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范成大。这首诗写的是夏季江南的田 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乡村景物的 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描写了 南方乡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园风光中,诗人描写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 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童趣。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辛弃疾。这首词为 我们描绘了一幅乡下某人家的生活图景。辛弃疾用极其简练的文字,勾画了一幅 乡下某人家依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学情分析经过前面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注音和工具书将古诗词读通 顺,并且能
2、够通过注释简单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教学目标1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3 .了解古代的词和词牌。4 .理解诗词的内容,想象古诗词描绘的生活情景,体会古代儿童的快乐及乡 村生活的纯朴和谐。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古诗词内容,想象古诗词描绘的生活情景,体会古代儿童的快乐 及乡村生活的纯朴和谐。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清平乐村居的音乐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3 .交流:低矮的草房边上,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动,岸边草儿青青。4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二)感受村居的
3、“人美”导学: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呢?给你印象最深的, 或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呢?示例1:喜欢顽皮、淘气的小儿。(课件出示小儿卧剥莲蓬图和相关文字)(1)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词?你能说说为什么最喜欢小儿吗?请读出 你的喜爱之情。(2)理解“亡赖”。你在生活中听说过“亡赖”这个词语吗?在这句词里, 你觉得它是无赖的意思吗?再读读这句词,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亡赖”?(预 设:卧)(3)师:引导想象小儿“卧”的姿势。这里的卧,是趴着,脸朝下。大胆 想象,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时还会有哪些姿势。(预设:一会儿趴着,一会儿 躺着,真是优哉游哉)(4)引导想象画面。师:读着读着,你的眼
4、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 自由想象小儿无拘无束的样子)(5)用“时而”或“一会儿”,把“卧”的画面说一说吧!示例2:喜欢勤劳懂事的大儿、中儿。(出示课件)(1)引导想象画面。读着这句词,你的眼前乂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2)体会人物品质。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是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他们一起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图。(3)师指名朗读,指导读出喜爱之情。示例3: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让我觉得美。(出示课件)(1)师引导: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他们都满头白发了,也许 牙齿都掉光了,他们还美吗?美在何处?(2)示例: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他 们的相亲相爱
5、让人感到美。(3)理解“相媚好理“相媚好”。师引导:用书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4)师生合作朗读。师引导: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相亲相爱,真让人惊讶。 请同学们把这种感受带到词中,再读这句词。(生有感情地读)师:不仅你惊讶,辛弃疾也很惊讶,你看他都禁不住走进茅屋去问了。哪个 词语表明他在问?(预设:谁家)“白发谁家翁媪? ”注意“谁家”两个字,要 读出问的语气。(生读句子)这两位老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恩恩爱爱,亲密无 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哟!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词。(5)引导想象说话。师引导: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 口几杯酒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老爷爷望
6、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笑着说:老伴呀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也乐得笑开了花,说:老头子呀同桌练习说话。师指名交流。(6)引导体会情感。师引导:老两口那个高兴呀,老爷爷笑着说,想当初咱们认识的时候你还 是个小姑娘,一晃就是几十年了。虽然现在咱们老了,但孩子们却让我们放心, 高兴呐。这正应了那句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这就是“相媚好”。有感情地朗读词。师: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再读这句词。(板书:相媚好 情)3.提炼词眼,沉醉词境。(1)师引导: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示例:“醉”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醉了,还指陶醉。(2)引导体会乡村生活的乐趣。师引导:是啊,老两口很陶醉。我们再来联系上下文,品味词
7、中深意。从 词的上阕中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预设: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师: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呵呵地陶醉其中呢?老两口 到底“醉”在哪儿?请把你的想法简要地写在纸上。生练习写片段。师指名交流写的片段,师生共同评议。(3)指导朗读。师引导: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 子就有多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陶 醉的还有谁?(预设:作者)是啊,词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师引导:请同学们读出词人那陶醉的感觉来。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师引导: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陶醉了?(预设:我们)让我们一
8、起陶 醉在村居的美景中。师配乐,全班朗读整首词。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生活?(预设:幸 福温馨,富有人情味)4.指导背诵。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 悟,有效地突破了学词的重难点。采用“以图画为先导,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 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 中之言。五、感受情怀1 .认识诗人辛弃疾。辛弃疾,宋代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时,中原己为金所占,辛弃疾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这首词写于他晚年归隐时闲居农村时所写。2 .升华情感。可以说,这是词人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同时在不经意间,流
9、露了词 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听到那婉转的南方口音,看到这样 一幅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人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 暖,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3 .再读全词。设计意图了解词作背景,更有利于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茅、翁、檐、赖、录h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茅、翁”是上下结构的字;“檐、赖、剥”都是左窄右宽的字。3 .教师重点指导:茅、檐、赖。4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5 .集体评议。设计意图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熟习。本环节意在给学生一定的 书写时间,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的良好习惯
10、,通过指导和练写,不仅使学生重 视写字,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七、拓展练笔1 .读词句,结合自己的感悟,想象词句中呈现的情景,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展开合理想象,将课文改编成一个小故事。2 .大胆想象,揣摩人物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出人 物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将文本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融入孩子的想象,把 想象内容化为文字,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给学生课堂主人地位,增强语 文综合素养。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 麦花(雪白) 日长篱落 蜻蜓峡蝶杏子(肥)菜花(稀)宿新市徐公店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喜爱秀丽恬静幸福和谐清平乐-
11、村居茅檐 小溪 青草翁媪、大儿、中儿、小儿 教学反思本文的三首诗词均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画,所 以在学生充分朗读并且了解诗词意的基础上,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着诗 词句来说说自己在诗词中想象到的画面,并且采用诗词配画的形式,联想画面, 真正读懂古诗词,感知诗人、词人的情感。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乡村吗?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幅幅和谐的画卷,定会给你别样的感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古诗一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板书课题)2 .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是指四个季节。“田园”指出家,乡 村
12、。“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ng”,“杂”是平舌音,“杂兴”的意思是随兴 而写的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其中的第二 十五首(关于夏季的诗)。3 .了解作者。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 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家二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 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 理负担。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一)学习生字词1 .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平舌音“杂。读通诗句。2 .指名朗读,齐读。3 .默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想办法解
13、决。4 .学习生字:杂、篱“篱”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林+离二篱(二)理解古诗1 .根据节奏划分,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 .理解第一句诗。(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梅子、杏子、麦花、菜花(2)它们生长得怎样?(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3)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果园里梅子成熟了,金灿灿的,杏子也长得很肥美。田野里小麦开花了, 雪白一片,油菜花渐渐凋谢了。)(4)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句诗作者写得是静景,有花有果,有形有色。抓住了梅子,杏子,麦 花,菜花这四种景物的特征,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5)你能
1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想象到的画面吗?学生汇报:来到果园,我看到了:金黄色的梅子和肥硕的杏子挂满果树,仿佛肉嘟嘟的 娃娃在冲我欢笑。来到川野,我看到了: 一望无际的养麦花仿佛被一片白雪覆盖,旁边的油菜 花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因为花已凋落显得稀稀落落。(6)指导朗读。这幅画面是不是很美呢?快来对着美景,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 下吧!3 .理解第二句诗。(1)重点理解“日长、篱落、峡蝶”的意思。(2)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3) “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什么?(4)这两句诗写出了什么?(这两句诗有动有静,运用动静结合,写得很巧妙。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 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余味无穷。)
15、(5)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表现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因此,在朗读时要放慢节奏,读得 舒缓,读出田园的宁静、闲适。(6)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7)教师引导想象:蝴蝶和蜻蜓飞来飞去,可爱极了,为什么筒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让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充分的讨论,了解夏天人们的劳 动情况,感受农民的繁忙和劳动的辛苦。)4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设计意图感悟诗句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过程中,辅以 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理解古诗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 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三、背诵积累,实践拓展。1 .背诵古诗。2 .选择你
16、喜欢的古诗,结合里面的诗句,给古诗画一幅配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设计意图制作“诗配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 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 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杂、稀、篱、蜻、蜓、蝶。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杂、篱”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稀、蜻、蜓、 蝶”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蜻、蜓、蝶”部首相同,都是“虫”字旁。3 .教师范写:杂、稀、蝶。4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5 .集体评议。设计意图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
17、的学习靠熟习。本环节意在给学生一定的 书写时间,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的良好习惯,通过指导和练写,不仅使学生重 视写字,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谁能背一背? (指名背诵)2 .谈话导入: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充满自 然美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又将走进杨万里,向我们展示的那生机勃勃的春日出 园风光!(板书课题)3 .理解题目。宿新市徐公店:“宿”是住宿。“新市徐公店”诗人投宿的地方。题目的 意思是:从题目来看,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投宿徐公店时的所见之景。4 .了解作者。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18、。南宋诗人。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 兴四大家”。著有诚斋集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诗的学习。而让 学生把理解诗题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激励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同时也降低了诗 题的理解难度。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一)学习生字词1 .师引导: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在徐公店附近漫步,欣 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 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生字。(3)朗读诗句,学习认读“徐、疏二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疏”读“shf。“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彳+余二徐。课件出示“疏”字的汉
19、字演变。(二)理解古诗2 .根据节奏划分,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3 .理解第一句诗。(1)师引导看插图,指导理解“篱落”“树头”。(2)引导理解“径、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山行中有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回顾一下, 这里的“径”是什么意思?预设:小路。师引导: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径”也是小路的意思。(3)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指生汇报: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径”,第一句诗写的是远景, 第二句诗写得搭石近景,一远一近,给人以悠远宁静之感。(4)理解诗意。生说,师归纳: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 未形成浓郁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5
20、)指导朗读。“篱落疏疏”读时要轻快,“疏疏”语气不要太重;“一径深”画面悠远灵动, 读时要舒缓,重音落在“深,4 .理解第二句诗。(1)指生朗读。(2)理解诗意。(3)指导朗读。“儿童急走”“飞入菜花”等词语浅显易懂,读时要轻快,“菜花”语气不要 太重;“无处寻”读时要舒展,重音落在“寻。语音绵长,给人意犹未尽之感。5 .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 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 物。(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2)示例: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菜花”“儿童” “黄蝶”“径(3)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
21、现出了怎样的情景。生交流汇报。6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的静景美丽,动景有趣,快来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再看插图理解,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诗中所营造的意 境,领略诗中风光,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方法。三、背诵积累,实践拓展。1 .师引导: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联系诗句大胆地说一说想象到的画 面。在说之前,同学们可以想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诗中所提到的景物。2 .想象诗的意境。(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 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2)示例: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径,小径旁的树上刚刚长出来的 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
22、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就再也找 不到了。(相机板书:儿童追黄蝶菜花)(3)创设情境朗读。师指导: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会有 什么感受呢?生大胆想象交流。师相机引导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诗句。指导背诵。师:我们一遍乂一遍地诵读着诗句,那些画面,那些文字,相信早己经深深 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谁能背诵给同学们听听呢?(师指名背诵)设计意图入意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 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我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 悟诗情三个环环相扣的步骤。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会写的字:宿、徐、疏。
23、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宿”是上下结构的字;“徐、疏”都是左窄右 宽的字。3 .教师重点指导:徐、疏。4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5 .集体评议。设计意图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熟习。本环节意在给学生一定的 书写时间,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的良好习惯,通过指导和练写,不仅使学生重 视写字,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谁能背一背?(指 名背诵)2 .过渡:背得真好!奖励大家欣赏音乐(播放ppt),好听吗?同学们知道 这首歌词出自哪里吗?3 .(板书:清平乐村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看看题目
24、,你有 什么发现?(1)为什么这个题目跟前两首诗的题目形式不一样? 教师可举例,对比说明“诗和词在形式上的区别”。(2)小结:词的题目由词牌名和词题组成。在这里“清平乐”是词牌名,这 首词最开始是配乐唱的歌曲,“乐”在这里读yuM “村居”是词题。意思是乡村 生活。4 .齐读课题。5 .了解作者。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词作以豪放为主。他与苏轼并 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以音乐欣赏引出要学的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词的特点1 .借助拼音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导学:除了题目不一样以外,找找词句和我们之前
25、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 样?(1)词句有长有短,不像古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词相对而言形式更 加自由一些。(2)中间的空行把词分为两部分,相当于把歌词分为两段,在这里我们称 这两部分为上阕和下阕。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有停顿。(3)词押韵ao “小、草、好、媪;ong “东、笼”。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词体、了解词韵,感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 优美,有助于学生对词的理解。三、理解词意(-)学习生字词指名读词,辨析字音。加一加的方法:专+助二锄。看图识记:剥橘子。(二)理解词意L根据节奏划分,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3 .理解上阕的意思。(1)指生读上阕。(2)抓住重点词理解意思。理解“茅
26、檐、青青、翁媪”的意思。(3)根据词意理解上阕的意思。4 .理解下阕的意思。(1)指生读下阕。(2)说说下阙写了哪些人的活动?(3)根据词意理解下阕的意思。5 .指导朗读。(1)齐读词。(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6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注解,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并初步感 知词的内容。四、品读赏析,感悟词境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平乐村居也是如此,每一句词都是 一幅生动的画。(一)品味村居的“景美”导学:这些画面有些是写景的一一请你读(指名读词句),有些是写人的一一 齐读词句。1 .第一个画面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2 .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