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简化).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249108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简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简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简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简化).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第一阶段阅读指南】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自先秦时期开始,我国就涌现出许多寓言。它们短小精悍,却又富有哲理。而且取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本书精心遴选了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76 篇,在兼顾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此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所选的寓言故事,涵盖了上至春秋下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诸多内容,虽然各个时期的寓言各有特色,但总体来说,还是一脉相承的。按思想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1.阐明道理。故事通常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教给人生活的

2、哲理和智慧。2.讽刺现实。故事通常会用某些人、某些现象来说明人性的弱点、现实的残酷,劝善惩恶,给人以警醒。3.方法态度。故事通常会通过不同人物或事物的对比来告诉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并阐明学习的方法。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共()篇,第1 周我会阅读第()篇至第()篇的内容。精读下面 3 篇寓言,自读其余 23 篇八八哥哥学学舌舌阅读目标内容概要一种叫八哥的鸟经训练学会了说几句人话,久而久之它开始得意,嘲笑知了不会说人话。知了以八哥只会模仿别人,不会说鸟的语言来反驳它,八哥听了很惭愧。八哥为什么要嘲笑知了?知了是如何应对八哥的嘲笑的?八哥最后有什么反应?阅读技巧蝙蝙蝠蝠内容概要凤凰过生日,蝙蝠以自己有脚

3、,属于兽类为由没去祝寿。后来麒麟过生日,蝙蝠又以自己有翅膀,属于鸟类为由没去祝寿。一次凤凰和麒麟会面,说起了这件事,都认为蝙蝠奸猾。阅读目标蝙蝠为什么不去给凤凰祝寿?蝙蝠是怎么回答麒麟的问题的?凤凰和麒麟会面说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阅读技巧塞塞翁翁失失马马阅读目标内容概要塞翁的马丢了,不久这匹马带回了一匹匈奴的骏马。后来他的儿子又因骑马摔断了腿,征兵入伍时他的儿子却因残疾没有入伍,和塞翁一起保全了性命。塞翁对于丢马以及马失而复得这两件事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塞翁对于邻人所表现出的惋惜、庆贺与慰问分别是怎样的态度?你得塞翁是个怎样的人?阅读技巧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教材 P71

4、单元导读要求)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教材 P97 单元导读要求)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教材 P15 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第 126 篇,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部分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在横线处将关键词补充完整。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第 126 篇,我们了解了八哥、蝙蝠、塞翁等人或动物。他(它)们模样各异、性格鲜明,是不是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下列书中的人或动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还原人或动物的形象。任选一个书中的其他角,先给他(它)写出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并在括号里写上角色的名字;也可以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或动物

5、,并写出他(它)的名字和特征。(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离塞外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爱好骑马而技术不甚高明的人。有一天,他的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邻人们都替他惋惜。他父亲却说:“怎么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又跑回来了,并且还带来一匹匈奴的骏马。邻人们都来庆贺。他父亲却说:“怎么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坏事呢?”家里有良马,他又喜欢骑,可就闯出祸了:坠马摔伤了腿。邻人们都来慰问。他父亲又说:“怎么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匈奴兵大举入侵,附近的青壮年大多在战争中牺牲了,他却因跛脚未能出征,和父亲一起保全了性命。1.我们可以将这则寓言故事用一个成语

6、概括:_。2 寓言故事中,塞翁觉得马跑了不是一件坏事,而后();塞翁觉得马回来了不是一件好事是因为();塞翁觉得儿子摔伤了腿不是坏事,后来()。A.儿子因为摔伤了腿避免了出征,性命得以保全B.逃跑的马又带回了一匹匈奴的骏马C.儿子虽然爱好骑马但是技术不精,可能会因此受伤3.读完这则寓言,你觉得塞翁是个什么样的人?()A.自高自,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的人。B.有远见,处事不惊,乐观对待生活的人。C.对周围的一切很冷淡,对自己的儿子漠不关心的人。4.联系寓言内容,试着体会塞翁的内心活动。(1)马逃跑了,邻人觉得很可惜,塞翁想:_(2)逃跑的马带回了一匹骏马,邻人都来庆贺,塞翁想:_。(3)儿子因马摔

7、伤了腿,邻人都来慰问,塞翁想:_。5.从寓言中的塞翁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试着写一写。_【第二阶段阅读指南】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共()篇,第2 周我会阅读第()篇至第()篇的内容。精读下面 3 篇寓言,自读其余 24 篇干干涸涸车车沟沟里里的的鱼鱼梁梁上上君君子子阅读技巧一一叶叶障障目目阅读目标内容概要楚国有个人从一本书里看到“人要是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就可以隐身”的说法,便模仿螳螂用树叶遮身捕蝉的方法,跑到市场上去偷东西,结果被别人扭送进了衙门。楚国这个人为什么会相信书里的说法?他装了树叶回家后,又做了什么?这个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阅读技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材 P97 单

8、元导读要求)阅读目标内容概要陈寔(sh)窥见小偷躲在他家的房梁上,借训诫子孙之机教导小偷,并送小偷两匹白绢。此后,地方偷盗事件也减少了。陈寔窥见小偷后的反应是怎样的?陈寔和儿女子孙们说了什么?小偷最后的反应和结局是怎样的?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教材 P71 单元导读要求)阅读技巧阅读目标内容概要庄子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借口收租赋时再借给他三百金,庄子讲了一个干涸的鱼向他求救的故事来讽刺监河侯。监河侯为什么说要到收租赋时再借给庄子三百金?庄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庄子和故事中的鱼有什么相似之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材 P47 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第 2753

9、篇,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部分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在横线处将关键词补充完整。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第 2753 篇,我们了解了庄子、陈寔、楚国人等人物。他们模样各异、性格鲜明,是不是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下列书中的人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还原人物形象。任选一个书中的其他人物,先给他(她)写出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并在括号里写上人物的名字;也可以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并写出他(她)的名字和特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一叶障目一叶障目楚国有个人家境破落,他不好好劳动,整天想着能发一笔横财。有一天,他在一本书里翻到这样一段话:螳螂捕蝉,全靠有

10、树叶给它遮身,人要是得到那片树叶,就可以隐身。于是,他丢下书,跑到树林里仰头张望。好半天,总算发现有一只大螳螂躲在一片树叶背后,举起双臂朝蝉扑去。他急忙攀上树杈,伸手去摘那片树叶,可是过于心慌,树叶落到地上。地上原来就铺着厚厚一层落叶,他无法分辨,只好干脆把地上的树叶统统扫回家,竟装了满满几大斗。然后他举起一片树叶,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正忙着织布,回头说:“看得见。你这是干吗?”“不要你多管,”他换了一片树叶又问,“还看得见我吗?”“看得见。”从正午一直到日头偏西,那个楚国人不停地捡起树叶问妻子。妻子实在厌烦,只好随口回答:“看不见了。”“真的?”“真的。”那个楚国人高兴极了,连忙朝

11、市场跑去。市场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他一手举着树叶,一手就去店铺里拿东西。手还没有来得及缩回来,别人就怒吼着朝他扑来,将他扭送到衙门去了。1.根据寓言故事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国人想通过隐身的方式去拿东西,这样他就不用劳动了。B.楚国人的妻子脾气不好,没有耐心,所以回答楚国人说看不见他。C.此寓言告诉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要脚踏实地地生活,不要妄想不劳而获。2.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 _【第三阶段阅读指南】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共()篇,第 3 周我会阅读第()篇至第()篇的内容。精读下面 3 篇寓言,自读其余 20 篇搬搬到到越越国国去去阅读技巧三三人人成成虎虎阅读目

12、标内容概要庞恭料想他远离魏国前往邯郸当人质后,一定会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造谣生事,于是和魏王讲了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等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果然不再相信他了。庞恭为什么要在临走前举老虎的事例?魏王是怎么回答庞恭的?庞恭前往邯郸当人质后,又发生了什么?阅读技巧刻刻凤凤凰凰阅读目标内容概要鲁班刻凤凰,很多人来围观。在刚开始雕刻凤凰的时候,人们都批评、取笑鲁班。而当凤凰刻成后,围观的人却都跑来赞美鲁班。这些人为什么来围观鲁班刻凤凰?围观的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当初围观的人在凤凰刻成后的反应是什么?阅读技巧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教材 P1 单元导读要求)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教材 P15

13、单元导读要求)阅读目标内容概要鲁国有一对靠编草鞋、织麻布谋生的夫妻听说越国是鱼米之乡,便想着到越国去生活,邻居却告诉他们到了越国他们的手艺没有用武之地。鲁国这对夫妻为什么要到越国去?邻居为什么劝这对夫妻不要去越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教材 P97 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第 5476 篇,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部分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在横线处将关键词补充完整。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第 5476 篇,我们了解了鲁国夫妻、庞恭、鲁班等人物。他们模样各异、性格鲜明,是不是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下列书中的人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还原人物形

14、象。任选一个书中的其他人物,先给他(她)写出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并在括号里写上人物的名字;也可以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并写出他(她)的名字和特征。(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搬到越国去搬到越国去鲁国京城里住着一对夫妻,男的会编一手好草鞋,女的织得一手好麻布,两口子兢(jn)兢业业,日子过得还不错。他们经常听人说,越国那个地方是鱼米之乡。有一天,两口子就收拾了家当,准备搬到越国去生活。邻居看见了,对他们说:“搬到越国去,就怕你们会穷得揭不开锅了。”两口子不高兴地说:“瞧你说的,我们夫妻俩会编草鞋,会织麻布,又省吃俭用,不发财才怪呢!”邻居说:“草鞋是干吗用的?穿的。可是越国都是

15、水乡,越人从小就光脚板走路,不用穿鞋。麻布是干吗用的?做帽子的。可是越国时有暴雨,越人个个蓬头披发,从来不戴帽子。”两口子愣了一会儿,问道:“是真的?”邻居笑着说:“还会有假?你们手艺固然不错,可是去到一个用不着这种手艺的国家,不穷得肚皮打鼓才怪呢!”1.根据寓言故事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鲁国这对夫妻手艺高超,做事勤勉,很会过日子。B.越国人从小光脚走路,不穿鞋子,而且个个蓬头披发,由此可见越国人很粗俗,不讲究。C.鲁国这对夫妻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去越国开拓市场,发大财。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的道理有()(多选)A.做事要有目标,有计划,不要盲目行动。B.只要努力、勤奋,掌握一技之长,到哪儿都可以生存得很好。C.要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也要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仔细辨别。3.鲁国夫妻听了邻居的话,会怎么做呢?请你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_ _读完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请从这本书中任选一个话题写一篇阅读感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