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图文课件ppt-第4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学》图文课件ppt-第4章.ppt(1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神精神科护理学科护理学PPT模板下载: 4章章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的治疗与护理学学习习目标目标掌握:精神障碍药物治疗中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掌握:精神障碍药物治疗中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熟悉:精神药物的分类,常用精神药物的适应证、熟悉:精神药物的分类,常用精神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不良反应。禁忌证及常见不良反应。了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心理治疗与护理。了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心理治疗与护理。第第4 4章章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的治疗与护理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
2、与护理 常用精神药物4.1.14.1.1精神药物治疗是以化学药物为手段,对紊乱的大脑神经化学过程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精神病性症状,改善和矫正病理思维、心境和行为,预防复发,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精神药物种类繁多,目前最常见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抗躁狂药物)和抗焦虑药物。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1.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medicine)是指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药物。这类药物通常能有效控制精神病患者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和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部分药物
3、特别是新一代药物还可以改善孤僻懒散、动力低下和社会退缩等阴性症状,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没有改善作用。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1 1)抗精神病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物按照药理作用的不同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它们的药理作用主要是与多巴胺能2型(D2)受体结合,竞争性地抑制多巴胺功能,通过减弱多巴胺中脑边缘通路的过度活动,来改善精神障碍患者幻觉、妄想、兴奋等阳性症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椎体外系反应、催乳素水平升高、迟发型运动障碍等。4.1 4.1 精神
4、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阿立哌唑等。这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除阻断D2受体外,还对其他神经递质受体影响广泛,尤其是对5-羟色胺有阻断作用,间接降低中脑皮质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中的5-羟色胺活性,增加多巴胺的传递,从而逆转这些药物的D2受体拮抗作用,进而改善精神障碍患者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社交活动退缩等阴性症状。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D2受体亲和力降低,而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较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较
5、少,常见的如代谢综合征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 代谢综合征2005年4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综合了来自世界六大洲糖尿病学、心血管病学、血脂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和代谢病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代谢综合征定义,这是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全球统一定义。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综合征。知识链接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 2)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1)适应证: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6、控制躁狂发作,还可以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2)禁忌证:抗精神病药物在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有严重的全身感染时禁用;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有既往同种药物过敏史禁用;白细胞过低、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慎用。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 3)抗精神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抗精神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锥体外系反应(effects of extrapyramidal system,EPS):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帕金森综合征(Par
7、kinsons syndrome):又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在药物治疗的最初12个月发生,发生率可高达56,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处理:一般服用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可以缓解上述症状。静坐不能(akathisia):表现为坐立不安、控制不住地想活动,来回走动或者原地踏步,不断改变体位,不能安静,可伴有强烈不愉快体验,甚至增加自杀的风险。处理:临床通常采用苯二氮类、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处理,如上述药物效果不明显时,需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或者换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
8、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处理:立即肌注东莨菪碱或异丙嗪,数分钟可缓解;如果患者反复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需加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必要时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或换用较少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如阿立哌唑、喹硫平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其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以口、舌、唇、面部不自主运动最为突出,
9、称为“口-舌-颊三联征”。多见于持续用药几年后,极少数可能在几个月后发生,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处理:目前尚无治疗特效药,关键在于预防,早发现、早期处理可能逆转迟发性运动障碍。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是体位性低血压,多发生于治疗的初期,主要表现为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昏、眼花、心率加快、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可引起昏厥、摔伤。处理:轻者应将患者平放,取平卧或头低足高位;严重或反复出现低血压者,应考虑减药或停药;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禁用肾上腺素。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
10、(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胃部不适、便秘、腹泻、麻痹性肠梗阻等。处理:口干、恶心、呕吐多发生在用药初期,可嘱咐患者多饮水,治疗一段时间后多数可自行缓解。当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应立即停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胃肠减压,积极控制感染。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4 4)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处理)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处理(1)恶性综合征(malignant syndrome):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严重肌强直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汗、流涎、心动过速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11、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磷酸激酶升高。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时更易发生。恶性综合征的发生率虽仅为1%左右,但死亡率高达20%30%。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处理:早期发现,及时停用所有抗精神病药物,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应通过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联合用药,密切观察患者耐受性,出现严重锥体外系反应或有恶性综合征前驱症状时应及时采取停药等措施,来积极预防恶性综合征的发生。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癫痫发作:抗精神病药物能降低抽搐阈值而诱发癫痫,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等药物均常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过
12、程中曾出现过癫痫发作或有癫痫发作史患者应慎用上述药物。处理:与抗癫痫药物联合用药,减少剂量,必要时换药。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1 8002 000/mm3,称为粒细胞减少症;如低于5001 000/mm3,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氯氮平引起粒细胞缺乏的概率较高,与剂量无明显关系,多发生在治疗早期,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咽痛、全身酸痛,机体抵抗力减低,发生严重感染,死亡率高。处理:立即停药,使用利可君等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2.抗抑郁药物(a
13、ntidepressant medicine)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抑郁状态的药物,部分药物还适用于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惊恐障碍等和5-羟色胺相关的疾病,是临床常用的精神药物。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1 1)抗抑郁药物的分类)抗抑郁药物的分类(1)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常用的有多塞平、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对多巴胺作用小。四环类抗抑郁剂是在三环类抗抑郁剂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由于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剂对中枢神经递质作用的特异性差,因此不良反应较大,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心悸和心
14、律失常等,偶见体位性低血压。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中枢神经内单胺类递质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内递质浓度。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提高情绪的作用,可分为不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两大类型,前者因不良反应多目前基本不用,后者作为二线药用于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无效的抑郁症治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水肿、失眠、口干、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新型抗抑郁剂:根据作用机制又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及NE再摄取抑制剂(
15、SNRI),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俗称五朵金花);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应用最为广泛,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新型抗抑郁剂不良反应小,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和性功能障碍。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 2)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1)适应证:抗抑郁药物适用于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中的贪食症等。(2)禁忌证:粒细胞减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严重心肝肾疾患、前列腺肥大、肠麻痹
16、、尿潴留等患者禁用,癫痫、老人、儿童、孕妇等慎用。(3)应用原则:小剂量开始,两周内用药增至最高有效剂量。抑郁症状消失后巩固用药应在6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病情不稳定者应长期维持用药。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 3)抗抑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抗抑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1)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表现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等,是三环类抗抑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随治疗的延长症状将逐渐减轻,但对合并躯体并发症的患者存在危险,原则上应减少用量,必要时加抗胆碱能对抗剂。(2)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药物性谵妄等意识障碍及抽搐,特别是开始用药或加量过快和用量过大时
17、易发生。若发作频繁,可减药或停药,持续发作应肌内注射地西泮治疗。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常见体位性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积极对症处理。(4)其他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症、皮疹、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三环类抗抑郁剂过量中毒时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急性心脏中毒而导致患者死亡。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3.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又称抗躁狂药物,此类药物对双相障碍有稳定病情及
18、预防复发的作用,尤其对躁狂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1 1)心境稳定剂的分类)心境稳定剂的分类最常用的心境稳定剂为锂盐(碳酸锂),其次为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还有新型心境稳定剂(如拉莫三嗪、奥氮平、利培酮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 2)心境稳定剂的临床应用)心境稳定剂的临床应用(1)适应证。锂盐:主要用于急性躁狂发作,作为抗抑郁药的增效剂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还可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症状、冲动攻击行为。抗癫痫药物:常用于急性躁狂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对混合性
19、发作和快速循环发作效果好。新型心境稳定剂:在传统心境稳定剂疗效不好时,可加用或换用新型心境稳定剂。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禁忌证。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血管疾病、急性感染、重症肌无力、低钠低盐饮食所致电解质紊乱、12岁以下儿童、妊娠前3个月等患者禁用,老年患者慎用。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 3)锂盐的不良反应及处理)锂盐的不良反应及处理锂盐是治疗躁狂的主要用药,其不良反应具有其特殊性和严重性。(1)不良反应。锂盐在肾脏中与Na+竞争重吸收,缺Na+或肾脏疾病易导致体内锂的蓄积而引起中毒。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在使用中应
20、密切监测血锂浓度。根据锂盐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后期不良反应及中毒反应。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早期不良反应为手指细颤、多尿、烦渴、恶心、呕吐、便稀等。后期为手指细颤、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腺肿、黏液性水肿等。中毒先兆表现为手指粗颤、眩晕、呕吐、腹泻、眩晕、困倦、意识障碍、构音不清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处理。用药前应做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心、肝、肾功能情况,完善各种常规检查。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最高治疗剂量不宜超过23周。服锂盐患者应及时补钠、补水以预防锂蓄积中毒。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日常活动及用药后的反应
21、,及时识别早期先兆表现,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监测血锂浓度。当血锂浓度大于1.4 mmol/L 易发生中毒,血锂浓度1.52.0 mmol/L为轻度中毒,血锂浓度2.02.5 mmol/L为中度中毒,血锂浓度2.53.0 mmol/L为重度中毒,血锂浓度大于3.0 mmol/L危及患者生命。患者体内血锂浓度和中毒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老年人和易感人群血锂浓度达0.5 mmol/L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知识宣教,如碳酸锂中毒反应的早期表现及预防方法。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4.抗焦虑药物(
22、anxiolytic drugs)是一类主要用于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稳定情绪,兼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骨骼肌松弛作用的药物。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1 1)抗焦虑药物的分类)抗焦虑药物的分类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焦虑药物主要可分为两大类: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药物。(1)苯二氮类药物的分类。短效类(半衰期12 h):如三唑仑、咪达唑仑(速眠安)、去甲羟安定、溴替唑仑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中效类(半衰期1220 h):常用的有替马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氯氮卓(利眠宁)等。长效类(半衰期2050 h)
23、:如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氟基安定、氟硝西泮等。(2)非苯二氮类。有丁螺环酮、坦度螺酮,部分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剂如帕罗西汀、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 2)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1)苯二氮类药物。苯二氮类药物目前已成为抗焦虑的首选药物,它除了能够有效地消除焦虑、紧张,稳定情绪和镇静催眠,同时还具有松弛骨骼肌、抗惊厥作用。适应证。适用于治疗焦虑症、神经症、急性失眠、癫痫、酒精急性戒断综合征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抽搐、自主神经紊乱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禁
24、忌证。老年人,肝、肾衰竭者慎用;阻塞性呼吸疾病者、严重意识障碍者禁用。妊娠头3个月避免使用,哺乳期妇女若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应避免哺乳。应用原则。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特性的药物,提倡单一用药。对持续焦虑状态、早醒和惊醒后难以再入睡患者应选用长效药物;药效高且半衰期短的药物易出现依赖和戒断反应,建议短期使用,对治疗慢性焦虑患者需长期治疗用药时间不超过36个月。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非苯二氮类药物。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伴有其他情绪障碍者和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焦虑患者。禁忌证。严重心肝肾疾病、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患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禁与单胺氧化酶
25、抑制剂联合应用。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 3)抗焦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抗焦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苯二氮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为嗜睡、头晕、过度镇静、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大剂量用药时可出现共济失调、吐词不清;严重时出现失眠、出汗、心悸、焦虑、恐惧、攻击等,甚至出现呼吸抑制、昏迷。长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可发生依赖,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惊恐发作等。处理:遵医嘱使用苯二氮类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停药宜逐步缓慢进行,如出现戒断症状及时就诊。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非苯二氮类药物常见不良
26、反应为头晕、头痛、恶心、紧张、烦躁、胃肠道不适、失眠、疲乏等,但症状一般能耐受。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评估1.常用精神药物的用药护理4.1.24.1.2(1)一般状况。了解患者个人史、家族史、月经生育史、躯体并发症情况,了解患者精神疾病病因、病程、疾病表现、治疗史、用药史等内容。(2)躯体情况评估。评估患者的既往病史,目前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营养、睡眠、排泄、步态、躯体并发症等内容。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药物依从性评估。评估患者的自知力受损情况、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对不良反应的看法、有无藏药史、是否能按时复诊等内容。
27、(4)药物知识评估。评估患者对疾病和药效间关系的认识、对药物维持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是否做好服药准备等内容。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5)治疗要点及反应。评估患者精神药物使用的类别、剂量、疗效、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史。(6)辅助检查。了解患者血药浓度、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心肝脑肾功能等内容。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 (7)社会支持系统评估。了解患者家属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家庭经济实力等内容。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2.(1)不依从:与患者
28、自知力缺乏、拒绝服药、藏药或不能耐受及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2)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药物相关知识。(3)自理能力缺陷:与精神障碍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综合征、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5)便秘:与药物不良反应、活动量减少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炎有关。(7)睡眠形态紊乱: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焦虑、静坐不能、过度镇静等因素有关。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8)有噎食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咽喉肌群共济失调有关。(9)有暴力
29、行为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激越、焦虑及难以忍受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护理目标护理目标3.(1)患者能主动服药或接受治疗。(2)患者能掌握所患疾病和药物相关知识。(3)患者基本生理需求能得到保障。(4)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噎食、摔伤、暴力行为等意外事件发生。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4.1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忧,展示良好的护士素质,取得患者信任。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4.1 4.1 精
30、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 2)给药护理措施)给药护理措施(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查八对”制度,保证药品准确无误。(2)明确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时,应按照药物使用说明用药,缓释片不可掰开或碾碎服用,以免降低药效。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肌内注射给药时,需选择臀部肌肉较厚的部位,注射时进针宜深,避开硬结或皮肤破溃处进针,两侧交换使用,注射后勿揉搓。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缓慢给药,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保证治疗到位。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受精神症状支配等因素对治疗不合作,他们可能通过各种方法
31、弃药或藏药,护士应要求患者当面服药。当怀疑患者弃药时,服药前应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将其安置在观察室30 min。当患者处于兴奋冲动、意识障碍或不合作需肌内注射强制给药时,治疗应多人协助完成,确保治疗到位。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 患者藏药的“蛛丝马迹”(1)服药后患者神情警惕,不敢与护理人员有眼神交流,回避检查。(2)服药时患者动作慌乱、夸张、可疑,趁乱将药藏在手中或上衣口袋中。(3)服药后患者有意回避护士检查口腔,可能将药物压在舌下、两侧颊部。知识链接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4)患者使用浓茶或带颜色的饮料送服药物,服药后迅速撤离。(5)
32、患者服药后立即去水房洗漱或如厕。(6)患者反复询问护士哪种药物是精神科药物。(7)患者血药浓度与其用药量相差太远。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3 3)识别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1)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药量多少、增减药物的速度、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多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初期、加药期出现。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肌张力、步态、吞咽功能、睡眠、大小便等躯体方面的变化,也应观察患者有无过度镇静、焦虑、烦躁等精神变化,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识别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立即反映给医生,并协助医生积极进行处理。4.1 4.
33、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干预措施,尽快减轻或消除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是精神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指患者体位改变时,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站位、从蹲位突然转为站位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甚至意识不清或晕厥,导致患者摔倒出现摔伤、骨折等。护理过程要嘱患者改变体位要缓慢进行,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即将患者平卧,采取头低脚高位,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吞咽困难: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患者咽喉肌群共济失调而出现吞咽困难,轻者进食、进水时发生
34、呛咳,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噎食而死亡。因此,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通过患者说话、饮水、进食的情况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噎食风险的患者应进食流食、软食,在进食过程中加强观察,发生噎食后应立即用“海氏(Heimlich)急救法”进行抢救,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液补充营养。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便秘:也是精神科药物治疗中的常见不良反应。护士应鼓励患者多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多饮水,多运动,养成定期排便的好习惯。如果上述方法无效,要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治疗或灌肠等。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尿潴留:对出现尿潴留的患者,护士
35、可采取诱导性排尿法或湿敷患者小肚等方法促进尿液排出,同时应给予心理支持,以消除患者对尿潴留的恐惧,缓解患者情绪。必要时,可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导尿。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其他:当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当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或处理无效时,应尽快减药或停药,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4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药物从开始服用到发挥作用常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动态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病房安全;在用药过程中护士要
36、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并及时把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告知医生,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药物。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5 5)加强健康宣教)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让患者和家属充分理解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建议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告知患者所用精神药物的种类、作用、特点及使用方式,保护患者的知情权。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结合患者既往治疗结果和本次疗效向其讲解药物和疾病转归、复发的关系,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引导患者树立长期服药的信心。结合患者
37、服药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一起探讨解决方案,缓解患者服药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嘱患者坚持随访,按时门诊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加减药量。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2)对家属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宣教或一对一宣教的方式,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病情表现及药物治疗的作用。患者所服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处理。巩固与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性治疗。定期带患者门诊随访,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患者病情复发先兆的识别及处理方法。4.1 4.1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护理评价护理评价5.(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2)患者的
38、治疗依从性如何。(3)患者存在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它们对患者的影响如何。(4)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噎食、摔伤、自杀等意外发生的风险。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电痉挛治疗(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ECT)是使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大脑,降低痉挛阈值,引起患者意识丧失、皮质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肌肉接头进行选择性阻断,患者抽搐明显减轻或消失,进而减少其术后的肌肉疼痛及骨折等不良反应,大大降低患者恐惧感。这种方法称为改良电抽搐疗法或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
39、CT,MECT)。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适应证适应证1.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4.2.14.2.1(1)重度抑郁状态,有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倾向或明显的自责、自罪者。(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毁物者。(3)拒食拒药、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4)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禁忌证禁忌证2.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无绝对禁忌证,但有些疾病可增加治疗的危险性,存在相对禁忌证,必须慎用。(1)脑器质性疾病,如脑占位性疾病、脑血管病、脑炎症病变、颅脑损伤等。(2)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严
40、重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严重或难以纠正的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心肌病等)、动脉瘤、严重的心瓣膜病等。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3)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支气管炎、哮喘、咯血、重症肺结核。(4)急性全身感染。(5)新鲜骨折。(6)严重肝、肾及内分泌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7)严重的青光眼及视网膜病变。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8)孕妇。(9)患者正在服用中高剂量的精神活性药物及其他对呼吸循环中枢有抑制的药物。(10)已知对MECT治疗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治疗
41、前准备治疗前准备1.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实施4.2.24.2.2(1)介绍MECT的治疗目的、过程及效果等内容,取得患者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知情同意书。(2)完成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查,包括常规化验、心电图、脑电图、胸部X线片等。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3)调整药物:对于一些影响皮层放电、增高发作阈值,增强肌松作用等的药物,应减量或停用。(4)对一些有相对禁忌证的患者,应请内科或其他专科医师会诊,以便得到针对性的医疗干预,使MECT能够顺利进行。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5)治疗前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
42、解除其紧张恐惧情绪,以取得患者合作。(6)患者治疗前8 h禁食、4 h禁水,治疗前排空二便,取下义齿、发卡及各种装饰物品。(7)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器械。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1)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自然伸直,两肩胛间垫一沙枕,使头部过伸,脊柱前突。(2)检查喉镜、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吸痰器、氧气、麻醉机、监护仪、急救药品等。(3)开放静脉通道,静注阿托品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与防止通电时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避免造成心脏骤停。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4)静脉注射2.5%硫喷妥钠至患者睫毛反射迟钝
43、或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为止,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5)静脉注射0.9%氯化钠2 mL后快速静脉注射氧化琥珀酰胆碱。给药1 min后可见患者自睑面口角到胸腹四肢的肌束抽动,然后全身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此时为通电的最佳时间。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6)在麻醉后期,将涂有导电胶的电极紧贴于患者头部两颞侧(双侧电极放置)或对右利手者将电极置于左侧顶颞部(非优势单侧电极放置)。(7)停止供氧。将牙垫置于患者上下臼齿间,用手紧托下颌。(8)通电:调节电量(电量调节原则上以引起痉挛发作阈值以上的中等电量为准),按下治疗键,完成治疗后即取出牙垫,给予加
44、压吸氧。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9)自主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95以上,意识、呛咳反射恢复后即可离开治疗室。(10)对本次治疗进行详细记录。(11)治疗一般隔日1次,每周3次。急性期患者可每日1次,后改为隔日1次,缓解期患者可每周1次或2周1次巩固疗效。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为612次。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3.(1)治疗结束后,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意识模糊、躁动等情况,短时间内可恢复。(2)可逆性的暂时性记忆丧失,以近记忆受损最为严重,一般在治疗停止几周内可恢复。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
45、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治疗前护理治疗前护理1.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4.2.34.2.3(1)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和家属介绍MECT治疗的目的、疗程、不良反应及优越性,消除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以争取他们的合作。(2)测量生命体征。每次治疗前应测量并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均应暂停治疗1次)。患者首次治疗前应测量体重。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3)患者于治疗前8 h内禁食、4 h内禁水,避免发生呛咳、误吸、窒息等意外事故。(4)临做治疗前排空二便,防止患者发作时便溺于床。(5)协助患者去枕取仰卧位,四肢自然伸直,松解领口及腰带,取
46、下义齿、发卡及各种装饰品,安抚患者情绪。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6)治疗室宽敞、安静、整洁,准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7)建立静脉通道,治疗仪、监护仪、供氧装置等器械均处于备用状态。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治疗中护理治疗中护理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协助麻醉师做诱导麻醉,保护患者,防咬舌、坠床,保持管路通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治疗后护理治疗后护理3.(1)体位: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专人看护,为躁动不安患者加床档,以防坠
47、床。(2)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自主呼吸平稳后方可停止供氧,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3)意识状态:护士可以通过呼叫、对话、疼痛刺激及定位动作等方法来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恢复。在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前,不能让其下床活动,以防跌倒。患者完全清醒,步态平稳时方可搀扶返回病房。4.2 4.2 无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4)饮食: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后,可尝试性少量饮水,若无呛咳,可进食流食、普食,谨防噎食。(5)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有明显躯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有暂时性记忆丧失时应做好解释告知,
48、消除患者顾虑,必要时给予生活协助。4.3 4.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与护理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人际互动过程,是心理治疗师在与患者建立治疗性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治疗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心理治疗就是通过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他们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发生积极变化,达到解决心理困难,减少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熟的目的。4.3 4.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与护理 心理治疗的分类4.3.14.3.1心理治疗可根据治疗对象、治疗理论和治疗类型等进行分类。4.3 4.3
49、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与护理根据治疗对象分类根据治疗对象分类1.1 1)个别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individual psychotherapy)是指治疗者与求治者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实际上大多数传统心理治疗包括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疗法都是采用个别心理治疗的形式。凡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有明显心理创伤,但因种种原因不愿轻易吐露其隐藏在内心深处痛苦的人均适合于这种类型的心理治疗。4.3 4.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与护理2 2)集体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group psychotherapy)指治疗者和求治者是以一对几或几对几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训
50、练、引导、彼此启发、相互支持,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人格成长、利用集体的力量产生积极效应的目的。集体心理治疗因节约时间、节省费用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障碍(如夫妇之间、家庭各成员之间或集体之间、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欢迎。4.3 4.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与护理(1)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治疗特点是不太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而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通过家庭成员之间促进了解、增进情感交流等做法,使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的病态情感结构,纠正病态心理,改善家庭功能,达到和睦相处、向正方向发展的目的。家庭治疗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