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学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教学教案学习目标:1、能自主赏读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2、能理解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3、对两位诗人的作品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1、简介作家作品,安排任务,了解作家作品、补充明确任务12、组织自主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3、组织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商量从作者抒发的感情商量交流4、组织自学(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结合自学商量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及诗歌 的意境的理解5、指导确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16、提供援助提出疑难7、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 课内1课外38、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9、师生共同反思
2、专题示例m走近曾卓或走近鲁藜,了解其人;(2)曾卓或鲁藜诗歌的风格(言语、手法、主旨)初探;(3)我眼中的某位诗人及其作品等等。附相1、作者简介曾卓,原名曾庆冠(1922-2022年)o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 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参加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 队,武汉沦落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参加全国文协, 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 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 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
3、长江)副社 长,中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 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 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1合集)、 (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作者在该 书的序言中这样说:“我期望朴实地唱出心中的歌:没有喧哗,没有装腔作势, 没有矫糅造作,不是仅仅用华美的言语将诗装饰起来,不是仅仅用智慧的言语将 诗点缀起来。我了解,读者是不简单被欺骗的。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愉快)、 (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
4、人手记)获新时期 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 歌诚恳朴素,饱含感情,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 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2、鲁藜简介:鲁藜(1914 1999)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家庭贫苦,未读完高小即开 始干各式活路,随父兄迁徙于湄公河两岸,得一台籍落魄文人陶冶影响,获得古 典文学初步知识。1932年回国,在海外飘泊16年。“七月派重要诗人。1933 年参加反帝大同盟,而后参加左联。1936年在沪入党,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抗 大学习,结业后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1949年任天津文协,1
5、955年,因 所谓“胡风案而蒙难二十多年远离文艺界。1980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 作协,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认为:“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 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 “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 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引入阶级学说。七七事变不久,胡风创刊(七月),取 意为二:亢战与现实主义。先后为周刊、半月刊、月刊,皖南事变后终刊。后又 办(期望)(1945年1月1946年10月),所刊作品收入胡风主编(七月诗丛), 人称“七月诗派。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 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2、查阅下面X可了解曾卓和鲁藜的
6、作品及相关知识:s/index. html其它内容内容教学处理课时诵读欣赏以诵读为根底,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想和理解。提供余光中简 介和(乡愁)的鉴赏:余光中:中国台wan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 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 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亮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 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别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辞别新婚 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 同胞难得
7、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 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 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 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心愿。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 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 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 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感情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 到达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8、,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 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齐整中有参差之美。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 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纳 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言语,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wan人 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心愿,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2)赏析:(乡愁)是一篇思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 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局部隔离反复的形式,表达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 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
9、而现在诗人特长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比照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 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别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 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 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 唱出了几千万台wan同胞的赤子之心。短诗在言语、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 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奇,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 (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 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
10、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年少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 子,儿子想念母亲。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 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 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 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 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感情是层层深刻、步步 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地,随着自己的成熟和 时代的开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 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亮的时代色彩。1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 选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训练2课时综 合学习与探究贯穿在课文的学习中处理,不单设课时。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