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doc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白话文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解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两小儿的聪明
2、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了解孔子。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己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解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复述故事。 (3)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
3、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 (4)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5)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6)借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
4、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理解题旨。 1.解开“辩日”之谜。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2)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
5、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1)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2.漫谈体会。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时习之。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 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智乎 、了解相
6、关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 、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 、这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解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印发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7、,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将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解决办法: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课后堂练习等打印资料。 、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指导学生分角色
8、朗读文章,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孩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课后扩展:安排一节语文时间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 【教学步骤】 、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熟读理解文章。 、分析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再次研读课文,继续深入探讨,加深对文章蕴涵道理的理解。 、理解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
9、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 多媒体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整体感知 、解题 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解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多媒体显示“方法指导”) 、分别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解析课文 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其它?)(
10、多媒体出示“问题”) 文中多次出现“一儿曰,一儿曰”,请给两小儿取名,理解争论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多媒体出示) 初出日中 小儿甲:近(大如车盖)远(小如盘盂) (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 小儿乙:远(沧沧凉凉)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三、朗读背诵,深入探讨 、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探讨:(多媒体出示问题) 对于两小儿辩日,孔子这么大个学问家也不能决也,说明什么?孔子不能判断解决,那你们能判断解决吗? 教师提示: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判断,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
11、离。(参考所发资料) 读了这个故事,你还得到哪些启示?(从不同角度探讨) 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多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再次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创作实践 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 注:分旁白
12、、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 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 五、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游弋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六、布置作业,拓展迁移 、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拓展迁移庄子刺虎(印发资料) 板书设计: 初出日中小儿甲:近(大如车盖)远(小如盘盂)(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小儿乙:远(沧沧凉凉)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解释疏通文意。过程与方
13、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 猜一猜: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请同学给大家补充介绍有关他的文学常识。孔子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 可这位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在往东方各国游历的路上却被两个小孩的争执给难倒了。到底是
14、什么难题难倒了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 二、温故知新 1.(出示幻灯片2温故知新)辨析“辩、辨、辫”并简释文题中的“辩”。 2.“日”与“曰”区分,你能背诵有“日”的诗句吗?。 3释题:两小儿辩日(出示幻灯片3常识简介) 4.质疑: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4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出示要求:出示幻灯片5读对、读通、读懂.。(出示幻
15、灯片6课文) (三)小组合作,理解重点词语。 1.结合课下解释,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师出示幻灯片7、8重点词语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意,从而 正确断句 (四)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小组学习讨论:两小儿争辩的观点是什么?朗读,汇报)了解两小儿各自不同看法是什么? 1、师: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 3、反馈“辩斗”的观点:(出示幻灯片9)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根据下
16、面的解释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两小儿各自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5、生反馈: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6、师板书:日始近、日中远、日始远、日中近 (二)了解两个孩子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1、师: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两个孩子争论的理由有各自是什么呢?你们能找出这一段话吗? 2、生找句子反馈。(出示幻灯片10)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师:你们能根据下面的解释说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吗? 4、反馈
17、意思: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大,这不是远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吗?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比较凉,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手放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热的事物挨得近一些热而离得远凉些吗?(注意反问的提示朗读)师板书:近大远小、远凉近热。 5、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观察角度不同。一个是从视觉角度,一个是从感觉角度。看来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我们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6、你对这两个孩子的辩论有什么评价、看法呢?生应了解到两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辩论的精神。(自以为有道理); (三)配乐诵读 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诵读提示:短文的精
18、彩部分是简洁生动的人物对话。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出示幻灯片11、12) “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 “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使有对比色调。要读出对比的感觉。 (四)分角色朗读(出示幻灯片13) 五释疑解惑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出示幻灯片14)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出示幻灯片15)师总结归纳:其实,太阳无论在早晨还是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9、 1、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师:孔子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2、生反馈: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孔子的知识又很多呢? 3、你怎样看待孔子的“不能决也”?(出示幻灯片16) 4、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依孔子当时的名望和学识。如果承认不能决定需要相当大勇气的,何况是对着两个小孩子。但孔子没有妄加论断。他选择了实事求是,他的这种求实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如他自己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问题连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可见人们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确实不可能无所不知,真是“学海无涯啊”! 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示幻灯片17)两小儿的辩斗,让我们明白:认识事物从
20、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物,要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不能决也”让我们明白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更让我们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八学而时习之(出示幻灯片18)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复述课文。 2.写一写学完本课的收获。 3.两小儿辩日新编。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另一儿孔子 日始近日初远 日中远日中近不能决 (近大远小)(远热近凉)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生字,语文教案两小儿辩日。 2.能根据课后解释疏通文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
21、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能根据课后解释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后解释疏通文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 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 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 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
22、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四、学生字。 1分小组学习生字,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两小儿辩日。 2交流汇报。 作业:熟读课文 小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 1学生对照解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提
23、出的问题做出解释。 第一自然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2)小儿:小孩。 (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第二自然段: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读一读原文。 (2)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 (3)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24、。)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读一读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3)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4)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
25、,中午时离人近? (2)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解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4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解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课激疑: 一天当中,太
26、阳什么离地球最近,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远?你的依据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 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斗 盂 沧 为 孰 为 汝 知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盂、孰、汝三个字的写法) 3.自读课文,流利朗读。 4.齐读 三、理解文意 1.根据书下解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 2.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4.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 辩斗、其、故、以、日中、去、及、盂、则、为、沧沧凉凉、探汤、决、孰、汝、知、 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诵读训练 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
27、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 2.学生范读。 3.齐读。 4.读背课文。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的内容。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6 一、上课内容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
28、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解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环节 1、以“辩”为眼,初识“辩日”2、读通课文,掌握断句3、理解内容,深解“辩斗”4、多种角度,升华“辩斗”5、拓展延伸,熟练运用 五、具体教学环节 一、课前两分钟 背诵论语中的名句 三
29、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以“辩”为眼,初识“辩日” 1、同学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两个辛之间加上一个部首可以构成几个不同的字?(用日历牌换字) 2、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有一个“辩”字,两小儿辩日,结合预习课题中的辩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 辩论的结果怎样呢?谁又参与了这场辩论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3、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你是怎样学习的? 交流文言文学习方法。
30、 师:我们今天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谁能介绍一下两小儿辩日的和出处? 生介绍列子和列子汤问。 三、读通课文,掌握断句 生自读课文 师:把书打开,我们先来试着读一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生练读课文,指一生读课文。 师范读:老师发现同学们在断句方面存在困难,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认真听,看看你的停顿是不是和老师一样呢?师范读,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样子读一读。 找一生读,师评价 学生再练,齐读(课件出示全文断句) 四、理解课文,深明“辩日” 师提出要求:课文你们读得真好,现在看书,结合书下解释和你自己查阅的资料,想想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提出来和大
31、家交流。 生读文思考,并小组交流 交流共议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斗:辩论,争论。东游:向东游学。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师追问:关于这句话,你还了解什么?预设生答:全文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场人物有三个:孔子和两个小孩。孔子的生平。师大屏幕适时出示孔子像,屏幕介绍: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世尊称为圣人。 师再问:听了同学老师对孔子的介绍,再读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孔子虚心,不耻下问;两小儿的辩论很精彩,连孔子都吸引了。) 师引:这是一场_的辩斗。(激烈、精彩、引人入胜) 指导朗读
32、: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两生读,评价,自读。 2、一儿曰:我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认为。去:离。日中:中午。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中午时候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近。 师再追问,引领学生理清两个小儿的观点。相机板书: 日始出日中 一儿近远 一儿远近 师:课文中有一个小孩的话没有直接说,你能变成和第一个小孩一样的句式吗?点一生说,大屏幕出示: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指导朗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持一个观点,另一个人非和你对着干,你说东,他非说西,你会是什么样的
33、状态呀?(很着急想表白自己,不服,想用观点压住对方,想找人评评理。)假设你们是两个小儿,你能辩一辩吗?练习一下。一生说一个孩子的观点,再点生,点评,自练。再说另一个孩子观点,练习说好。点两组学生角色对话,点评,让生注意语速快点,观点咬字清晰些。再练习。 师:这真是一场_的辩斗。(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3、一儿曰:日出处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 一儿曰:日出处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理解:及:到。盘盂:盛东西用的器皿。为:原因。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拓展“赴汤蹈火”,理解汤的意思。及其,教师追问怎么知道意思的?(联系“及”的意思)
34、课件出示“车盖、盘盂” 理清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日始出日中 一儿近远 大(如车盖)小(盘盂) 一儿远(苍苍凉凉)近(如探汤) 师: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视觉和感觉)一个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初升时离人远。同样的事物太阳,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看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指导朗读:他们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撑观点,讲起话来自然理直气壮,胸有成竹。师引读:一儿曰_,指一生读。师点评。师再引,一儿曰_,再指一生读。师点评:是比喻句,把比喻成什么慢点读,重读。反问句应语气强些。找两生分角色读,反复读几遍,层层深入,语气渐强。 师:这
35、真是一场_的辩斗。 4、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决:判断。孰:谁。汝:你。知:知识。整句话的意思说,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多呀? 师:孔子不能决也。这是这件事的结果。孔子不能决,你能决吗?点生说。师课件出示图解,中午和早上一样远。 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这简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从“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就是渊博与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识。
36、) 师:孩子们,你们能从客观的角度上公正的看问题,非常了不起。那么你们说,两个小孩的笑是嘲笑吗?谁能读出这种天真?点一生读,点评,师范读,齐读。 五、多种角度,升华“辩斗” 两小儿辩日,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1、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3、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一样。 4、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5、两小儿天真活泼。 师:这一辩,真是令我们受益匪浅啊!让我们有感情的再读读这篇课文。齐读。 六、拓展延伸,熟练运用 1、出示揠苗助长原文,生借助解释理解主要内容。 2、推荐阅读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如掩耳盗铃愚公移山郑人买履等。 板书
37、设计: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日中 一儿近远 大(如车盖)小(盘盂)孔子不能决也 一儿远(苍苍凉凉)近(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传说故事。从故事来看,即使是孔子那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即使是两个孩童,也有着可贵的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但是,仅仅把文章理解为用两个孩童衬出孔子不是全知全能的,用他们来笑这一点,似乎还有些浅显。孔子的不决,也可看做是其特殊的教育方法。他没有草率的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答案,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更能体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特殊教育思想。孩童的笑,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行为,恰是孩子
38、天真的体现,更显孔子的伟大之处。 学情分析: 在前几篇文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能够比较顺利的解决文中字词句的问题。个别存在困难的字词句,通过合作,应该能够比较顺利解决。 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可能只会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去读,缺乏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对文中争论的问题进行探究。 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合作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受到启示,敢于在学习、生活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坚持实事求是
39、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理解文本内容。 难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完成学案 (一)导入 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个伟大都不为过。可就是这样一个门人三千,学识渊博,被众人所推崇的大学问家,也有答不上了的问题,而为难他的人却是两个小毛孩儿。那这两个小毛孩儿究竟提出了什么样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二)文常,关于列子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 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斗盂沧为孰为汝知 3、自读课文,能流利朗读 4、
40、齐读 (四)理解文意 1、根据书下解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纠正学案,提出疑问 2、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4、请同学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 5、齐读文章,教师评价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流利,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你觉得缺什么呢?(情感) (五)诵读训练 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 2、学生范读 3、齐
41、读 4、读背课文 (六)课文分析 1、讨论、交流下面几个问题: 1)两小儿争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2)儿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根据怎样的现象、得出怎样的结论? 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现象,得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结论;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现象,得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结论。在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不够的情况下两小儿的争辩是得不到统一结论的,但正是如此,才更能体现两小儿身上的可贵之处,你发现了吗?说说看!表现了两小儿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从多角
42、度认识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4)你能从“孔子不能决也”中读出哪些背后信息?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即使知识广博,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说明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孔子很明智,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结论,见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的智慧了。 (七)小结 1)你认为两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列子中对待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多角度理解本文。 附:板书 两小儿辩日 问题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结论日出近,正午远视觉 日出远,正午近感觉 实质两小儿: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
43、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会“盂、孰、汝”3个字,会写“盂、孰”2个字。 2根据课后解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5体会两小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品质,懂得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地质疑。 6感悟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参考解释读懂每句活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我们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有着无数的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勇于创造的古代科学家、发明家。我们的古人是有着无穷的聪明智慧的。你听,有两个古代的小孩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