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考物理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考物理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实验小组用同一光电管完成了光电效应实验,得到了光电流与对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像甲、乙、丙,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甲光的光强大于丙光的光强 D甲光和丙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相等 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Mm,用一力 F 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 a 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角,细线的拉力为 T。若用一力 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 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 角,细线的拉
3、力为 T。则()Aaa,T=T Ba=a,T=T Caa,TT Daa,TT 3、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 D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 5、某加湿器在电子元件控制下,通过的电流如图所示,周期为 1.0s,若等效工作电阻恒为100,则该加湿器 1 小时消耗
4、的电能约为()A28.0 10度 B27.5 10度 C27.0 10度 D27.2 10度 6、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形刚性细杆竖直固定,O 点为其圆心,AB 为水平直径,在细杆的 A 点固定一个光滑的小圆环,穿过小圆环的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 与质量为 4m 的重物相连,另一端与质量为 m 且套在细杆上的带孔小球相连。开始时小球静止在细杆的 C 点,重物在 A 点正下方,细线恰好伸直,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在重物拉动下沿细杆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当小球运动到 P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为(OP、OC 均与水平方向成 60角)()A3 3-32gR B3 3-15gR C3 32
5、gR D(31)gR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 x 轴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 O,t=0 时刻波源开始振动,t=3 s 时波源停止振动,如图为 t=3.2s 时的波形图。其中质点 a 的平衡位置离原点 O 的距离为 x=2.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波速为 5m/s B波长2.0m C波源起振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D在 t=3.3 s,质点 a 位于波谷 E.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3.0 s 内质点 a 运
6、动的总路程为 2.5 m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热运动 B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动能一定增大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E.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 9、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 a 点以初速度 v0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 b 点,如图所示,实线是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 a 点时的加速度比在 b 点时的加速度小 B从 a 到 b 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C无论粒子带何种电荷,经 b 点时的速度
7、总比经 a 点时的速度大 D电场中 a 点的电势一定比 b 点的电势高 10、有一台理想变压器及所接负载如下图所示。在原线圈 c、d 两端加上交变电流。已知 b 是原线圈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电容器的耐压值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 S1始终接 a,当滑片 P 向下滑动时电压表 V1示数不变,电压表 V2示数变大,电流表 A2示数变小 B开关 S1始终接 b,当滑片 P 向上滑动时 R1的电功率增大,V2示数的变化量与 A2示数的变化量之比不变 C保持滑片 P 的位置不变,将开关 S1由 b 改接 a,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D保持滑片 P 的位置不变,将开关 S1由
8、a 改接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增大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 分)某同学设计以下的实验测量某一小电动机的转速,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用游标卡尺测量电动机转轴的直径如图甲所示,测量值为_cm。(2)取一根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把细线的一端用少许强力胶水固定在电动机的转轴上。(3)如图乙所示,把细线的另一端用小夹与纸带的左端相连,让纸带水平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4)打开打点计时器,再开动电动机,细线顺次排列绕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同时拉动纸带向左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
9、丙所示。由以上数据计算电动机的转速为_r/s。(计算结果保留整数)(5)实验中存在系统误差使测量结果偏大。写出造成该系统误差的一个原因:_。12(12 分)如图所示是测量磁感应强度 B 的一种装置把一个体积很小的电阻为 R、匝数为 N、面积为 S 的测量线圈 L 放在通电螺线管内待测处,线圈平面与螺线管轴线垂直,将测量线圈跟测量电量的仪器 G 表串联当闭合电键 K时,G 表可测得瞬间流过测量线圈的电量 Q,则:(1)(多选题)测量磁感应强度 B 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_ A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定律 B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
10、定律(2)用此方法测量通电螺线管内轴线处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为 B=_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分)如图甲所示,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从直立静止起,做“下蹲-起跳”动作,图中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由力传感器画出的 Ft 图线。图乙中 14 各点对应着图甲中 14 四个状态和时刻。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求:(1)此人的质量。(2)此人 1s 内的最大加速度,并以向上为正,画出此人在 1s 内的大致 at 图像。(3)在 Ft 图像上找出此人在下蹲阶段什么
11、时刻达到最大速度?简单说明必要理由。14(16 分)光滑水平面上,一个长木板与半径 R 未知的半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质量 M5 kg.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 m1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5,装置与小滑块一起以 v010 m/s的速度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 F55 N 向右的水平推力,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当小滑块滑至长木板左端 A 时,装置速度恰好减速为 0,此时撤去外力 F 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落回长木板 已知小滑块在通过半圆形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f2.5 J g取10
12、 m/s2.求:(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2)长木板的长度 l;(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木板上的落点离 A 的距离 15(12 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 AB 和 CD 分别与水平传送带左侧和右侧理想连接,竖直光滑圆形轨道与 CD 相切于点 E,一轻质弹簧原长03m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1kgm 的小物块 P 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1.2m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与小物块 P 接触但不连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轨道 AB 的长度,轨道靠近 B 处放置一质量为2kgM 的小物块Q。传送带长25mL,沿顺时针方向以速率6m/sv
13、匀速转动,轨道 CE 长为4mx。物块与传送及轨道 CE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用小物块 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为1.2ml,然后释放,P 与 Q 弹性碰撞后立即拿走物块 P,Q 恰好可以到达与光滑圆形轨道圆心等高的 F 点,取210m/sg。(1)求 P 与 Q 碰撞后 Q 的速度;(2)求光滑圆形轨道的半径 R。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A根据 eUc=Ek=hv-W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 Uc越大。甲光的遏止电压小于乙光,所以甲光频率小于乙光的频率,故 A
14、 错误;B丙光的遏止电压小于乙光的遏止电压,所以丙光的频率小于乙光的频率,则乙光的波长小于丙光的波长,故 B 错误;C由于甲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丙光饱和光电流,两光频率相等,所以甲光的强度高于丙光的强度,故 C 正确;D甲光的遏止电压等于丙光的遏止电压,由 Ekm=eU遏可知,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 D 错误;故选 C。2、A【解析】对情况一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FMm a()再对小球分析:sinFTma cosTmg 联立解得:tanmgaM,cosmgT;再对情况二的小球受力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anmgma 解得tanag,由于 Mm
15、,所以aa;细线的拉力:cosmgTT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C【解析】梳子与头发摩擦会产生静电,吸起纸屑,是静电现象,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附近,两者相互吸引属于静电感应现象,是静电现象,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不属于静电现象故 C 正确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也是静电现象,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本题选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故选 C 点睛:静电是因为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平时所见到的摩擦起电现象都是一种静电现象如:塑料的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的时候,头
16、发和梳子会粘在一起,而且会产生噼啪的响声;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用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纸片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毛皮和橡胶棒摩擦也产生静电,现象和上面一样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注意闪电不属于静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正负电子引诱,而产生的放电现象 4、D【解析】A“光子说”提出光子即有波长又有动量,是波动说和粒子说的统一,不同于牛顿的“微粒说”,A 错误;B当光子数很少时,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显示波动性,B 错误;C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故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C 错误;D光的波长越大,根据c,频率越小,故能量
17、Eh越小,D 正确 故选 D.5、C【解析】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 2221122I RtI RtI RT 解得:交流电的有效值 2211222210.60.50.4A0.7A1II RtI RtRRRTR 电阻功率 2270W7.0 10kWPI R 所以加湿器 1 小时消耗的电能 227.0 10kW h7.0 10EPt度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6、A【解析】设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v,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由几何关系可知 cos30vv 由能量关系 221144322mvmvmgRR 联立解得 3 332vgR 故选 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8、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ABE【解析】At=3 s 时波源停止振动,t=3.2s 时,波传播了 1.0m,则波速 1 0m/s5 m/s3 23x.vt.选项 A 正确;B由题图可知,波长2.0m,选项 B 正确;Ct=3.2s 时,波传播了 5 3 216mxvt.由于=2.0 m,故 t=3.2s 时,16mx 处质点振动与x=2.0m处质点的运动相同,可判断 t=3.2s 时 x=2.0m 处的质点向下振动,故波源起振方向沿 y 轴负方向,选项 C 错误;D波的周期 0.4sTv
19、 从 t=3.2s 时刻经 10 1s4t.T 质点位于平衡位置,选项 D 错误;E从0 时刻起,波传递到质点需要的时间 2 5m0 5s5m/saax.t.v 则 3.0s 内质点振动了 13 02 5s64aat.t.T 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为 s=64A+A=2.5 m 选项 E 正确。故选 ABE。8、ACD【解析】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花粉颗粒的无规则撞击形成的,所以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热运动;故 A 正确;B理想气体的分子动能与分子的数目、温度有关,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分子数目的情况不清楚,故分子动能的变化情况不清楚,故 B 错误
20、;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 C 正确;D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大,故 D 正确;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不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从而不产生其他变化,故 E 错误。故选 ACD。9、AC【解析】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可知 EaEb,所以 a、b 两点比较,粒子的加速度在 b点时较大,故 A 正确;由粒子的运动的轨迹可以知道,粒子受力沿曲线的内侧,从 a 点到 b 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加后降低,动能先变小后增大但 a 点到 b 点,整个过程最终电场力做正
21、功,故 B 错误 C 正确;因为不知道粒子的电性,所以无法判断哪点电势高低,故 D 错误 10、ABD【解析】A开关1S始终接 a 不变,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变,变压器输出电压不变,即电压表1V示数不变,当滑片 P 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所以电流2I会减小,电流表2A示数变小,而 2121UUI R 所以2U会变大,即电压表2V示数变大,故 A 正确;B开关1S始终接 b,由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变,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则变压器输出电压不变,即电压表1V示数不变,当滑片 P 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
22、2A示数增大,电阻1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将原线圈和电阻1R看作等效电源,则2V示数的变化量与2A示数的变化量之比等于等效电源的内阻,恒定不变,故 B 正确;C保持滑片 P 的位置不变,将开关1S由 b 改接 a 时,原线圈匝数1n增大,根据变压比可知 1122UnUn 可知2U变小,根据 222UPR总 可知副线圈输出功率变小,则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故 C 错误;D保持滑片 P 的位置不变,将开关1S由 a 改接 b,原线圈匝数1n减小,根据变压比可知 1122UnUn 可知2U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 QCU 所带电荷量增大,故 D 正确。故选 ABD。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23、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0.50 48 细线有直径 【解析】(1)1游标卡尺的主尺示数为5mm。游标尺的 0 刻线与主尺的某刻线对齐,示数为 0,则测量值为 5mm0.0mm5.0mm0.50cm(4)2取纸带上的AD段计算纸带运动的速度,有 4.53cm75.5cm/s33 0.02sADvt 该速度即为电动机转动时转轴边缘的线速度。转轴边缘做圆周运动,则转速 75.5cm/s48r/s23.140.50cmvnR(5)3细线有直径,在轴上绕行的过程相当于增大了转轴的直径,而上式仍按电动机原有直径进行计算,得到的计算值偏大。12、CD RQ/NS 【解
24、析】当闭合开关 L 的瞬间,穿过线圈 L 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表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通过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解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根据楞次定律可解得磁场方向,所以选 CD,(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tEN,根据电流定义式可得QI t,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EIR,三式联立可得R QBNS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60kg(2)(3)0.43s0.47s【解析】(1)此人状态 1 处于静止状态,对应图乙中 1 点 F1=600N,可知此人质量为:m=60kg;(2)由图可知:图乙中 2 点
25、 F2=1800N 最大,由:Fmgma,有:2max18006002060Fmgamm/s2,1s 内的 a-t 图像如图 (3)下蹲阶段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与重力平衡时速度最大,由 a-t 图像可读出速度最大时刻约为 0.45(0.43-0.47 之间都算对)14、(1)1 s 5 m(2)2.5 m(3)0.8 m【解析】(1)对 M:FmgMa1 解得:a110 m/s2 设装置运动的时间为 t1,由 v0a1t10 解得:t11 s 装置向左运动的距离:x1v0t112a1t125 m(2)对 m:mgma2,解得 a25 m/s2 设滑块到 A 点的速度为 v1,则 v1v0a2t
26、1 解得:v15 m/s 小滑块向左运动的距离:x2v0t112a2t127.5 m 则木板长为 lx2x12.5 m(3)设滑块在 B 点的速度为 v2,从 A 至 B:mg2RWf22211122mvmv 在 B 点:mgm22vR 联立解得:R0.4 m,v22 m/s 小滑块平抛运动时:22122Rgt 落点离 A 的距离:xv2t2,解得:x0.8 m 15、(1)4m/s(2)1m【解析】(1)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1kgm 的小物块 P 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1.2ml,则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10(3 1.2)J=18JpEmg l 弹簧水平放置时,小物块 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为1.2ml,然后释放,可知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仍为 EP=18J,则物体 P 脱离弹簧后的速度满足 2012pmvE 解得 v0=6m/s 物块 P 与 Q 碰撞满足动量守恒的能量守恒,则:01mvmvMv 22201111222mvmvMv 解得 v1=4m/s(2)物块滑上传送带上时的加速度 22m/sag 加速到共速时的距离为 22221645m25m22 2vvsa 可知物块 Q 将以 6m/s 的速度滑离传送带,即到达 C 点的速度 vC=6m/s 则由 C 点到 F 点由动能定理:21-02CMgxMgRMv 解得 R=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