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216355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4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 200 万300 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

2、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 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 2如图为基因型为 AaBb 的哺乳动物体内某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基因 A 与 a 所在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B图示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哺乳动物的卵巢中 C图示细胞膜已发生封闭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D图示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一个受精卵和一个极体 3生长素促进靶细胞生长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靶细胞 B靶细胞接受生长素的信息后,可促使高尔基体释放钙离子 CH+经主动转运

3、到达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壁酸化变软 D激活的转录因子可促进 DNA 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 4下列对人体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因核基因不同而形态各异 B基因选择性表达可能会产生癌细胞 C正常细胞有序分化,癌细胞是分化异常的产物 D细胞需依次经历分裂、分化、衰老和癌变 5在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实验中,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在 LB 固体培养基配制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利用无菌水进行配制 B实验中所需的棉花应使用脱脂棉,因为脱脂棉不易吸水,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C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 4050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时的水分 D倒平板应在无菌超净台进行,将培

4、养基倒入培养皿后先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晃动 6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 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细胞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阁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B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 D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7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越强,中心体的数量越多 B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 C乳酸菌和酵母菌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D

5、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产物都被细胞排出 8(10 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菜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及核膜等共同构成 B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大约 95%来自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 C内质网通过胞吐形成的囊泡可以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D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二、非选择题 9(10 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

6、解量 呼吸量 一 2462022 202022 2592020 262020 二 32209 45206 55206 253209 三?60207 40207 23206(2)图中虚线表示 _,N 点时出生率_(选填“”、“”或“”)死亡率。(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点)。(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10(14 分)有

7、两种植物分别适于强光和荫蔽处生长,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其他条件适宜),请回答:光强mol 光子/(m2s)2 22 25 52 222 252 522 622 放氧速率mol O2/(m2s)叶片 A 22 22 5 2 5 25 28 32 叶片 B 2 25 25 3 6 22 22 22(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写出实验中的两个无关变量_。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荫蔽处的叶片是_。(2)在光强为 22mol 光子/(m2s)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有_。在光强为 25mol 光子/(m2s)时,光合作用产生氧

8、气速率叶片 A_叶片 B(、)。若在光强为 222mol 光子/(m2s)时突然停止光照,在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ADP 含量将_(增加、不变、减少),C5含量将_(增加、不变、减少)。(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定叶片 B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最适光照强度_,如果能,请阐述理由;如果不能,请简述处理方案_。11(14 分)回答下列问题:(1)某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 地保持_,如果此时遇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如果遇到严重污染,将导致绝大多数水生植物死亡,河流内的氧浓度降低,分析该生态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主

9、要原因是_;最终水质恶化,水生动物也大量死亡。(2)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研究发现:东亚飞蝗 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如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影响其种群的_,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_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3)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是我国近海主要的两个赤潮藻种,几乎每年都会引发大规 模的赤潮,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为了解浮游植物种间竞争在赤潮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者设计了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的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两藻分开培养时,成“S”型成长曲线。两藻共同培养时,中肋骨条藻数量正常增长,而东海原甲藻数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

10、12纤维素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可利用纤维素酶将其降解为葡萄糖,再利用葡萄糖生成酒精。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酵母菌来自_,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利用_来检验。(3)科研人员将纯化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制成凝胶珠是利用_法固定酵母菌细胞提高其利用率。一般来说,细胞更适合此法固定化,而酶更适合采用_和_法固定化,这是因为_。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B【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11、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也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由于所有的脂质和大部分蛋白质可以运动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膜上的蛋白质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从而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A 正确;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错误;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朝外,疏水性的尾部朝内,C 正确;D、生物流动镶嵌模型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故能从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

12、钻孔的过程,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物流动镶嵌模型,意在强化学生对生物流动镶嵌模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2、B【解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详解】A、图中基因 A 与 a 所在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复制关系的两条子染色体,A 正确;B、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哺乳动物的输卵管中,B 错误;C、受精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所以图示细胞膜已发生封闭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C 正确;D、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后才开始分裂,所以

13、分裂完成后得到一个受精卵和一个极体,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次级卵母细胞是在受精后才开始分裂。3、C【解析】本题是对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生长素作用的作用的综合性考查,回忆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生长素作用特点,然后结合题干和题图给出的信息解答问题。【详解】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并没有进入靶细胞,A 错误;B、靶细胞接受生长素的信息后,可促使内质网释放钙离子,B 错误;C、H+

14、经主动转运到达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壁酸化变软,C 正确;D、激活的转录因子可促进 RNA 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D 错误。故选 C。4、C【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详解】A、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和基因都相同,形态各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 错误;B、基因选择性表达是正常细胞有序的分化过程,癌细胞的产生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B 错误、C 正确;D、特定的人体细胞并非都要经历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过程,如造血干细胞终身保持分裂

15、能力,大多数细胞也不会发生癌变,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并能结合选项分析作答。5、D【解析】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所有操作都应注意无菌操作。【详解】A、LB 培养基配置完成后需要灭菌,因此在配置过程中无需用无菌水,A 错误;B、脱脂棉易吸水,容易引起杂菌污染,实验中所需棉花不应使用脱脂棉,B 错误;C、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 60-80烘干箱中烘干,C 错误;D、倒平板应在无菌超净台进行,倒完平板应先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晃动,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16、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制备方法,识记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6、B【解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葡萄糖浓度极低时 GLUT2 运输速率为 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 正确;B、在较高浓度下,GLUT2 的运输速率较大,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B 错误;C、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两种载体都有发

17、挥作用,说明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C 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 和 GLUT2 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D 正确。故选 B。7、B【解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

18、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

19、分裂有关【详解】A、中心体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为两个,并随细胞分裂而分开,并不是细胞分裂能力越强,中心体的数量越多,A 错误;B、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越旺盛的部位,提供能量,B 正确;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 错误;D、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D 错误。故选 B。8、D【解析】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细胞膜、核膜及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

20、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详解】A、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A 错误;B、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 错误;C、内质网是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的,C 错误;D、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正确。故选 D。二、非选择题 9、环境容纳量(K 值)=24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次生 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K 值为环境容纳量,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固定能量用于自身的呼吸

21、消耗、未被利用、分解者利用和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200%。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使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2)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3)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2)种群数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动的,图中虚线表示环境容纳量(K 值),种群数量达最大值 N 时出生率=死亡率。(2)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故第三营养级的同化能量=3.2209

22、-(4.5206+5.5206+2.53209)=0.45209百万千焦,因此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0.45209/3.2209)200%24.5%。(3)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特点,理解群

23、落的演替类型和过程及其生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把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识记和理解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和作用,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0、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 温度、光照时间、CO2量等 叶片 B 线粒体和叶绿体 大于 增加 减少 不能确定 缩小光照梯度,在 252622mol 光子/(m2s)之间增加更多实验组进行实验 【解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详解】(2)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因变量是放氧速率,无关变量有温度、光照时间、CO2量等。氧气释放速率

24、为 2 时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由表中数据可推知,B 叶片的光补偿点小于 A 叶片,且表中的光照强度下 B 叶片的光合速率已经出现了最大值,但 A 叶片的光合速率还没有出现最大值,说明 B 叶片的光饱和点低于 A 叶片,所以 B 叶片为取自荫蔽下的叶片。(2)在光强为 22mol 光子/(m2s)时,两种叶片均吸收氧气,说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且光合速率大于 2,此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光强为 25mol 光子/(m2s)时,叶片 A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速率为:-5-(-22)=25,而叶片 B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速率为:2.5-(-2)=3.5,即氧气产生

25、速率叶片 A 大于叶片 B。若在光强为 222mol 光子/(m2s)时突然停止光照,则直接影响光反应进行,导致在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ATP 合成减少,ADP 积累增加;同时影响暗反应 C3的还原,产生的 C5含量减少,而此时二氧化碳固定利用的 C5不变,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可知 C5含量将减少。(3)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确定叶片 B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最适光照强度,只能确定其最适光照强度在 522mol 光子/(m2s)左右。因此要想确定叶片 B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最适光照强度,应做以下处理:缩小光照梯度,在 252-622mol光子/(m2s)之间增加更多实验组进行实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

2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知道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理解净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11、相对稳定 自我调节能力 大多数水生植物死亡,导致光合作用大幅度降低,产生氧气的量减少,河流中腐殖质增多,好氧细菌大 量繁殖,使河流内的氧浓度降低。(只要同时有产生氧气减少和消耗氧气增加即可给分)。出生率 竞争或捕食 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竞争营养,并且中肋骨条藻竞争力更强,因此表现正常生长。或者中肋骨条藻可能会产生某些物质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解析】1、J 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7、,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S 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 K 值保持相对稳定。3、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

28、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4、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详解】(1)某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此时遇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遇到较严重污染,将导致大多数水生植物死亡,使河流内的氧浓度降低,其原因是水生植物

29、大量死亡,导致光合作用产氧量减少和需氧型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消耗大量的氧气,最终水质恶化,水生动物也大量死亡。(2)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影响其种群的出生率,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捕食、寄生、竞争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3)两藻共同培养时,中肋骨条藻数量正常增长,而东海原甲藻数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在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竞争中,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竞争营养,并且中肋骨条藻竞争力更强,中肋骨条藻处于优势地位,因此表现正常生长,而东海原甲藻处于劣势。【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信息的

30、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12、C1酶、Cx 酶、葡萄糖苷酶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重铬酸钾 包埋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 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酵母菌酒精发酵时,一般在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

31、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详解】(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 C1酶、Cx 酶、葡萄糖苷酶。(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所用的酵母菌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产物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以此来检验酒精的产生。(3)科研人员将纯化的酵母菌利用包埋法固定,以提高其利用率,具体做法是将活化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混合,然后以一定速度注入到 CaCl2溶液中制成凝胶珠。一般来说,细胞更适合此法固定,因为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酶分子小,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酶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点睛】熟知酒精发酵的操作流程及其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固定化酶技术及其优势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