触类旁通。如:(1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

16、是金、木、水、火、土。水、火、土。阴阳说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起(荀子荀子)。形神说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王充)。气理说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王夫之)。活火说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赫拉克利特克利特)。水为始基水为始基:“水水”是万物的是万物的“始基始基”(泰勒泰勒斯斯)。(2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培根

17、: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是基本元素。(3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经典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4 4)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慧能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九渊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儿笛卡儿: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康德康德:人

18、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4 4)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中外“神创论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柏拉图柏拉图:理念论。:理

19、念论。黑格尔黑格尔:绝对观念论。:绝对观念论。老子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朱熹:理在事先。:理在事先。要求要求3 3:一分为二的认识到一分为二的认识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唯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唯心主义同样有其值得借鉴的因素主义同样有其值得借鉴的因素 提醒:提醒: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唯物主义虽然 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 局限性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非科学的,只

20、有辩证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要求4 4:初步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初步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观点的对立。根本观点的对立。提醒:提醒: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承认矛盾,主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主张用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