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修郑杭生第四重点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修郑杭生第四重点知识.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社 会会 学学 概概 论论 新新 修修(郑郑 杭杭 生生)第第 四四 版版 重重 点点 知知 识识1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答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2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答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答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
3、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4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答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5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
4、型是何关系?答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型过呈比较顺利、比较健康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但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防止一切照搬,也要避免一切排斥。6 6、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答答:1、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安排;2、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社会需求,由此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由于老年人
5、口逐渐成为社会劳动、投资的重要主题,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够;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存在。7、“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答答:人类例外范式:1、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2、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是无限的,韦华德变迁相对于生物特征的变化更为迅速;3、因此人群的差异是有文化的社会引起的,并非从来就有的,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4、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
6、使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种认识导致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增长,予取予求,从而否定匮乏的可能性。新生态范式:1、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赖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生物物种中的一种;2、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期不到的后果 3、世界是有限度,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这种范式的区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工业社会中人类认识的偏差,而且实际上为开创环境社会学这门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8 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答:客观性、社会性、
7、历史性。9 9、简述“社会”的概念?、简述“社会”的概念?答答: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相同特征的许多人的集合,是空名而非实体,实实在在存在的只有个人。社会唯实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马克思: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不单单是个人的堆积和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产生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构成。1010、怎样理解社会功能?、怎样
8、理解社会功能?答答:整合功能:文化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交流功能:创造了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人类互动得以进行。导向功能:行为规范进行导向。继承和发展功能: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1111、什么是社会运行?、什么是社会运行?答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现为社会多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功能的发挥。12、怎样对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怎样对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答答: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1313、试析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试析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答:血缘关系: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9、不同情况下,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不同。地缘关系:以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封闭性和开放性之分。业缘关系:以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1414、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答: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果。其特点是人类后天习得,并为人类所共有。1515、文化可以区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文化可以区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答:答: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1616、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答:答:超生理性和超个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
10、生理遗传;全括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象征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不同的要素构成,按照一定规律或规则形成一个综合整体;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利用,发生纵向或横向的传递过程;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地变迁之中。1717、怎样理解文化的构成?、怎样理解文化的构成?答:答:1、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物质文化。2、从文化分层角度理解文化构成: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模式。18、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答答:“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震惊”、“边际文化”、“文化整合”。1919、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
11、能?、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答:答:认同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教育和教化功能。2020、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范式?、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范式?答:答:实证范式、解释范式、批判范式。特征:动态性、整体性、经验性。2121、田野调查在社会研究中有何意义?、田野调查在社会研究中有何意义?答:答:将社会理论化再把理论应用于社会改造的科学。着重于分析大量调查数据,从现象文化人类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它追溯人类起源及其发展的整体。2222、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答:答:社会指标体系:是指综合反映与说明社会灰社会某方面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12、根据规划建立指标体系;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社会指标体系;根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23、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答答: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个体的社会华丽不应该脱离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才能发展处个性与自我。互动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能一层层地加筑起整个社会。2424、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其含义?、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其含义?答答: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预期社会化预
13、期社会化:学习未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以初始社会化为基础,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逆向社会化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2525、“个体化的社会”来临的趋势、特征?、“个体化的社会”来临的趋势、特征?答:答: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2、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3、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4、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5、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6、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2626、怎样理解社会化和个体化
14、的基本关系?、怎样理解社会化和个体化的基本关系?答:答:社会化和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理论的刻画;社会化和个体化有各自特定的含义;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文化的超越。2727、个体化有哪些重要的机制?、个体化有哪些重要的机制?答:答:自主机制;能动机制;选择机制;创新机制。2828、什么是社会角色?、什么是社会角色?答:答: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929、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的问题?、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的问题?答:答:角色冲突: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
15、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正常进行,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解决方法:减少承担的角色个数。角色不清:扮演者和大众都不清楚角色的行为标准。解决方法:长期互动。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解决方法:多做心理准备。角色失败:被迫半路退出或无法继续扮演的情况。解决方法:端正心态,进行新的角色扮演。3030、网络时代互动的特点?、网络时代互动的特点?答:答: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好;符号性;自由、自治性。3131、简述互动的含义、特点、类型、简述互动的含义、特点、类型答:答:含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特点
16、: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必须有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类型: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人机互动和群体互动;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人际关系性质;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应。3232、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过程?、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过程?答:答: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三阶段并非直线发展,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人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方面,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芝加哥学派的
17、四阶段说: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3333、什么是社会网络和功能?、什么是社会网络和功能?答:答: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功能:社会资源获取功能;组织管理辅助功能;日常生活联系功能。3434、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答:社会群体: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特征:明确的成员关系;持续的相互交往;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一定的分工协
18、作;一致行动的能力。3535、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答:答: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度-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内群体与外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做的区分-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3636、什么叫做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什么叫做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答:答: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
19、体目标自觉的看做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个人与群之间的利益关系;群体成员与其领导关系;群体与环境关系。3737、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答:答:成员有限;成员之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代替;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的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3838、试分析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试分析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答:答:原因: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2、初级群体日趋松懈。3、一些初级群
20、体已经名存实亡,地位和作用下降。影响:1、这种衰落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2、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3、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目标。4、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3939、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答:答:含义:广义,人类共同生活的群体;狭义,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特征:非人
21、格化,否定了人们自身的个性,要求个人变成组织人;非合理性,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否认实质合理性;非道德性,不管服务的目的,仅仅是工具。4040、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重要意义是什么?、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答: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4141、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答:答: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内部具有确定的结构,有领导、有一系列组织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在初期没有自觉的目标和方向。从范围上讲,一般是在组织规
22、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4242、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答:答:组织和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说,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和管理问题,用工厂式的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导致社会和人的思想变化。早在工业化之前人们就考虑到人类组织的问题和政府、教会、军队、王国以及其他复杂的社会群体的行政管理问题。组织理论与工业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组织理论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对于我国,应重点思考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组织的基本结构及其管理方式,以及西方的成功模式与中国国情
23、相结合的问题。4343、“虚拟社区”和“实在社会”相比有哪些特点?、“虚拟社区”和“实在社会”相比有哪些特点?答:答:交往的超时空性;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人际关系松散。流动性大;拥有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4444、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答: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为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基本构成: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和奖罚体系;组织设置;权力体系。4545、制度规范有哪些功能?、制度规范有哪些功能?答:答:1、规范会告诉人们应该做些什
24、么而不应该做些什么;2、规范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选择,哪些不可以选择;3、规范会告诉人们大多数人会选择哪些行为,不选择哪些行为;4、规范通过对行动者行动权利的控制,来控制和制约行动的选择范围和选择方式。4646、何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何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答:由新经济制度经济学提出的,在经济史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是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出现”。而“要素市场的出现是由生产单位间的这些差异所引致的制度创新”。由于边际产品在生产单位间的差异的存在,市场交易就会是互利互惠的。也就是市场交易就会打来利益。可见,诱致性制度创新创新成本小于收益
25、的时候,或者说交易费用较低时,会诱致人们选择创新行为。4747、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答:答:阶级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机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划分阶级标准的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阶级产生的条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与私有制相关联。阶级内部的关系和发展:同一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行动的实际能力与其是否以从“自在阶级”过渡到“自为阶级”相关联。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的历史
26、发展趋势:是个历史现象,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消亡与产生同样不可避免。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阶级分层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分析为指导。4848、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答:答:两者确立的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研究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最终结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西方分层论,不平等永存。方法:有选择的加以借鉴:借鉴理论概念,促进对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借鉴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对策,控制我国不平等现象;借鉴方法,促进我国相关研究。4949、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
27、?、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答:答:1、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费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2、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合训练。3、职业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使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4、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欧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5050、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如何认识经
28、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答:答:1、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2、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利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3、“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在恒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任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4、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总之,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尚未完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社会分层结构也处于急
29、剧变化之中,两种体制的并存世界是我国社会分层模式变革的基础。5151、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答:答:社会结构的调整过程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如果说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止状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的话,那么社会流动研究即是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的地位结构的。5252、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答:答:1、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2、现代化过程即使在
30、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3、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能实现的。5353、什么是城市化,它发端于何时,为什么具有必然性?、什么是城市化,它发端于何时,为什么具有必然性?答:答: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的发端: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必然性: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促进了农村
31、的城市化。5454、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答:答: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含义,主要是指什么类型的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小城镇重点理论;中等城镇重点理论;大城镇重点理论;并举。5555、试述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试述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答:答:1、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2、城市人口异质性强;3、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4、城市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5、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6、城市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7、城市文化世俗化;8、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9、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5656、什么是集体行为?可
32、分为哪些类型?、什么是集体行为?可分为哪些类型?答:答: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作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低的行为。类型:聚众、群众、公众和社会运动。5757、关于集体行为主要有哪些理论?各自观点?、关于集体行为主要有哪些理论?各自观点?答:答:靳庞的集体心智理论;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特纳和可里安的即时规范理论;格尔和戴维斯的相对剥削理论;斯梅尔塞的数值累加理论;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5858、什么是社会运动?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成因?什么是社会运动?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成因?答:答:定义:在社会学中尚有争议,一般来说,它是指一种以集体
33、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方式,而且组织性别较强、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发展趋势和原因:从历史上看,尽管传统社会也有社会运动,但总体而言,现代社会中,社会运动的发生要频繁的多,社会运动的总量要多得多,单个社会运动的规模、组织化水平和持续时间,也是传统社会无法比拟的。随着人类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运动“繁荣”趋势也在不断加强。这与现代化所造成的的社会新趋势有关。5959、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答:答:1、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2、失调影响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失调引起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失调必须云云社会力量
34、才能予以解决。6060、为什么说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答:答: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是在空间上的普遍性的表现,即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或者地区里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无时不有是时间上的普遍性表现,即从人类社会诞生日起,社会问题就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一刻也没有消失过。6161、何谓“文化堕距”?、何谓“文化堕距”?答:答: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者“文化堕距”。6262、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制约的?(社会
35、控制的手段)、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制约的?(社会控制的手段)答:答:组织控制手段;制度控制手段;文化控制手段。6363、何为适度的社会控制?、何为适度的社会控制?答:答:社会控制的度包括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第一个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是定量标准。我们可以分别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的来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6565、什么是社会政策,它有哪些特点?、什么是社会政策,它有哪些特点?答:答:社会政策:就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
36、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方针。特点:权威性,价值性,政治性,原则性,强制性,时代性,可行性,具体性。6666、社会政策一般包含那些环节?、社会政策一般包含那些环节?答:答: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四个环节。6767、试论述社会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试论述社会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答:答:确认政策问题;建立政策议程;制定政策方案;政策发难优选;政策方案合法化。6868、社会政策调整的方法有哪些?、社会政策调整的方法有哪些?答:答:政策代替、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缩减。6969、简述我国社会政策现状的特点?、简述我国社会政策现状的特点?答:答:从属性、不完整性、不平衡性、不稳定
37、性、低效性。7070、如何理解社会建设概念的一些现实关怀?、如何理解社会建设概念的一些现实关怀?答:答: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民生关怀、风险关怀、结构关怀、价值关怀、历史关怀。7171、如何理解社会公正论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如何理解社会公正论对当今社会的启示?答:答:1、我们要高度重视在发展中存进社会公正,充分认识到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2、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致力于不断发展完善之;3、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制度设计能够体现并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公平、机会平等、规则公平和分配
38、公平;4、要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优先实现“底线公平”“,就是确保每个公民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7272、试分析公民社会论与社会建设相关的主张?、试分析公民社会论与社会建设相关的主张?答:答:首先,是公民社会的界定更为清晰、更为具体,从而减少了这一概念的抽象思辨的色彩。其次,新时期的公民社会论更加清晰地指出了公民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再次,新时期的公民社会理论更加全面地 讨论了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最后,新时期的公民社会理论提出了全球公民社会的议题。7373、试论制度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试论制度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答:答: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社会中各管存在的是制度建设滞后现象,应努力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与技术,加快建立健全与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特别是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建设,尽量减少不均衡变迁导致的社会失范及其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