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鉴赏暨情境交际中的古诗鉴赏.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251396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鉴赏暨情境交际中的古诗鉴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鉴赏暨情境交际中的古诗鉴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鉴赏暨情境交际中的古诗鉴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鉴赏暨情境交际中的古诗鉴赏.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考情回顾 近几年全国卷古诗鉴赏比较阅读情况 1.主观题: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2.选择题:(精卫词)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3.主观题:内宴奉诏作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题材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4.主观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5.主观题: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二、设题角度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

2、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知同”也好,“辨异”也罢,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三、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 1.整体把握,理解古诗大意。四看:看题目

3、、作者、小注、诗句。思考:什么题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2.求同辨异,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形象、语言、手法、感情等)来寻求诗词的异同。比较形象(意象)比较语言特点 比较表达技巧 比较思想情感 四、例题精讲 例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 分)两首诗里的“水”,让你联想或感受到了什么?严诗的“水”:江水阻隔、感伤气氛、绵长友情 韩诗的“水”:

4、送走“年光”、历史沧桑、感慨、劝诫【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例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天台僧 贾 岛 远梦归华顶注,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注华顶:浙江天台山主峰名。本诗颈联和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均为写景之句,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其异同。【参考答案】相同点:二者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来虚写。以哀景衬哀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都通过想象对离别后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离别后的心情,让这种孤寂之情显得更孤寂。不同点

5、:柳永表达的是自己离别后的情景;本诗表达的是朋友僧人一路上孤寂的情景,描写友人孤寂清修的形象,实际上是在反衬自己。【课堂总结】试题设置题目的具体角度有: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4.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功夫在平时!在平时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可以从同一诗人、同一题材、同一题型等方面对所读古诗分类整理,鉴赏其异同。1.要通读题中诗词,把握其内容、诗人情感和表达技巧。(四看:看题目、作者、小注、诗句。思考:

6、什么题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形象、语言、感情、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异同。3.按要求作答,一般既要概括,又要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五、巩固练习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016 全国卷)内宴奉诏作 曹 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

7、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练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2017 北京卷)晓行巴峡 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问题】同样

8、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参考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女浣(浣女)”“朝日”“鸡鸣”“水国”“山桥”“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基于情景交际语境的诗歌鉴赏 一、概念阐释:情境 情境即语境。简单说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流的言语环境。所谓交际

9、语境,是指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语境要素有:作者、对象、目的、话题(事件)、文体、表达等 酬和诗、送别诗、干谒诗、题画诗 时间 作者 题目 题材分类 2016 年全国 2 卷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题画诗、酬赠诗 2016 年全国 3 卷 曹翰 内宴奉诏作 即事诗 2017 年全国 1 卷 欧阳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即事抒 2017 年全国 2 卷 苏轼 送子由使契丹 送别诗 2017 年全国 3 卷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题跋诗、酬赠诗 2018 年全国 2 卷 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题跋诗

10、 2019 年全国 2 卷 杜荀鹤 投长沙裴侍郎 干谒诗 2020 年全国 1 卷 陆龟蒙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应和诗 2020 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 送别诗 2020 年江苏卷 王安石 送沈康知常州 送别诗 二、真题读解(一)全国 1 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BE)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

11、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解读】诗歌情感、志趣的方法 1.历史文化语境:知人论世(时代特点、文化习俗等)2.文本语境 意象的选取与表达 诗歌的章法(起承转合)诗歌的遣词用句 诗歌的艺术手法 3.情景语境(1)作者:身份、境况、情绪(2)对象(明确、潜在):身份、境况、心态及与作者的关系(3)事件(4)目的 5.表达:语气(二)高考新课标卷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

12、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解读】苏轼(大宋朝臣)兄弟层面:此次出使,绝不可追求盛名,必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朝臣层面:此次出使承载着国家尊严,出使契丹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在契丹君主面前显示国威。子由(宋朝使者、弟兄关系)出使契丹(外交事件)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谆谆叮嘱、劝勉有加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

13、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B)三、牛刀小试(一)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14、。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解读】写了什么:朋友生病未能赴约、写信给我,我表明自己只教书也未出游,希望友人早日康复一起游玩 表达什么:未能赏景的遗憾,对闲情雅致的追求,对友人的祝愿,对未来的期待 陆龟蒙:教书 皮日休:朋友、生病(眼疾)、闭门不出 奉和 见寄次韵:酬和朋友因生病难以赴约而写诗给我的和韵诗 回应友人、表达己志 温情、委婉、祝福【真题】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

15、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A)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二)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解读

16、】过去自己知常州时所见:土地贫瘠,田地荒芜;过客频传,百姓生活贫苦;常州风景秀丽,春色宜人 所感:害怕官员轻视百姓,对自己过去的治理不甚满意,感到惆怅 对你:你是优秀人才,很高兴你担任常州知州,对你充满期待 宋朝官员 宋朝官员,继任官员 送别沈康前往常州担任常州知州 交代常州民情,嘱托期望 深沉、期望【真题】9 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答案: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愿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