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1867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生物育种方法比较生物育种方法比较核心精要1育种方法比较方法原理适用条件优点不足方式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操作简单,可得到多种性状组合获得纯种,耗时较长杂交、连续自交和筛选单倍体育种选育性状为显性性状时,可显著缩短育种时间操作相对复杂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单倍体幼苗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本物种具有所需性状获得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生长期延长,结实率低染色体数目加倍 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各物种暂无所需性状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创造所需基因和性状不一定能获得所需性状;可能失去优良性状;筛选范围大、时间长物理、化学因素诱变基因工程育种DNA 重组其他物种具有所需性状定向改变物种的基因组成操作

2、复杂,技术含量高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2.与杂交育种有关的几个注意点(1)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在子代中出现该性状的个体即可。(2)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后者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3)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不同: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的众多类型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直到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 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3根据育种目的选择育种方式(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

3、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可用单倍体育种。(4)若要提高营养物质的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2(6)若要培育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如马铃薯、甘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对点训练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B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为获得隐性纯合子,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D为了解决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B B 由于单倍

4、体高度不育无法形成种子,单倍体育种需对单倍体幼苗进行诱导染色体加倍处理,故 B 错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通过杂交育种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即可。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欲培育出基因型为 aabb 的新品种,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 ) 【导学号:01632163】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D D 人工诱变育种有很大的盲目性;基因工程育种难度比较大;单倍体育种操作复杂;杂交育种则只需双亲杂交后,F1自交,即可在 F2中直接选育出所需的新品种(aabb),育种周期短,且操作简便。3利用二倍体植株培育作

5、物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单倍体缺少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C诱变育种的缺点是由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致D某新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则在培育该品种过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B B 二倍体的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但其不缺少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B 错误。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AABB;aB;AaBBC;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

6、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B B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生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 aB 的生物;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C 的生物;通过多3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 AAaaBBBB 的生物。5如图所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品种的最简捷途径是VB通过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通过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 D 因单倍体 ab 不能产生种子,故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由 ab 经花药离体培

7、养成的幼苗。6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01632164】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D D A 项,图示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因未进行酶活性检测等,故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要求。B 项,X 射线等物理因素既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C 项,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特定需求的菌株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D 项,人工诱变的突变率高于自发突变,但不一定每轮诱变都是与高产相关的基

8、因发生突变。7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1)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表所示:品系甲乙丙基因型DDGGddGGDDgg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4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 F1,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_。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 d 控制。基因 e 对 d 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

9、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 位于 9 号染色体上,e 对 d 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 使蔗糖含量提高 100%(非常甜),Ee 提高 25%(比较甜),EE 则无效。最初研究者为了探究 d 和 e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时,则 d 和 e 基因是否独立遗传。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3)如果玉米第 6 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_。(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

10、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中的处理方法 A 和 B 分别是指_、_。解析 (1)甲为 DDGG,乙为 ddGG,丙为 DDgg,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故选亲本为甲丙或乙丙的组合。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 F1为 DdGg,F1基因型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从甜味性状分析,子代非甜甜味31,推断亲代组合

11、为 DdDd;从糯性性状分析,子代都是非糯,推断亲代组合为 GgGG;综上所述,该品种的基因型是 DdGG。DdGgDdGG,子代甜味非糯为 ddGG( )和 ddGg( ),只有 ddGg( )自交子代才会出现甜味糯性玉米 ddgg,比例为 1 21 21 21 21 4。(2)如果 d 和 e 基因独立遗传,即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1 85(ddee)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1DdEe(非甜)1Ddee(非甜)1ddEe(比较甜)1ddee(非常甜)。实际结果是子代为 1DdEe(非甜)1ddee(非常甜),即亲代普通玉米(DdEe)只生成 2 种配子:1D

12、E1de,即两对基因同在 9 号染色体上,而且 D、E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3)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由于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故交叉互换后单体上的基因也相同,不改变配子基因型,不影响遗传。(4)快速育种方案为单倍体育种,长果穗白粒 Hhff 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Hf,再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获得纯合子HHff;同样方法处理短果穗黄粒 hhFf,获得纯合子 hhFF,HHff 和 hhFF 杂交获得杂交种HhFf,并且 HHff 和 hhFF 留种。答案 (1)甲与丙或乙与丙 DdGG 1 8(2)普通(非甜)比较甜非常甜211 两对基因同在 9 号染色体上,而且 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3)没有,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4)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