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成语故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奋好学成语故事.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 国 古 代 有 关 勤 奋 好 学 的 成 语 故 事001 -001 -用心读用心读;看看人家多不看看人家多不容易容易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
2、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002 映雪映雪“囊萤映雪”这则成语中的囊萤是晋代 的家贫;没钱买;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为了维持温饱
3、;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
4、一丝光亮.原来;那是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003 003时候;有个人名叫;是着名的.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
5、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真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 大腿上刺一下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这
6、就是苏秦 刺股刺股 的故事的故事.004 004 韦编三绝韦编三绝战国时的书;主要是以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这样读来读去
7、;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005 005 挂书挂书;少年时候被派在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李密并不;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 006 006 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
8、代表.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 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常常谈到深更半夜.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它在催我们起床了.”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剑来.就这样;他们一起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终于都成为有名的将军.007 007 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圉 拼音:y释义: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
9、耻辱.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
10、顿时感到心悦诚服.008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着名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有一年;杨时赴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
11、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009 009圆木警枕圆木警枕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着名的大学问家;完成了史学巨着资治通鉴.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
12、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 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
13、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010 010只要功夫深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铁棒磨成针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天跑去玩;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他很好奇问老奶奶在干吗老奶奶说在磨针李白不敢相信;老奶奶就说: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到这话深有感悟;之后李白开始奋发图强;好好学习最终成为人称诗仙的大家我觉得你也应该学学李白;先不管这传说是真是假;但是这样的精神值得钦佩这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有好的成绩或成功;就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011 011手不释卷手不释卷释义释义“卷”指书“卷”指书.手中的书舍不得放下来手中的书舍不得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比喻抓紧时间
14、勤学;或指看书或指看书入了迷入了迷.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 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