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市山乐亭2023学年中考生物猜题卷含解析及点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市山乐亭2023学年中考生物猜题卷含解析及点睛.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中考生物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青蛙和大豆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A受精卵、种子 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 D受精卵、受精卵 2、水涝地里的种子一般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充分的养料 3、受精卵最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球形的,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形状却多种多样。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衰老 4、图为细胞的
2、某项生理活动过程,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分裂 B该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分化 C图中前后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D图中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5、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一种生物,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具有的特点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同 C同流感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D没有 DNA 6、家兔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A撕裂食物 B切断和撕裂食物 C切断植物纤维 D磨碎食物 7、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且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其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8、以下哪些行
3、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蚂蚁觅食 蜘蛛结网 工蜂采蜜 老马识途 鹦鹉学舌 大象骑车 A B C D 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 B“吃”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反射 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患呆小症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调控 10、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B C D 11、辣椒果皮红色(A)对黄色(a)为显性,若将红色辣椒(Aa)的花粉受到黄色辣
4、椒(aa)柱头上,则黄色辣椒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黄色 Aa 或 aa B红色 Aa C红色 Aa 或 aa D红色或黄色 Aa 或 aa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每年的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也是池塘、河边最热闹的时候。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体外受精、胎生、完全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发育 D体内受精、胎生、变态发育 13、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14、2009 年全世界大
5、部分国家爆发流行的甲流感病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无成形的细胞核 B无细胞壁 C无细胞结构 D无遗传物质 15、下列关于恒温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产热能力强 B恒温动物心脏都是四个腔 C恒温动物可适应一切不良环境 D恒温动物都有专门的保温结构 16、甲同学操作显微镜看清物像后,对面的乙同学拿过去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 D反光镜 17、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 C所有生物呼吸作用都需要消耗氧气 D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区别是生物有生命
6、而非生物没有生命 18、鱼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错地张开和闭合,因为()A它在吃东西 B它在呼吸 C它在感知水流 D它在排出口腔中的污物 19、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哪些是属于无性生殖()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大豆秧苗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 鸡蛋孵化出小鸡“落地生根”的叶片边缘长出许多小植株 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A B C D 20、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经过几个阶段,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肺的通气 肺内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A B C D 21、一位血型为 B 型的患者,大量失血后,最好给他输入 AA
7、 型血 BB 型血 CAB 型血 DO 型血 22、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A膝跳反射 B眨眼反射 C闻香垂涎 D谈虎色变 23、下列关于人体生理与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 B冬天外界寒冷空气经呼吸道达到肺部时温度可升到 37 C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 D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24、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体壁肌肉发达 B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 D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原因 25、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茎是显性,由高茎基因 T 控制,矮茎是隐性,由矮
8、茎基因 t 控制分析下列图解,亲代中的基因组成是()ATT BTt Ctt DTT 或 Tt 26、如图为研究人员繁殖荧光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猪的体色是否发光,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_。(2)如果甲猪毛色为黑色,乙猪毛色为白色,丙猪毛色为黑色,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_。(3)如果两头黑色的猪生出的小猪中有黑色的也有白色的,那么显性性状为_;如果显性基因用 B 表示,请写出两头亲代黑色猪的基因组成:_。27、以下是五种微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2)上图中 B 与
9、 C、D、E 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 无成形的_。(3)图 E 中的 a 是_,图中的 C、D、E 都通过产生 a 来繁殖后代。(4)图中 D 是酵母菌结构图,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_。28、如图为桃花的基本结构,请根据图回答:(1)1 是_,9 是_,10 是_,1、9、10 合称_。(2)3 是_,4 是_,3 和 4 合称_。(3)传粉受精后,8 发育成_,9 发育成_。2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养狗,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全国狂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后的死亡率极高,专家提醒:如果被狗咬伤,应在 24 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狂犬
10、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狂犬病病毒属于_;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属于_。狂犬病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_外壳和内部_构成。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_,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 免疫。30、请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9 年初,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分析了美国航天局“特拉”号卫星和“阿卡”号卫星的观测据后发现,全球从 2000 年到 2017 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的国家排名如下表。排名 1 2 3 4 5 6 7 8 国家植被覆盖面积(百万 KM2)俄罗斯 16
11、.04 美国 8.91 加拿大 8.47 巴西 8.31 澳大利亚 7.50 中国 7.19 欧盟 4.22 印度 2.94 国土绿化比例(%)印度 69.0 中国 65.6 欧盟 51.4 加拿大 41.6 俄罗斯 38.0 美国 33.3 墨西哥 28.4 巴西 25.6 资料二:研究人员测观到地球绿化面积增加后,最初以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在比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收获区域和可用耕地面积,得到下图结果.自 2000 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粮食产量增加了 35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化肥使用和地表水或地下水灌溉促进了多次种植,收获面积增加。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这将的人口大国
12、,需要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因而更强调在有限耕地面积上实现人类对土地最大化的利用,即集约化农业相对发达。资料三:2000 年以来,中国绿化覆盖率从 29.8%增长至 71.2%。在中国,人为管理的森林的面积增速比自然生长的森林面积增速要大 29%。中国的绿化面积 42%来自森林、32%来自农田;但印度 82%来自农田,森林仅占 4.4%。2000 至 2017 年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 5%。中国和印度在陆地植被面积只占全球总量的 9%的情况下,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约 1/3,其中中国贡献了全球绿化增量的 1/4,令人赞叹。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上述三段资料讨论的话题是_。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可知,项目研究人员待别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原因是:_ 两国均是人口众多,对上地农产品产出需求量大。资料二中提到,研究人员对全球绿化面积增加原因的最初推断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比较中国和印度得到的数据并不支持研究人员最初的推断,理由是:_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限理念。资料三可知,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增加绿化面积的主要措施是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是维持_平衡。31、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症状为全身红疹、发烧、咳嗽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脑
14、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从传染病学角度看,麻疹病毒属于_(填“传染源”或“病原体”),它_细胞结构。(2)麻疹疫苗接种共需 23 针。在某学校的一次麻疹疫情中岀现 24 例病例,其中有 1 针麻疹疫苗接种史的患者为 5例,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的患者有 19 例(占 79.17%)。主管部门决定严格筛查计划免疫未执行的情况并要求及时补种,来达到保护_的目的。(3)完整接种麻疹疫苗的人体内可产生_,这属于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参考答案 1、D【解析】一般地说,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动物体再由器官形
15、成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据此解答。【详解】青蛙是有性生殖,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向水中排卵,雄蛙向水排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由蝌蚪发育成成蛙的;大豆是被子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结束后,雌蕊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因此青蛙、大豆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选 D。【点睛】熟知各类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B【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量
16、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充足的空气。故选 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3、B【解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详解】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而细胞
17、的形状不变。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细胞分化使细胞形状不同。细胞分裂使细胞分裂数目增多,而细胞的形状不变。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功能退化的过程,而细胞的形状不变。故选 B。【点睛】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B【解析】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组织。【详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B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
18、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C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 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示信息从中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
19、而得出答案。5、A【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详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破伤风杆菌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DNA集中的区域。【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点。6、C【解析】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
20、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故选 C 点睛;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 7、C【解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故 A 错误;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故 B 错误;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
21、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故 C 正确;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植物人的脊髓已经受损,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定位】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脑干的结构和功能,脑干控制心跳、呼吸等的生命中枢。8、C【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蚂蚁觅食、蜘蛛结网、工蜂采蜜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鹦鹉学舌、大象骑车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
22、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 符合题意。【点睛】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本题解题关键。9、D【解析】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 错误;“吃”梅止渴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都有,而不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反射,B 错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 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调控,D 正确。10、C【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对于刚刚失去幼崽
23、的猫,把小狗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1、A【解析】番茄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详解】将红色番茄(Aa)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aa)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从图解中可以看出黄色番茄所结种子的基因是 Aa 或 aa,而果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仍然是 aa,颜色是黄色。【点睛】基因发
24、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12、B【解析】(1)两栖动物的生殖生殖过程 求偶:雄蛙发出悦耳的鸣叫,吸引雌蛙。雄蛙鸣叫时,口角两边的鸣囊能使鸣叫更洪亮 抱对: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刺激雄蛙和雌蛙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排到水中。抱对现象提高了受精率。青蛙抱对 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2)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详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
25、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及特点。13、D【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详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D 正确。【点睛】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4、C【解析】试题分析: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
26、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 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大肠杆菌属于 细菌有细胞结构。因此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无细胞结构。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15、C【解析】(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2)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有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分四腔、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
27、量。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详解】恒温动物产热能力强,A 正确;恒温动物心脏都是四个腔,B 正确;恒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而不是可适应一切不良环境,C 不正确;恒温动物都有专门的保温结构,D 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恒温动物的体温恒定的原因和意义。16、B【解析】要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17、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生物,因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 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正确;不是所有生物呼吸作用都需要消耗氧气,如厌氧菌,C 错误;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
28、泄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非生物不具有这些基本特征。故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D 正确。18、B【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流经鳃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19、C【解析】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详解】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大豆秧苗;蛙的
29、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鸡蛋孵化出小鸡,都是由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所以属于有性生殖。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落地生根”的叶片边缘长出许多小植株;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所以属于无性繁殖。可见 C 符合题意。【点睛】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明确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D【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详解】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肺的通
30、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因此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故选:D。【点睛】关于呼吸的几个过程是考察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21、B【解析】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1、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一患者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 B 型,所以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B 型血。故选:B【考点定位】输血的原则。【名师点睛】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 A 型人输 A 型血,B 型血的人输B 型血。据此作答。22、D【解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详解】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闻香垂涎”,都是由具体条件刺
32、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C 不符合题意;“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D 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23、D【解析】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A 正确;呼吸道有温暖空气的作用,冬天外界寒冷空气经呼吸道达到肺部时温度可升到 37,B 正确;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
33、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C 正确;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D 错误。【考点定位】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名师点睛】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24、D【解析】蚯蚓是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的,在粗糙的接触面上因为利于刚毛固定作用,所以比在玻璃板上要快。25、B【解析】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
34、对的染色体、基因完全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亲代高茎产生的生殖细胞有 T 和 t 两种,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 Tt。点睛: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6、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白色 黑色 Bb 和 Bb 【解析】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基因是 DNA 上的最小片段,所以说这个基因组就是 DNA。【详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性状
35、,通过转基因克隆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如果甲猪毛色为黑,乙猪毛色为白,丙猪毛色为黑,荧光猪的细胞核来源于乙猪,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白色。(3)如果两头黑色的猪生出的小猪中有黑色也有白色的,小猪白色的基因一定来源于两头黑猪,控制白色的基因在亲代黑猪身上不能表现,因此白色是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 B 表示,隐性基因是 b,两头亲代黑色猪的基因
36、组成是 Bb 和 Bb。【点睛】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7、A 细胞核 孢子 叶绿体 【解析】图中的 A 是病毒,B 是细菌,C 是霉菌,D 是酵母菌,E 是蘑菇。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详解】(1)A 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属于病毒。(2)细菌的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所以 B 与 C、D、E 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B 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3)图 E 中的 a 是孢子,真菌通过孢子繁殖,所以 C、D、E 都通过产生
37、孢子来繁殖后代。(4)植物叶肉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 D 酵母菌与植物叶肉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点睛】考查细菌、病毒、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殖方式等。28、柱头 子房 花柱 雌蕊 花药 花丝 雄蕊 种子 果实 【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1 柱头、2 花瓣(组成花冠)、3 花药(内有花粉)、4 花丝、5 萼片(组成花萼)、6 花托、7 花柄、8 胚珠、9 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10 花柱、1、9、10 合称雌蕊,3、4 合称雄蕊。【详解】(1)观图可知,1 是柱头,9 是子房,10 是花柱,1
38、、9、10 合称雌蕊,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2)3 是花药,内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4 是花丝,3 和 4 合称雄蕊,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3)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该花传粉受精后,8 胚珠发育成种子,9 子房发育成果实。【点睛】掌握花的结构、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及正确的识图可解答。29、病原体 传染源 蛋白质 遗传物质 抗原 特异性免疫 【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
39、就会变成结晶体;(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详解】(1)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狂犬病病毒属于病
40、原体。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属于传染源。(2)狂犬病病毒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3)注射到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狂犬病毒的抗体,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获得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特定病原体(狂犬病毒)有免疫功能,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30、全球绿化现状及中国贡献(合理给分)国土绿化比例位居前两位 2000 年以来,两国可用耕地面积不变,
41、甚至中国的还有所下降,但中国收获面积呈上升趋势,印度则明显波动;气候变暖的趋势并非如此(合理给分)植树造林 碳氧 【解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能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详解】(1)材料展示了全球绿化的现状,同时分析了中国的绿化情况,因此话题应该包含全球绿化现状与中国的关系,如:全球绿化现状及中国贡献。(2)中国和印度,国土绿化比例位居前两位,两国均是人口众多,对上地农产品产出需求量大。这都是中国和印度相似的地方。(3)2000 年以来,两国可用耕地面积不变,甚至中国的还有所下降,但中国收获面积呈上升趋势,印度则明显波动;但气候变暖的趋势并非如此。所以研究人
42、员对全球绿化面积增加原因的最初推断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有误。(4)中国的绿化面积 42%来自森林、32%来自农田;但印度 82%来自农田,森林仅占 4.4%。可见中国的绿化面积增大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点睛】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1、病原体 没有 易感人群 抗体 特异性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43、。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是易感人群。【详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麻疹病毒是引起麻疹的病原体。病毒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护易感人群。(3)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麻疹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点睛】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及其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特点可正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