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同步练习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包身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同步练习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包身工》.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同步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几年前,包身工退出了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 “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o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等种种的权力致使的权力致使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黑企业老板有着 工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而是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 只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使得“包身工”这 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也使得包身工再一次在中学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
2、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 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 的。包身工的文学价值并不是依靠入 选教科书来彰显的,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 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 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 到珍惜和保护。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包身工退出了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 “不能与时B.包身工退出了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其“年代过于久远” “不能与时俱 进”。C.包身工退出了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年代过于久远” “不能与时俱 进”导致的。D.包身工退出了中
3、学课本,其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2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 应回归课本B.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C.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夏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D.夏衍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也慢慢被人们忘记了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A.生杀予夺真情视线B.令人发指生杀予夺温情视野C.草菅人命温情.视野D.令人发指草菅人命真情.视线4 .以下句子中,引号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包
4、身工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表示特定称谓)B.“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表示强调)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黄苣的菜叶(表示挖苦或否认)D.东洋婆会心地笑了: “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 (表示强调)5 .筛选下面文字中的信息,给“包身工”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 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 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 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 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
5、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的阶段性问题, 是我国城乡开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 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 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
6、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 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 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 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 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摘编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材料二: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 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
7、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 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 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 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 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 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 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开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 开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
8、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 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 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 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 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 3个百分点。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 不联系的情况还差。“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 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
9、问题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 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9次,每月都有联 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到达正常孩子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 教授说。(摘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及2016年7 月工人日报)材料三:目前中国共有6 102. 55万留守儿童,长期过着没有父母相陪的“一个人”生活。而湮没在历史时光中的留守者,至少有整整一代人。过去一直说如何重视,但具体到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这次明确了联 席会议制度由民政部牵头,是二十几年来的第一次。儿童不再留守,就是要让 他们与父母团聚。让父母返乡,还是让孩子随迁?学者段成荣的建议是,从
10、制度上创造条件,让孩子跟着父母进城。大学毕业后,黄湘洁作了一个“逆历史潮流”的选择:在家乡湘西的老司岩千年古寨,当一名幼儿园老师。黄湘洁的故乡在湖南老司岩,明清时期曾 富贾云集的千年寨子,今天一切依旧保持地理原貌一一很陡很长的石板路,村 口岩壁上比谁都老的古树,还有躺在荒野中间破败的祖屋。寂静,是最大的变守儿童守儿童化。今天的老司岩仅185户农家,685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去一半。39名,孤儿2名。1984年,一纸中央文件松开了乡村户籍人口 “自由出入”城市的高墙。仅1989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就从改革开放初期缺乏200万人迅速蹿到了 3000万人。即使闭塞如老司岩这样的古寨,也在错过第一波
11、打工潮后听到了风吹草动。1992年,黄湘洁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草动。1992年,黄湘洁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下她和姐姐、弟弟三人独守家中。那年黄湘洁两岁。“当时的乡村,穷是一种常态。”从事农村问题研究近3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段成荣说。1984年,还是在校研究生的他跟着导师到辽宁、山东等地的 农村调研,最大的体会就是农民那股想要外出谋生的深切冲动。彼时的中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才不久,粮食价格低,还需缴纳农业税费,种地基本不挣钱,有时辛辛苦苦干种地基本不挣钱,有时辛辛苦苦干年,还赔钱。尤以19941996年最为严峻。而远在近千公里外的广东佛山,当时外来工已经可以拿到数倍于内地的工资。以至于农民外出务
12、工,都被中西部地区政府视为一件大事拿到办公桌上讨论。四川那么更有趣,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 四川普查办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由政府推动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后 来被其他地区当作经验争相效仿。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黄湘洁的归来也让村里人不解。他们说,一 定是在外头找不到工作吧。2013年9月,在当了志愿者一年后,她消除了出走 的念头。她说,“不要让这些孩子再被遗忘了”。(摘编自2016年3月24日南方周末)6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虽然工作中还有问题,但这些工作
13、已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扫清了障碍。B.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大局。C.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D.像黄湘洁那样,在大学毕业后能够主动选择回到贫困的家乡当志愿者,并且最终为了那里的孩子留下来的,在当今中国还属于少数。7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 本方法,根本方法在于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用僵化的户籍制度约束人。8 .美国心理学
14、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结论说明,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 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才会心理健康。C.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前者对现有生活的满 意度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D.材料三中提到的曾富贾云集,而今却极度贫穷、寂静的村寨老司岩,在中国大地上绝非个案,而是我国村庄的缩影,他们已成为中国留守儿童的主要 聚居区。8 .以下事例不能说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约千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中,有近三成的儿童处于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9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相比物质的捐助,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精神培育 与文化滋养的需求更为紧迫和重要。C.父母不能陪在家乡或是把孩
15、子带到城市与自己一起,很多并非是父母不 想尽自己的监护责任,而是有着诸多无奈。D.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 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 觉得自己受歧视,9. 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10 材料二是如何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1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参考答案:1、B 原句句式杂糅,应去掉“因”“导致的”。2、A B项,不合逻辑,应先写众人的反响,再写少数人的呼吁。C、D两项和选文表述的观点不相符。3、B 令人发指:叫人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罄竹难书:把竹子 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生杀予夺:统治者掌
16、 握生死、赏罚的大权。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 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真情:真实的情况,真诚的心情或感情。视 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 假想直线;指注意力。4、C 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引用。5、解析下定义要用单句的形式呈现,答题模式一般为“本质属性”和“一 般属性”相加。答案包身工是签署了 “包身契”并预付三年包身费,由带工者供给住食、生死疾病一听天命的无偿劳动者。6、A A项“但这些工作已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扫清了障碍”错,原文材料一中说“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o
17、 7、A B项“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错,原文是 说“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 o C项,“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 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错,原文“有87. 8%对未来怀有 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D项,材料三第三段说的是“黄湘洁的 故乡在湖南老司岩,明清时期曾富贾云集的千年寨子,今天一切依旧保持地理 原貌一一很陡很长的石板路,村口岩壁上比谁都老的古树,还有躺在荒野中间 破败的祖屋。寂静,是最大的变化”,从文中看不出“极度贫穷”和“他们已成 为中国留守儿童的主要聚居区”这两点信息。8、C C项,是从父母角度谈到不能照顾留守儿童的原因,不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9、答案材料二主要是调查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如材料二的第一段“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 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比照的材料来突出观点;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 说明观点;引用专家的言论来说明观点。10、答案父母层面: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地方各级政府层面:要认真落实执行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基层乡 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和义务;国家层面:其一, 家需要出台政策保护留守儿童;其二,改变僵化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留 守儿童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