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
2、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
4、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
5、的脸?应该怎么办? (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
6、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7、?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 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 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
8、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
9、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词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还有,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再有,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10、、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学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教师:多媒体课件。 一、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师:
1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有一共同的光学元件,是什么? 生:凸透镜。 师:同样是凸透镜,它们的成像情况相同吗? 生:不同。并回答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情况。 师:那么,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假设 师:猜想要有依据。我们使用照相机时镜头离拍摄物体相对较远,使用投影仪时镜头离文字图片较近,而使用放大镜是放大镜离物体更近,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讨论一下考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小组讨论回答,物距、像距 3、设计实验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说的这些因素对不对呢? 生:实验验证。 师:我先介绍一下实验台上的器材,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具
12、座(带有刻度尺) 根据桌上的器材各小组商量出一个实验方案来。 生: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其实验方案。 师:点拨实验方案。 (哪是物距呢?哪是像距呢?是不是在光屏上得到像后,记录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做完这一次实验就行了呢?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可以取不同的物距多做几次,具体情况可参照你们报告单上的实验记录表格进行。) 4、进行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调整烛焰焰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必须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师:这是实验时大家必须注意的。第一条,为什么要求在同一高度呢?这样可以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上。第二条,只有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光屏所在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
13、巡视指导。 凸透镜焦距f=10cm 5、分析论证 师:各小组根据你们的数据,看能否总结出凸透镜的这些成像规律。 课件出示: 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个因素有关? 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生:讨论分析总结,并展示。 二、模拟演示,再现规律 多媒体动画再现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加强对实验规律的理解。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整个探究过程,看经历了哪些环节? 三、结束语 实验中同学们可能还遇到了其他一些问题,如物距变化与像距变化和像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等,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共同探究。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把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述看到的现象,并与凸透镜成像实验比较,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