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精品文稿.ppt(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第1页,本讲稿共17页一、导管堵塞定义:导管堵塞是指血管内置导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致辞使液体或药液的输注受阻或受限。最基本的2种类型是:血栓性导管堵塞和非血栓性导管堵塞。临床表现:滴速减慢或滴注停止;无法冲管或抽回血。第2页,本讲稿共17页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1、预防:(、预防:(1)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和血管内膜的损伤。使用带有过滤器的输液装置。使用带有过滤器的输液装置。观察患者的观察患者的体位,及时发现和更正不正确的体位。体位,及时发现和更正不正确的体位。检查输液装置有
2、无药流受检查输液装置有无药流受阻的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性堵塞。阻的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性堵塞。减少药物联合输注,注减少药物联合输注,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意药物配伍禁忌。正确选择穿刺点、正确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打折、正确选择穿刺点、正确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打折、移动或滑出。移动或滑出。(2)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输液过程须严防液体滴空,防止血液回流。输液过程须严防液体滴空,防止血液回流。应应用输液泵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报警装置。用输液泵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报警装置。昼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昼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按不同按不同导管的维护说明,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冲突管和封管操作。
3、导管的维护说明,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冲突管和封管操作。采用正确的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经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方法和步骤经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第3页,本讲稿共17页2、处理(1)可尝试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若阻力较大,不可强行推注,以免将形成的血栓推入血流中造成栓塞。(2)应遵照说明书清除导管堵塞,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堵塞。(3)如清理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第4页,本讲稿共17页二、静脉炎定义:静脉炎是指静脉的炎症。临床表现: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4、,具体临床表现与分级如下:第5页,本讲稿共17页静脉炎临床表现与分级级别 临床表现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第6页,本讲稿共17页静脉炎预防及处理1、预防:(1)操作者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2)推荐选用上肢静脉作为常规静脉输注和置管的血管。(3)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在瘫痪肢体静脉置管和输液。(4)经外周静脉输注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
5、护血管。切忌有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5)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pH值、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6)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静脉输液进入血液循环。(7)护士应能够根据静脉炎的临床分级标准识别静脉炎的征象。(8)对所有穿刺部位和肢体应常规进行评估,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发热、刺痛、灼痛和其他不适。(9)用75%乙醇棉签消毒时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第7页,本讲稿共17页2、处理(1)外周静脉置管部位一旦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2)血栓性静脉炎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溶栓。(3)如有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4)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严重者遵医嘱局部应用
6、抗生素药膏或使用湿热敷等。(5)抬高发生静脉炎的肢体,避免剧烈运动。第8页,本讲稿共17页三、液体渗出和外渗定义:1、输液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2、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剂及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为局部肿胀、中度或重度疼痛,常为胀痛或烧灼样疼痛、刺痛,重者皮肤呈暗紫色、局部变硬,甚至引起组织坏死。2、回抽输液管路无回血。3、根据渗出的严重程度分为五级,外渗在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表中属于第4级。药液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见下表:第9页,本讲稿共17页药液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级别 临
7、床表现 0 没有症状 1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 疼痛 2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 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 等程度的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发疱剂或刺激性的液体渗出 第10页,本讲稿共17页输液外渗预防及处理1、预防(1)评估外渗的风险因素。(2)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输液史和过敏情况。(3)输入药液的性质(药液的pH值,黏滞
8、度和输液速度)。(4)留置静脉导管的型号和长度。(5)尽量避免在下肢和瘫痪肢体留置导管。(6)避免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7)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8)提高穿刺成功率,做到一次置管成功。(9)妥善、牢固固定导管。(10)经常检查导管末端和置管位置,观察有无水肿、烫热,皮肤有无紧绷、硬化或冰冷迹象。(11)若出现局部疼痛应警惕药液渗出,即使是有回血也不能排除药液渗出的可能。(12)询问患者,导管插入位置和静脉通路处有无疼痛、发热、刺痛、灼痛和不适。(13)嘱患者避免过度活动有留置针的肢体,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14)输液速度要适当,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避免
9、静脉内压力过高。第11页,本讲稿共17页2、处理(1)如果发生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应终止输液。(2)通知医生,按临床表现与分组评估表来评判液体渗出的级别和严重性,并制订治疗方案。(3)遵医嘱实施治疗和护理干预。如外渗周围组织注射药物。(4)如果导管必须拔除,在拔除导管之前,应抽吸输入的药液,轻轻按压穿刺部位,防止组织进一步损伤。(5)在撤除管路时,应避免过重压迫穿刺部位。(6)对于少量非刺激性药液渗出,应进行持续的观察与评估,渗出部位可采用湿热敷,不必用药。渗出量较多,症状严重者遵医嘱局部用药或温热敷。(7)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8)持续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
10、,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记录。(9)按下列时间间隔给病患部位拍照:损伤发生时、损伤后24h、损伤后48h、损伤后7d。第12页,本讲稿共17页四、导管相关感染定义:导管相关感染是指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导管相关感染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穿刺位置,表现为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以内。临床表现:1、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温度改变和渗出。2、全身感染症状同菌血症、败血症。第13页,本讲稿共17页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1、预防(1)一般原则:
1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避免污染。包括连接、给药、输液、冲管、更换敷料等操作时。在导管置入前应做好穿刺部位皮肤的准备。在进行穿刺前、置管后、穿刺部位和维护时,应使用皮肤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穿刺部位盖以无菌敷料,注明置管日期。根据各种留置和所有不同敷料的规定更换时间,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检查静脉留置装置,注意留置导管的通畅情况。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应上报管理部门。第14页,本讲稿共17页(2)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根据患者的病情、预期治疗周期的长短和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导管。在急诊留置的外周导管48h内更换。迟早移除不必要的静脉留置导管。依照各种留置导管的可留置时间定期更换导管;按要
12、求更换输液装置和附加装置。当使用多腔导管输注静脉营养液时,应选定一条通路输注。药液配制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被微生物污染。不同性质的液体配制按规定的环境洁净标准执行。严格遵守配制药液的有效时间。勿使导管浸入水中,只有将导管及其套管接口处用防水性敷料后才允许洗澡。敷料必须能维持导管穿刺部位的无菌、密闭环境。根据规定的各种导管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更换敷料操作时根据各种导管的维护要求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第15页,本讲稿共17页(3)加强观察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评估患者发生感染的征象。每次输液前后均应常规检查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每日观察导管皮肤连接处,隔着敷料触诊穿刺部位检查是否存在触痛,并记录。怀疑发生感染时,立即通知医生评估有无导管相关感染发生。遵医嘱做导管细菌培养。记录置管操作的资料和数据、导管维护内容及穿刺部位检查的结果。第16页,本讲稿共17页2、处理(1)观察、评估、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2)如有导管相关感染的征象应通知医生。遵医嘱采集导管和外周静脉血标本做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导管相关感染。(3)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要遵医嘱拔除导管、重新置管。(4)如怀疑输注液体发生污染,遵医嘱送培养。(5)遵医嘱给予局部药物外敷、湿热敷,或全身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第17页,本讲稿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