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5篇 优秀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置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1 阿房宫赋 教学目的 1.了解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的爱国之情。 2.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
2、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
3、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 (学生自读解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
4、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题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的爱国之情 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
5、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
6、字里行间包含着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_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
7、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六国论,见教材。一是李桢的六国论(节选) 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2 惯于长夜过春时 教学要点 1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第二至五部分词语(除课文已注解之外)掌握情况: 迂: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课文用在柔石身上则突出他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刚健质(zh)朴:坚强有力,朴实
8、而不矫饰。 吮血(shn xu):聚拢嘴唇吸血。 仓皇失措(cu):匆忙慌张,没有办法。措,放、安排。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隔膜(g m):本课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永诀(ju):永远分别。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信札:信件。札,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客栈(zhn):设备简陋的旅馆,有的还兼供客商堆货代办转运。栈,存放货物的地方、仓库、旅馆。 巡(xn)捕:旧时称租界中的警察。 禁锢(g):原指关押、监禁。本课指束缚,强力限制。 被难(n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牺牲生命。 煞了尾:收了尾。煞,结束,收束。 2 叫两位学生到黑板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他的在座位默写。然后参照
9、注解加以解释、译成白话,并回答思考和练习二。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_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
10、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_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_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纵观全诗,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也有对慈
11、母的牵肠挂肚的眷念;既有痛失朋友的无限悲痛,也有对_的极度愤慨!字字流血,声声下泪。长歌当哭,又怎能不激起我们这些读者的无限呢? 听录音;齐背。 析 写作本文时是二月七一八日,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_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被捕,或是被杀了,使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
12、上中了十弹。的心情悲痛异常: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不顾_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了这样的几句。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二、读读议议第五部分。 1 请学生朗读第五部分,体会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各段内容: 第1自然段: 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沉痛的心情的? 排比(前两句含对比);反复(结构上照应上文)。 第2自然段 典故思旧赋的作用: 借向子期当时的处境与心情自比,决在揭露选
13、派与司氏以然夺手段建立晋朝无异,没有言论自由。 第3自然段: 这三十年中指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的30余年。许多青年的血,如1907年徐锡麟、秋瑾的被杀;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的8.13惨案,1927年的4.12政变中被杀的无数青年革命者。 这一段的第一句先摆事实,对现实进行揭露;后作结论,对现实进行控诉。它不仅表达了革命文学青年正当年轻有为的时候惨遭杀害,在鲁迅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极度悲痛,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反常的残酷的事实来揭露和控诉_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第二句是比喻说法,连用了两个比喻:夜,用以说明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路,用以指革命在向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两个正长,说明反动统治
14、还在延续,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不是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的斗争,是说要化悲愤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和坚决斗争来记念牺牲的烈士。第三句则表明了对革命必胜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斗争到底的韧的精神,号召人们为夺取这最后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总之,这一段表达了对死难烈士沉痛哀悼、对_愤怒控诉、对革命的胜利信心和彻底斗争的强烈感情。 三、总结全文 1 引导学生快速复读全文,体会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 这篇文章是具有浓烈抒情成分的散文诗式的杂文,文中的记叙和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如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在朴素的记叙文字
15、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对_的憎恶之情。又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的两段文字更是充溢着满腔悲愤之情,特别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2 引导学生思考全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是怎样周密安排的。 本文写人记事,内容丰富。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片断的、零散琐细的事情。尽管如此,文章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首先,把他和五烈士的交往、接触和悼念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文章第一
16、部分写白莽,第二部分写柔石,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一同被捕,第四部分写五烈士被捕经过、狱中情况及遇害消息,以写柔石为主,第五部分表达的悲愤心情并指出烈士鲜血不会白流,与五烈士的关系这条线索贯串五部分的始终。 其次,各部分之间又有巧妙的过渡和衔接。如第一部分写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第二部分写柔石,又由柔石的介绍引出冯铿。第三部分里又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再从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转入第四部分写他们一同被捕和受害的情况,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两人。文章前后,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衔接自然,脉络清楚。 再次,结尾的文句又用反复来强调和深化主题并与第一部分的开头遥相呼应,使全篇成为一个严
17、密的整体。 四、作业。 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 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 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设想 1.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而且还要起示范教读的作用。整个教学过
18、程可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初读,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研读,抓住课文的某些重要的局部,就夹叙夹议和周密安排结构这两个要点进行重点讲析;最后组织复读,总结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课文的总体。 2.本文内容博大精深,且同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之处,根据单元教学整体性的要求,教学本文时既应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又要抓住文章的个性,避免在教学中以共性掩盖个性。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夹叙夹议的写法和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而其个性是写人记事,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写的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琐细的事情。 3.由于当时文网森严,鲁迅
19、先生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初读全文;研读第一部分。 (早读时间:听录音;概括五部分段意。) 讲读过程 一、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_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样揭露国民党_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背景介绍。 让学生阅读课文注解,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五烈士被秘密枪杀后,国内外民众、特别是鲁迅先生无比气愤、英勇斗争的有关史实: _ 鲁迅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
20、,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沉痛哀悼了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战友,并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_的黑暗统治。 _ 国民党_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揭露国民党_的罪行。国民党_封锁消息,不让社会上知道他们的法西斯暴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4月25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也在这个专号上发表了柔石小传和中
21、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在后文中他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_ 当年5月,鲁迅又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_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的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当时在华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_ 9月,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北斗杂志创刊,鲁迅选了一幅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作封面,深
22、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悼念之情。 _ 1932年7月11日,烈士牺牲一周年又五个月时,鲁迅将一年前吟成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书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933年1月26日,又将这诗题赠给许寿裳,以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_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悼文,这时左联主办的以及它的外围刊物已荡然无存,鲁迅想方设法,终于1933年4月公开发表在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六期上。 三、解题。 1 提问。 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即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 2 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
23、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 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
24、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_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
25、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四、读读想想。 1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速读课文,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五个部分的内容,并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教师巡视课堂,适当点拨,并注意发现学生概括的正误典型。 2 学生交流概括的段意,教师注意让正误两种概括的典型发表意见,以便引发学生以准确、简明为标准评价议论。 3 教师归纳、板书: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五)抒发
26、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五、学生研读第一部分,议论并回答下述问题: 1 第一段中,将悲愤改为悲哀行不行?为什么? 提示:不行。对几位青年作家被残暴杀害,不仅仅感到悲哀,还对统治者这一暴行表示无比的愤怒。如改成悲哀,便不能确切地表达的心情。 我很想借此中的此指什么? 提示:指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 2 怎样理解第2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的意思? 提示:这句话极概括地叙述了当时上海报刊杂志对五烈士遇害牺牲的四种不同态度: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_,但怕惹祸,所以
27、不敢载;不愿,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而文艺新闻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_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总之,这句话把当时报刊革命的、进步的、中间的和反动的种种政治态度明确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_,揭露了它不仅残暴地杀害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而且极力封锁杀人事实的黑暗统治。 3 复述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提示: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
28、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六、研读第二部分 1、第一、二部分是怎样连结起来的? 照应-邀见;敢于托付-柔石(承上启下) 2、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是怎样评价柔石的性格特点的? 硬气;迂。 3、由柔石的性格联想到方孝孺,有何深意? 突出柔石的性格;暗示国民党_滥杀无辜的罪行同朱棣没什么区别。 4、第二、四部分通过哪些材料写出柔石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体现他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的? 参与设立朝花社,从事文学宣传 借钱
29、做印刷资本,承担一切杂务 损己利人的 设法还借款 高尚品德 硬气 扶我走路 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圆睁_叹息 (不信骗人、卖友) 天真善良 迂 5、写了三位作家,除优点之外,还写了缺点没有? 殷夫 故意曲译 -憎恶国民党,热爱人民 柔石:迂-不信卖友、视官场太高-单纯善良;敌人狡诈 不敢与女子一同走路 -关心鲁迅 冯铿:体质弱,不美 -心灵美;敌人恶;意志坚强 (反衬作用) (写出发展:柔石-怀疑减少;对官场认识改变;敢于同女子走路) 小结 写人要讲求真实,在充分展现人物优点的同时也不回避人物的某些缺点,写出人物不断克服自己缺点的过程,描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使读者受到感
30、染教育。 7、研读第二部分,质疑问难。(略) 讨论。 1 在第二部分中,除了记叙的内容外,穿插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起什么作用? 提示: _ 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对柔石的评价,说明了与柔石的相知之深。 _ 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 _ 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31、。 _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偷懒的伤疤,又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 三、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的成员,表明和他们的关系(密切)。 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被捕前的情况转到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 作业 背诵七律 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4 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
32、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
33、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
34、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
35、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 五、板书设计 14 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36、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 “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
37、,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指山上的空中小屋;喻指美好生活理想的心
38、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自拟。 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9、3.理解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体会对自然美的认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自读。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联想开来,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
40、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文章形散神聚,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如何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海棠花怒放,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有多少艰
41、难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所以,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句,结合起来看,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
42、“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为什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当然是美丽的,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
43、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 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
44、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 ,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 ,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 ,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
45、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 ,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