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7231743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5篇 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教师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必要的教学规则,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潜能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的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背诵全诗。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

2、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经历了“_”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解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解释简化

3、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段内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干瘪(bi) 驳船(b) 蜗行(w) 胚芽(pi) 迷惘(wng) 隧洞(su) 绯红(fi) 淤滩(y) 纤绳(qin)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 三、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第一节:回溯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第二节:叙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度解读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

4、有什么联系? 明确: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中表现哪些情感? 明确: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4.“飞天”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5.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2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杜小康的成长,探究题目的深

5、刻含义 2.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奋发进取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并理解题目的深刻内涵; 2、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情节,领会标题含义。品味语句.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感悟。 【教学流程】 一、_导入启迪智慧 同学们,你们正值十五、六岁,可谓是花季少年,在你们成长

6、的岁月里,快乐和幸福充满着你们的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而来,每个人面对孤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财富,是历经磨砺后铸就的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设计说明: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因此在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和“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1、在

7、上节课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时,老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师归纳:这篇文章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而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文章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_、结局几部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_: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

8、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设计说明:在学生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这样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为接下来深入文本做充足的准备 三、走进心里品味孤独 1、杜小康在离家放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这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里? (学生自主阅读后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心理活动的发展:(找学生朗读。) 杜小康经历了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感到恐慌;在暴风雨的洗礼后变得坚强、长大了。 设计说明: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是在对语言的感悟过程中产生

9、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解读文本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力图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幽发微,以此彰显语文的味道。 四、走进环境造就孤独 成功的展现了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其实,我们在分析文章时不难发现杜小康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那么,让我们走进小说的环境,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有关鸭群描写: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

10、的恐慌。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有关芦荡描写: 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广阔的背景和舞

11、台;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烘托人物形象。 设计说明:在较多的环境描写中,笔者有所取舍,抓住描写暴风雨这一段文字重锤敲打,通过文本细读,促使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五、教师解题诠释孤独 主人公杜小康在家道中落_辍学随父亲去放鸭后: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

12、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3 心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积累写作手法,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心声”含义。 2、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13、了解心理描写的不同分类及作用,通过分析心理描写归纳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心声。 1、组织上课。 2、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同学们能踊跃发言、展示自我,好吗?大声点,说出我们的十中气势;可同样的公开课,有一位小学生特别渴望朗读课文却遭到了老师的拒绝,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心声要急于表达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5课心声,黄倍佳。 3、出示学习任务。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声。 、赏析小说的心理描写,品味人物魅力。 二、梳理情节,感知心声。 1、理情节(14分钟) 师:课

14、文写了四个场景所发生的故事,依次是:放学铃声响过后,教室里;回家路上树林里;第二天放学后教室里;公开课上。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接着提问学生,自由回答补充。 老师出示幻灯片明确: 、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师:小说的故事情节包括四部分:开端、发展、_、结局。请

15、对号入座。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开端;、-发展;-_。 2、感心声。 师说:根据刚才情节的把握,补充题目。(要求:补上谁、什么样的心声)(3分钟) 的心声 请学生自由回答。并适时表扬。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三、分析人物,走进心声。 师说:本文可谓是在“心”上下足了功夫,不仅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心声,还通过精彩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声。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心”的世界。 1、知识卡片。 师说: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心理描写的概

16、念、作用及分类。 出示幻灯片: 心理描写主要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其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心理描写分为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直接心理描写:用内心独白刻画;(我想自言自语等)用梦境刻画;间接心理描写:用传神的动作刻画;用细腻的神态刻画;用形象的语言刻画。 3、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4、如: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课文17段) (直接心理描写。写出京京渴望朗读的心理,刻画了一个朴实真诚的少年形象。) 师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刻画了人物什么

17、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学生可能会找以下句子: 、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他也有一个乡下的爷爷。小时候,他是在爷爷那儿长大的。(课文20段) 、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凡卡不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课文32段) 、她一定害怕的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的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课文49段) 、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课文11段)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课文15段)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课文52

18、段)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 、直接心理描写;写出京京对爷爷的怀念,从中流露出京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直接心理描写;言为心声,真情流露,写出了京京朴实真诚的性格; 、直接心理描写;写出京京对赵小桢的同情心理,体现了京京善良、宽容的性格;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传神的动作、神态写出了京京渴望读书的心理,也体现了京京的朴实的性格;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京京渴望读书的心理,也体现了京京的勇敢精神;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传神的动作、神态,写出了京京当时矛盾的心理,突出了京京勇敢执著的性格。 3、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执著追求

19、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的少年形象,同时,也会发现,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会使人物的形象刻画的更真实、丰满。在今后的写作上可加以借鉴。 四、拓展延伸,升华心声。 1、师:从刚才的人物分析中,你认为李京京得以成功朗读源自哪个性格品质?(自由回答) (明确:自信,勇敢,执着。) 2、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过被老师误解、被同学误会、与家人隔膜、与集体对立曾经我们困惑、苦闷、彷徨、甚至逃避学了本文,你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不要轻言放弃而是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3、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也是本文的心声。(出示幻灯片)本文通过写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倾

20、诉思念之情,却遭拒绝,最后勇于争取表达心声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五、吟诵诗歌,放飞心声。 1、师说:同学们,一首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节选部分送给大家。齐读配乐朗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师说:同学们,让我们放飞心声,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吧。 六、板书设计,梳理心声。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4

2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页_释,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问题。 2.三个回形针,一张卡通纸。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图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设问:1+1=?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提示: 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

22、一首歌、一个世界 一个李白+一壶酒”=诗百篇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罗迦费因格及其作品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开发

23、自己的创新能力。 3、检查预习 汲取(j)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d)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qi)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z)勤勉的样子。 不言而喻(y)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恒(hng)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三、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 (2).“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 (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4).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5).找出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6).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

24、据之一是什么? 教师点拨: 只有这样才会激发人们的去思索,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才有发明创造 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作用:举例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四、文章小结 论证中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论证过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必备

25、的条件 五、扩展练习: 1、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 贝多芬: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过去的几千

26、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_者为成吉思汗,而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 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其余略。) 2、认识了这么多的伟人,他们因为富有创造性思维而成功,那么怎样才

27、富有创造性思维呢?谈谈你的理解。 3、发挥你的创造力: 两个三角形(可以任意缩放和摆放)可以拼成什么形状? 六、布置作业: 1、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罗迦费因格所说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请你以不同角度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提炼观点。(至少两个) 2、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

28、,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 你们猜: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课时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2、导入部分新颖有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学生活动设计比较合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在阅读思考表达中进步。学生活动的部分他们都表现得很好。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人的创造性成就由学生来介绍,既有利于发掘他们的知识储备,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你有

29、过这方面的经验吗?”“如何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4、补充了很多创造性思维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联系自身。 5、听读课文不必要。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还有自己的默读进程,有一心多用之嫌,不如由学生自由读。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5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龙口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任常伦(屏显图片)。当日寇的铁蹄,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其中有任常伦这样拿起枪杆子的抗争,也有拿笔杆子的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颗倔强抗争的灵魂,走近身陷日寇囹圄的戴

30、望舒。看文弱的他,怎样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听诗人的他,怎样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曲游子吟。(屏显:听游子吟) 一、听游子吟 1、首先,请允许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这首诗,也请同学们用心倾听诗人蕴含的情感。(在音乐声中范读。) 2、(谢谢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对老师的朗读,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请同学们激情地,大声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自己读自己的。请珍视你的朗读体验。开始! 3、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有激情。老师要补充一点戴望舒的资料: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子之一,被称为“抒情才子”。(屏显: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子之一,抒情才子,民国四才子张红萍著) 下面,我们就

31、要品一品这位“抒情才子”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也要学一学这位“抒情才子”怎样来抒情。 (屏显:品才子情) 二、品才子情 (一)我们从字面可以看出,诗人摸索到的内容有这些: (板书:摸索屏显:摸索这一角那一角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那辽远的一角) 老师想知道:红色字体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北到南) 你能看出什么呢?(中国大部分国土沦陷。) (二)老师还想知道:通过这些内容,透过诗的字里行间,你看出诗人还摸索到了什么呢?(板书:摸索) 让我们再次和这首诗的语言亲密接触,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最后请每个小组将你们小组的一个最佳答案派一位代表写在黑板上“摸索”二字的周围。老师讲清楚了吗?开始! (预计答案:悲伤、悲愤、耻辱、希望、信心。)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第 36 页 共 3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