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申报指南.doc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申报指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 科技创新步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 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指南。一、扶持重点和方向(一)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发L优质粮食生产技术。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支持高产优 质、精准高效、轻简省工生产技术研发;支持关中灌区小麦玉米 “吨半田”和陕北渭北春玉米“吨粮田”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 广;支持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优质高产品种示范推广;支 持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经 营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2,优势主导产业技术。聚焦苹果、奶山羊和设施蔬菜,支持 苹果产业转型升
2、级技术集成,果树优质砧木和优良品种的砧穗最 佳组合研究应用;支持奶山羊产业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和应用;支 持设施蔬菜标准化技术攻关,光、热、营养要素高效利用技术研 发。3.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技术。聚焦茶叶、食用菌、红枣、樱桃、 秋猴桃、油菜、中药材、小杂粮、魔芋、葡萄、莓类和石榴等, 支持生产全过程的精简规模化、精准智慧化、轻简高效化技术组 牌化、质量可追溯,达到产品优质安全,无害化率100%,绿色 食品认证80%以上,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6 .带动农民作用显著。现代农业产业园应积极创新联农带农 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 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
3、金、农民变股东,确保农民分 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 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促进小 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 均水平20%以上。7 .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当地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统筹整合 相关农业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 设,并出台支持政策措施,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有 保障,具备相关审批手续,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 备。8 .组织管理健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县(市、区)应 有较为完善的建设管理及运营体制,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 成立相应专门管理机构,实施
4、融资、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的 运行机制;着眼建设主体明晰,管理方式先进,开发运营机制灵 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营、多方投入的建设格局。9 .申报创建粮食(种子)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除符合上述 创建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如下条件:(1)创建主体应是产粮大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种植” 原则,全县粮食面积在3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占产业园总面 积70%以上。(2)具备优良品种繁育的基础条件,包括晒场、种子精选 加工设备、种子检验仪器及良种储存设施等,形成良种繁育体系。(3)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具备粮食烘干仓储、冷链保鲜、 分拣包装等粮食后整理装备。(4)灌溉水源充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
5、。(5)有1-2家粮食加工(种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园区 内有从事耕种收防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或专业合作社。(6)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0% 以上,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3悦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62%以上。(二)建设任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应重点围绕以 下任务开展建设:1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应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 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 将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为业态合理、品牌突出、生态良好、效益 显著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2 .促进生产要素集聚。聚集市场、资本、信息和人才等现代 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
6、,配套组装和推广 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和方 式,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集成、设施先进、装备配套。3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种养有机结合、产加销于一体的 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 价值链重构及演化升级,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互 动、交叉重组。4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围绕加快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 产业体系提档升级,推进质量兴农、效益兴农和竞争力提升,促 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5 .创新联农带农方式。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入园发展,兴办农民参与
7、度 高、受益面广的产业,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增 值收益。三、申请创建数量及程序(一)创建数量。2022年,全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每设区市申报数量不超过2个,超报的将不予受理。按照粮食产 业发展布局,支持粮食生产或种业发展优势明显,未申报过粮食 (种子)类相关产业园的地市此次可多申报1个粮食(种子)产 业园。(二)创建程序。县级人民政府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 建主体须向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级农业 农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 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经过竞争性选拔评审 (包括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后拟定创建名单,
8、报省政府审定; 经省政府同意,并在媒体公示无异议后,批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经过两年建设,完成创建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并经绩效 评价合格,正式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材料包括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的 产业园创建方案、资金使用方案(含资金使用计划汇总表)、建 设规划、产业园创建基本情况表(详见附件),相关材料分别送 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5份、计财处1份,省财政厅农业农村 处1份。产业园资金使用方案中要明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00 万元的补助对象、补助内容、补助标准、补助方式和利益连接机 制等。四、财政支持政策各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省级 财政资金
9、引导,有效带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引导和撬动金融资 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促进市场投资主体和农民合理分享增值 收益,提高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根据省级现代农业产 业园创建的目标任务,鼓励各地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切实提高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奖补资金主要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科 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农业融合发展建设、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培 育、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申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暂按1000万 元编制方案,奖补资金不能撒胡椒面,不搞平均分配,避免面面 俱到;鼓励用于改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 务能力,鼓励支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加工工艺研发及系列产品 开发、联结农户的物流电商平
10、台等方面。省级奖补资金不得用于 建设楼堂馆所、市政道路,园区水、电、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不 得对企业直接补助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发展休闲农业,项目方案 不得编制与农机购置补贴等其它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交叉 重复的支持内容,不得编制营销展销宣传、技术培训等不易绩效 评价的内容。要切实针对产业融合提升,确保资金用于关键瓶颈 环节。省级将建立“能进能退、动态管理”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省级财政对批准创建和通过认定的省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对创建期满未 通过绩效评价认定的,不再给予奖补资金,并按规定收回前期补 助剩余资金。联系人:柴保成 ;余霞 。附件:2
11、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请创建基本情况表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请创建基本情况表(主导产业名称:)产业园管理机构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年 月日一、产业园基本信息产业园名称地址范围运营管理单位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二、产业园发展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数值(2021 年)备注基本情况农业总产值亿元产业园规划面积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枳主导产业面积(种植业)主导产业一(名称:)产量吨主导产业二(名称:)产量养殖面积亩其中:标准化养殖面枳主导产业产业园总产值万元其中: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主导产业产值其中: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主导产业占产业园总产值比例%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绿色发展绿色食品、有机产
12、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个数个畜禽粪便(或秸秆)综合处理率%生产废弃物及利用处理率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园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比例集约经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入园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企业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农产品品牌化率%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合作社个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家庭农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科技支撑省级及以上科研单位设立研发平台个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人农业科技贡献率%孵化创业创新企业数量(含合作社等经济实体)个带动农民带动就业人数人其中: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人数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小数点 后保留两 位)2020年国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县(市、区) 高出
13、%支持水平财政投入情况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地方财政经营主体投资其他附件32022年一村一品休闲农业项目申报指南为进一步做优做亮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根据我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 划重点任务及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制定本指南。一、建设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一村 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指示精神,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化的实施意见(陕发(2021) 1号)、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 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9) 22号)精神,充分发 挥镇(乡)上连县、下连村纽带作用,
14、在县域首位产业核心区打 造一批一村一品重点镇(2022-2025年,每年建设15个左右, 共建设约60个重点镇),进一步推动县域首位产业全产业链发 展,培育打造新形势下一村一品升级版,为全省创建现代农业产 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后备军,构建梯队发展 格局,推动全省乡村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支撑全省乡村振兴的 作用更加突出。二、资金扶持重点、标准及使用方向(一)全省一村一品重点镇培育提升一是一村一品主营产业链融合提升。支持镇域在优势特色主 导产业基础上提升农特产品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水平,创建特色 品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加快全产业链发展。二 是一村一品农业多功能拓展。支持
15、镇域结合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 发掘展示主题农耕文化,开展休闲农业创意产品研发,完善电子 商务设备等。每个重点镇申报项目资金总额不超过260万元。三、申报条件一村一品重点镇申报以2011至2020年已获认定的全国一村 一品示范镇,或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所在镇为主,已支持过农村 特色产业小镇的县区原则上不再重复申报,不与已批准建设的国 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重复。同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县镇两级高度重视。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积极主动布局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县级出台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或实施意见,且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可行、支持有力。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产 业
16、规模较大。已初步形成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 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于一体发展格局。三是融合发展层次较深。镇域内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农村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类型丰富、增收 显著。主导产业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初步 形成了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带动模式。四是联农带农机制紧密。坚持带农、惠农、富农、兴农导向, 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积极引入新型经营主体,把农户嵌入全产业 链中,保证农民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镇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高于所在县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基本申报要求一村一品重点镇申报主体为所在乡镇政府。由各市(区)农 业农村、财政部门联合申报
17、,并由市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组织 事前评审。西安、宝鸡、铜川、延安、汉中、安康、商洛、韩城 及杨凌示范区各推荐上报1个,咸阳、渭南、榆林各推荐上报2 个,超报不予受理。申报材料包括:市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推荐文件;市级农 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事前评审意见;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实施 方案和资金使用明细表;县级人民政府出台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 措施或实施意见;其他佐证发展成效和联农带农效果的材料。以 上材料一式五份,分别报省农业农村厅(1份)、省财政厅(1 份)、省发展特色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3份)。联 系 人:李华斌 联系电话:02987344961电子邮箱:装集成;支持经济作物绿色优质生产等轻简化
18、、机械化、规模化、 标准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支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4 .畜禽水产养殖高效技术。聚焦生猪、奶牛、肉羊、肉牛、 家禽、家兔、蜂业、蚕桑和渔业等,支持畜禽水产饲料利用、生 长发育、繁殖、健康等生理调控机制及规律研究;支持“杜长大” 种猪、畜禽本土化选育等技术研发;支持规模养殖场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症等技术研发;支持动物疾病传播风险和监测预警等技术 研发;支持中兽药的研发与推广;支持稻渔混养“千斤稻”、大 水面生态渔业、冷流水生态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研发。5 .农业现代化科技先行县共建模式创建。支持部省共建,组 织全省农业科教环能系统力量,聚焦县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 引导科技
19、、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向县域集聚,激发县域经济 活力,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因地制 宜共建一批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生态绿色化的农业科技现 代化先行县。(二)资源利用与生态农业技术研发6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针对沉淀、富集等重金属耕地防治, 支持探索降低耕地土壤重金属活性等农艺调控技术,集成受污染 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支持重度污染耕地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没 筛选种植品种,恢复土地利用(猱猴桃)。7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支持雨水蓄集、软体水窖、土壤蓄水 保墙、高效节水灌溉、自动墙情监测、测埔节灌、水肥耦合等现附件42022年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乡村
20、振兴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下决心把 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 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 快推进种业供给侧改革,破解种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促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创新,持续推进我省绿色种业健康、持续发 展,制定本指南。一、指导思想以实现产业兴旺、发展绿色种业、促进种业创新、提升现代 农作物种业综合能力为目标,围绕贯彻省政府实施意见精神,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健全新品种试验示范 体系,加快新优品种选育推广步伐,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 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 作物种业体系,全
21、面提升我省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 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二、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商业化育种项目,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 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搜集、保护我省珍贵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培育规模大、实力强、网络全、管理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 企业。建立健全手段先进、技术全面、监管有力的农作物新品种 试验示范和种子质量检测体系。三、建设内容(一)品种选育项目1 .商业化育种联合体围绕玉米、小麦、水稻、油菜、大豆、番茄、西甜瓜等我省 育种优势作物,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实质性联合。成立由育种专 家负责,一家企业牵头,2-4家企业参
22、与的商业化育种联合体, 重点开展以商业化育种联合体为主体的育种材料创制、组合选 配、新品系筛选等。支持组建夏玉米、春玉米、水地小麦、旱地 小麦、油菜、水稻、番茄、西甜瓜和大豆9个商业化育种联合体 进行育种攻关。其中:夏玉米、春玉米、水地小麦、旱地小麦和 油菜育种,分别由1家企业牵头联合4家企业组成商业化育种联 合体;水稻和番茄育种,由1家企业牵头联合3家企业组成商业 化育种联合体;西甜瓜、大豆育种由1家企业牵头联合2家企业 组成商业化育种联合体。牵头企业申报金额不超过75万元,参 与企业申报金额不超过25万元。2 .品种审定试验测试鉴定对育种者选育的品种组合和品系在全省84个审定试验点进 行审
23、定试验、测试和鉴定。按照品种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区 域和生产试验,鉴定和评价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 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表现和利用价值,为农作 物新品种审定、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和更新换代提供依据。主要 包括关中夏播玉米、陕南春播玉米、陕北渭北春播玉米、水地小 麦、旱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审定试验、品质分析、DNA 检测、考察观摩、试验资料分析,以及各作物抗病性、抗旱性鉴 定。每个作物审定试验测试申报金额不超过100万元,每个作物 抗病性、抗旱性鉴定申报金额不超过40万元。3 .品种区试能力提升按照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布局,在全省新建3个农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24、,重点建设试验站灌溉系统和试点区试数据 管理信息化系统,配备区试机械和仪器。支持剩余尚未进行试验 能力提升的8个中省支持建设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提升玉 米和小麦区试能力,完善灌溉设施,更新区试机械设备和仪器, 试点推广区试数据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标准化试验站。区 试站新建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200万元,能力提升项目申报金额 不超过50万。(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1、种质资源圃建设根据我省特色优势作物布局分布,建设石榴、樱桃等作物种 质资源圃,繁殖保护优良品质种质资源。对征集到的珍稀、优异 的地方品种和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农作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在 适宜区域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繁育种植,为
25、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基 础保护。资源圃面积不小于200亩,改造种质资源圃灌溉、隔离 等资源保护设施,配备田间机械提高种质资源繁育作业效率。石 榴、樱桃种质资源圃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农作物(微 生物)种质资源圃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20万元。2、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利用对全省征集和保护的优良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开展种 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对征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繁种与性状调 查、耐旱性状鉴定、耐盐碱性状鉴定、病害抗性鉴定、品质性状 分析,筛选优异耐旱、耐盐、抗病的优异新种质,进一步丰富优 化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优化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 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项目申报金额
26、不超过150 万元。(三)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建设项目1、种子质量抽样检测完成省级下达的春、秋、冬三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样检 测等任务,保障种子质量,保证农业用种安全。项目申报金额不 超过40万元。2、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能力提升对全省现有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实验室基础条件进行改造 升级,购置净度分析、水分测定、发芽试验和纯度鉴定等质量指 标检测用仪器设备及数据处理设备,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检测能 力。每个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20万元。3、转基因种子检测区域分中心建设在我省重点区域建设区域转基因种子检测分中心。对实验室 基础条件进行适应性改造,重点改造实验室空气循环系统,达到 标准实验室负压环境标准;提
27、升实验室数据信息采集和处理能 力;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分区隔离设备,能够保证合理安放仪 器设备和满足相应业务工作的需求,区域间实现物理隔离,用于 试剂配制、样品前处理、DNA提取与纯化、PCR体系配制、PCR 扩增等。购置PCR仪、离心机、制冰机、核酸分析仪、酶标仪和 凝胶成像系统等用于种子转基因检测的关键仪器设备。具备承担 玉米、棉花、大豆、水稻、油菜等作物种子的转基因检测能力。 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150万元。(四)主要农作物骨干品种筛选示范项目在我省不同生态区建立优质或专用小麦、优质或机收玉米、 马铃薯、油菜、小杂粮、瓜菜等作物主推骨干品种筛选示范点。 按照品种集中、区域聚焦的原则,在试验
28、示范基础条件较好,技 术力量较强的地区建立核心试验示范展示区,核心试验示范区既 要进行品种筛选示范,又要建立面积不小于100亩的骨干品种展 示。在骨干品种筛选的基础上,支持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地区建 立示范展示区,分重点、分层次建立全省品种筛选网络,通过试 验示范,筛选适宜我省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的骨干品种,优化农 作物品种布局,适应粮食安全对品种的需求,为科学制定农作物 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提供依据。核心试验示范区项目申报金额 不超过50万元,示范展示区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20万元。(五)种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项目1 .种业发展和绿色技术开发开展全省种子质量抽样检测、信息采集调度、实施现代化种
29、 业试验机械设备升级及技术开发,开展绿色品种试验试点。加强 新、特、优作物品种引进筛选展示和示范。完成大豆、棉花品种 审定试验和品种区域试验任务。2 .省级试验能力提升更新完善省级试验站和南繁育种基地试验机械设备和通用 设备,进一步提升区域试验和新品种选育能力,有效加快我省育 种试验速度和水平,保障全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项目申报金额 不超过100万元。3 .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干旱、半干旱地区,“一带一路”新品种引进开发试验 地区建设新品种测试平台、智能化加代平台、生物育种田间试 验基地,着力提升我省作物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新品种的研发、 培育与推广。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4 .种业知
30、识产权保护进行种子法等相关种业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组织主要 农作物品种省级审定,保障全省良种供应,保护植物新品种权, 强化南繁基地监管等。项目申报资金不超过50万元。四、申报条件(一)品种选育项目1 .商业化育种联合体(1)由牵头企业联合2-4家参与企业组成商业化育种联合 体共同实施。每个企业要通过当地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进行单独 申报。(2)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由省上推荐或牵 头企业选聘。(3)首席专家与牵头企业、联合体内各企业与牵头企业要 签订联合合同或协议。(4)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牵头申报企业须是在我省注 册,并持有B证,具有较强的育种实力。联合企业须是在我省注 册,持有B
31、证,具有一定的育种实力;油菜、番茄、西甜瓜、大 豆牵头申报企业须是在我省注册,并持有县级以上相应作物的种 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具有较强的育种实力。联合企业须是在我省 注册,持有县级以上相应作物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具有一定 的育种实力。(5)商业化育种联合体组成各企业,有自己的科研人员和 育种基地。(6)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油菜、番茄和西甜瓜联合 体各企业近年来有通过国家或我省审定(登记)的品种,或与之 联合的专家近年来有国家或我省(登记)审定的品种。审定通过 的品种与申报的育种作物一致。(7)每个商业化育种联合体只能申报一种作物育种项目, 每个企业只能参加一个育种联合体。(8)牵头申报企业
32、及其法人要做出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资 金使用符合项目下达计划要求,报销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承诺; 做出该企业为商业化育种联合体开展正常的科研育种工作提供 所需的一切条件的承诺,做出本人和单位保证首席专家作为项目 技术负责人独立行使职权,确保项目任务完成的承诺。(9)商业化育种联合体中的首席育种专家、牵头企业、参 与企业要相对固定,形成稳定的联合团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10)在上一年度承担了商业化育种项目,并且联合体中材 料交换、学术交流、联合试验多的予以优先支持。2 .品种审定试验测试鉴定(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从事省级品种选育审定试验工作或抗病性、抗旱性鉴 定工作。(3)曾组织和牵头品种
33、选育审定试验工作或抗病性、抗旱 性鉴定工作。(4)品种选育审定试验牵头团队至少有两名具备高级专业 技术职称的核心人员。(5)抗性鉴定要具备开展鉴定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3 .区试能力提升(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承担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区域试验任务。(3)国家和省上投资建设的区域试验站。(4)试验技术人员具备农学相关专业技术职称。(5)在区域试验工作中没有出现重大差错。(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1、种质资源保护(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备组织和协调各县(区)及相关单位进行种质资源 调查、登记、征集和保护能力。(3)具有相应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2、种质资源圃建设(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4、(2)长期从事石榴或者樱桃种质资源研究,具备省级种质 资源保护单位要求具备监测、生理、生化、遗传及保存技术研究 等设施设备,具有稳定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专业团队。(3)相关资源保存量不少于省内已知该类资源总数的30%。(4)有固定的办公和保护场所,所在地及附近地区无重大 动植物疫病发生史。(5)种质资源保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3、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利用(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长期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具备不少于10人 的研究团队。(3)在资源工作方面有固定经费保障。(4)有固定的实验室和种质资源保存设施设备。(5)研究开发人员具备专业技术职称。(三)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建设项目1
35、、种子质量抽样检测(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备组织种子质量抽捡能力,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种子质量抽检工作1年以上。(3)承担国家或省级质量抽检任务。2、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能力提升(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备自有实验室及相关房屋产权。(3)具有中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具备相应的种子检验技 能和水平的检验人员不少于5名。(4)通过省级种子检验检测机构资格考核的单位优先申报。3、转基因种子检测区域分中心建设(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备自有实验室及相关房屋产权。(3)至少有1名具有分子生物学专业背景,且有分子检测 经验的检测人员。(4)通过种子检验检测机构资格考核的单位。(四)主要作
36、物骨干品种筛选示范项目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从事骨干品种筛选示范工作两年以上。3 .筛选示范技术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4,有不少于20亩的试验用地,试验用地具备灌溉等基础设 施。5 .申报核心试验示范区的要有不小于150亩的土地,其中展 示用地小于100亩。6 .申报展区项目的示必须是已建成核心试验示范区。(五)种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项目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支持大田及经济作物低耗、精细灌溉、全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保墙、作物茎叶水势监测、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等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研发;支持灌区旱涝保收技术模式、 绿色循环旱作节水农业、优质高产节水等系统配套技术的研发集 成。8 .农业面
37、源污染技术。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 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等关键工艺、核心技术、设施设备的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支持 绿色投入品、生态循环等技术模式研发推广。9 .投入品减量替代和农业机械装备农产品减损。支持农药、 兽药抗菌药替代特别是中兽药相关技术、产品以及新设备、新工 艺的研发应用;支持农业机械装备特别是小型化、智能化的研发 与应用;支持大宗农产品减损与贮运保鲜,先进适用加工技术装 备创新和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研发支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建立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库、数 据库和监测预警系统;支持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基础研究,研
38、发推 广绿色高效实用技术、防治产品和技术设备,探索形成效果好、 易推广的治理模式。(四)生物育种创新研发支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生物育种与科普模式研究应用;支 持开展基因组选择等生物技术创新研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单位或“一带一路”新品种引 进地区(以下条件需具备其一)。2 .具备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职能,有固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 具备转基因检测资质。能组织开展省级种子质量抽检和转基因检 测。3 .具备10名以上农业执法资格持证人员。4 .具有稳定的品种测试、审定试验基地,基地灌溉和隔离 设施完备,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 .在海南有固定的试验基地,基地育种设施和设备齐全, 南繁科
39、研育种人员具备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6 .具备对全省品种区域布局提出意见的省级种子工作部门。7 .具备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测试平台建设能力联系人:张亚维雷军附件52022年省级财政渔业绿色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为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用好省级 专项资金,发挥项目支持作用,结合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制定本指南。一、申报主体申报主体为渔业专业合作社、渔业家庭农场、渔业相关企业、 镇级人民政府、市、县级渔业推广机构和渔业主管部门、省级渔 业推广部门、科研院所等。二、支持内容与标准渔业绿色发展项目主要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 殖、冷水鱼养殖,特色、土著渔业种质保护,苗种繁育
40、能力提升, 新技术示范推广,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新品种 引进,渔业养殖水域环境监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 安全。(一)新建稻渔综合种养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亩不超过500元编制申报内容,财政补 助资金支持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田间工程,改造沟坑占比率,完 善进排水系统,生产环节技术设施完善提升,病害防治体系建设, 防逃收捕设施建设等。(二)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亩补助不超过5000元编制申报内容, 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内容:池塘整形清淤、池塘护坡,完善进排水 系统,生态沟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生态塘、过滤坝, 池塘尾水处理设施设备、水质在线监控设备等
41、。(三)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和冷水鱼养殖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个基地补助不超过50万元编制申报内 容,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内容主要包括:大水面增养殖鱼苗购买(不 超过补助资金的20%)、大水面增殖起捕设施设备,大水面增殖 容量评估补助,大水面养殖饲料残饵、粪便集污设施,冷水鱼养 殖品种的优化,养殖设施设备提升,进排水系统、电力系统完善、 水质在线监控设备等。(四)苗种繁育基地建设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个基地补助不超过50万元编制申报内 容,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内容:提升主导品种的苗种繁育能力,亲 本培育、亲本保种和苗种繁育,完善繁育设施设备建设等。(五)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个新品种或新技术补助不超
42、过50万 元,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内容:新品种苗种,与新品种和新技术匹 配的养殖设施设备等。(六)土著水产品种保护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个品种补助不超过30万元,财政补助 资金支持内容:养殖池、救护池建设提升改造,养殖保护设施设 备等。(七)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渔业养 殖水域环境监测按照财政补助资金每批次样品补助不超过3000元,财政补 助资金支持内容:样品的购买、采集,样品的检测等。三、申报对象条件及范围(一)新建稻渔综合种养1 .申报实施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拟建集中连片面积平原地区200亩以上,丘陵地区100亩 以上,土地使用无争议且可使用年限不低于3年。3 .项目实施
43、基本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SC/T 1135) o(二)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1 .申报实施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从事水产养殖3年以上。3 .具备水域滩涂养殖证,土地使用无争议且可使用年限不低 于3年。(三)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和冷水鱼养殖1 .申报实施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从事水产养殖3年以上。3 .具备水域滩涂养殖证,土地使用无争议且可使用年限不低 于3年。4 .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水面不低于150亩,冷水鱼养殖面积不 低于10000平方米。5 .从事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水生动物养殖的具备水生野生动 物驯养繁殖证。(四)苗种繁育基地建设1.申报实施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44、具备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自育、自用苗种的可不具备水 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从事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水生动物驯养繁 殖的具备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3.从事水产苗种繁育3年以上。(五)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1 .申报实施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从事水产养殖3年以上。3 .新品种和新技术为农业农村部公布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 (六)土著水产品种保护1 .申报实施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具备土著水产品种保护的基本设施条件,从事2年以上相 关保护工作。3 .保护品种为当地土著品种。(七)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渔业养殖水域环境监测1 ,具备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渔业养
45、殖水域环境监测职能和资质。2 .开展相关工作3年以上。3 .样品监测指标符合国家监测指标要求。四、申报流程申报采用逐级申报和线上线下同时申报的流程(一)线下流程各申报主体将项目申报书报送当地县级农业农村、财政部 门,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上报市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市级农 业农村部门统一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级渔业推广部 门、科研院所直接上报到省农业农村厅。(二)线上流程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通过省级财政财政云系 统(内网网址 10. 7。18. 66/ezweb;外网网址:czyxmk. sf. gov. cn) 进行申报。联系人:王启龙,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附件62022年
46、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 向乡村汇聚,推动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促进农业优势产业转 型升级、集聚发展,整体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我省 实际,特制定本申报指南。一、建设目标到2025年,支持20-30个农业大县(区)或者特色产业强 县创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提升已命名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发 展水平,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年产值平均达到50亿元以上, 打造一批综合产值超100亿元示范园区。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 范联合体100家,联农益农效果明显增强,联合体各经营主体销 售收入合计平均达到3亿元以上,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二、支持内
47、容(一)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项目按照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中国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关于促进农 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实施意见(陕农业发(2018) 6号)精 神,创建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引导和促进全省农业 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建立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 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为发起人,联系产业链的上下游 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开展联合经营,推进产 业链接,促进要素融合,实现利益联接,把农户(贫困户)牢牢 镶嵌在联合体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上,开展标准化种养、规模化 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实现联农带农富农目的,引导小农户步入现 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