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1895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人体的稳态(二)随堂检测知识点一 体温调节1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C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D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解析:选 D。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 错;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B 错;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代谢,使产热增加,C 错;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D 对。2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B在

2、 AB 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 CD 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D在 D 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解析:选 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进而减少散热量,A 正确;AB 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B 正确;CD 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 错误;在 D 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 正确。3(2018甘肃天水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

3、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A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机体主要以乙形式散热B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调节状态由丁丙C丁图丙图状态时,机体减少散热,皮肤温度升高D甲、乙、丙、丁均由神经调节解析:选 C。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汗液增多,维持体温恒定,进入寒冷环境时,则反之。甲、乙、丙、丁均由神经调节。4(2017高考全国卷)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 41 环境中 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

4、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解析:(1)哺乳动物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汗液分泌量,使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哺乳

5、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会冷得发抖,此时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使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答案:(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 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知识点二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5(2016高考全国卷改编)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选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6、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A 正确;肾小管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分的,B 错误;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可通过增加饮水量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C 正确;饮水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3激素减少,导致尿生成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正确。6如图表示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解析:选 D。由于甲

7、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故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A 正确。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 正确。产生渴觉及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过程是神经调节过程,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所以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 正确。渴觉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 错误。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8、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解析:选 B。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呼吸增强,故 ATP合成加快,A 错误;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B 正确;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C 错误;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但也与大脑皮层有关,比如人会添加衣物,这就是大脑皮层调节过程,D 错误。2(2018辽宁葫芦岛一中高二期中)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的现象。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全身颤抖是由于骨骼肌收缩,有利于加快产热B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有关C此时内环境发生变化,下丘脑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D肝脏、甲

9、状腺等人体结构参与该过程的调节解析:选 C。全身颤抖是由于骨骼肌收缩,有利于加快产热,A 正确;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有关,B 正确;此时内环境发生变化,大脑皮层产生冷觉,C 错误;寒冷情况下,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产热的主要器官之一是肝脏,增加产热的措施之一4是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产热,D 正确。3(2018鸡西高二期中)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B下

10、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C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解析:选 A。由此实验现象可知,刺激下丘脑前部会引起出汗,这与散热有关;而刺激下丘脑后部会引起寒颤,这与产热有关。4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时,酶活性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C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解析:选 D。人为恒温动物,寒冷时,体温不变,酶活性不变,A 错误;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B 错误;寒冷时,人体

11、产热和散热也达到平衡,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C 错误;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有关,D 正确。5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 30 室外进入 0 冷库中,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 30 进入 0 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非条件反射现象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形成在大脑皮层C从 30 进入 0 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抗利尿激素也增加D同 30 的环境相比,处于 0 的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解析:选 C。人为恒

12、温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冷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当人从30 进入 0 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现象;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汗液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恒定。6(2018长春十一中高二期中)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 A,所处环境温度由 5 突升至 40 ;在时刻 B,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在 A 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B在 AB 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升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

13、加C在 BC 段时间内,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在 BC 段时间内,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解析:选 D。A 点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是神经调节,A 错误;环境温度升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 错误;BC 段环境温度降低,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C 错误,时刻 B 环境温度又突降至 5 ,BC 段汗液分泌减少,体内水分增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 正确。7.(2018延边二中期中)如图所示,将 20 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青蛙:变温动物;小鼠:恒温动物)同时分别置于恒温

14、15 、25 条件下一小段时间,在改变温度的这段时间里,预测它们的耗氧量、产(散)热量变化情况(假设 20 条件下四只小动物代谢水平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产热量丙的产热量B乙的耗氧量丁的耗氧量C甲的产热量甲的散热量D丙的产热量丙的散热量答案:D8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 ab 段和 bc 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选 D。由图可以看出,从 60 到 80 分钟,体温迅速升高,从 80 到 100 分钟,体温又降回到正常状态。发热使体温升高;寒颤使产热增加,也会使体温升高,A 错误。提高环

15、境温度,体温并不会明显升高,B 错误。出汗减少并不会使体温下降,C 错误。剧烈运动可使体温升高;出汗增加由于可带走大量热量,会使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D 正确。6二、多项选择题9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离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解析:选 BC。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项错误。渴觉中枢兴奋说明机体处于缺水状态,则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B 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会引起尿量增加,C 项正确。细胞外液离子

16、浓度降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会增加,D 项错误。10沙漠中的动物经常会因长时间找不到水源而饥渴,此时机体内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解析:选 BD。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A、C 错误,B 正确;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 正确。11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天早晨起床后,应饮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溢血的发生;平常生活中,应注意定时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因为口

17、渴表明内环境已经缺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床饮水后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B渴觉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C人体感觉口渴时表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一般情况下,若喝水多,尿就多;若喝水少,尿就少解析:选 BC。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A 正确;渴觉的产生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活动,B 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人会感觉口渴,C 错误;一般情况下,喝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少,尿液多;喝水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多,尿液减少,D 正确。1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7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 D、E 和

18、 F 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 BCG 完成调节CD 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解析:选 AD。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皮肤和汗腺散热;但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 BCG 这个反射弧来完成对体温的调节;D 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三、非选择题13下图表示人的体温调节机制。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体温调节通过产热、散热两个机制来实现。产热调节机制的途径是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散热调节机制的途径是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体温)A、BEF(体温)”的

19、途径反映出人体体温的稳定是通过_系统调节的。(2)当机体处于不同状态时,产热量可能有较大幅度变化的是 D 中的_。(3)某人体温在 12 小时内都处于 38.5 (0.05 )时,此人的产热量_散热量。当人的体温由 36 上升到 42 的过程中,体内酶的催化效率将_。(4)正常情况下,当体内产热量大于体表散热量时,C 的反应是_。解析: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激素对细胞的代谢起调节作用,可对产热量有影响。安静时,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但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是安静时的 1015 倍,故产热量可能有较大幅度变化的是骨骼肌。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表明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 37

20、 ,从 36 到 37 ,酶的活性上升,从 37 到 42 ,酶的活性下降,故人体此时觉得不适。正常情况下,当体内产热量大于体表散热量时,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必须增加散热,所以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答案:(1)(体温)A、BED、F(体温) (体温)A、BEC(体温)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2)骨骼肌(3)等于 先上升后下降 (4)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814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 A、B 的名称:A_、B_。(2)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 38 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此时,体内温度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写出此时人

21、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 A 的调节属于_调节,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解析:(1)观察题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抗利尿激素的合成是在下丘脑,而释放是由垂体完成的。(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其途径是: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在 38 环境温度时,人体会大量出汗,从而流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了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合成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对水分重吸收增强,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引起渴觉,增加机

22、体摄水量。答案:(1)下丘脑 垂体 (2)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此时人体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水分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3)负反馈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系统/机体的相对稳定)15(2018山东潍坊期末)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 A、B、C 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 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 A 紧密连接

23、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 B_(填9名称)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2)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_中合成,最终经过_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3)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 C_(名称)结合后,启动 a 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_。(4)当正常人一次饮用 1 000 mL 清水,约过半小时后,尿量就开始增加。其调节过程是。请完善:_;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 过程增强;_。解析:(1)图中 B 位于组织细胞之间,应为组织液。(2)水通道蛋白属于细胞膜蛋白,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经由内质

24、网、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转运至囊泡膜上。(3)C 与抗利尿激素结合,则 C 为抗利尿激素的受体;由图可知,C 与抗利尿激素结合后启动 a 过程导致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增加,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4)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引起体液中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 过程增强;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排尿量增加。答案:(1)组织液(2)核糖体 高尔基体(3)(抗利尿激素)受体 对水的通透性增强(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体液中抗利尿激素减少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管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导致排尿 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