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本质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本质论》PPT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融学说史金融学说史序言(一)序言(一)l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货币金融学说或理论的发展。常言道:“读史使人明鉴,不了解过去和现在,就不可能了解未来。”在金融学说史中,有大量的宝藏值得发掘,学好金融学说史,有助于夯实理论基础,了解理论发展的脉络、趋势和方向。l课程任务: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货币金融学说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联系,不仅掌握各派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其历史背景,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吸取精华;更要通过学习,把握各种货币金融学说发展的脉络以及各种学说之间的联系,掌握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货币金融问题的分析能力,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
2、为研究解决当代货币金融问题打下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序言(二)序言(二)l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课程与现代货币金融理论课程相衔接,拟以凯恩斯理论为界,金融学说史讲授凯恩斯之前的货币金融学说或理论的发展,在此之后的部分放到现代货币金融理论这门课程中讲授。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货币金融理论,我们把中国货币金融思想的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课程体系。l先修课程: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学说史 序言(三)序言(三)l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货币本质论6学时货币中性论6学时货币数量论8学时货币信用论8学时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史5学时课堂答疑1学时序言(四)序言(四)l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本课程内
3、容考核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本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参照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和课堂问答的情况考核,占最终成绩的10%。其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卷面成绩占最终成绩的70%。序言(五)序言(五)l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西方金融理论 周延军 中信出版社2国外货币学说研究陈野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国际金融学说史陈岱孙、厉以宁中国金融出版社4西方货币理论郑先炳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5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伍海华 中国金融出版社6利息与价格(瑞典)魏克赛尔著 商务印书馆7古代经济专题史话中的货币史话 中华书局8中国经济思想史系列 等
4、9国外货币金融学说 刘絮敖 中国展望出版社 第一部分:货币本质论第一部分:货币本质论l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了解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关于货币本质问题的讨论;掌握货币金属论者的基本观点: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所以货币等于财富。掌握货币名目论者的基本观点:货币不是财富,它只是便利交换的一种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理解货币金属论与货币名目论观点的差异了解凯恩斯后货币本质观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新货币经济学”对货币本质问题研究的新思路。l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本部分的重点为:重商主义货币金属论的提出以及基本观点;现代货币名目论的提出以及
5、基本观点。本部分的难点为:现代货币名目论的观点;“新货币经济学”研究货币本质问题的思路。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的脉络(一)的脉络(一)l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这是货币理论的最基本的问题。在这一基本问题上,西方学者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而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论。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的脉络(二)的脉络(二)l20世纪之前世纪之前,在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货币金属观”与以巴本为代表的“货币名目观”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l进入进入20世纪之后世纪之后,两种货币本质观的争论交替发展。从以克拉普为代表的现代货币名目说的
6、盛行到第一次大战以后金属货币学说的兴起再到以凯恩斯的“管理通货论”形式的当代货币名目学说的再度兴起,对货币本质观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的脉络(三)的脉络(三)l之后之后,“管理通货论”形式的现代货币名目本质观基本上支配了西方货币本质理论的论坛,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l然而,进入6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西方理论界对货币的定义,从而对货币职能的认识分歧较大,形成两种主要的货币本质观,即交换媒介的货币本质观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本质观。l80年代年代兴起的“新货币经济学则突破传统的理论框架,将货币本质与职能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争论关于货币本
7、质问题争论的脉络(四)的脉络(四)l货币本质观不同,对货币职能的认识也就不同。l对货币本质认识的不同主要通过货币的定义反映出来,货币定义是对货币本质的理论表述。l货币构成是货币定义的现实运用和表现,因此,讨论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自然应该把货币定义和货币构成结合在一起。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金属论货币金属论 l基本观点基本观点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所以货币等于财富l产生背景产生背景l发展过程及主要流派发展过程及主要流派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论古典学派的货币金属论 重商主义的货币金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论属论(一)(一)l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
8、策体系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者。l基本观点基本观点是: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因此,要增加本国的财富,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开采本国境内的金银矿,二是通过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顺差)来增加金银的积累。l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通过对外贸易“少买多卖”使得金银流进国内,国家就应该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l重商主义的这套政策主张被视为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经济经济)学说的最学说的最初萌芽。初萌芽。重商主义的货币金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论属论(二)(二)l重商主义按其发展阶段和观点分歧分为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16世纪中期晚期重商主义
9、,流行于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l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斯塔福德(1554-1612)法国的A孟克列钦(1576-1621)l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1641)法国的柯尔培尔(1619-1683)威廉威廉斯坦福德斯坦福德的的观点(一)观点(一)l代表著作:代表著作:1581年出版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论一书,这本书被视为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著作,集中反映了其货币主张。l基本观点:基本观点:货币就是财富,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尽力增加,并将这种财富保持在国内,不使其外流。在对外贸易中,从外国输入商品是有害的,从外国输入本国能够生产的商品尤其有害。因为商品的输入就意味着金银
10、的外流,就意味着本国财富的减少。l政策主张:政策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以换回更多的金银。上述理论被称之为“重金主义”。l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它称之为“货币主义”,有时也称“货币差额论”。威廉威廉斯坦福德斯坦福德的的观点(二)观点(二)l对对物物价价的的分分析析:认认为为英国当时的物价上涨并不是由于国外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而是由于国内铸币成色的减低和磨损过度。要阻止物价上升,就必须使货币具有十足价值。l对对货货币币性性质质的的分分析析:由于货币的财富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是商品。金和银之所以能够执行货币的职能,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商品,也只有价值十足的商品
11、才能很好地执行货币的职能。l朦朦胧胧区区分分价价值值尺尺度度与与价价格格标标准准:认为国家无论怎样改变货币单位的名称,都无力提高货币单位的购买力。货币单位的名称如镑、里佛等,都不过是表示贵金属重量单位的名称。这表明他已朦胧地感觉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A孟克列钦的观点孟克列钦的观点l代表著作:代表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据史学家考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它使用这一术语的目的,在于说明该书论述的不是“家庭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学,而是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l基本观点:基本观点:货币是黄金,黄金是惟一的财富,增加黄金的惟一办法是贸易出超。l政策主张:
12、政策主张:由于黄金(货币)是“战争的神经”,因此它比铁具有更大的威力。国家政府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托马斯托马斯孟的观点孟的观点 l他是伦敦服装商人的儿子,曾从事地中海各国和意大利的贸易,1615年任东印度公司董事。l代代表表著著作作:1630年撰写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椎祟为“重商主义的圣经”。马克思说,它在100年之内,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l在价值问题上,托马斯孟也是一个坚定的货币金属论者。他主张货币只能是具有实质价值的并可作为一般商品的价值尺度的金或银,并极力反对那种认为改变铸币的重量和和成色可以使一国致富的观点。l政政策策主主张张:贸易差额论
13、,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认为,“我们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品总额应当多于我们每年所消费的外国货品”。l他还从货币的内在价值推出了决定汇率的正确主张,即货币平价的基础是货币的含金量,它是以后出现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原形。柯尔培尔的观点柯尔培尔的观点l此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利用这种职权方便,他在法国推行重商主义达20年之久。他在理论上并无新的建树,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为人处事专制、粗鲁、喜欢小题大做的“大笨蛋”。l认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货币数量的多寡决定着这一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的大小,而金银的多少不仅决定了该国的富强程度,还决定了它的政治实
14、力,故要增加法国的财富,就要扩大对外贸易,保持贸易顺差。他在担任财政大臣之后,实行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外贸政策。l发展国内贸易对对外贸易起辅助作用,利用国家财力兴办“王家手工工场”,大量增加出口产品,废除内地关卡,发展交通运输,为对外贸易提供各种便利。l西欧流通的货币是有限的,故要使法国更快致富,应向西欧地区以外进军。他还积极组建并扩大法国海军,建立庞大的商船队,并先后在国外设立了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近东公司和北方公司等,以开辟市场,扩大出口。早、晚期重商主义货币早、晚期重商主义货币金属论的比较(一)金属论的比较(一)l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阶级基础相同,二者都代表当时的商人阶级的利
15、益。在方法论上是相同的,都属于“流通决定论”这一派,认为是流通支配生产而不是生产支配流通都认为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把货币等同于财富,认为货币就是资本,而不仅只是资本的货币形态都特别强调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和贮藏手段职能 在货币流通问题上都反对政府伪造货币(减轻货币重量,降低货币成色)早、晚期重商主义货币早、晚期重商主义货币金属论的比较(二)金属论的比较(二)l不同点主要有:晚期重商主义者把输入金银看成是一国致富的“首要途径”而不再是“惟一途径”。在保证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的前提下允许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并不强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必须保持顺差。在保证有更多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允许金银
16、出口。对重商主义的对重商主义的评论(一)评论(一)l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它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对于资本积累的渴求,但是,就其理论本身而论,则有不少漏洞:把货币等同于金银是错误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加利阿尼的货币论)金银作为货币有优点,也有不少缺点。正是因为有优点,所以它能排斥其他物品充当货币,正是因为有缺点,所以它被纸币所取代;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和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可以是金银,也可以是其他东西。对重商主义的的对重商主义的的评论(二)评论(二)把货币等同于财富也是错误的。因为货币作为
17、一般等价物,是物质财富的代表,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但其本身并不是财富;在货币理论上重视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职能,但忽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这是一大缺陷;在对外贸易政策上认为自己的国家只能保持贸易顺差,这既不适合世界的整体利益,在理论上也难以成立,也与生产的目的不相符。关于古典学派关于古典学派 l古典学派是指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到1830年以前西方(欧洲)的主导经济理论。当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了维护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从现实经济情况出发,努力探索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提出了一些符合时宜的理论与主张。l按通常的划分标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在英国从
18、威廉配第开始,经过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经过魁奈到西斯蒙弟结束。l古典学派区别于重商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第一次把经济现象的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其主要功绩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威廉威廉配第及其货币配第及其货币理论(一)理论(一)l威廉配第(1623-1687)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统计学家。l1648年入牛津大学研究医学并任教。l1651年当上了英国侵略爱尔兰军队总司令艾尔顿的随从医生,这为他向政治学和经济学方
19、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并为他发财致富创造了条件。l1658年被选为英国议会议员,一年后,他退出政界,移民伦敦,从事统计和商业问题的研究。l他本来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拥护者,但当1660年英国封建王朝复辟时,他却又效忠于斯图亚特王朝,投奔国王查理二世。查理二世不仅承认了他在爱尔兰的土地所有权,而且还授予他英国贵族男爵称号。威廉威廉配第及其货币配第及其货币理论(二)理论(二)l1666年,配第再次出任爱尔兰的土地测量和分配总监,并对爱尔兰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他利用职权,乘机掠夺财富,晚年竟成了拥有27万英亩土地的大地主。l他还先后创办并经营过铁厂、鱼场、铝矿等业,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土地
20、贵族。l马克思对他的评论是:配第作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是个“敢于思想而又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既能在克伦威尔的盾牌保护下掠夺爱尔兰,又能为这种掠夺向查理二世跪求必要的男爵称号”,“配第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配第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气节的冒险家”。威廉威廉配第及其货币配第及其货币理论(三)理论(三)l配第的著作很多,内容也很广,涉及到医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等。l他的经济学说主要见于赋税论(1662)、政治算术(1676年写成,1690年出版)、货币略论(1682年写成,1695年出版)。l他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
21、点,把“自然价格”即价值同市场价格区别开来,认为价值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同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l此外,他还正确地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父”的名言。威廉威廉配第及其货币配第及其货币理论(四)理论(四)l在货币金融理论方面,配第的建树颇多货货币币财财富富观观。他不再把金银看成是“惟一财富”,而是“一般财富”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财富”,以区别于“具体财富”即“一时一地的财富”。货货币币职职能能观观。首先,配第肯定了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他把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金银的劳动,另一类是生产其他普通商品的劳动。前一类劳动
22、生产交换价值,后一类劳动在同金银交换时,才产生交换价值。其次,配第还注意到了金银作为购买手段和作为财富来保存即贮藏手段的职能。货货币币价价值值观观。作为货币金属论者,配第在货币价值问题上推出了三个自然结论。货币自身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货币的价值会随着生产金银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反对货币人为地贬值。威廉威廉配第及其货币配第及其货币理论(五)理论(五)货币流通观货币流通观。首先,他认为,“货币不过是国家的脂肪,如其过多,就会使国家不能灵活行事;如果过少,也会使国家发生毛病。”“推动一国商业,需要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货币,过多或过少都对商业有害。”其次,在具体计算货币需求量时,
23、其思路非常清晰。即配第已非常敏锐地注意到了货币流通理论中最关键的几个实质性的问题,并且以非常严密的逻辑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1.需要多少货币,一国交易才能正常进行;2.已有多少货币;3.差额多大;4.确定货币发行的增量;5.对新发行的货币,银行有无保证。再次,他还注意到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的影响;亚当亚当斯密及其斯密及其货币理论(一)货币理论(一)l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l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其父是当地的海关监督,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其父去世。斯密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据说,斯密三大
24、乐趣是:同母亲、朋友及书本在一起。l1746年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文学、哲学等。l1764年辞去教授职务,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陪同到欧洲旅行,在巴黎结识了重农学派的魁奈、杜尔哥等人l1767年回到家中,专门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著述。l1776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l1778年,他被任命为苏格兰五个海关总监之一。l1787年,他被选为母校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89年被解除职务。l1790年7月17日,他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将所有未写完的著作原告付之一炬。亚当斯密亚当亚当斯密及其货币斯密及其货币理论(二)理论(二)l他批
25、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认为一切财富都是生产领域创造出来的。l他还克服了重农学派所认为的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看法,强调一切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l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且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肯定了“自然价格”(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亚当亚当斯密及其货币斯密及其货币理论(三)理论(三)l在货币理论上见解极其杂乱,很不系统,散见于其著作的各篇章,而且只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论及。其具体的理论有如下几个方面:货币起源观货币起源观。斯密是从社会
26、分工以及物物交换的困难角度来认识货币起源的。斯密看到了以纸币代替金属铸币的客观必然性,但是他的这一观点并不彻底。他并不主张流通中的金币全部由纸币代替,还认为“纸币有好几种,各不相同,银行的流通券,是最普通的、最合用的。”货币价值观货币价值观。作为货币金属论者,斯密坚持货币应该具有十足价值,不能人为贬低,否则,便是政府对国民的掠夺。亚当亚当斯密及其货币斯密及其货币理论(四)理论(四)货货币币职职能能观观。斯密认为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一是价值尺度职能,一是流通手段职能。他从货币的交换工具出发,引发出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主张,认为纸币费用低,有利于人民,但要防止过多。货货币币流流通通观观。斯密的货币
27、流通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满足商品流通的货币必要量应经常随商品的增减而增减。即货币流通量与国内流通的货物成正比例变化。此处的国内流通的货物指的是消费品,包括国内生产的和进口的消费品之和。并且消费品是指”衣食住“狭义消费品,而不包括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货币量不需要和商品量等量增减。这是因为有一个货币流通速度的存在,同时他还注意到小面额货币流通更快一些。银行券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且能节省社会劳动,但是,这种替代最多只能以流通所客观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否则,或金银流向国外,纸币充斥市场;或银行券全部流向银行被要求兑现金银。银行券有特殊的发行方式与还流规律。流通中的银行券是通过两种方式发行出去
28、的:一是贴现票据法,二是现金结算法(即担保贷款)。亚当亚当斯密及其货币斯密及其货币理论(四)理论(四)第二章第二章 货币名目论货币名目论l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它只是便利交换的一种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货币的价值只是一种名目上的存在,这种名义上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规定的。l产生背景产生背景:反对重商主义的必要。实践中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在理论上的分离。l按照发展标准的分类:按照发展标准的分类:早期的货币名目论者早期的货币名目论者 l早期货币名目论的主要代表有:英国最早系统阐述货币名目思想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本(16
29、40-1698)。英国18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哲学家,唯心主义的代表乔治贝克莱(1684-1753)。18世纪初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之一孟德斯鸠(1689-1755)。英国早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货币数量论的反对者斯图亚特(1712-1780)爵士等。巴本的货币名目论巴本的货币名目论l巴本在1690年出版的贸易论和1696年出版的铸币论两书中都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货币名目论思想。其主要观点有三个:货币是由国家创造的,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法律所赋予的,铸币也是因为国家的权威才有价值。巴本可说是“货币国定说”的创始人。巴本不仅否定货币要有价值,而且否定贵金属本身具有价值这一事
30、实。认为金属本身没有价值,其想象的价值是由货币的价值派生的,而货币的价值是国定的。作为货币使用的材料,不一定非金银不可,只要有君主的印鉴,任何金属甚至非金属都可以充任,人们之所以习惯于用贵金属铸造货币,则是由于贵金属铸造的货币可以防止伪造之故。只有在国外,由于国家权威已不发生效力,货币才按其含金量来评价。贝克莱的货币名目论贝克莱的货币名目论 l贝克莱的货币名目论主张集中反映在提问者一书中。主要观点有:认为货币仅仅只是一种比例名称,一个符号,一个计量单位,可以完全不具有实质价值,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认为纸币和金属货币都是货币,而且纸币要优于金属货币,因为纸币的制造成本和流通费用都远比金属货币低廉
31、,使用起来也更方便。认为纸币是人类社会货币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纸币是一种最伟大的发明,货币制度的发展脉络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金铸币纸币。孟德斯鸠的货币名孟德斯鸠的货币名目论(一)目论(一)l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但思想却倾向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痛恨腐朽的封建经济制度。他最著名的著作是1748年写成的论法的精神。书中阐述了关于哲学、社会学、历史、法律、精神等方面的学说,被誉为资产阶级法学的“百科全书”,是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l在货币理论方面,他既是货币名目论者,也是货币数量论者。在货币名目论中,他既是货币符号论者,又是货币国定论者。孟德斯鸠的货币名孟德斯鸠的货币名目论(
32、二)目论(二)l其主要观点是:货币不过是商品价值的符号。商品与货币互为符号。货币有真实货币与观念货币两种,真实货币是指具有一定重量与成色的货币,观念货币是指货币单位之名目的称呼,或指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不相符(前者小于后者)的货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各国都有一个从真实货币向观念货币过渡的过程。货币没有实质价值,它的名义价值是国家赋予的。这种名义价值也称“观念价值”或“积极价值”,对外则称“相对价值”斯图亚特的货币名斯图亚特的货币名目论(一)目论(一)l斯图亚特在176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起了先导作用。l在货币理论上,他把货币名
33、目论发挥得极为完善。马克思说:“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对观念的货币计量单位学说发挥得如此充分,以致他的追随者既找不到一个新的说法,甚至也找不到一个新的例子。”l斯图亚特还对货币职能及货币流通的有关问题也作了阐述,马克思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斯图亚特的货币名斯图亚特的货币名目论(二)目论(二)l其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货货币币名名目目论论:斯图亚特坚持货币只是一种计量单位,只是一个观念标准。货币是服务于商品流通的符号。货货币币职职能能观观:意识到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职能存在,但混淆了与价格标准的区别。注意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两个职能,看到了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货货币币流流通通
34、规规律律观观:认为一国流通货币的需要量由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两种需要量决定的。一国的流通必须吸收也只能吸收一定量的货币。如果现实流通的货币低于客观所需要的货币,人们就会用象征性的货币或其他辅助手段来代替金银。反之,如果金属货币多于产业活动的需要,它就会进入贮藏,既不进入流通,也不影响价格。现代货币名目论现代货币名目论的产生的产生l现代货币名目论是指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货币理论,主要形成于德国。基本原因是德国黄金贮备少,应付不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因而急需摆脱货币制度中的“黄金桎梏”。要废除这种压迫,治本之策是废除黄金的货币特权,宣扬货币名目观点。l另外,当时奥匈帝国的货币流通经验
35、也为德国经济学家宣扬货币名目论提供了实证依据。1878年,奥匈帝国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发行不兑现纸币,并与原有银币并行流通。但流通结果是纸币日益升值,银币反倒贴水。1892年,奥匈帝国改行金本位制,铸造金币流通,但奥匈人民仍喜欢用纸币而不用金币。结果,发出去的金币又流回中央银行,这一现象也为现代货币名目论的出现提供的依据 现代货币名目论的现代货币名目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l最著名代表有: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克拉普(1842-1926)德国20世纪初期的银行家和货币金融理论家彭迪生(1864-1920)德国 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学家艾斯特(生年时间不详)克拉普的货币名克拉普的货币名目论(一)目
36、论(一)l克拉普于1905年出版货币国定理论一书,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理论主张,其基本观点为:货币是票券的支付手段。l认为,无论是从本质上还是从主要功能上看,货币都只是一种支付手段,这种支付手段是法制的创造物。l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这种法制的支付手段共有三种类型:一是秤量的支付手段,二是票券的支付手段,三是转账的支付手段。在这三种类型中,第一种即秤量的支付手段已成为过去,第三种即转账的支付手段尚属未来,而当时正是票券的支付手段占支配地位的时代。用“票券的支付手段”这一概念就可概括一切种类的货币:纸币、银行券是一种票券,金属辅币也是票券,金属足值货币仍然不过是一种票券。克拉普的货币名克拉普的货币
37、名目论(二)目论(二)l克拉普并不否认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也承认金属货币,但他反对货币金属论者关于货币只能是金银这种“交换的商品”之观点。l他认为,“将任何支付手段都视为交换的商品,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某些商品曾担任过支付手段,也曾经得到法律承认,但是还有许多支付手段并不是本义上的交换商品。l“交换的商品”这一概念不能被视为我们所寻求的最高概念,因为它并不包括所有的支付手段,纸币便是一典型例子 彭迪生的货币名彭迪生的货币名目论(一)目论(一)l彭迪生于1908年出版的货币的本质,继承并发展了克拉普的货币名目学说。l认为,货币的发展有阶段性,货币的定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8、而是一个随不同的国家而不同,同一国家随不同的时期而不同的概念。要认识货币的本质就必须先认识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当时,人们大多认为分工与交换是经济生活的特征,彭迪生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分工只是一种纯技术的概念,交换也非今日经济的特征,只有相互提供劳动,组成“共同体关系”才是真正的特征。l这种共同体有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和现在的个人主义经济组织两种形式。前者可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均衡,后者只能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个人均衡。彭迪生的货币名彭迪生的货币名目论(二)目论(二)l为保证个人均衡顺利达成,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一种公认的价值单位去计算价值;二是有一种凭证表示这种价值,并将其作为相互
39、提供劳务的证明,这两者的统一便是货币。l认为,把货币的本质搞清楚之后,接下来要研究的就是从货币的本质出发探讨货币的发行原理。由于货币多种多样,故对货币发行原理的探讨只限于“典型货币”。所谓典型货币,“是指价值不变的、从而也不影响物价的货币。换言之,即是在物价发生变动的时候,只有在商品方面去寻求原因,而不用在货币方面探索原因的货币。”彭迪生的货币名彭迪生的货币名目论(三)目论(三)l典型货币的发行,必须满足两个要求:(1)货币必须对提供劳务的人发行,同时,提供劳务的人也能够获得并且只是获得相应数额的货币;(2)发行出来的货币必须随着它所代表的商品的消费而消失。即货币只存在于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
40、者之间,当商品被消费之后,货币即应退出市场。l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典型货币,即以商业票据为基础所发行的银行券和所创设的转帐存款,发行方式即为票据贴现。采用票据贴现的方式来发行银行券和创设转帐存款,就不会发行过多的货币。彭迪生的货币名彭迪生的货币名目论(四)目论(四)l此外,彭迪生在货币与资本一书中还认为,社会上之所以有货币金属论与货币名目论的差别,是因为学者们研究货币的方法不同l通常,“研究货币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先研究书本,而直接从生活中观察货币及其职能,以建立独立的见解;一种是从文献的研究中来考察货币的本质,借以展开理论l面对生活,前种方法产生了货币名目论,后一种方法产生了货币金属论 艾
41、斯特的货币名艾斯特的货币名目论(一)目论(一)l艾斯特1920年出版货币之魂,试图把克拉普的货币国定理论与彭迪生的货币经济理论揉合起来,建立一种“货币的一般理论”研究方法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分类从经济形态的分析中得出货币的定义对货币概念的进一步分析艾斯特的货币名艾斯特的货币名目论(二)目论(二)l他认为货币金属论者的错误在于偏重于“发生的考察法”,而忽视了“存在的考察法”。l认为:“历史方法自然是极其有用、极不可少的考察法。对于经过历史发展而成立的事物,欲求其完全理解,自然须研究其成立过程。但过分偏于历史考察,则也应加以警戒。初期的事物与发展后的事物,其本质常能完全相异;命名与属词虽可相同,但其内
42、容与实质,则常能悬殊。果实虽由花而生,但我们却不能由花来认识果实。现在虽为过去的继续,但其间已发生全新的现象。故欲理解现在,便须从现在自身入手,并须认清今日与昨日的差别。”艾斯特的货币名艾斯特的货币名目论(三)目论(三)l他将社会经济形态区分为“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自足经济和共同经济。自足经济又分为无交换的家庭经济和自然的交换经济两种,共同经济也分为个人主义共同体的货币经济和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想经济两种l认为,无交换的家庭经济完全消费自己的产品,不需要货币;自足型的交换经济下,各经济主体虽也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交换,但这种交换是偶然的。他们主要消费自己的产品,故也不需要货币。在社会主义的共同
43、经济下,个人共同生产,其消费品及份额由国家分配机关来确定,故也不需要货币 l在个人主义共同体的货币经济中,个人的消费不能由国家规定,而为各人对社会生产物的分享可能性即购买力所决定。此分享可能性即购买力的大小,又取决于各人所有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所以,货币即为“分享社会生产物的可能性 艾斯特的货币名艾斯特的货币名目论(四)目论(四)l既然货币是分享社会生产物的可能性,那么,用货币进行支付时,便是这种可能性的转移,从而货币也就成为分享社会生产物从一人转移于他人的手段。另一方面,作为支付手段,货币表示价值单位即分享社会生产物的尺度 l依此,货币有三个并列的概念:货币是分享社会生产物的可能性手段;尺度。
44、这三个概念并不是同一概念的三种表现,而是全然不同的三个概念。分享社会生产物的可能性与手段之关系,恰如抽象与具体、可能与现实之关系;可能性与尺度之关系,恰如实体与数量的关系;手段与尺度之关系,恰如尺度与尺度单位之关系,这便是货币的综合概念 威克塞尔对现代货币名威克塞尔对现代货币名目论的发展(一)目论的发展(一)l魏克塞尔从事学术活动的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正是金本位制的鼎盛时期,但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了货币可以脱离黄金的历史发展趋势。虽然,在他以前,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就已经提出了用成本低廉的纸币取代费用高昂的金属货币流通的设想。威克塞尔对现代货币名威克塞尔对现代货币名目论的发展(二)目论
45、的发展(二)l魏克塞尔的进步表现在:认为不仅在国内流通中应该用纸币取代金属货币,而且在国际流通中,也完全应该废除金本位制。他虽生活在金本位制时期,却提出了纯粹信用经济的设想,并以纯粹信用经济为对象展开了他的价格水平与经济循环的研究。客观地、同时也是正确地评论了货币金属论的主张。认为,货币就其起源和实质来说,无疑地是一种商品,但它在执行货币职能,辗转流通时,显然又不能承担商品的任务。当它承担了商品的任务时,它的货币任务就立即终结。并且,随着货币用途和货币存量的增加,使其商品特性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弱,到最后就可以由纸币(非商品)来替代。威克塞尔对现代货币名威克塞尔对现代货币名目论的发展(三)目论的发
46、展(三)纸币是可以由国家强制发行的,但是,国家权力的作用也只是强制纸币被人们所接受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工具。至于纸币的价值量,则不是国家所能规定的,“它们与商品对照的价值,是决定于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应该说,威克塞尔的货币国定思想对凯恩斯产生了重要影响。威克塞尔对货币职能的认识比货币名目论者也前进了一步。他指出,持“货币面纱观”者只看到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而忽视了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更忽视了货币媒介资本转移、实现储蓄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货币经济中,货币决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它将通过实现价值贮藏、媒介资本转移等职能对实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近代货币数量学说拓展了货币近代货币数
47、量学说拓展了货币名目论的理论(一)名目论的理论(一)l以费雪和马歇尔为代表的近代货币数量说坚持货币名目论的货币本质观,但在货币的定义与职能的认识上拓展了货币名目论的理论。l费雪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首先区分了通货与货币两个概念。他认为货币必须是在交换时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的商品,通货是一种财产的总称,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交换手段,而不管其是否具备一般接受性,因此,通货是包含货币在内的一个 较广的概念。在费雪看来,货币只有一种职能,即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的职能。近代货币数量学说拓展了货币近代货币数量学说拓展了货币名目论的理论(二)名目论的理论(二)l马歇尔认为货币与通货一词相通,是指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手段
48、和商业债务的清偿手段,而且是不经任何审查即可普遍流通之物。货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是由供求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把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用货币形式持有,一国公众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或财富成为备用购买力,形成一国通货的总价值,货币是资产存量的一种,货币资产具有保有功能即价值贮藏职能。近代货币数量学说拓展了货币近代货币数量学说拓展了货币名目论的理论(三)名目论的理论(三)l尽管近代货币数量说都认为货币是交换媒介、流通手段,但由于其理论基础差异,使得以费雪等为代表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分析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物价的影响,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则主要从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阐述公
49、众持有货币数量的多少对货币价值和物价起决定性作用。不过,上述两种学说对货币的本质认识都存在偏颇,把货币与流通手段、金属货币与纸币等同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凯恩斯等人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对现代货币名目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凯恩斯的管理通凯恩斯的管理通货论(一)货论(一)l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猛烈冲击了金本位制,至 1936年底,国际金本位制崩溃,金属学说风光不再。与此同时,当代货币名目学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基本上支配了西方货币本质理论的论坛。凯恩斯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l在货币本质观上,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在货币论的开篇中就指出,货币
50、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计算货币”的关系而派生的,“计算货币”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l早期的凯恩斯认为货币的唯一职能就是交换媒介,但当他研究了大危机的原因后,又认识到货币的职能并不仅限于充当交换媒介,货币还具有贮藏财富的职能,而且这一职能对经济运行发挥着重大作用。凯恩斯的管理通凯恩斯的管理通货论(二)货论(二)l对于货币为什么具有贮藏财富的职能,凯恩斯是从他关于货币特征的分析阐述的。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替代弹性趋于零、周转具有灵活性及保藏费用低。由于这三个特征,与其他商品资产相比,在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