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荆州中学等)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23845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荆州中学等)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荆州中学等)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荆州中学等)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荆州中学等)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荆州中学等)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出现于尧舜时代的“象刑”,是指对轻罪之人,不伤害其肉体,而是在其衣物上描绘特 殊的图案以示惩戒。发展至商代,每逢新年伊始,官吏们往往将刑罚的场面描绘成画悬拄于 城门楼上,以警示过往行人。这反映了()A.传统艺术已经出现B.绘画承载政治意涵C先秦政治宽刑重民D.艺术助力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出现于尧舜时代的象刑,是指对于轻罪

2、之人,不伤害其肉体,而是在 其衣物上描绘特殊的图案以示惩戒。发展至商代,每逢新年伊始,官吏们往往将刑罚的场面 描绘成画悬挂于城门楼上,以警示过往行人。”可知尧舜和商时期,都通过“象刑”,在人的 衣服上画有一些比较羞辱的图案来警告犯罪的人不要再重蹈覆辙,从而起到一定的训诫作 用,可见绘画承载政治意涵,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通过描绘特殊的图案达到训诫警 示犯错的人,而非强调传统艺术的出现,排除A项;仅从“象刑无法推断出先秦政治宽刑 重民,且结合所学先秦时期,法家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C 项;此时处于奴隶社会时期,还未进入封建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 .秦始皇去世

3、后,赵高怂恿胡亥篡位,胡亥竟说:“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 死,是不孝也蒙恬在被冤杀之前,还引用尚书金滕中周公的故事来表白自己的忠心。 这说明秦朝()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B.宗法观念影响突出C.仁义原则影响政治观念D.以法治国名不符实【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胡亥和蒙恬的话语中反映了仁义忠孝的观念,说明秦朝仁义原则影 响了政治观念,C项正确:材料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法观 念,排除B项;秦朝实行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C项。3 .东汉初年,受匈奴压迫的西域诸国纷纷遣质子入朝,并请求东汉朝廷重设都护。汉廷面 对匈奴威胁妥协退让,遣返各国质子,

4、并拒绝了置官管理的请求。其后,西域各国一边奋力 反抗匈奴压迫,一边仍屡次“遣子入侍,献其珍宝,愿得都护这反映出()(2)原因:封建封君封臣制度阻碍法律的统一和施行;罗马法不适应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 基督教文化的挤压:落后民族统治者未能吸收传承。【解析】【详解】(1)作用:根据材料“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政治意识通过立法而使之制度化和现实化” 可知,适应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大国疆域治理;根据材料“直到它所征服的其他民族也最终在 政治意识上成熟起来“可知,以法律规范各地政治行为,促进落后地区政治理性成熟:罗马 法吸收不同地区的法律,协调不同民族、阶层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5、西欧社会封建封君封臣制度阻碍法律的统一和施行;根据 材料”另一则是刚从氏族社会解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不适应封建 自然经济的发展;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文化挤压罗马法的生存;根据材料“面对罗马人相对 发达的精神层面一文化,尤其较发达的罗马私法则不可思议,领略不了罗马法及其精神”可 知,落后民族统治者未能吸收传承。19 .运河与国际形势】材料一 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上台时,就深知开营运河的必要性,也成为他对外政策的 核心。运河的建成将加强贸易并使美国海军舰队能够迅速地从-边海岸到另一边海岸,使美 国海军舰队的效率成倍增长。再加上他的好友、海权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汉对他进行的

6、思想灌输是关于运河的商业和战略价值。1903年,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下,通过系列手段和 不平等条约将巴拿马运河攥在了自己的手里。王子建美国海权理论在夺取巴拿马运河中的应用材料二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卡特政府通过艰难的双重政治博弈,最终使得运河新约达 成和批准。根据运河新约的相关规定,美国至少在名义和法理上不得不放弃对运河区的永久 直接政治和军事占领,大幅度增加了所付的运河年度租金。与此同时,美国获得了长达23 年的运河经营和管理过渡期。通过逐步有序的权力移交,美国规避了运河经营和管理问题上 的真正失控,在过渡期结束后还有权力和资格继续负责运河的实陆防务安全。杨建国卡特政府在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上的双重政治

7、博奔(1977-197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美国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Q特政府批准运河新约的实质,并分析其原因。.【答案】(I)影响:便利美国军事扩张,增强其亚太地区实力;缩短航程,有助于美国扩展 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2)实质:以放弃对运河的直接占领来换取对运河的永久控制。原因:经济危机和欧日竞争使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冷战对峙的影响;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和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一“使美国海军舰队的效率成倍增长”可得出,便利美国军事扩张,增强其亚 太地区实力;根据材料一“运河的建成将加强

8、贸易并使美国海军舰队能够迅速地从一边海岸 到另一边海岸“可得出,缩短航程,有助于美国扩展海外市场;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夺取巴 拿马运河可以进一步扩大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小问2详解】实质:根据材料“美国至少在名义和法理上不得不放弃对运河区 永久直接政治和军事占 领”“在过渡期结束后还有权力和资格继续负责运河的实际防务安全。”可得出,以放弃对运 河的直接占领来换取对运河的永久控制。原因:根据材料二“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卡特政府 通过艰难的双重政治博弈”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危机和欧口竞争使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冷 战对峙的影响;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20 .【古代科学与经济垄断】

9、材料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的科学兴趣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要社会有足够的 科学兴趣,这种兴趣就可以激励人们把其他因素如资金、经脸、理论等,交流配置到有创新 能力的人那里,资助和激励他们的科学研究和交流。人们对一种东西产生兴趣,愿意为 它付出财物和时间,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谋生的需要。在适度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产品质量和成本对赢.得市场至关重要,因而必须讲求技术、重视科学。但中国古代工商业或 由国家政府垄断经营,或由官僚直接、问接经营,或通过国家行会控制民营手工业,或建立 匠籍制度垄断手工业人才,表现出明显的以权力为基础的垄断性,使得中国古代科学一直不 能超出古代科学阶段。摘编自朱诗勇中

10、国古代科学的产业基础:工商业的特殊垄断性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 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参考答案示例: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垄断特性阻碍了古代科学转型。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农业,重视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没有形成 实验传统和逻辑化的、系统的学科体系,未能转型为近代自然科学。而未能实现转型跟社会 科学兴趣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工商业或由国家政府垄断经营,或由官僚直接、间接经营,或 通过国家行会控制民营手工业,或建立匠籍制度垄断手工业人才,表现出明显的以权力为基 础的垄断性,与西方占代、近代工商业在类型上迥然不同。在这种垄断型的

11、工商业中,只要 通过权力就可以积累资本、控制产品市场、垄断技术和人才获得超额利润。同其他类型的垄 断一样,这种垄断性的工商业对自己技术革新的需求不强,对科学的需要也不强,因此不会 吸引、资助和奖励知识分子去研究技术进而科学问题。缺乏知识分子关注和专门工作的中国 古代工商业基本上是那些“没有时间和金钱从事科学”的农民、手工业者的分散、零碎的狭 隘的经验积累基础上的自发归纳、类比。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科学一直不能超出古代科学阶段。 结论:垄断会阻碍自由市场竞争,不利于科技创新发展。【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但中国占代工商业或由国家政府垄断经营, 或由官僚直接、间接经营,或通过

12、国家行会控制民营手工业,或建立匠籍制度垄断手工业人 才,表现出明显的以权力为基础的垄断性,使得中国古代科学一直不能超出古代科学阶段” 得出观点: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垄断特性阻碍了古代科学转型。然后进行论述:结合所学中国 古代科技的服务对象和特点得出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农业,重视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事 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没有形成实验传统和逻辑化的、系统的学科体系,未能转型为近代自 然科学。而未能实现转型跟社会科学兴趣息息相关。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商业或由国家政 府垄断经营表现出明显的以权力为基础的垄断性”并与西方科技特点相互比较得出中 国古代工商业或由国家政府垄断经营,或由官僚直接、间接经营,或通

13、过国家行会控制民营 手工业,或建立匠籍制度垄断手工业人才,表现出明显的以权力为基础的垄断性,与西方古 代、近代工商业在类型上迥然不同。根据材料“在适度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产品质量和成本 对赢得市场至关重要,因而必须讲求技术、重视科学”并结合所学得出在这种垄断型的工商 业中,只要通过权力就可以积累资本、控制产品市场、垄断技术和人才获得超额利润。同其 他类型的垄断一样,这种垄断性的工商业对自己技术革新的需求不强,对科学的需要也不强, 因此不会吸引、资助和奖励知识分子去研究技术进而科学问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工商业者 的身份及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特性得出缺乏知识分子关注和专门工作的中国占代工商业基 本上是

14、那些“没有时间和金钱从事科学”的农民、手工业者的分散、零碎的狭隘的经验积累 基础上的自发归纳、类比,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科学一直不能超出古代科学阶段。最后得出结 论:垄断会阻碍自由市场竞争,不利于科技创新发展。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匈奴势力成为统治最大威胁C.中央王朝的强大向心力D.汉廷实力受限放弃边疆经略【答案】C【解析】【详解】东汉初年,西域各国请求东汉朝廷在西域设置都护,即使东汉朝廷拒绝他们的要求, 依然“遣子入侍,献其珍宝,愿得都护“,这体现了西域各国归附心切,也说明中央王朝有强 大的向心力,c项正确;这一时期东汉政府尚无力与匈奴抗衡,因此拒绝重新设置都护,说 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完

15、全巩固,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匈奴对于东汉政府的威胁, 排除C项;从后续历史演进看,东汉政府并未放弃西域,排除D项。故选C项。4 .下表为东汉至刘宋,荆州地区建制沿革和户口统计表。斯代建痴雄区户口数备注东汉7都、117城1399394 户、6265952 口建制梏区时有调整,仅 总体范围交化不大;户口 数.为官方统计数据西晋22都、176城389548 户刘家45都、209城195821 户、1082729 口(资料来源:黎虎六朝时期荆州地区的人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年 第4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相攻,人口急剧减少B.劳动人口的依附化C.政权更迭,社会持续

16、动荡D.经济开发出现逆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东汉到刘宋,建制辖区虽然增多,但是官方统计的户数、口数都 在大幅减少,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田庄经济、寺院经济发达,大量人口依附于 它们,使国家的编户齐民减少,B项正确;材料是官方统计的人口数据,无法反映人口减少 数,排除A项;“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是材料中国家编户齐民的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排除D项。故选B项。5 .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各藩镇普遍设置 常设 监军机构,委派亲信宦官为监军使以“监视刑赏、奏察违谬此举意在() A.完善监察

17、以整饬地方风气B.利用亲信延续唐王朝统治C.分化宦官势力以加强皇权D.分化兵权以铲除割据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 各藩镇普遍设置常设的监军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举措是利用宦官,监督地方藩镇, 以延续唐朝的统治,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整饬地方风气”并不是 该举措的H的,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化宦官势力 以加强皇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割据的基础是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这在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6 .先秦汉唐之儒多

18、注重仁民爱物、休养生息之治术,一遇“富强”之言,即斥为申(不害) 商(鞅)之新术,不以圣人之徒相许。然而两宋时期,欧阳修、王安石、陈亮等人则公然大 阐功利之说,他们“斥心性之空谈,究富强之实务”,倡导义利统一,这种变化是因为宋代() A.重文轻武出现文官政治B.市民阶层兴起推动观念更新C,理学使得空谈之风兴起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思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儒学“大阐功利之说倡导义利统“,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 发展,对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项正确;重文轻武出现文官政治与宋代儒学倡导义 利统一无关,排除A项;市民阶层的兴起也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不属于材料变化的主要 原

19、因,排除B项;材料强调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儒学思想的变化,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除C项。故选D项。7 .“山人”是晚明时代的一个特殊士人群体,他们多为仕途中的失败者,受王阳明“心学”的熏 陶,挟才自傲,倡导个性解放,揭露社会阴暗,并由此而“非官”、“非政”、“非君”。“山人” 群体的出现折射出()A.明代晚期社会政治黑暗B.陆王心学成社会主流思想C.社会出现近代转型趋势D.明清已受到启蒙运动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倡导个性解放,揭露社会阴暗,并由此而,非官、非政、非君可知, “山人”群体追求个性解放,反对传统,蔑视权威,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折射 出社会出现近代转型趋势

20、,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明代晚期社会政治黑暗,排除A 项;当时程朱理学依然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B项;此时启蒙思想还没有传入中国,排除D 项。故选C项。8 .下则史料为清代的一封汉文朱批奏折全文。从中可确知()班正二年五月初六日江宁娘造、奴才曹珑奏:江南因去冬雪少,今隼闻0月间,蝗靖生发,本在二麦登收之 时, 不葩为害。今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选得大雨,淋漓沾泗,境埼侵灭大半,百姓俱现在括苗 及讨播种,人心慰,奥,太平无手,目下米价:上米每石一两二钱五分,次米一丙一姨六分。谨当 国四月分睛而录,然呈梆览,伏乞圣娄0朱批:埋培湾得还有,越方言为要婆不下力扑灭?二麦景发,秋禾更受紧。拐实奏,凡事

21、 有一点欺除伟用,是你自己寻年,不与长相干。A.专制体制痼疾难除B.政府赈灾收效低微C.中央集权出现危机D.君臣关系逊于前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奴才曹跪奏“、“,蝗蛹生发,幸在二麦登收之时、人心慰悦,太平 无事”、“凡事有一点微隐作用,是你自己寻罪,不与联相干”,可知面对蝗灾,当时君主专 制下,官员唯上、报喜不报忧、君主高度集权、事必躬亲的痼疾,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政府赈灾的措施、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变化,排除C项;材 料没有君臣关系与前代的对比,主旨也不是体现君臣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9 .古雅典从不修建宏伟的宫殿,但用于大型集会、决定国家事务

22、的市民广场则比较发达。 而同时期的中国各诸侯国都城,自里至外由遍筑台榭的“王城”,贵族公卿聚居的“国宅” 和一般平民居住的“闾里”构成,层次鲜明,彼此之间相对隔绝。这折射出() A.政治体制的迥异B.经济水平的差距C.建筑技术的高低D.城市职能的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古雅典从不修建宏伟的宫殿,但用于大型集会、决定国家事务的市民广 场则比较发达。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各诸侯国都城,自里至外由遍筑台榭的王城,贵族公卿 聚居的国宅和一般平民居住的,闾里构成,层次鲜明,彼此之间相对隔绝。”并结合所学可 知,雅典实行民主政治,主张主权在民,公民内部的平等,故从宫殿的修建中看不出等级 差异;而

23、中国同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之下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存在严格的等级秩 序,故中国诸侯、贵族公卿和平民的住宅有很大差异,层次鲜明,这折射出两种政治体制的 迥异,A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经济水平的差距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建筑技术的高 低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城市职能的不同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 .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修建了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通往各省的驿道。驿道上设 有驿站、旅店、招待所和给水站等服务性设施。帝国境内的驿道基本上都与国际商道相联, 极大地便利了东西方之间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据此推知,阿拉伯帝国()A.商业发展领先东方B.商品经济成为主导C.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4、D.开辟了亚欧新商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驿道上设有驿站、旅店、招待所和给水站等服务性设施。帝国境内的驿 道基本上都与国际商道相联,极大地便利了东西方之间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可知,反 映了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重视驿道的修建,数量多,服务性设施齐全并与国际商道相联,体 现了阿拉伯帝国强大的组织能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阿拉伯帝国商业领先东方的信息, 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阿拉伯帝国重视商贸经济的发展,得不出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排 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与国际商道相联便利了东西方之间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并不是 开辟了亚欧新商路,排除D项。故选C项。11 . 14世纪中期,受黑死病影

25、响,西欧人口急剧下降,社会的粮食总需求量大幅下滑,依赖 卖粮收入的封建领主损失惨重。与些同时,肉类、奶制品等有益体质的食物受到追捧,大量 闲置土地被用于发展畜牧业,劳力的短缺又推动雇工现象逐渐增多。由此可知,当时西欧 ()A.农业生产走向衰落倒退B.居民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D.社会发展已至新旧交替阶段【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黑死病的影响,导致欧洲原有的经济形式发生变化,开始出现资 本主义生产模式,说明此时的西欧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新旧交替的阶段,D项正确;当时的西 欧受黑死病影响,人口急剧下降,带来严重影响,并不是农业生产走向衰落倒退,排除A 项;居民饮食

26、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此时的西欧由于人口的 急剧下降带来社会的变化,并不是社会结构出现激烈变动,排除C项。故选D项。12 . 1569年,意大利医生美尔库里亚利斯出版了广受欢迎的体育专著体操术该书以“灵 肉一致”“身心和谐”为依据,在全面介绍古希腊、罗马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从近代实验科 学角度讨论了各种体育运动的医学效果。其体育理论研究()A.因理论和实践兼备广受欢迎B.大大丰富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C.是西方近代实验科学的开端D.是运动与医学融合的首创之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从近代实验科学角度讨论了各种体育运动的医学效果”可知美尔库里亚利斯是 从新的的角度论述体

27、育运动的医学效果,这是对人的重视,所以是大大丰富了人文精神的时 代内涵,B项正确;“广受欢迎”和“首创之举”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D项;美尔库里亚利 斯已经从近代实验科学的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近代实验科学已经出现,排除C项。故选B 项。13 .下图是1852年刊登于英国著名的幽默讽刺杂志笨拙上的一幅漫画。()漫国名称(底部):霍乱国王的 宫殿。漫画主要揭示了A.城市的化工污染严重C.工业时代的社会弊病【答案】C【解析】B.致命疫病肆意蔓延D.贫富分化现象加剧漫亘信息骅耍:画面中,一眼至 去尽是简直的街道、遍地的污为、 斜挤的人群,面对正在肆虐的声 乱发情,这些夜弱的人们目光庶 满、满脸愁容、束手

28、无策。【详解】根据材料“1852年刊登于英国著名的幽默讽刺杂志笨拙上的一幅漫画”、“面对 正在肆虐的霍乱疫情,这些瘦弱的人们目光呆滞、面脸愁容、束手无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该漫画揭示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弊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化工污染” 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致命疫病肆意蔓延”是该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而非本质,排除B项;“贫富 分化现象”在题干所给漫画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14 .下表为某时期俄国部分经济指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苏俄()A.经济形势极其严峻C.新式政权前途黯淡A.经济形势极其严峻C.

29、新式政权前途黯淡B.工人生活有所改善D.社会性质亟待转变(资料来源:【英】西蒙皮拉尼:倒退中的俄国革命(1920-24):苏联工人阶级与新精英)年份纺织业就业人数有轨电车载客量指数莫斯科工人工资指教1913约25万人11920约12万人1/1240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经济发展情况。【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图表1920年纺织业人数、有轨电车载客量指数、莫斯科工人 工资指数均远远低于1913年俄国的经济指标,反映出这一时期苏俄经济形势极其严峻,A 项正确;B项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工人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只是 说明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能说明新式政

30、权前途黯淡,排除C项;D项社会性质 亟待转变无法在材料中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5 . 1947年12月,尼赫鲁在印度制宪议会指出:“如果有一场大战,我们没有任何特殊的理 由跳进去。尽管在当今的世界战争中保持中立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我们就决不 加入战争。尼赫鲁的这一外交立场()A.延续了宗主国的孤立传统B.表达了独立自主的意愿C.契合了不结盟运动的理念D.减弱了两极对抗的烈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尽管在当今的世界战争中保持中立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我 们就决不加入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刚刚经历过二战的尼赫鲁不希望重蹈二战 的覆辙,表达了要保持独立

31、自主的意愿,B项正确;印度的宗主国英国不是一直保持孤立的 传统,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排除C项;1947年两极格局还没有形成,排除D 项。故选B项。16 . 2008年I月I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玉米市场对 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即玉米进口实行零关税。此举引发墨西哥农民的强烈抗议,他们组 织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要求就协定中的相关条款展开重新谈判。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竞争中 利益失衡加剧B.全球化进程出现中断C.文明冲突引发国际关系紧张D.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美自贸区的影响【详解】根据题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

32、农牧业条款生效,引发墨西哥农民的强烈抗 议,反映出北美自贸区内部美、力II、墨三国关系的影响,由于美、加是发达国家,在内部竞 争中存在优势,由此引发经济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加剧,A项正确;本题中说明的是区域经济 集团化,并没有说明全球化进程的中断,排除B项:材料当中只是说明美、力口、墨三国的 贸易关系,没有体现因为文明冲突引发的国际关系紧张,排除C项;多极化主要体现在政 治格局当中,并没有体现在美、力口、墨的贸易关系当中,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财政供养与社会转型】材料 在传统社会,财政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统治者的政权,为政权相关服务人员提供薪 俸。这些由国

33、家财政支付薪俸的人员,被统称为财政供养人员。财政供养率是指财政供养人 员占总人口的比率,它是探讨政府运行成本是否合理的重要视角。16世纪明朝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文官、吏员、武官、康膳生员、太监和宗室人员(明 朝后期被供养的宗室人员数额尤其庞大),按最低数额估算得出,当时的财政供养率为1: 657。大约同一时期的英国都铎王朝,财政供养人员大体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在王室内部提 供日常生活服务的人员,二是为国家服务的高级官员,共约800余人,财政供养率约为I: 1977o彼时英国受国王财政自理原则的影响,要求英国王室财政收入划分为王室领地正常收 入和议会授权的秋收两种,限制国王的收入和供养人员。最终,

34、两国不同的财政供养影响了 两国不同的发展模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摘编自张殿清、王玉亮社会转型视野下的16世纪明朝财政供养率研究兼与 英国都绎王朝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中英两国财政供养的不同之处,分析明朝财政 供养不同于英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世纪中英两国财政供养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答案】(1)不同之处:明朝:供养人员范围大,人数众多,比率高;家国一体。英国:供养人员相对少,比率低;强调公私分离,君主受到限制。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官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官僚和科举人员众多;宗法 制影响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封建经济

35、的发展为国家可支配收入提供了保证。(2)影响:明朝财政供养阻碍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国家供养人员多会强化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提高了政府运营成本,增加了民众负担,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 不利新的经济因素发展。英国都铎王朝财政供养有利于近代化转型;民众税收负担较轻,有利于财富积累,为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限制国王的权利,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发展。【解析】【详解】(1)不同之处:明朝:根据材料“16世纪明朝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文官、吏员、 武官、縻膳生员、太监和宗室人员(明朝后期被供养的宗室人员数额尤其庞大),按最低数 额估算得出,当时的财政供养率为1: 657”可知,

36、供养人员范围大,人数众多,比率高;家 国一体。英国:根据材料“财政供养人员大体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在王室内部提供日常生活 服务的人员,二是为国家服务的高级官员,共约800余人,财政供养率约为1: 1977”可知, 供养人员相对少,比率低;根据材料“彼时英国受国王财政自理原则的影响,要求英国王室 财政收入划分为王室领地正常收入和议会授权的税收两种,限制国王的收入和供养人员”可 知,强调公私分离,君主受到限制。原因:根据材料“16世纪明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文官、吏员、武官、縻膳 生员、太监和宗室人员(明朝后期被供养的宗室人员数额尤其庞大

3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官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官僚和科举人员众多;宗法制影响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封建经济的 发展为国家可支配收入提供了保证。(2)影响:根据材料“16世纪明朝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文官、吏员、武官、康膳生员、 太监和宗室人员(明朝后期被供养的宗室人员数额尤其庞大),按最低数额估算得出,当时 的财政供养率为I: 65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财政供养阻碍J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 转型;国家供养人员多会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提高了政府运营成本,增加了 民众负担,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发展。根据材料“大约同一时期的英 国都铎王朝,财政供养人员大体分为以下两类:

38、一是在王室内部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人员, 二是为国家服务的高级官员,共约800余人,财政供养率约为1: 1977”可知,民众税收负 担较轻,有利于财富积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材料“彼时英国受国王财政 自理原则的影响,要求英国王室财政收入划分为王室领地正常收入和议会授权的税收两种, 限制国王的收入和供养人员”可知,英国都铎王朝财政供养有利于近代化转型;限制国王的 权利,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发展。18 .【罗马法律与国家发展】材料一罗马之所以繁盛乃至于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而留给西方后来者一个永恒 的帝国梦想,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政治意识通过立法而使之制度化

39、和 现实化,这个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又不断地催生出更为杰出地政治家和立法者,直到它所征服 的其他民族也最终在政治意识上成熟起来赵明罗马法与帝国政治意志之关系述略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不断侵蚀下,于476年宣布了灭亡。罗马人同 日耳曼人社会生活条件存有巨大差异:一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另一则是刚从氏族社会解体 的自然经济社会。因此,面对罗马人相对发达的精神层面一文化,尤其较发达的罗马私法则 不可思议,领略不了罗马法及其精神。同时由于不断的战争、痕疫摧残着西欧,致使田地荒 芜,商品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海上繁荣的贸易消失,城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从此西欧 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罗马法也他没不彰,步入了沉寂。苏彦新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对国家政治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分析罗马法在中世纪前期衰落的原 因。【答案】(1)作用:适应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大国疆域治理;以法律规范各地政治行为,促进 落后地区政治理性成熟;协调不同民族、阶层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