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 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作业课后提能演练A组基础巩固练1 .以下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B.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C.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D.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这对牧草不利【答案】D 【解析】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A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B正确;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各种形 式的信息传递,C正确;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和牧草均 有利,D错误。2 .诗句“离离原上草,
2、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脍炙人口。从生态学的 角度分析,其反映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和群落演替的类型分别属于()A.抵抗力稳定性,初生演替B.恢复力稳定性,初生演替C.抵抗力稳定性,次生演替D.恢复力稳定性,次生演替【答案】D【解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该诗 句反映出草原被火烧后,又能恢复,属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类型中的恢复力稳定性,同时也体 现了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应选D。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关键作用。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的一定的规律性变化而实现的B.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
3、负反应调节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建造“生态屏障”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物种的丰富度有关,物种越多,营养 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负反应调节在生态系 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 .如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浮萍一水撼暨金鱼藻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拟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狮和虾的比例应适中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答案】B【解析】在小生态瓶的不同水层有不同
4、的生物分布,所以其群落存在垂直 结构,A正确;虾和螺蜘吃金鱼藻,所以小生态瓶中有食物链存在,B错误;为保证生态瓶 的正常运转,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比例应适中,C正确;生态瓶的稳定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 照条件,D正确。5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如蝉在夏天的鸣唱;地甫鸟的雄鸟在发现天敌 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 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
5、传递的负反应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答案】B【解析】声音、光属于物理信息,动作属于行为信息,椿象之间通过化学 物质传递化学信息,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非生物环境(如颜色、湿度、 温度、磁力等),并不是只来自生物,B项错误;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 传递,C项正确;信息传递的负反应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D项正确。6 .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入以 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 水体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6、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丧失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答案】A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 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 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治理前的水 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而不是丧失,A错误;芦苇、香蒲属于挺水植物,由于其茎叶局部高出水
7、面,因此它们更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因此引种二 者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放养植食性鱼类,鱼类可以 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食物,这样,浮游植物中的能量就流向鱼类,进而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C正确;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 手段,D正确。7 .以下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T S4*cAA4C A* 川T S4*cAA4C A* 川T A【答案】D 【解析】生产者的种类越多,食物链的条数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越不易 被破坏。8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负反应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
8、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C.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答案】D 【解析】负反应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的基础,A正确。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就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B正确。恶 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一旦被破坏,也 不容易恢复,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 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
9、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B组能力提升练9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以下有关表达错误A.两个种群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一乙8.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答案】D 【解析】在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趋势,捕食者呈现后增加者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图中甲种群为被捕食者,乙种群为捕食者,那么能量流动方向 是甲一乙,A项正确;M点时甲种群的曲线是下降趋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的曲线 是上升趋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项正确;分析两个种群曲线可知,甲数量的增多,会使 乙
10、的数量随之增多,乙增多到一定数量,甲的数量会随乙的增多而减少,两种群数量变化说 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正确;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而且正趋于稳定,D项错误。10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 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来的结构状态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值)A.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强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强C.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D.甲为森林生态系统,乙为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甲偏离稳态的幅度大,说明其抵抗力稳
11、定性差,乙恢 复稳态所需时间长,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弱,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应强于草原生态系 统。11 .如下图,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烟草叶片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烟草y帝种蛾幼虫的天敌 一吸引天敌白天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甲种蛾幼虫方讪:W:咏女乙种蛾躯赶乙种蛾A.甲种蛾幼虫与其天敌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B.在烟草叶片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时起作用的信息类型是物理信息C.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D.图中所示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可表示为/甲种蛾幼
12、虫一天敌烟草乙种蛾幼虫【答案】B【解析】烟草叶片可通过释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 发挥作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12 .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 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 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 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工程未被入侵时期轻微入侵时期重度入侵时期植物种类/种15012169碳储量/(吨公
13、顷1)植被56.350.943.5凋落物2.03.55.4土壤161.9143.2117.7B.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C.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两者之间既有寄生关系也有互利共生关系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将逐渐降低【答案】D 【解析】由于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植物大量死亡,种类也迅速减少,因此 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会逐渐减少,A错误;比拟从未被入侵到重度入侵三个阶段, 随着凋落物的增加,土壤腐殖质中碳储量却下降,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在逐渐增强, B错误;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
14、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 物质,说明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是寄生关系,没有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通常对同一 个生态系统来说,破坏越严重那么越难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随着入侵程度的加重,不但抵 抗力稳定性降低,恢复力稳定性也降低,D正确。13 .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蜜蜂中的侦察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 察蜂跳“圆圈舞”,那么说明蜜源的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 o(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 上包含种间互助和 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功能
15、看,信息传递可以,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 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实验设计见下表:组别假设操作步骤预测结果结论1通过花的味道识别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o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 o如果将第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 ;b. o每组实验测定的指标是 O【答案】(1)行为信息(2)捕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3)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将 白纸染成花朵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朵不同 a.“模拟花”与蜂箱的 距离相等b.晴天无风 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