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之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之四.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之四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共20分)1、内籀2、近代新学3、俱分进化4、托古改制。5、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二、分析申论题: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进行论述(每题30分,共3题,任 选2题,共60分)1、梁启超说:(1)国家者人格也。(有人之资格谓之人格。)凡人必意志然后有行为, 无意志而有行为者,必疯疾之人也,否那么其梦吃时也。国家之行为何?行政是已。国家之意 志何?立法是已。(2)凡员颅方趾以生于今日者,皆以国家一分子之资格,而兼有世界人类 一分子之资格者也。(3)以上所论,以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而保育政策,那么 期成世界的国家之一手段也
2、;强有力之政府,那么实行保育政策之一手段也;政党内阁,那么求 得强有力政府之一手段也。而所以能循此种种手段,以贯彻最高之目的者,其事纯系于国民。 夫以兹事泛责诸全体国民,殆茫然无下手之方,依依乎假设不得要领也。虽然,民之为性也, 其多数平善者,恒受少数秀异者所指导而与为推移。(4)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 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 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 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5)我国自政体不变以来,国民心理,约可分二种:其乐观者流,睹 专制旧朝摧灭之易也,自咤为冠古今、轶万
3、国之大成功,以谓自今以往,吾事已毕,晏坐以 待黄金世界之涌现而已。其悲观者流,那么谓吾国数千年所以维系国家之中心点,从兹断绝, 共和之祸,烈于洪水猛兽,自今以往,惟束手以待陆沈。吾以为两说俱失之者也。梁启超上 述论述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这样的主题是一种什么思想?梁启超是按照怎样的逻辑关系来 展开这一思想的?你对这一主题有什么看法?你赞同梁启超的论述逻辑吗?从材料中选择 一个角度提出自己对梁启超要回答的核心问题的看法。2、冯友兰说:(1)“了解某物是怎样一个东西,或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即是了解某 事物是属于某一类者,是表现某理者。人对于理底知识,谓之概念。凡依内涵最浅 底概念底了解,即是最低程度
4、底了解。(2) “混沌不是了解的对象,因为被了解者,即不是 混沌。因此混沌是不能有意义底(3) “一事物所表现底理,我们假设皆知之,那么我们对于 此事物,即可谓有完全底了解。完全底了解,即最高程度底了解也。不过最高程度底了解, 理论上虽是可能有底,而事实上是不能有底。”(4) “一名言底知识,在经验中得了印证,因此而确见此名言所代表底概念,及此概念所代表底理。因此此经验与概念联合而有了意义, 此名言与经验联合而不是空底。得此种印证底人,对于此经验及名言即有一种豁然贯通底了 解。此种豁然贯通底了解,即是所谓悟。此种了解是最亲切底了解,亦可以说是真了解 (5) “就一方面说,以心静观真际,可使我们
5、对于真际,有一番理智底,同情底了解。对于 真际之理智底了解,可以作为讲人道之根据,对于真际之同情底了解,可以作为入圣 域之门路J 冯友兰是如何处理我们平常所说的“了解”这一概念的?这些论述表现了冯 友兰哲学思想具有什么特点?对于“了解”这一概念你可以提出怎样的哲学处理方案?3、胡适说:(1) “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 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2) “假设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 来,便成了哲学史。(3) “生活就是人与环境的交互行为,就是思想的作用指挥一切能
6、力, 利用环境,征服他,约束他,支配他,使生活的内容外域永远增加,使生活的能力格外自由, 使生活的意味格外浓厚。”(4) “经验就是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胡适哲学思想的基本逻 辑脉络。你如何理解生活?你理解的生活可以进行怎样的哲学归结和哲学阐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共20分)1、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2、合心而言实在,合理而言实在,合意义价值而言实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共20分)1、归纳法。2、中国近代哲学开展的基本趋向是近代新学的兴起。人们一般把不同于传统旧学的、 包含了西学的内容、具有一种新的面貌和向新的趋向,主张改革,并表达于新式学堂之中的、
7、 具有近代学术形态和性质的学说称之为新学。3、章太炎认为善和恶都是进化的。4、康有为认为所有的学问共同的方法是借古人来表达社会改革的主张。5、严复认为西方文化的优点之一是以自由作为根本,民主是补充,中国改革也要保障 民众的自由,如此才有实际的内容。二、分析申论题: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进行申述和辩论(每题30分,共2 题,共60分)1、梁启超回答了救国和国家富强的主题,这个主题表现了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民族主 义(10分);为了实现民族富强的理想两个主要的要素是政府和民众,而要实现这两点需要 新的文化和学术;而其核心问题是国民性问题(10分);自由发挥(10分)。2、冯友兰从理性的立场,
8、根据经验和理性的关系,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理性和价值 的关系来理解来处理“了解”这一概念的。(15)这种处理由于突出了理性的核心地位,把 混沌的经验排除了了解的对象,把概念不能分析的内容排除了了解的对象,虽然他用负的方 法进行了某种补充,仍然显示了不完善性,可以认为了解可以不依赖概念而实现就可以超越 他的理解。(15分)3、胡适把哲学看作是解决人生问题和生活的问题的(10分);而生活他认为就是经验 (5);经验又包括直接的经验和间接的经验,间接的经验具有某种对直接经验的联络作用, 真理就成了生活的一种实用的工具。(10)自由发挥(5)o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共20分)1、依据现量、比量和直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意欲的向前、向后和调和折中的 运行来说明世界文化。(10分)2、就合心而言实在的角度看,心与物是不可分的整体,为方便计,称灵明能思者为心, 延扩有形者为物,心为物之体,物为心之用;就合理而言实在而言,理是心的一局部,代表 心之灵明局部,是心的本质,是本心,感觉意见情欲是偶性。心是主体范畴,与感觉经验、 主观意志、情感欲望有关;理是客体性范畴,表示精神实体的普遍性和恒常性,包含有共相、 原那么、法那么、范型、标准、尺度以及其他许多意义;就合价值而言实在而言,他认为信仰是 知识的一个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