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216445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届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b两车在同一车道以24m/s的速度同向匀速直线行驶,a车在前,b车在后,两车相距36m,某时刻(0t)a车突然发现前面有一路障,其后a车运动的速度,时间

2、图象如图所示,3.5s后b车立即刹车,若两车不发生碰撞,则加速度为()A22m/s B24m/s C26m/s D28m/s 2、质量为 m 的小球受到风力作用,作用力大小恒定,方向与风速方向相同。如图所示,现在 A、B 周围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风场,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63t到达 B 点。若风速方向反向,小球仍从 A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2t到达 B 点,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第一次从 A 点下落到 B 点的过程中,其机械的改变量为()A2 212mg t B214mgt C2 214mg t D212mgt 3、某行星外围有一圈厚度为 d 的光带,简化为如图甲所示模型,R 为该

3、行星除光带以外的半径现不知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当光带上的点绕行星中心的运动速度 v,与它到行星中心的距离 r,满足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图像关系时,才能确定该光带是卫星群 A B C D 4、如图所示,一端搁在粗糙水平面上,另一端系一根细线(线竖直)处于静止状态的重直杆 A 受到的作用力个数()A1 B2 C3 D4 5、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运动图像不可能的是(图中 x 是位移、v 是速度、t 是时间)AA BB CC DD 6、在地面上发射空间探测器用以探测其他行星,探测器的发射过程有三个主要阶段。先将探测器发射至地球环绕轨道,

4、绕行稳定后,再开动发动机,通过转移轨道运动至所探测行星的表面附近的合适位置,该位置很接近星球表面,再次开动发动机,使探测器在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不同行星,探测器在其表面的绕行周期 T 与该行星的密度有一定的关系。下列 4 幅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R0,副线圈上接一个滑动变阻器 R,原线圈的输入端接在一个输出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上,理想电压表 V1

5、、V2、V3的示数分别用 U1、U2、U3表示,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P 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上移动滑动触头 P,U3与 U1的比值变大 B向下移动滑动触头 P,U3与 U2的比值不变 C移动滑动触头 P,当 U3减小时,R0消耗的功率也减小 D移动滑动触头 P,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功率之比始终都等于121UU 8、在水面上的同一区域内,甲、乙两列水面波独立传播,传播方向互相垂直,波的频率均为 2Hz。0t 时刻其波峰与波谷情况如图所示。甲波的振幅为 5cm,乙波的振幅为 10cm。质点 2、3、5 共线且等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质点 2 的振动周期为 0.5

6、s B质点 2 的振幅为 15cm C图示时刻质点 1、2 的竖直高度差为 15cm D图示时刻质点 3 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E.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质点 5 通过的路程为 30cm 9、如图,匀强磁场中位于 P 处的粒子源可以沿垂直于磁场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速率为 v的带正电粒子,P 到荧光屏 MN 的距离为 d。设荧光屏足够大,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磁感应强度mvBqd,则同一时刻发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的最大时间差为dv B若磁感应强度mvBqd,则同一时刻发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的最大时间差为76dv C若磁感应

7、强度2mvBqd,则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13)d D若磁感应强度2mvBqd,则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153)d 10、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 x=1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 x=4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 Q 的振动图象,则()At=0.10s 时,质点 Q 的速度方向向上 B该波沿 x 轴的负方向传播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40m/s D从 t=0.10s 到 t=0.25s,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30 cm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 分)如图所示,

8、是把量程为 010mA 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电动势 E=1.5V。(1)经改装后,若要确定“0”刻度位置,应将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使原电流表指针指到_mA 刻度处;(2)改装后的欧姆表的内阻值为_,电流表 2mA 刻度处应标_。12(12 分)如图所示,用质量为 m 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长木板右端垫

9、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3)在不挂重物且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4)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 O 在纸带上依次去 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测得 A、B、C各点到 O 点的距离为 x1、x2、x3,如图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mg,从打 O 点打 B 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 W=_,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 v=_(5)以 v2为纵坐标,W 为横坐标,利用实验

10、数据作如图所示的 v2W 图象由此图象可得 v2随 W 变化的表达式为_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 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 (6)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中正确反映 v2W 关系的是_ A B C D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 l=36cm 处有一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

11、气体的温度1200TK,大气压强501.01 10pPa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0l=30cm,已知活塞的面积为250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现对缸内气体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当温度上升至2540TK时,求:封闭气体此时的压强 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14(16 分)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上静置两个质量均为 m、相距为 x0的小球 A 和 B,A 球所带电荷量为+q,B 球不带电。现在 A 球右侧区域的有限宽度范围内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小球 A 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与 B 球发生弹性正碰,A、B 碰撞过程中没有电荷转移,且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1)A 球

12、与 B 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 B 球的速度;(2)从 A 球开始运动到两球在电场中发生第二次碰撞前电场力对 A 球所做的功;(3)要使 A、B 两球只发生三次碰撞,所加电场的宽度 d 应满足的条件。15(12 分)如图,一艘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 3m。距水面 4m 的湖底 P 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53(取 sin53=0.8)。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1)求桅杆到 P 点的水平距离;(2)船向左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调整由 P 点发出的激光束方向,当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45时,从水面射出后仍然照射在桅杆顶端,求船行驶

13、的距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假设两车在速度减为零时恰好没有相撞,则两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面积法”可知,在该过程中位移分别为:0.56.524m=84m2ax,3.56.524m=120m2bx,则有:36mabxx,假设成立,由图象可知,b车的加速度大小:2224m/s8m/s6.53.5vat,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2、C【解析】若风场竖直向下,则:1mgFma 2116()23hat 若风场竖直向上,则:2-mg Fma 221(2)2hat

14、 解得 12Fmg 212hgt 则小球第一次从 A 点下落到 B 点的过程中,其机械的改变量为 2 214EFhmg t 故选 C。3、D【解析】若光带是卫星群,则应该满足22MmvGmrr,即2GMvr,即 21-vr图像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 D.4、C【解析】棒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对棒受力分析,受重力、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由于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有合力为零,故地面对棒没有静摩擦力,因此棒共受到 3 个力作用,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受力分析时为防止漏力、多力,可以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同时要结合平衡态分析,注意绳子的拉力方向是解题的关

15、键 5、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上滑过程中,由于受力恒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位移2012xv tat,如果上滑到最高点能下滑,则为抛物线,若物体上滑上最高点,不能下落,则之后位移恒定,AB 正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1sincosagg,下滑过程中加速度2sincosagg,故上滑过程中加速度大于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C 错误;如果物体上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物体不会继续下滑,故处于静止状态,故 D 正确;考点:考查了运动图像【名师点睛】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可能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向下做匀加速

16、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小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物体返回时速度减小;可能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停在最高点 6、B【解析】设行星质量为 M,半径为 R。则由 222()MmGmRRT 可得探测器在行星表面绕行的周期 32RTGM 行星的体积343VR,又有MV 解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231TG 取对数得 113lglglg22TG 对照题给函数图像,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ABD【解析】A向

17、上移动滑动触头 P,则 R 变大,则次级电流减小,初级电流减小,R0的电压减小,由于 U2=U1-UR0,而 U1不变,则初级电压变大,次级电压也变大,即 U3变大,则 U3与 U1的比值变大,选项 A 正确;B U3与 U2的比值等于变压器的次级与初级线圈的匝数比,则向下移动滑动触头 P,U3与 U2的比值不变,选项 B正确;C移动滑动触头 P,当 U3减小时,则 U2也减小,由于 U2=U1-UR0,而 U1不变,则 UR0变大,则此时 R0消耗的功率变大,选项 C 错误;D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可知,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电阻 R 消耗的功率等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分析原线圈电路可知,电阻

18、 R0与原线圈串联,电流相等,功率 P=UI,则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功率之比等于 R0两端电压与原线圈电压之比,电压表 V1、V2的示数为 U1、U2,则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2122-1=UUUUU,选项 D 正确;故选 ABD。8、ABE【解析】两列波的频率均为 2Hz,可知周期为10.5sTf,选项 A 正确;B质点 2 是谷谷叠加,则振动加强,则质点 2 的振幅为 15cm,选项 B 正确;C图示时刻质点 1 在波峰位置,位移为正向 15cm;质点 2 为波谷位置,位移为负向 15cm,则此时质点 1、2 的竖直高度差为 30cm,选项 C 错误;

19、D图示时刻质点 2 在波谷,质点 5 在波峰位置,质点 3 正处于 2 和 5 的中间位置,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可知,质点 3 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选项 D 错误;E质点 5 的振动加强,振幅为 A=15cm,则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0.5T,质点 5 通过的路程为 2A=30cm,选项 E正确;故选 ABE.9、BD【解析】AB若磁感应强度mvBqd,即粒子的运动半径为 r=mvqB=d 如图所示:到达荧光屏的粒子运动时间最长的是发射速度沿垂直且背离 MN 运动的粒子,其运动时间(周期 T=2 mqB)为 13342dtTv 运动时间最短的是以d 为弦长的粒子,运动

20、时间为 2163dtTv 所以最大时间差为 1276dttv 故 A 错误,B 正确;CD若磁感应强度2mvBqd,即粒子的运动半径为R=2d,如图所示:到达荧光屏最下端的粒子的轨迹是与 MN 相切的,设下半部分的亮线长度为 x1,根据几何关系,有 2212RRxd()解得13xd;到达荧光屏最上端的粒子与屏的交点与 P 点连线为轨迹的直径,设上半部分亮线的长度为 x2,根据几何关系,有 22222+Rxd 解得215xd,所以亮线的总长度为(153)d,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10、BC【解析】AB 据题意,甲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s 时刻的波形图,从乙图可知质点 Q 在

21、t=0.10s 时刻处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则甲图中的横波正在向左传播,故 A 错误,B 正确;C该波传播速度为:8m/s40m/s0.2vT 故 C 正确;D从 t=0.10s 到 t=0.25s,质点 P 经过了四分之三周期,此时质点 P 正处于从-10cm 向 O 运动的过程中,它所走过的路程小于 30cm,故 D 错误。故选 BC。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0 150 600 【解析】(1)1根据闭合欧姆定律 gxEIRR 可知,当电流最大时,测量电阻最小,即若要确定“0”刻度位置,应将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滑

22、动变阻器 R 的阻值,使原电流表指针指到 10mA 刻度处(2)2改装后欧姆表的内阻为 g3g1.515010 10ERI 32mA 刻度处标 31.5(150)6002 10gERRI 12、B A B mgx2 312xxT 20.0084.69vW 质量 A 【解析】(1)1打点计时器均使用交流电源;A.直流电源与分析不符,故 A 错误;B.交流电源与分析相符,故 B 正确;(2)2平衡摩擦和其他阻力,是通过垫高木板右端,构成斜面,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跟它们平衡;A.与分析相符,故 A 正确;B.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3)3平衡摩擦力时需要让打点计时器工作,纸带跟打点计时器限位孔

23、间会有摩擦力,且可以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判断小车的运动是否为匀速直线运动;A.与分析不符,故 A 错误;B.与分析相符,故 B 正确;(4)4小车拖动纸带移动的距离等于重物下落的距离,又小车所受拉力约等于重物重力,因此拉力对小车做的功:2Wmgx 5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打 AC 段的平均速度,则有:312BxxvT(5)6 由图示图线可知:22()0.47 104.710vkW 纵截距为:0.01b 则2v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20.014.7vW 7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和能的单位是相同的,斜率设为k,则 2vkW 代入单位后,k的单位为1kg,所以与该斜率有

24、关的物理量为质量;(6)8 若重物质量m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M,则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实际不等于重物的重力,由()mgMm a和FMa可得:MFmgMm 由动能定理得:212FxMv 222FmgvxxMMm 而:Wmgx 则实际2vW图线的斜率:2kMm,重物质量m与小车质量M不变,速度虽然增大,但斜率不变;A.与分析相符,故 A 正确;B.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C.与分析不符,故 C 正确;B.与分析不符,故 D 错误【名师点睛】实验总存在一定的误差,数据处理过程中,图象读数一样存在误差,因此所写函数表达式的比例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即可;第(6)问有一定的迷惑性,应明确写出函数关系,再进行判断

25、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51.5 10 Pa30J【解析】试题分析:(1)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0pSp S得:501.0 10ppPa 设活塞上升到卡球处时气体温度为0T,初状态体积0l S,温度为1T,末状态体积为Sl,则:01l SlSTT 解得:2360540TKTK 气体还将进行等容不得升温,初状态压强为0p,温度为 T,末状态压强为1p,温度为2T,则:022ppTT 解得:511.5 10pPa(2)该封闭气体仅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则:0030WFSp S llJ()考点:考

26、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名师点睛】先写出已知条件,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压强;活塞克服重力和外面的大气压做功,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注意应用公式时,温度为热力学温度 14、(1)02qExm(2)5qEx0(3)8x0d18x0【解析】(1)设 A 球与 B 球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为 v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A1、vB1。对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 由运动学公式有:v02=2ax0。解得:v0=02qExm 对于 AB 碰撞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0=mvA1+mvB1 12mv02=12mvA12+12mvB12。解得:

27、vB1=v0=02qExm,vA1=0(2)设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前经历的时间为 t1有:xA1=vA1t1+12at12=vB1t1 从 A 球开始运动到两球在电场中发生第二次碰撞前电场力对 A 球所做的功为:W=qE(x0+xA1)解得:W=5qEx0。(3)设第二次碰撞前 A 的速度为 vA1,碰撞后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2、vB2有:vA1=vA1+at1。第二次碰撞过程,有:mvA1+mvB1=mvA2+mvB2。12mvA12+12mvB12=12mvA22+12mvB22。第二次碰撞后,当 A 球速度等于 B 球速度 vB2时,A 球刚好离开电场,电场区域宽度最小,有:v

28、B22-vA22=2a x1。A、B 两球在电场中发生第三碰撞后,当 A 球速度等于 B 球速度时,A 球刚好离开电场,电场区域的宽度最大,设第三次碰撞前 A 球的速度为 vA2,碰撞后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3、vB3二、三次碰撞间经历的时间为 t2有:xA2=vA2t2+12at22=vB2t2。vA2=vA2+at2。第三次碰撞过程,有:mvA2+mvB2=mvA3+mvB3 12mvA22+12mvB22=12mvA4+12mvB4 vB4-vA4=2a x2 所以电场区域宽度 d 应满足的条件为:x0+xA1+x1dx0+xA1+xA2+x2。解得:8x0d18x0 15、(1)

29、7m;(2)5.5m。【解析】(1)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1x,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2x,桅杆高度为1h,P 点处水深为2h;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有 11tan53xh 22tanxh 由折射定律有 sin53sinn 设桅杆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 12xxx 联立方程并代入数据得 7mx (2)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i,由折射定律有 sinsin45in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1x,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2x,则 12xxxx 11tanxih 22tan45xh 联立方程并代入数据得 6 23 m5.5m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