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临沂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临沂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临沂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年临沂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发现调节性 T 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 T 细胞数量由Mcl-1 蛋白和 Bim 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Mcl-1 蛋白可使调节性 T 细胞数量增加,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 Mcl-1 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免疫缺
2、陷病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2.科学家以萤火虫为材料,分离出了发光物质荧光素以及荧光素酶。在有氧的条件下,只要有 ATP,荧光素酶就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光。从萤火虫中分离得到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直用于ATP 的定量检测。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TP 的分子简式可以表示为A-PPP,任意一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的A-PP 为二磷酸腺苷B.在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生命活动正常的细胞中,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人体内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吸收的光能3.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分
3、离定律描述了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的行为B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可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C分离定律不能解释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的现象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4.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H、O、N、P 是 RNA、高尔基体膜共有的化学元素B.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较高时,植物生长较旺盛、抗逆性较差C.酶可催化细胞中的生化反应,其根本原因是酶为反应物分子提供了能量D.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内共有的储能物质,所有细胞生物都含磷脂5.金矿杆菌发现于一座金矿地下 2.8km 充满水的裂沟中,裂沟处没有光线和氧气,
4、水温高达60。这种细菌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于二氧化碳,氮元素来自于周围的岩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矿杆菌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域化,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B.金矿杆菌能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C.金矿杆菌与酵母菌相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D.金矿杆菌从岩石中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糖、蛋白质、磷脂等化合物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例如: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
5、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清代棉业图说中所附“摘心图”,文中记载“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乙烯,能促进香蕉的发育与成熟B.人体尿液中含有微量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C.棉花摘心能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促进侧芽的发育D.人体细胞不含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7.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 处外表面和 b 处内表面(此时指针情况为参照),图中ac=db,若在c,d 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A.a 所在的神经元是感觉神经元B.一般情况下
6、,在动物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C.当指针第一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d 左侧D.神经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会出现膜外K 浓度高于膜内的现象8.家兔的黑毛对褐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的交配方式及与它交配的兔子分别为A自交、纯种黑毛兔B测交、杂种黑毛兔C测交、褐毛兔D自交、长毛兔9.下列与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多糖都是储能物质B.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细胞中的 ATP 只有在生物膜上才能形成D.叶绿体中能形成 ATP,但不消耗 ATP10.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腐乳制作前期
7、发酵的比较,错误的是()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B.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C.控制的发酵温度、培养基成分有所不同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11.如图表示 DNA 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NA 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 双链之间的氢键解开双链B.DNA 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C.DNA 分子从一个起点复制,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D.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DNA 聚合酶的参与12.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进行过程与进行过程所需的酶和原
8、料都不同B.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赖氨酸的密码子是UUU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过程则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细胞核中只能进行过程,线粒体中只能进行过程13.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是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载体C.位于细胞核的中央,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D.是大分子物质如 DNA 出入细胞核的通道14.从光合作用到需氧呼吸过程中,H2O 中 O 的循环途径是()A.C.B.D.1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表示染色质螺
9、旋化、缩短变粗,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C.d 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二、选择题二、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共共 15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全部选对得 3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1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16.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产量约 50%来自旗叶。科学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旗叶叶肉细胞叶
10、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4 种,其中胡萝卜素约占 1/4B.为小麦旗叶提供 H218O,籽粒中的淀粉会含18OC.为小麦旗叶提供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D.若去掉一部分籽粒,旗叶叶肉细胞的光合效率会上升17.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时刻对合理密植的玉米田中不同高度处的 CO2 浓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c 点会右移B.10 时,距地面高度越高光反应强度越大C.夜晚土壤中释放的CO2基本被玉米所固定D.过度密植会导致图中的bd 段长度变大18.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A 对 a、B 对 b 为完全显
11、性,其中 A 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 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 为白色,F1 随机交配获得 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 种,黑色和黄色各有 2 种B.若 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C.若检测 F2中的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杂交D.若 F1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发生了重组,则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19.如图为线粒体 DNA 的 D 环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因为密度较
12、高称之为重链(简称H 链),另一条链因为密度较低称之为轻链(简称L 链),复制时,以L 链为模板,先合成一段RNA 引物,然后合成H 链片段,新H 链一边复制,一边取代原来旧H 链被取代的旧 H 链以环的形式被游离出来,由于像字母D,所以称为 D 环复制。随着环形轻链复制的进行,D 环增大,待全部复制完成后新的H 链和旧的 L 链、新的L 链和旧的 H 链各自组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 DNA 复制完成以后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线粒体 DNA 是全保留复制的C.线粒体 DNA 分子的 H 链要比 L 链长D.线粒体 DNA 的两条链也符合反向平行20.关于
13、原核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结构相同,比如也含有染色体B.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C.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 分子为遗传物质D.蓝细菌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的原核生物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5555 分。分。21.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及其演替的部分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3 中从湖岸地面到湖底的生物分布叫群落的_结构。图示湖底的群落演替属于_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图中的群落最终将
14、演替到_阶段。其中,造成湖底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填“光照”“温度”或“水”)。(2)在图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青蛙属于_。繁殖季节蛙声一片,青蛙在雌雄个体间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若青蛙类群增加 100 kJ 能量,则至少消耗生产者_kJ 能量。图中没表示或没能明显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还有空气、无机盐、_等。(3)若调查湖泊中乌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若调查该湖泊中小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_等因素。22.如图表示几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所示的是物质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这种物质运输的方向是_。(2)图 2 中运输
15、方式为_,决定该运输速率的因素是_。(3)图 3 中决定该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和_。(4)图 4 表示绿色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通过 _方式吸收氨基酸的过程,图中的能量物质来自_(生理过程)。(5)图 5 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具有_,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就与图中的某种方式相同,在胰岛素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与之有直接联系的细胞器是_。23.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填标号)(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和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3)在一些病
16、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增多的实例_(至少填两条)。(4)正常人内的 pH 通常维持在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物质。24.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 A,即过程 b 是以_方式进行的。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_层生物膜。(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只写字母)。其中 A 中的水以_方式进入消化道。(3)A 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A 和 B 的交换是通过_结构进行的。(4)过程 e 和 f 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_。(5)过程 e 和 d 依次表
17、示_,_作用。(6)正常情况下 E 和 A 相比,E 中不含的成分是_。25.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 A 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2)B 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 a、b、c 中兴奋部位是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出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 图的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2.A3.A4.C5.C6.A7.A8.C9.B10.11.C12.A13.A14.D15.D16.AC
18、D17.BCD18.ABD19.BC20.AB21.(1).水平(2).初生(3).森林(4).光照(5).消费者(6).物理信息(7).2 500(8).能量(阳光、热能)(9).标记重捕法(10).定量22.(1).从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2).自由扩散(3).物质的浓度差(4).被运输的物质浓度(5).载体的数量(6).主动运输(7).呼吸作用(8).定的流动性(9).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23.(1).(2).中蛋白质含量更高或比蛋白质含量高(3).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肾小球肾炎、营养不良(4).7.357.45(5).缓冲物质(HCO3-HPO4-)24.(1).渗透(或自由扩散)(2).5(3).A、B、D(4).消化液(5).皮肤(6).毛细血管壁(7).e 可逆后者 f 单向(8).扩散作用(9).重吸收作用;(10).大分子蛋白质25.(1).感受器(2).b(3).局部电流(4).突触(5).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