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1.ppt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7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8 8、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9 9、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夸张设问反问对偶比喻反问第1页/共60页1010、别看小草的身躯是
2、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111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1212、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
3、道风景。(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131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拟人拟人比喻夸张 第2页/共60页1414、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151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1616、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河!()1717、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的靛青色
4、的脑袋。()181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设问反问比喻拟人对偶第3页/共60页191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20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12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222、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2323、蟋蟀在平台上弹琴。(、蟋蟀在平台上弹琴。()2424、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水帘落下来,犹如
5、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拟人夸张对偶比喻拟人拟人比喻第4页/共60页25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2626、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272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2828、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929、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3030、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威尼斯小艇行动
6、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拟人比喻 夸张比喻拟人比喻第5页/共60页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用法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用法第6页/共60页比喻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第7页/共60页1 1、明喻、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
7、”、“犹如”等。例如:共产党像太阳。第8页/共60页2 2、暗喻、暗喻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例如:弟弟成了泥人。第9页/共60页3 3、借喻、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第10页/共60页类别类别 格式格式 本体本体(甲)(甲)喻词喻词喻体(乙)喻体(乙)例句例句明喻明喻甲甲像像乙乙出现出现像、好像、仿佛、像、好像、仿佛、如、似、好比如、似、好比似的、如同、犹如似的、如同、犹如出现出现 大漠沙如雪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燕山月似钩暗喻暗喻甲甲是是乙乙出现出
8、现是、变为、变成、是、变为、变成、成为、成为、出现出现 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借喻借喻乙乙代代甲甲不不出出现现 无无出现出现 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丝。第11页/共60页运用比喻时应注意:运用比喻时应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2)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如: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第12页/共60页思维误区警示:思维误区警示:“像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非比喻用法如
9、下:1 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2 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 下雨了。下雨了。3 表想象表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很。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很 高兴,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战士。高兴,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战士。4 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 木耳、猴头木耳、猴头5 表说明。例如:在这里,你要像个主人表说明。例如:在这里,你要像个主人第13页/共60页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
10、燕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长得好像他妈妈。()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第14页/共60页第15页/共60页拟人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这一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拟人有两种类型: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人直接同事物说话。第16页/共60页1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第17页/共60页2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人直
11、接同事物说话。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第18页/共60页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喻和拟人的区别:(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2)而比喻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第19页/共60页 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啄木鸟像医生一样在给树治病。(明喻)啄木鸟成了医生。(暗喻)第20页/
12、共60页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21页/共60页第22页/共60页夸张夸张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夸张可分为三类: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第23页/共60页1 1、扩大夸张、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
13、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24页/共60页2 2、缩小夸张、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第25页/共60页3 3、超前夸张、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第26页/共60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14、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第27页/共60页第28页/共60页排比排比排比:就是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例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与神秘特色。)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
15、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第29页/共60页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请你仿写一个排比句 第30页/共60页第31页/共60页反问反问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反问能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
16、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第32页/共60页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我们怎么会忘记?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真理吗?第33页/共60页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这样有问题吗?你吃饭了吗?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你今年几岁了?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你妈妈最近好吗?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第34页/共60页第35页/共60页设问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
17、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的群众。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但设问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第36页/共60页反问和设问的区别:反问和设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第37页/共60页第38页/共60页对比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18、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对比可分为两种: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第39页/共60页1 1、两体对比、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第40页/共60页2 2、一体两面对比、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理说得透彻、全面。例如: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是同一事物的两
19、个不同方面的对比,赞扬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第41页/共60页 有的人过了一生,连一刻都不曾拥有;有的人仅仅过了一刻,已经是生命的永恒。海真是个多变的怪物。昨天,满眼好似黄滔滔的浊浪,几天却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的草原。(魏巍)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第42页/共60页第43页/共60页对偶对偶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式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格。作用有: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根据对偶上句和下句的意思上的联系大致可分为三种
20、类型: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第44页/共60页1 1、正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第45页/共60页2 2、反对、反对上下句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第46页/共60页3 3、串对(流水对)、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内容从事物的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第47页/共60页对比和对偶的区别:对比和对偶的区别:(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2)
21、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3)有的对比也是对偶(即反对),就意义内容说是对比,就结构形式说是对偶。第48页/共60页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第49页/共60页第50页/共60页引用引用引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都叫引用。引用包括以下两种:直接引用 间接引用第51页/共60页1 1、直接引用、直接引用一般在引用部分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其出处来源。例如: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
22、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第52页/共60页2 2、间接引用、间接引用一般不说明出处,直接把引文组织到文章中去,使之浑然一体。例如: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近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使用引号应注意:引用原话一定要用引号,概述大意就不使用引号。第53页/共60页第54页/共60页双关双关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的运用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幽默风趣而耐人寻味。例如:“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这段对话中,鲁迅先生用“碰壁”这个词语,指出了当
23、时社会的黑暗及黑暗斗争的艰难,语言生动而发人深省。第55页/共60页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第56页/共60页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第57页/共60页9、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10、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11、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12、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13、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14、蝉儿很爱鸣叫。(改为拟人句):15、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16、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第58页/共60页17、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18、降落伞在天空飘荡。(改为比喻句):19.小明跑得很快。(改为夸张):20.桃花红了。(改为比喻):第59页/共6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0页/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