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字音》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252706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3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字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字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字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字音》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练习题第二单元练习题寥廓壮观寥廓壮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1.前八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怎样前八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或后四句的画面。(的画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或后四句的画面。(6 6分)分)朦胧迷离朦胧迷离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与大海连在一起,春江的潮水涌动

2、,仿佛与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气势宏伟,这,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升起冉冉升起,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或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或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的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的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2.2.体会体会“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中的“生生”字的好处。(字的好处。(2 2分)分)“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明月共潮生”写出一轮明月随潮涌生的

3、壮观景象。一个写出一轮明月随潮涌生的壮观景象。一个“生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运用拟人,写出月伴潮生的动态感。运用拟人,写出月伴潮生的动态感。明月常在,明月常在,宇宙永恒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人生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但就整个人类而言,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代代相传,无穷无尽。3.3.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怎样的思索?(对宇宙人生怎样的思索?(2 2分)分)4.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4、?何处相思明月楼?处相思明月楼?”诗人由想到诗人由想到。(。(2 2分)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扁舟离家的游子扁舟离家的游子5.诗歌第二部分诗人想象了游子、思妇的哪些行为和心理?在心诗歌第二部分诗人想象了游子、思妇的哪些行为和心理?在心理作用下,月光、鸿雁、鱼龙都浸染了什么感情?(理作用下,月光、鸿雁、鱼龙都浸染了什么感情?(4分)分)游游子子梦梦中中神神游游故故乡乡,现现实实是是不不能能

5、乘乘月月回回家。家。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思思妇妇居居“明明月月楼楼”上上,望望月月怀怀人人,想想随随月月光光

6、到到夫夫君君身身边边,却不能实现。却不能实现。游子在青枫浦观赏游子在青枫浦观赏“白云白云”,思念远方的,思念远方的“明月楼明月楼”。月光、鸿雁、鱼龙都浸染了月光、鸿雁、鱼龙都浸染了游子思妇无尽的相思之情游子思妇无尽的相思之情。6.6.最后这几句写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落月,落花闲潭,蕴含什么道理?(闲潭,蕴含什么道理?(2 2分)分)时光的流逝、青春的流逝。(惜春之感)时光的流逝、青春的流逝。(惜春之感)夜归鹿门歌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鹿门月照开烟

7、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1.1.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哪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各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哪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3 3分)分)2.2.两个场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诗人的选择是什么两个场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诗人的选择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什么生活情趣?(?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什么生活情趣?(2 2分)分)江边江边山中山中争渡的喧闹争渡的喧闹幽僻寂寥,幽僻寂寥,与尘世隔绝。与尘世隔绝。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情趣。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情趣。“乘舟归鹿门乘舟归鹿门”3.“3.“

8、忽到庞公栖隐处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中的“忽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 2分)分)“忽忽”指时间短暂,这里指指时间短暂,这里指“不知不觉不知不觉”的意思,的意思,表达了诗人表达了诗人忘情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知不觉间来到庞公隐居的地忘情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知不觉间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方。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路不

9、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2 2第一段开头两句是过渡,末尾四句写梦醒,中间部分写梦境。第一段开头两句是过渡,末尾四句写梦醒,中间

10、部分写梦境。诗人的诗人的梦游过程梦游过程有四个层次,请各用四个字加以概括。(有四个层次,请各用四个字加以概括。(4 4分)分)梦游途中;梦游途中;攀登天姥;攀登天姥;夜晚见闻;夜晚见闻;洞天所见。洞天所见。3 3画线句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画线句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4 4分)分)光辉灿烂、壮丽非凡的仙境。光辉灿烂、壮丽非凡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

11、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古来万事东流水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分)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或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或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表现出诗人徜徉山水旷达乐观的情怀。表现出诗人徜徉山水旷达乐观的情怀。5.“且放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分)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和精神?在全诗起什么作用?(怎样的性格和精神?在全诗起什么作用?(4分)分)傲岸性格和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傲岸性格和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是是“诗眼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坼坼”和和“浮浮”是如何展现这是如何展现这幅图画的特征的?(幅图画的特征的?(5分)分)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

13、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首联今昔对照,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首联今昔对照,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分)表面上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表面上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百感交集。负至今未能实现的百感交集。雄浑壮阔雄浑壮阔“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分裂,引申为划分。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把吴、。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楚两地的广袤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磅礴气势。“浮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显示出,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

14、飘浮在洞庭湖上,显示出洞庭湖的洞庭湖的浩瀚壮阔浩瀚壮阔的景象。的景象。4.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分)3.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分别分别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4分)分)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

15、;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仍不忘国家的命运之间,从而更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仍不忘国家的命运之间,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登楼远眺,想到北方的战乱,想到饱受战乱因为作者登楼远眺,想到北方的战乱,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表现了作者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的高尚精神。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结合全词,试分析这两句表达结合全词,试分析这两

16、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分)韦庄的菩萨蛮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江南好,游人只合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莫还乡,还还乡,还乡须断肠。乡须断肠。1.简要概括词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简要概括词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江南好”?(?(3分)分)江南水乡的江南水乡的景色美景色美;江南人的;江南人的生活美生活美;江南的;江南的人物美人物美。表面看似乎表达词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留恋,实际上抒发了表面看似乎表达词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留恋,实际上抒发了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

17、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2 2分)分)上文写江南好,是上文写江南好,是“人人尽说人人尽说”,是朋友劝留之语;,是朋友劝留之语;“只合只合”二字写出不能回乡的无奈。(二字写出不能回乡的无奈。(2 2分)分)“未老莫还乡未老莫还乡”的的“莫莫”字,字,用的是叮嘱的口吻,表现出不是诗人不想回乡,而是不能回乡,用的是叮嘱的口吻,表现出不是诗人不想回乡,而是不能回乡,因为家乡处于战乱之中,回乡怎不令人因为家乡处于战乱之中,回乡怎不令人“断肠断肠”。(。(2 2分)分)3.从全诗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心境?(从全诗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心境?(2分)分)积雨辋川庄作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

18、黍饷东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2.王维的诗具有王维的诗具有“诗中有画诗中有画”的的绘画美和意境美绘画美和意境美。试分析。试分析“漠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的“诗中有画诗中有画”的意境。(的意境。(6分)分)绘画美: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色彩对比鲜明;绘画美: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美: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动一声,具有动态感;动态美:白

19、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动一声,具有动态感;意境美:水田意境美:水田“漠漠漠漠”,背景开阔,有视野苍茫之感;,背景开阔,有视野苍茫之感;夏木夏木“阴阴阴阴”,树林茂密,境界幽深。,树林茂密,境界幽深。画面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画面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或诗人去机心,绝俗念,与世无争,只求沉浸于山林之乐,(或诗人去机心,绝俗念,与世无争,只求沉浸于山林之乐,表现了淡泊自然的心境。)表现了淡泊自然的心境。)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名岂文章著,官应

20、老病休”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分)旅夜书怀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第二联两句诗中的第二联两句诗中的“诗眼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分)“垂垂”字写出星空低垂而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字写出星空低垂而原野显得格外广阔;“涌涌”字写出月光随着大江奔流而涌动的气势;字写出月光随着大江奔流而涌动的气势;“垂垂”“”“涌涌”两字准确地描绘出原野宏阔、江水磅

21、礴的景两字准确地描绘出原野宏阔、江水磅礴的景象。象。这两句作者反其意来写,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辞这两句作者反其意来写,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辞去官职原因并非年老多病,而是由于受排挤;去官职原因并非年老多病,而是由于受排挤;抒发诗人抒发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心情。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心情。3最后一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最后一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沙鸥自况(比喻自己),抒发自借景抒情的手法,以沙鸥自况(比喻自己),抒发自己飘泊无依的感伤。己飘泊无依的感伤。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对仕途俗务的厌烦。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对仕途俗务的厌

22、烦。新城道中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岭上晴云披絮帽絮帽,树头初日挂,树头初日挂铜钲铜钲。野桃野桃含笑含笑竹篱短,溪柳竹篱短,溪柳自摇自摇沙水清。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注】【注】铜钲:古代乐器,此处喻初升的太阳。铜钲:古代乐器,此处喻初升的太阳。1.颔联、颈联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怎样的景致?颔联、颈联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怎样的景致?写景的角写景的角度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5分)分)颈联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以野桃人的颈联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以野桃人的“含笑含笑”情态,写出自然情态,

23、写出自然景物殷勤好客、春意盎然的特点。景物殷勤好客、春意盎然的特点。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把晴云、初日比作絮帽、铜钲,生动形象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把晴云、初日比作絮帽、铜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秀丽明媚的自然春光;地描写了秀丽明媚的自然春光;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2这首诗的尾联描写了一幅农家春景图,除反映诗人当时欢乐这首诗的尾联描写了一幅农家春景图,除反映诗人当时欢乐的心情外,还有别的含意吗?(的心情外,还有别的含意吗?(2分)分)“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春风十里”的繁华景的繁华景象。象。扬州慢扬州慢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4、。入其城,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25、,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千岩老人为什么用诗经中的黍离来表达他读这首词千岩老人为什么用诗经中的黍离来表达他读这首词的感受?在词中最能的感受?在词中最能形象地形象地表达千岩老人的黍离之悲的诗表达千岩老人的黍离之悲的诗句是哪一句?(句是哪一句?(2分)分)这首词同黍离一样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无限伤感之情;这首词同黍离一样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无限伤感之情;2.在赴扬州的路上,词人在赴扬州的路上,词人心中的扬州心中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结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词中的原话回答)(合词中的原

26、话回答)(2分)分)4.词人的词人的想象与现实想象与现实比照,产生巨大反差,词人心中产生了怎比照,产生巨大反差,词人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这种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的?请作简样的感慨?这种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的?请作简析。(析。(4分)分)看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冷月、红药;看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冷月、红药;听到:清角吹寒。听到:清角吹寒。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27、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了些什么?(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了些什么?(3分)分)昔盛今衰的感慨。昔盛今衰的感慨。运用了运用了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手法。的手法。“荠麦青青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废池乔木”“桥仍在、月无声桥仍在、月无声”等都是实写;由等都是实写;由眼前的空城,联想到杜牧眼前的空城,联想到杜牧“重到须惊重到须惊”“难

28、赋深情难赋深情”,这是虚写。,这是虚写。5.词中化用杜牧的诗句有什么妙处?(词中化用杜牧的诗句有什么妙处?(2分)分)化用杜牧的诗句,一方面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是还可引化用杜牧的诗句,一方面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是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长相思长相思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析。(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析。(4分)分)反复。反复。“山一程,水一程山一程,水一程”反复使用反复使用“一程一程”,突出,突出路程的艰难曲折、漫长修远。路程的艰难曲折、漫长修远。“风一更,雪一更风一更,雪一更”反反复使用复使用“一更一更”,突出塞外风雪交错扑打着营帐的情况。,突出塞外风雪交错扑打着营帐的情况。对比。对比。“故园无此声故园无此声”又塞外的风雪声联想起故园,又塞外的风雪声联想起故园,将故园与塞外对比,表达思乡之情。将故园与塞外对比,表达思乡之情。白描。写景选取典型景物,简洁勾勒出军旅生活的样白描。写景选取典型景物,简洁勾勒出军旅生活的样貌,凸现行军的艰苦和塞外军营的壮观。貌,凸现行军的艰苦和塞外军营的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