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两根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 A 和 B 竖直插入同一水银槽中,各用一段水银柱封闭着一定质量温度相同的理想气体,气柱长度12HH,水银柱长度12hh,今使封闭空气降低相同的温度(大气压保持不变),则两管中空气柱上方水银柱的移动情况是()A均向下移动,A 管移动较少 B均向下移动,A 管移动较多 C均向下移动,两管移动的一样多 D水银柱的移动距离与管的粗细有关 2、我国高铁舒适、平稳、快捷。设列车高速运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车速成正比,高铁分别以 30
3、0km/h 和 350km/h 的速度匀速运行时克服空气阻力的功率之比为()A67 B76 C3649 D4936 3、如图所示为剪式千斤顶的截面图。四根等长的支持臂用光滑铰链连接,转动手柄,通过水平螺纹轴减小 MN 间的距离,以抬高重物。保持重物不变,MP 和 PN 夹角为 120时 N 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 F1;MP 和 PN 夹角为 60时 N 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 F2。不计支持臂和螺纹轴的重力,则 F1与 F2大小之比为()A1:1 B1:3 C3:1 D3:1 4、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斥力的宏观表现的是 A镜子破碎后再对接无法接起 B液体体积很难压缩 C打气筒打气,若干次后难再
4、打进 D橡皮筋拉伸后放开会自动缩回 5、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固定在竖直杆下端的光滑定滑轮 O,轻绳两端点 A、B 分别连接质量为 m1和 m2两物体。现用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缓慢拉动物体,两个力方向与 AB 连线在同一直线上。当AOB=90时,OAB=30,则两物体的质量比 m1:m2为()A1:1 B1:2 C1:2 D1:3 6、如图,两梯形木块 M、P(均可看成质点)叠放在水平地面上,M、P 之间的接触面倾斜。连接 M 与天花板之间的细绳沿竖直方向。关于力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A木块 M 不可能受二个力作用 B木块 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 M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地面可能受到水平
5、方向的摩擦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若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分子间距离为 r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势能最小,且小于零 B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为零 E.分子势能大于零 8、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图象如图所示,从状态a经过程缓慢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 b 经过程缓慢变化到状态 a,表示两个过程的图线恰好围成以 ab 为直径的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A过程中气
6、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B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C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先减少后增加 D过程中气体向外界释放热量 E.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 ab、bc、ca 回到原状态,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pa、pb、pc分别表示状态 a、b、c 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过程 a 到 b 中气体一定吸热 Bpcpbpa C过程 b 到 c 气体吸收热量 D过程 b 到 c 中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 E.过程 c 到 a 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 10、如图,倾角为 30的粗糙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的底端 A 和顶端
7、B 分别固定等量的同种负电荷。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的物块从斜面上的 P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斜面中点 O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mv,运动的最低点为 Q(图中没有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Q 两点场强相同 BPOOQUU CP 到 Q 的过程中,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再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 D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3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 分)在“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改进,在调节桌面水平后,添加了用力传感器来测细线中的拉力
8、(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必须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应当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需要改变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打出多条纸带 E.实验中需要将小车轨道适当倾斜以平衡摩擦力 F.实验中小车应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静止释放(2)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下 B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率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由实验得到小车的加速度 a 与力传感器示数 F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与轨道
9、的滑动摩擦力 Ff=_N.12(12 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其中包括电源 E,开关 S1和 S2,电阻箱 R,电流表 A,保护电阻 Rx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合适的数值,闭合 S1、S2,读出电流表示数为 I,电阻箱读数为 9.5,断开 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仍为 I,此时电阻箱读数为 4.5则保护电阻的阻值 Rx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S2断开,S1闭合,调节 R,得到多组 R 和 I 的数值,并画出1RI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电源电动势 E_V,内阻 r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本实验中,内阻的测量值
10、_(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原因是_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6kgM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长木板的最右端和距右端4m的P点处各放一物块B和A(均可视为质点),物块A的质量为12kgm,物块B的质量为21kgm,长木板P点左侧足够长,长木板上表面P点右侧光滑,P点左侧(包括P点)粗糙物块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5,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于长木板上,使长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设物块A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210m/sg,求:(1)当长
11、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时,若要物块A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拉力F满足的条件;(2)若拉力36NF,在物块A B、相碰时撤去拉力F,物块A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之后物块A的速度1v和物块B的速度2v。14(16 分)如图所示,虚线 AB、BC、CD 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四个象限又分成了多个区域。在第一、二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mvqd。在第三、四象限中,2dyd 区域有沿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 xd 区域有沿 x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相等;dxd 区域有沿 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是另外两个电场强度的 2 倍。第二、四象限中,y2d 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
12、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 v0由原点 O 沿 y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运动轨迹恰好经过B(d,2d)、C(d,2d)两点,第一次回到 O 点后,进入竖直向上电场区域,不计粒子重力,求:(1)电场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大小 E;(2)y2d 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2;(3)由原点 O 出发开始,到第 2 次回到 O 点所用时间。15(12 分)如图所示,在 xOy 平面内,MN 与 y 轴平行,间距为 d,其间有沿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E。y 轴左侧有宽为 L 的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MN 右侧空间存在范围足够宽、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标出)。质量为
13、m、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从 P(d,0)沿 x 轴负方向以大小为 v0的初速度射入匀强电场。粒子到达 O 点后,经过一段时间还能再次回到 O 点。已知电场强度 E=2032mvqd,粒子重力不计。(1)求粒子到 O 点的速度大小;(2)求 y 轴左侧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 B1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3)若满足(2)的条件,求 MN 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2和 y 轴左侧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 B1的大小关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D因为大气压保持不变,封闭空气柱均做等压变化,放封闭
14、空气柱下端的水银面高度不变,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VCT,可得 VCT 则 TVVT 即 TS HSHT 化简得 THHT 则空气柱长度的变化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D 错误;ABC 因 A、B 管中的封闭空气柱初温 T 相同,温度的变化T也相同,则H与 H 成正比。又0T,所以0H,即 A、B 管中空气柱的长度都减小,水银柱均向下移动,因为12HH,所以 12HH 所以 A 管中空气柱长度减小得较少,A 正确,BC 错误。故选 A。2、C【解析】列车高速运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车速成正比,则 fkv 则克服阻力的功率为 2pfvkv 所以高铁分别以 300km/h 和 350km/h 的速度匀速运行时
15、克服空气阻力的功率之比为 2112223649pkvpkv 故 ABD 错误,错 C 正确。故选 C。3、D【解析】当两臂间的夹角为120时,两臂受到的压力为 1 2cos60GNG 对N点分析,N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 112cos303FNG 当两臂间的夹角为60时,两臂受到的压力为 23 2cos303GNG 对N点分析,N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 2232cos603FNG 则有 123:1FF 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4、B【解析】镜子破碎后再对接无法接起,并不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斥力,而是由于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不足以使碎玻璃片吸
16、引到一起,故 A 错误液体难于被压缩是因为液体中分子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故 B 正确 打气筒打气,若干次后难再打进,是因为气体的压强增大的缘故,不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C 错误 橡皮筋拉伸后放开会自动缩回,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热学的基础知识,关键要明确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者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而斥力减小得快,根据现象分析出斥力的表现 5、D【解析】由相似相角形法可得 12,m gmFFAOOD BOODg 由于轻绳上拉力相同,由几何关系得 tan30BOAO 联立得 123mm 故选 D。6、B【解析】ABC、对 A 受力
17、分析,若细线伸直且拉力等于重力时,AB 间只接触无弹力,即 A 只受重力、拉力作用,此时 A 只受两个力,且 AB 之间无摩擦,若 A 细线未伸直即拉力为零,此时 A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故 AC 错误,B 正确。C、对整体进行分析,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或重力、支持力、拉力作用,而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水平地面对 B 物体没有摩擦力,故 D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ABC【解析】AE分子势能与间距 r 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18、由图可知当两分子的间距为 r0时,分子势能最小,且小于零,故 A 正确,E 错误;BCD当两分子的间距为 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合力为零,但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均不零,故 BC 正确,D 错误。故选 ABC。8、BCE【解析】AB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a、b 两状态的温度相同,过程 I 中,从 a 到圆上最低点过程中,压强减小,体积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降低,则。过程 I 中从 a 到圆最低点过程中,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则温度降低,则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气体的内能先减少后增加,同理可知,过程中气体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气体的内能先增加后减少
19、,故 A 错误,BC 正确:D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且内能不变,且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故 D错误;E在pV图象中,图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对应功,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大于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故 E 正确。故选 BCE。9、ABE【解析】A过程 ab 中气体的体积不变,没有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所以气体一定吸热,故 A 正确;B设 a 状态的压强为aP,则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 0000333abPVPVTT 所以 3baPP 同理 00003aCPVP VTT 解得 3caPP 所以 cbaPPP
20、 故 B 正确;C过程 b 到 c,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气体放出热量,故 C 错误;D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对单个的分子没有意义,所以过程 bc 中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故 D 错误;E由图可知过程 ca 中气体等温膨胀,内能不变,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故 E 正确;故选 ABE。10、CD【解析】ABD物块在斜面上运动到 O 点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又电场强度为零,所以有 sin-cos0 mgmg 所以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tan3,由于
21、运动过程中 sin-cos0 mgmg 所以物块从 P 点运动到 Q 点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电场力,因此最低点 Q 与释放点 P 关于 O 点对称,则有-POOQUU 根据等量的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特征可知,P、Q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B 错误,D 正确;C 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特点和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沿斜面从 P 到 Q 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中点 O 的电场强度为零。设物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物块下滑的过程中电场力 qE 先方向沿斜面向下逐渐减少后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加,所以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所以 P 到 O 电荷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22、O 到 Q 电荷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故 C 正确。故选 CD。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DEF 0.721 2.40 1.0 【解析】(1)1 AB对小车的拉力是通过力传感器得到的,故无需测量沙和沙桶的质量,也不需要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 AB 错误;C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在释放小车,故 C 错误;D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要改变沙和沙桶的总质量,打出多条纸带,故 D 正确;E由于实验要求研究小车的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需要排除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所以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
23、倾斜,以平衡摩擦力,故 E 正确;F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以能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有利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的减小,故 F 正确;(2)2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率是:0.18010.0360m/s0.721m/s22 0.1BACxvT 3根据2xaT 可得:2220.28810.0961 2m/s2.40m/s44 0.01BDOBxxaT(3)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fFFma 解得:1.0NfF 12、5.0 3.0 2.2 大于 电流
24、表也有内阻 【解析】(1)1由题意可知,闭合 S1和 S2时只有电阻箱接入电路,闭合 S1、断开 S2时,电阻箱与 R 串联接入电路,两种情况下电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知,两种情况下电路总电阻相等,所以 保护电阻的阻值 Rx9.5-4.5 5.0(2)2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EI(R+Rx+r),整理可得 11xRrRIEE 可见图线的斜率 1kE 图线的纵截距 xRrbE 结合图象中的数据可得 E3.0V,r2.2(3)45本实验中,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原因是电流表也有内阻,测量值等于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
25、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40FN;(2)12m/sv,28m/sv 【解析】(1)当A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将要发生相对滑动,设此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0a,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10m gm a 因为B与长木板间没有摩擦力,以长木板和物块A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A与长木板间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 010FMma 联立解得 040NF 所以若要物块A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拉力40FN(2)当拉力36FN时小于40N,开始时物块B保持静止,物块A与长木板一起加速 根据动能定理 21012FxMmv 解得 06m/sv 物块A
26、B、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1 01 122m vm vm 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221 01 122111222mvmvm v 两式联立解得 12m/sv 28m/sv 14、(1)202mvEqd;(2)02mvBqd;(3)00652ddtvv【解析】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在 x-d 的电场区域中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可知 0 12dv t 21 112dat 1qEam 由以上三式可得 202mvEqd (2)由(1)向中各式可解得 102dtv 粒子在 B 点的速度0yvv 1 10 xva tv 可得 02Bvv 运动轨迹经过 B、C 两点,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
27、yx-d 的电场区城内,粒子沿 y 轴负方向运动的位移 20122vdsa 粒子将做往返运动 021122vtta 在两个磁场中的运动周期均为 12 mTq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总时间为 315542mtTqB 由原点 O 出发开始。到第 2 次到达 O 点所用的时间 123006522ddttttvv 15、(1)02vv;(2)012mvBqL;(3)122(1)nBBn,n=l,2,3【解析】(1)粒子,从 P 点到 O 点,由动能定理得 2201122mvmvqEd 可得粒子到 20022qEdvvvm(2)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1mvqvBr 粒子要再次回到 O 点,则粒子不能从 y
28、轴左侧的磁场射出,需要返回磁场,经过电场和 MN 右侧的磁场的作用,再次返回到 O 点,故要求:012mvrLqB 故要求 012mvBqL(3)粒子通过电场回到 MN 右侧磁场时速度为0v。设粒子在右侧磁场中轨道半径为 R,要使其能够回到原点,粒子在右侧磁场中应向下偏转,且偏转半径 Rr。202 0mvqB vR 解得 02mvRqB 当 R=r 00122m vmvqBqB 可得122BB Rr,要使粒子回到原点(粒子轨迹如下图所示)则须满足 222)nRrr(其中 n=l,2,3 00012122222mvm vm vnqBqBqB 122(1)nBBn,n=l,2,3 其中 n=1 时,122BB 综上,需要 B2和 y 轴左侧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 B1的大小关系满足 122(1)nBBn,n=l,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