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规律(习题).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251611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规律(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规律(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规律(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规律(习题).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5 页 2.2 大气运动规律 一、高考考纲要求 二、主干知识结构导图 考纲要求 全国新课标卷选择题 全国新课标卷 综合题 考查角度 命题预测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气温、降水、气候的特征描述 及 成 因 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2018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选 择 题 11 题 2018 年全国新课标I 卷选择题37(1)题 1.以文字和图示材料相结合,考查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2.以文字和图示材料相结合,考查推测湿地的气候特点 1.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2.气象要素统计图的判读;3.气候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旅游的影响。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

2、选择题 6、7、8 题 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必考题 36(2)、(3)题 1 大气运动对积云、降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2.热力环流及天气状况;3 某植物分布的气候条件 第 2 页 共 25 页 第 一 课 时 三、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 1.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

3、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受热过程的三大环节及其两大应用:(1)三大环节: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照射地面,将热量传给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以地面长波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将部分热量还回地面,弥补地面热量的散失。(2)两大应用: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解析白天的自然现象:大气的浑浊度高或空中云量较多,说明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白天的近地表气温较低,反之则高。利用大气逆辐射解析夜晚的自然现象:夜晚空中多云、阴雨

4、或大气浑浊,大气逆辐射强,还给地面的热量多,近地表气温相对较高,反之则低。(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三方面分析。(a)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b)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c)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第 3 页 共 25 页(3)运用大气热力作用解析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 大气热力作用 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直接照射处仍然明亮 散射作用 夏季

5、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反射作用 冬天阴沉的黑夜不太冷 保温作用强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阴沉的天空呈灰白色 散射作用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白天的削弱作用弱 夜晚的保温作用弱【真题示例】例 1(2015 广东卷)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

6、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故选 D。【课堂训练】1.下图为我国尺度较大的甲、乙两个地形单元示意因,完成下面(1)-(2)题。(1)甲地形单元典型的地理特征是()A.高寒 B.干旱 C.湿润 D.半湿润(2)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甲地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 B.白天:乙地地面辐射弱,气温较低 C.夜晚:甲地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 D.夜晚:乙地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答案】(1)A (2)D【解析】(1)图示为我国尺度较大的甲、乙两个地形单元,甲地形单元比乙地形单元高 4000 米左右,且甲地地形平坦,海拔高,据此推测应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地理特征为高

7、寒。故选 A。(2)甲、乙两地海拔相差 4000 米左右,甲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较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因此气温较低;乙地海拔低,空气密度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但吸收的地面辐射也多,因此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夜间,甲地地面辐射弱,且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乙地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故选 D。2.逆温现象(1)含义。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

8、而上升的现象,这称为逆温现象。(2)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 第 4 页 共 25 页 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3)逆温的影响。出现多雾和晴朗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

9、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真题示例】例 2(2015 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分布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10、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答案】(1)A (2)C【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 对。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 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 错。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 错。(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 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

11、关,A,B,D 错。【课堂训练】2.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 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 5 时。第 5 页 共 25 页 读图,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 时、20 时大气较稳定 B.12 时、15 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答案】A【解析】由题图,本题可以采用删除法进行选择。我们都知道,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显然选项 C 错误。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 D 错误。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

12、图中 12 时、15 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温现象,选项 B 错误。因此,正确选项是 A。3.大气运动(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与风向相反 作用 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促使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大小 由气压梯度力决定(等压线越密,梯度力大)随风速

13、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与下垫面状况有关 第 6 页 共 25 页(2)风的形成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面风而立左边为高压,右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个锐角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面风而立,左前方为高压,右后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真题示例】例 3(2014 年福建卷)下图示意 1 月、7 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

14、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B.C.D.(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答案】(1)B(2)D【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地位于 15N 附近,7月份吹东风,风力为 5 m/s,1 月份吹西风,风力为 10 m/s,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地位于60N 附近,1 月和 7 月都吹西风,风力为 10 m/s,变化不大;地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向和风速变化不大;地位于 45N 附近,1 月和

15、7 月都吹西风,风力为 20 m/s 和 15 m/s,变化不大。第(2)题,洋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第 7 页 共 25 页【课堂训练】3.(2015 年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图中显示市中心气温高于周边的郊区,因此市中心近地面大气膨胀

16、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将近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而且市中心区人类活动剧烈,有较多的凝结核,因此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但图中显示的市中心区的气温仅比 0 稍低,所以降水的形式还是以雨水为主。大气污染物在热岛环流的作用下,在市中心上升,然后扩散到郊区降落,因此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至郊区。在近地面,市中心区为低气压,郊区形成高气压,因此容易形成由郊区吹向市中心的风,所以能将郊区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带进市中心。4.大气环流 【真题示例】例 4(2017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上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17、(10 分)第 8 页 共 25 页【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以及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同时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文材料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课堂训练】4.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阴影地区为 7 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 7 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

18、2)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在丁地盛行风作用下洋流自东向西流 D.丙、丁都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答案】(1)A (2)A 【解析】(1)甲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多雨,气候炎热多雨;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由于空气堆积下沉,少雨,气候炎热少雨。故 A 说法正确,BCD 说法错误。(2)丙位于东北信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形成的;越过赤道后,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形成西北风。丁是印度洋上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

19、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形成的,给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带来降水。故 A 说法正确,BCD 说法错误。四、课堂检测 农业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日益受到农民的重视。在寒冷的冬日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将树干涂白,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 12 题。1.(2018 山东烟台二模)冬季树干涂白可以 A.增加太阳辐射,提高树干基部气温 B.降低树干基部日温差,避免冻裂发生 C.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树皮冻裂 D.增加地面辐射,减少虫害,利于抗寒 2.(2018 山东烟台二模)夏季在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空气对

20、流,降低膜内地温 B.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 C.减少蒸发,增加膜内空气湿度 D.反射太阳光照,提高光合效率 第 9 页 共 25 页 【答案】1.B 2.D【解析】1.树干涂成白色,可以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降低树干基部白天的温度,使树干基部日温差缩小,避免冻裂发生。将树干涂白,只能改变树干受热状况,不会影响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铺设白色地膜主要是为了反射太阳光照增加底部叶片采光,从而提高光合效率。某气象站对武汉城郊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某塑料大棚内外气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下图为该气象站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 2 月温度日变化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阴天和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棚内、外气温

21、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 35 题。3.(2018 河南郑州二模)表示该地 2 月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乙 D.丁 4.(2018 河南郑州二模)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晴天大棚内气温 B.阴天大棚外气温 C.晴天大棚外气温 D.阴天大棚内气温 5.(2018 河南郑州二模)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 2328,上限温度为 35。2 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 A.57 时 B.1115 时 C.18 时前后 D.24 时前后【答案】3.D 4.B 5.B【解析】3.棚内温度高于棚外,则丙、丁两条线表示棚内气温日变化;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天,则丁为晴

22、天棚内气温日变化曲线。4.图示甲气温日较差最小。依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为棚外气温日变化,且阴天气温日较差小于晴天,则甲为阴天、乙为晴天;故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阴天大棚外气温,即甲。5.图示棚内气温高于 35的时间段为 1115 时左右,因 35为蔬菜生长的上限温度,则此时段要揭开薄膜降低棚内温度。下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向示意图”,甲为陆地,乙为海洋,该风为热力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 67 题。6.(2018 江苏徐州三模)图示风向常出现在 A.北半球的白天 B.南半球的白天 C.北半球的夜晚 D.南半球的夜晚 7.(2018 江苏徐州三模)甲、乙两地此时 A.甲地降水概率较大 B.甲地高低空气

23、压差较大 C.乙地温度较低 D.甲乙间高空吹偏北风 第 10 页 共 25 页【答案】6.C 7.B【解析】6.C 依题意,此时吹陆风,应为夜晚;同时图示风向右偏,则为北半球;故 C 正确。7.B 甲地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则甲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高空等压面向下凹,故甲地高低空气压差较大。甲地气温低于乙地,而气流下沉,降水概率小;甲地高空为低压,乙地高空为高压,则高空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2017 山东潍坊一模)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图甲),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图乙),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 8 月中旬到 9 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

24、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很短。据此完成第 8-9 题。8.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A.雨季受西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 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 9.南纳马夸兰地区多汁、多肉的植物指示的环境特点为 A.干旱的荒漠环境 B.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 C.温凉的荒漠环境 D.湿热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答案】8.A 9.B【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8、9 月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此地位于 30S 附近的大陆西岸,可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而南半球盛行西

25、风为西北风。由于该地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因此花期短。9.多汁、多肉是植物储存水分以适应长时间的干旱环境而具有的生长习性。第二课时 三、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 1.气温 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陆地上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14 时左右;海洋上要迟一些。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地大于凹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8 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 2 月(北半球)。甲 乙 第 11 页 共 25

26、页 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垂直方向: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每升高 1000 米气温约下降 6,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水平方向 地区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海陆间 1 月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7 月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向南凸出。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内陆地区 海拔高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拔低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地形(地势高低)沿海地区 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洋流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

27、高。海陆: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同高度阴坡气温低于阳坡。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光照、热量的联系与区别 海拔相近:晴朗地区的光照比多雨地区充足;内陆地区(天气晴朗)光照优于沿海地区。纬度相近:高海拔地区光照优于低海拔地区(大气密度),气候干旱地区光照优于气候湿润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情况:低纬地区热量充足,高纬地区热量不足;中低纬高山高原地区,光多热少;中高纬内陆干旱地区,光多热少。【真题示例】例 1.(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 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

28、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 3 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 911 题。图 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第 12 页 共 25 页 A.B.C.D.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9.B 10.C 11.D【解析】9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

29、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昼夜温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所以选。10由上题判断可知,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 度日变化;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两曲线上下差异大,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11 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16

30、 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 14 时左右,且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堂训练】1.(2014淄博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控制图中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位置(2)图中 R 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A16 B20 C23 D27(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C(2)A(3)B【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为非洲北部地区,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

31、几乎与纬线平行,且数值自南向北降低,因此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第(2)题,图中 R 地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较高,且为尼日尔河的发源地,说明此处地势较高,因此气温应较同纬度的内陆低,由 第 13 页 共 25 页 于其外围的闭合等温线的较低数值为 20,因此 R 地的温度应在 15到 20之间。第(3)题,甲乙丙丁四地相比,乙地位于沿海地带,且为山地迎风坡位置,降水相对较多。2.降水-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32、少。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多雨 少雨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 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 高压脊控制 锋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迎风坡 地形背风坡 迎岸风 离岸风 沿岸暖流 沿岸寒流 夏季风影响 冬季风影响【真题示例】例 2.(2017 年全国新课标 II 卷 7)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 610 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题。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

33、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答案】A.【解析】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源地,而上游源地的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而热带草原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年降水量也很大。【课堂训练】2.(2018四川广安眉山模拟)早晨 5:00,生活在上海的小丽与在西藏拉萨工作的爸爸通电话。小丽:爸爸,已经天亮了,您起床没?爸爸:还没有,我这边天还没亮呢。小丽:那天上的星星一定很多吧?爸爸:不会哟,拉萨夜晚总是下雨,难得看见星星啦!据此分析拉萨夜晚总是下雨的主要原因是()A受

34、暖湿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C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D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答案】D【解析】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区。山谷内易形成山谷风,夜间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凝结成雨,因此多夜雨。3.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与天气 解读说明 第 14 页 共 25 页 拓展方向 知识背景 锋面、气旋、锋面气旋、副热带高压脊与我国雨带 素材背景 我国最新的天气预报、沙尘暴、台风、南方暴雨 考查角度 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副热带高压脊对我国雨带的影响,台风的形成、移动及对我国的影响。切入角度 以文字、图表或者地理事实为背景,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带来的影响;以静

35、态的图形考查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锋面与天气 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进而导致其对应的天气特征也不同,对比分析如下:比较项目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降水区的位置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云层增厚,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 慢行冷锋:连续性降水 快行冷锋:狂风暴雨或沙尘暴天气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快行冷锋:北方夏季的暴雨 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冬季爆发的寒

36、潮 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锋面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形成:在中高纬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如图中 AB 线、CD 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结构:(如右图)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CD 线附近)。而西部气流是来自北方较高纬度的偏北风,南下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AB 线附近)。天气系统 水

37、平气流(低空)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低压)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上升为主 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下沉为主 多晴朗天气 第 15 页 共 25 页 天气状况: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它同样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这两种系统结合而成的锋面气旋,将辐合成更强烈的上升气旋,天气变化将更为剧烈,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真题示例】例 3.(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38、4 分)(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 分)(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 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 分)【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3 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

39、增温,)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解析】(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少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2)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 3 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3)从图中看,P 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

40、(阴、晴、雨、雪 第 16 页 共 25 页 等)和气温变化即可。(4)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时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课堂训练】3.(2017 浙江 11 月选考)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1)-(2)题。(1)图中四地有冷锋存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此时戊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答案】:1.D 2.D【解析】:第(1)题,在高压脊处,空气是自脊线向外辐散的,冷暖气团不交汇,不会产生锋面,A、B 两项错误。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暖气团交汇,因此

41、可以形成锋面。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北半球低压系统近地面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故丁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选 D 项。第(2)题,先画出戊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形成东北风,选 D 项。4.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 气候类型的判断 以“温”定半球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的南、北半球。如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6、7、8 月则为北半球,如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2、1、2 月则为南半球。以“温”定带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温度带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大于 15为热带的四种气候;01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

42、气候;小于 0为其他气候。第 17 页 共 25 页 根据最热月气温判断:小于 5为极地气候。根据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气温综合判断:最冷月气温小于 0、最热月气温大于 15的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分配判断其所属气候类型 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大于 2 000 mm,温带海洋性气候为 7001 000 mm。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小于 125 mm,温带大陆性气候小于 400 mm,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小于250 mm,极地气候小于 250 mm。夏季多雨型:热带草原气候为 7501 000 mm,热带季风气候为 1 5002 0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

43、大于 1 000 mm,温带季风气候为 500600 mm。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为 3001 000 mm。世界上比较特殊的气候分布区 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尽管赤道穿过,但因地处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三块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坡、南美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地区。均是由于地处热带东南信风迎风坡位置,沿岸有暖流流经而形成的。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因位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地形的阻挡,

44、降水较少,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真题示例】例 4.(2018 江苏卷)公元 399 年412 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 1 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 月5 月 B5 月9 月 C9 月12 月 D11 月次年 3 月【答案】1.C 2.B 第 18 页 共 25 页【解析】1.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

45、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 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 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 C 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2.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 59 月这段时间,故 B 项正确,A、C、D 项

46、错误。【课堂训练】4.(2016 浙江 4 月选考)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图 1)及图中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 2),完成下列各题。图 1 (1)图中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是终年 受 控制。(2)比较图 1 中地和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全年温和多雨 西风带(2)处气温高。处受海洋影响明显,沿岸有暖流增温;处距海远,地势高。【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地所处的位置确定,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从而确定该地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多雨,原因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第(2)题,地位于沿海地区,冬季受海洋影响大,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内陆地区,又

47、由于该地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起到增温的作用。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图示意4月某日我国40N以北地区沿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示意图与图示天气系统相符的是()A.B.C.D.第 19 页 共 25 页(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可能()A.甲地大雨滂沱,气温明显下降 B.乙地晴朗无云,气温日较差小 C.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 D.乙地连日风雨交加,气温升高【答案】:(1)A (2)C【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锋面坡度较大,为冷锋,而乙处锋面坡度较小,为暖锋,再结合题文“我国”,说明为北半球,因此锋面气流为逆时针,

48、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A 项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甲地位于冷锋后,此时为 4 月份,不可能大雨滂沱,只能受西北冷空气影响,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较低,因此 A 项错,C 项正确;乙地位于暖锋前,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但不会有大风,B 项和 D 项错。2.(2014 年高考山东卷)图 4 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1和 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1)-(2)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B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49、答案】:(1)B (2)C【解析】:第(1)题:图示 P1等压面比 P2在高空中更向下倾斜,说明近地面等压面为高压南部为高压中心,北部为低压中心,甲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图中甲地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甲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所以 B 项正确。第(2)题:乙地位于较高纬度,为冷气团控制;甲地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冷气团移向暖气团,即为冷锋,冷锋会使甲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只有 C 项符合。3.(2013 年高考湖南卷)图 4 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 4,完成(1)-(3)题。(1)图中甲地 14 日

50、69 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 日 14 时 B.14 日 19 时 C.15 日 4 时 D.15 日 11 时(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 月份 B.四川盆地,1、2 月份 C.黄土高原,10、11 月份 D.东南丘陵,4、5 月份【答案】:(1)B (2)B (3)D【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题干中要求确定“图中甲地 14 日69 时的风向”,可在图中甲点附近直接做经过甲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结合“我国某地”,可知为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