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厚道做事要精明_第十一章借外力做事:利用身边资源,借力而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人要厚道做事要精明_第十一章借外力做事:利用身边资源,借力而行.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做人要厚道做人要厚道 做事要精明做事要精明_ _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借外力做事:借外力做事:利用身利用身边资源边资源,借力而行借力而行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凡成就事业者,无一不要借助外力。借势而起,借力而发,是成功人士常用的借力方法。许多凭一己之力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如果巧妙借助外力,很容易就能办成。在自己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做,是成功办事的捷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自己的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办事,是一种捷径。比尔?盖茨说:一个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企业家,应该说是一个聪明的企业家。在办
2、事的过程中,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善于借助他人力量。成吉思汗当年进攻蒙古蔑乞儿部时,兵力不济,后来他联合“草原雄鹰”札木合,一举歼灭蔑乞儿部;等到他与札木合争雄时,又联合王罕,打败了札木合,奠定了其草原霸主地位。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获得进一步发展,更免不了借助他人的力量。荀子在劝学中就说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就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就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与众不同了。这就是一种善于借助外部力量的大智慧。现
3、代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捷,企业的结构越来越庞大,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致。靠个人单枪匹马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成功,就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不是靠自己一个人的艰苦奋斗。换句话说,就是要调动外界的一切能为我所用的资源,从而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迅速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借力指的是借他人之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等;他人有时是你接近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桥梁与阶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们的力量更能帮你寻到走向成功的捷径。古往今来,借助于他人之力成功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汉高祖刘邦立太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子,其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宫廷中
4、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位爱姬戚夫人,她想要刘邦废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可吕后想保住自己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隐居的贤人出山,但他们始终不肯,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以为刘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打消了废去太子的念头。刘盈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借助了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外,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风凭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在人际关系
5、网中,“借”字是核心。把握了“借力”这一核心,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一个人想要顺顺当当把事情办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外,有时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扶摇直上。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将你送上高处的人,他的威信和影响对你都有用处。在借助他人的力量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方法:1(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要盯得准,看谁有能力帮助你。2(努力求得朋友的帮助朋友能否帮你的忙,还看你平时表现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因小利而不为,亦不因利大而为之。这样看来,借力。的工夫完全
6、包含在不时的为人处世之道中。3(借助权威人物之力应借助一些有权力的人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人的力量,像著名的专家、学者等。因为这些权威人物都有一定的威慑力量。办事的对方看你有“后台”也会愿意与你合作.4(不要难为情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借力,而是因为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好像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存在的。即使是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只是一个平常之人呢?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同事关系是财富,身边资源合理用同事是职业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无论是
7、现在同事还是旧同事,都会因朝夕的相处成为朋友。珍惜职业友谊吧!它不仅能使你在不开心的时候找到快乐,在寂寞时不觉得孤独,它还会影响与架构你事业的未来。面对复杂的社会,人们在运用关系网办事时,总认为同事之间只存在猜疑和妒忌,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同事之间更需要同舟共济,特别是在一起共事时,友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人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和在单位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差不多长。如果在办事时不会利用同事关系,不但有些事办起来费劲,还容易让人觉得你没有人缘。办事时利用关系是能最快达到预期效果的。同事关系是办事最直接、最方便利用的关系。每一个人在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求同事办事就等于为
8、他提供了一次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有的人即便遇到困难也要办,即便有时担心领导不满也要办,以此在同事中维护自己急公好义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同事关系办事。1(要诚心诚意去找同事办事同事之间了解得比较多也比较深,如果找同事办事时藏藏掖掖,想托人办事又神神秘秘地不把事情说明白,容易使同事产生你不信任他的感觉。因此,找同事办事,就要先说明究竟要办什么事,坦言自己为什么办不了,为什么要找他。这样,精诚所至,只要能办到的事,同事一般是不会回绝你的。2(要以谦和的态度去面对同事同事不是朋友,一般都没有太深的交情。因此,找同事时说话一定要客气,而且要以征询的口气与同事探讨,请他帮忙想办法。受到如此的尊重,
9、同事如果觉得事情好办,自然会自告奋勇地去办。几句客气话就省却许多麻烦。办完事之后,你一般不要用钱来表示谢意,客气几句,说声谢谢就可以了。如果执意要拿钱来表示,容易引起反感,因为同事之间办点事就接受物质感谢,会给大家留下坏印象。3(找同事办事要目标明确一些比较笼统不明的事一般不找同事去办,办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你这位同事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是否办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你才能做到不至于叫同事左右为难。4(要分清有些事情不能找同事办自己能办的事应尽量自己去办,如果求同事,会使人感到你以老大自居,不把同事的腿脚当回事,这样既可能耽误事,又影响同事感情。如果同事不能直接办而得“人托人”、费
10、周折这样的事,不如转求他人。和同事利益相抵触的事不能找同事去办,即便这利益涉及的是另个同事。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懂得与他人良好地相处并善于利用你身边的资源,巧妙利用同事为你办事,会对你大有帮助。乡音技巧不可丢,他乡遇故事好求在老乡关系中,“乡音”会引起对方的思乡之情、恋乡之绪。各地的方言是各地的语言特色,只要你一张口,同乡人从你的口音与言语上就能分辨出你是哪个“乡”的。因此,恰当运用“乡音”这个技巧,在处理老乡关系时,你就会得心应手。中国的老乡关系是一种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当涉及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
11、,给予老乡适当的“照顾”。如此看来,如何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还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讲老乡,就必须讲地域,是否是老乡的判断标准就是地域,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大到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都可以称之为“老乡”。就是到了外国,碰到同一国籍的人,也可以称之为“老乡”。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乡音是很特殊但又普通的一种声音,它在处理老乡关系上却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正是运用了此种技巧。在封建社会,很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为生活所迫,只好想办法到宫里当太监,过着屈辱的生活。
12、可在当时,有这种目的的并不只有李莲英一个人,若没有一点关系的话,还真进不了宫。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去买东西送礼。虽然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在困扰着他。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天,他瞅准了正是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他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后来,在这位老
13、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乡音唤起了对方的亲近感,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用家乡话做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里,有一点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给
14、你的种种好处。寄人篱下寻靠山,借棵大树皙寄身在靠山身上下工夫,目的就是养出一棵大树,积储自己将来开发的资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单靠自己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力量不强大时,就要善于借助他方的力量,扛起有名望或有实力一方的大旗,寄人篱下,寻找大靠山。在他方的大树下面开辟一片新天地,这不仅仅是谋略,也是一种成功经验。公元 61 7 年 5 月,一直处在韬光养晦中的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见时机成熟,毅然起兵反隋。当时东、西厥再度强盛,太原又地处突厥骑兵经常出没袭扰的地方。为解除后顾之忧,李渊亲自用十分卑躬的口气给突厥写信求和,又以厚礼相赠,希望得到援助。突厥始毕可汗却回答说,李渊必须自立为天子,突厥才
15、会派兵援助。眼看强大的突厥希望李渊成为天子,李渊属下将士,包括文臣、谋士,无不欢呼雀跃,纷纷劝李渊赶快登上皇位。李渊当然也一直在做称帝的美梦。但此时,他却异常冷静,考虑得很深远。根据当时的局势来看,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们大多打着明确的推翻隋王朝的政治旗帜,使饱受隋炀帝横征暴敛的穷困百姓趋之若鹜,农民军声势迅速壮大。李渊当然也想取代隋炀帝,但他考虑自己不是农民起义军,他所要依靠的对象主要是新兴的贵族、官僚和豪强势力,这股势力中的人与农民不一样,他们具有浓厚的“忠君”意识,他们只反对某一个皇帝,只想用一个“明主贤君”去代替当朝的“暴君昏君”而已,并不坚决要求改朝换代。再者,从实力上看,当时隋王
16、朝行将没落,中央集权名存实亡,而地方贵族、官吏则拥兵自重,具有很大的实力,他们为确保自己割据一方的地位而控制着武装力量,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在战斗力方面,并不亚于朝廷的正规部队,手持锄头、竹竿而又分散的农民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其相比的。再者,从隋炀帝前不久镇压杨玄感反兵之迅速、果断和残忍来看,杨广对于贵族阶层的叛乱更为深恶痛绝。隋朝虽行将就木,但它毕竟是一国之政权所在,如果隋炀帝集中力量来剿灭李渊,那么此时此刻恐怕李渊也难逃灭顶之灾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否决了部下的建议,不仅没有自立,反而打出了“尊隋”的旗号,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留守关中的杨广之孙代王杨侑为新皇帝,并移檄郡县、改变旗帜。这样,
17、在突厥方面看来,李渊声势浩大,马上便要自立,自己的建议已被采纳,也就不再随意侵扰,并有条件地给予支持。而隋朝当权者,虽然怀疑李渊身藏野心,但他毕竟打着尊隋的旗号。现在明目张胆地推翻隋朝政权的农民军比比皆是,这些都无力对付,哪还能专力去攻李渊?因此,除了做一些少量的防御布置外,从未对李渊发起过主动的攻击围剿,李渊便乘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壮大起来。更重要的是,李渊的尊隋旗帜迎合了“忠君”思想浓厚的贵族士大夫阶层。而且,李渊新立代王杨侑为帝,在这批人看来,朝廷官僚便有一次大换班的过程,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升官发财的机会,谁先加入李渊部队,谁便会抢到更好、更多的先机。于是,众多手握精兵的贵族士
18、大夫们纷纷投入李渊部下。李渊的实力急剧强大起来。当然,李渊“尊隋”毕竟是权宜之计,他只把隋朝当做一棵正在快速腐朽的大树。当自己刚刚破土、尚为幼苗之时,机敏地把苗根一下扎在这棵大树之上,饱吸树中水分养料,又借大树遮挡雨,甚至让大树误认为这棵小苗乃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加以悉心保护,李渊从而获得迅速壮大的有利条件。而等到时过境迁,李渊便一脚蹬开隋朝这截烂木头建立起唐王朝,自己去赢得更为广大的民众之心。借棵大树暂寄身。唐军借此办法迅速地从幼小变成了强大,李渊用计何其妙也!借势取势求生存,相互合作求发展“靠一靠,用一用”,这是清代名商胡雪岩的商业经验。在胡雪岩的人生理念中,势是一种积蓄起来的力量,正如古
19、人所说:“理有所至,势所必然。”胡雪岩理念中的“势”主要有四股:“官场势力,商场势力,江湖势力,洋场势力。”首先,胡雪岩借取的是“官势”。他不惜丢掉职业,换银票资助王有龄,送美妾阿巧给何桂清,在西征时协助左宗棠等,使胡雪岩在官场有了“官势”。胡雪岩长袖善舞,层层投靠,左右逢源,处处显示他智慧的眼光,这是因为他深谙为官之道,会耍聪明手段且有银票做后盾。胡雪岩借助的第二个“势”是商场势力。因为他善于借商场之势,使得他在商场得风有风,要雨有雨,叱咤整个上海滩。胡雪岩借助的第三股“势”是江湖势力。在胡雪岩生活的时代,江湖势力是影响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胡雪岩把这支力量组织起来,和自己在官场的势力、在
20、洋场的势力结合起来,做出了花团锦簇的场面来。胡雪岩借助的最后一个“势”是洋场势力。胡雪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清朝政府被迫对外开放,因为这两者使当时的中国乱得一团糟。在此形势下,胡雪岩借势而上,投机取巧,顺势牟利。在那样的环境中,能够看清形势,善于应对,认准方向,把握秩序,得益于他对局势的宏观把握能力。在胡雪岩首次做丝茧生意时,他第一次遇到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并且遇见了洋买办古应春,二人一见如故,相约要用好洋场势力,做出一点事来,繁荣市场。胡雪岩当时主管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上海采运局可管的事情很多,包括和洋人打交道,其首要的任务是筹借洋款,胡雪岩主政上海采运局
21、时前后筹款合计约 1600 万银两;第二件事情是购买轮船机器,供给由左宗棠一手建成的福州船政局;其次是购买各色最新的西式枪支弹药。,由于左宗棠看重胡雪岩的作用,凡是洋务方面的事情都由胡雪岩出面接洽,这样一来,确立了胡雪岩在洋务买办中一手遮天的垄断地位。洋人看到胡雪岩是大清疆臣左宗棠面前的红人,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几年,所以也有心前来巴结,渐渐地促成了胡雪岩在洋场的势力。势力一旦形成,别人就不易进入。就像自然保护区一样,在保护区内是保护动物的天下,外类不得涉足。综观胡雪岩经商生涯,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他的“借势取势”理念。官场势力、商场势力、洋人势力和江湖势力他都要,他知道势和利是不分家的。蓄势的过程,
22、就是积聚力量、形成规模、安排秩序和形成走向的过程。积聚力量和安排调度,是一个高明经营者的主要任务。商人、企业家在商品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闲置的人才组织起来,合理利用;把闲置的资源挖掘出来,充分利用;把没开发的信息派上用场,加以利用,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凡事要独立思考,眼光要看得远,寻找情势、发现情势,才能步步得势,借势取势。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如果互相打压、拆台,结果是非伤即死。合作是借势取势的最佳形式,猴子也懂得这个道理。有一个实验室,将 6 只猴子按每两只为一组,分别关在 3 个房间里;也就是说,每个房间关两只猴子。然后,每个房间放相同的食物,但放
23、置的位置不相同。第一个房间:食物放在地上。第二个房间:食物悬放在房顶。第三个房间:食物从高到低悬挂着,可先低后高地摘取。几天过后,分别打开这 3 个房间,出现了什么情形呢?6 只猴子的生存状态迥异。第一个房间:食物放在地上。两只猴子中,一个死了,一个重伤。第二个房间:食物悬放在房顶。两只猴子都死了。第三个房间:食物从高到低悬挂着,可先低后高地摘取。两只猴子都活着。原因如下。第一个房间:食物放在地上。随手可得,激起两只猴子强烈的私欲,它们为了占有食物大动干戈,结果非死即伤。第二个房间:食物悬挂在房顶。由于食物高不可攀,犹如空中明月,只可欣赏不能获取,两只猴子甚感失望,在绝望中相互感染悲观情绪,最
24、后饥饿而死。第三个房间:食物从高到低悬挂着,可先低后高地摘取。刚开始时,两只猴子各自通过跳跃取得食物,但当独自跳跃难以奏效时,它们同时想到对方。于是,一只猴子爬上另一只猴子的肩膀,取下食物,共同分享,才使它们不至于饿死,存活下来。其实,人与人相处,其境况何曾不像这 6 只猴子。相互厮打或孤立,都会迅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猴子为了生存,当它觉得高度不够时,会借对方的肩膀摘取食物,以求生存。人也一样,都有自己的局限和长处,任何人的存在无形中成为他人存在的重要前提。当困难来 I 临时,要记得对方,借用对方的肩膀,借势取势解决实际问题。取长补短,人尽其用,物尽其用“缺憾犹如风雨,坚强的人可以从中练就强健
25、的体魄、顽强的意志;缺憾犹如绳索,进取的人可以借助它攀登高峰;缺憾又像一面镜子,聪明的人能借此照出自己性格、能力、处事等方面的欠缺,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在做事时,没有经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虚心从他人的身上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明智的领导者,善于活用前人、身边同仁的经验,做到最大限度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所谓“人尽其用,物尽其用”,就是以别人的经验为指引,把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让给那些对此驾轻就熟的同事去做,使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去筹划更大的项目。战国时代,齐国公子孟尝君可以说是最善于做到“人尽其用”的人了。孟尝君养食客三千,各色人才聚集一堂,一有任务便各显其能,有效合作。有一次
26、,他正出使秦国,突然事情有变,秦国要加害于他,他的一位食客善偷,就盗来通行秦国的重要牌证。他们到达秦国边关时,天还未亮,关门不开,后面追兵渐进,形势危机,有食客善口技,就学鸡鸣三声,守关士兵以为就要天明,便打开关门,孟尝君得以顺利出关,逃过一劫。很显然,孟尝君个人的显赫离不开他那些食客们的帮助。日本松下集团可以说是世界顶尖级企业。集团总裁松下幸之助十分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经常和员工共同探讨企业未来发展的长远之计,并多方采纳合理化建议。时至今天,松下集团这一优良传统一直沿袭使该企业得到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面,都有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能把大家的经验聚在一起,就形成
27、了智慧的海洋。我们都知道,不管做什么,集体的力量总是超过组成这个集体的任何一个人所拥有的力量,把大家的力量集在一起,取长补短,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假如要做出某一个决策,多听参与其中的所有人的意见,不仅自己从中学到别人的经验和知识,同时,还可以营造一个开诚布公、灵活多变地发表自己意见的气氛。听取、接受他人的意见,可以从他人的身上借鉴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从知识之“井”中汲取力量。任何一个企业内部,总有一两个乃至一批对业务有经验的员工,他们熟悉企业情况,知道如何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这种人或许不在显著的位子上,甚至可能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但是,他们对企业的事情看在
28、眼里,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人的意见,是领导者决策时可以倚重的重要资源之一。领导者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应该懂得珍惜这些具有特殊经验的群体,因为他们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一群,最先知道河水的冷暖和春去秋来的先兆。曾国藩认为:“拣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投资大师巴菲特说:“教小狗学会老狗的本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伯克希尔的总裁们是管理方面的天才,而且他们像经营自己的产业一样用心经营伯克希尔。我的工作是别挡着他们的路,别妨碍他们的工作,然后就等着去分配他们所挣回来的收入。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巴菲特从不讳言,作为一位棒球爱好者,他是从 20 世纪 20 年
29、代的棒球运动员埃迪-贝纳特的身上学来自己的管理理念的。巴菲特说:“埃迪明白,自己怎样挥舞球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将球棒挥动得恰到好处。我从埃迪身上学到很多,在伯克希尔公司,我经常把棒球交给美国商界最优秀的棒球手。”在管理团队越来越年轻化的今天,巴菲特口出狂言“教小狗学会老狗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凭的是他多年的经验以及管理这个行当的独特性。无论是什么行业的经营管理,说到底都是人和经验的积累。左右大局的不是什么管理技巧,而是一种价值判断,一种人们内心对是非取舍和因果逻辑判断的经验。许多事情,经历不到,就体会不到,但你可以从别人的身上感悟、借鉴。巴菲特很自豪,他领导的团队已经有 6 个总裁超过 75 岁,再过 4 年后,至少增加到 8个。他确信,“小狗”能从“老狗”身上学习更多的经验和智谋。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你按照这样的理念管理、经营企业,既可以为公司省钱,又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