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5).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216300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3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5).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5)本卷共分为 1 大题 50 小题,作答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00分,60 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哪项不是灯火灸的别称 A.发泡灸 B.灯草灸 C.油捻灸 D.十三元宵火 E.神灯照 2.下列哪项灸法不会导致皮肤破溃 A.白芥子灸 B.蒜泥灸 C.斑蝥灸 D.瘢痕灸 E.雀啄灸 3.有关艾灸的补泻作用,始载于 A.难经 B.备急千金要方 C.针灸大成 D.明堂灸经 E.灵枢 4.以下部位除哪项外均不宜采用瘢痕灸 A.颜面五官 B.颈后部 C.有大血管的部位 D.关节 E.孕

2、妇的腰骶部 5.温灸器灸最适合的治疗对象是 A.老人 B.小儿、妇女 C.青壮年 D.青少年 E.孕妇 6.侧伏坐位适宜取哪个部位的腧穴 A.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B.适宜于取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C.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D.适宜于取头部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E.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7.针刺下列哪组腧穴适宜取仰卧位 A.天柱、委中、足三里 B.气海、关元、阳陵泉 C.血海、命门、太溪 D.天枢、隐白、大肠俞 E.中极、次髎、昆仑 8.下列腧穴可直刺的是 A.地仓 B.印堂 C.四白 D.膻中 E.头维 9.下列关于针刺深度

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头面、胸背部及四肢末端当浅刺 B.腰背、四肢、腹部穴位可适当深刺 C.热证、虚证宜浅刺;寒证、实证宜深刺 D.一般病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在里、在筋骨、脏腑宜深刺 E.春夏宜刺深,秋冬宜刺浅 10.下列哪项不是行针辅助手法 A.飞法 B.震颤法 C.提插法 D.弹法 E.刮法 11.不属于得气的临床表现的是 A.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 B.热凉痒痛 C.抽搐、蚁行感 D.针下空松虚滑 E.针下沉重紧涩 12.捻转补泻中,泻法的操作手法是 A.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 B.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

4、 C.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 D.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 E.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也重 13.下列关于提插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保持针身垂直 B.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 C.频率应较快,每分钟 100 次左右 D.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 35 分钟为宜 E.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 14.呼吸补泻中补法的操作是 A.病人吸气时捻转,呼气时提插 B.病人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 C.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D.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捻转 E.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5、15.关于烧山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 B.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 9 次 C.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 6 次 D.患者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疾按针孔 E.临床适用于脾肾阳虚、沉寒痼结、阳气衰微等证 16.关于透天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 B.随患者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得气 C.随患者呼气将针刺入浅层得气 D.患者呼气时将针缓慢拔出,不按针孔或缓按针孔 E.临床适用于实热火邪、痰热内盛证 17.以下关于滞针哪项说法不正确 A.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 B.若强行捻转、提插,患者痛不可忍 C.若患者局部肌肉过度收缩,可稍延长留针时间 D.

6、可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 E.不可在滞针附近再行针刺 18.以下关于断针哪项说法不正确 A.患者切勿更换原有体位 B.若残端部分露出体外,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 C.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应在X 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D.针刺时可以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 E.避免过猛、过强地行针 19.针具用煮沸消毒时,应待沸腾后再煮 A.5 分钟 B.15 分钟 C.25 分钟 D.35 分钟 E.45 分钟 20.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操作是 A.直刺 B.向上斜刺 C.向下斜刺 D.向上平刺 E.向下平刺 21.在应用提插手法时,一般捻转角度以多少为宜 A.90左右 B.90180 C.18036

7、0 D.360720 E.720左右 22.可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的行针辅助手法是 A.循法 B.刮法 C.飞法 D.摇法 E.弹法 23.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得气的原因 A.针刺手法不熟 B.病人体虚 C.局部感觉迟钝 D.饥饿空腹 E.针刺角度、深度不当 24.下列有关血肿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 B.如局部血肿增长迅速,应立即给予热敷,促其消散 C.出血停止后可轻轻按揉 D.出血初期应冷敷 E.止血后再做热敷 25.用拇食捻搓针柄数次,一搓一放,一开一合,反复数次的是 A.循法 B.弹法 C.刮法 D.摇法 E.飞法 26.孕妇不宜针刺 A.迎香 B

8、.合谷 C.百会 D.足三里 E.人中 27.患者女,45 岁。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取三阴交、关元、肾俞治之。以下何种进针法针刺关元穴为佳 A.夹持进针 B.舒张进针 C.单手进针 D.提捏进针 E.直切进针 28.患者男,32 岁。左侧口眼歪斜 1 天,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宜取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等面部腧穴,对以上面部腧穴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手法是 A.轻插重提,幅度小 B.轻插重提,幅度大 C.重插轻提,幅度小 D.重插轻提,幅度大 E.提插用力相等,幅度小 29.患者女,40 岁。在针刺中,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多汗,四肢发冷,脉沉细。应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A

9、.速饮温开水或糖水 B.针刺人中、百会、素髎、内关等穴位 C.灸足三里、关元 D.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E.使患者平卧,头部抬高 30.有关电针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处方配穴与针刺法相同,多选两侧肢体的穴位配对,以 13 对穴位为宜 B.通电时间一般在 520 分钟 C.一般情况下,应在感觉阈和痛阈之间调节适宜的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D.一般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延髓、脊髓 E.孕妇应慎用电针 31.电针的作用不包括 A.止痛 B.镇静 C.促进气血循环 D.提高免疫力 E.调整肌张力 32.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的电针波形是 A.密波 B.疏波 C.断续波 D.连续波 E.可

10、调波 33.常用于出血、扭挫伤的电针波形是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可调波 34.有关电针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电针刺激量较大,需要防止晕针 B.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及孕妇禁用电针 C.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或折针 D.如毫针的针柄如出现表面氧化现象,不宜使用 E.如多次反复应用电针,则可出现机体耐受现象,使疗效降低 35.用于针刺十宣、十二井穴的三棱针刺法是 A.透刺法 B.点刺法 C.散刺法 D.刺络法 E.挑刺法 36.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 A.透刺法 B.点刺法 C.散刺法 D.刺络法 E.挑刺法 37.三棱针的

11、针刺方法不包括 A.挑刺法 B.点刺法 C.散刺法 D.刺络法 E.透刺法 38.皮肤针法的循经叩刺法常用于叩刺 A.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B.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C.任脉和手太阳小肠经 D.督脉和手太阳小肠经 E.任脉和督脉 39.皮肤针法按刺激强度,一般分轻、中、重三种。其中,轻刺不适用于 A.头面部 B.老弱妇女患者 C.虚证患者 D.前胸部 E.久病患者 40.有关火针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针刺前必须将针烧红,先烧针尖,后烧针身 B.若针刺较深,需烧至白亮;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红 C.四肢及腰腹部针刺稍深,可刺 25 分深 D.胸背部针刺宜浅,可刺 12 分深 E.针刺前皮肤应严

12、格消毒,可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 41.常用于戒毒、减肥的针法是 A.耳针 B.芒针 C.皮内针 D.皮肤针 E.电针 42.有关腕踝针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通常选用已消毒的 2830 号 1.5 寸不锈钢毫针 B.进针时针与皮肤呈 1530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平放 C.以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为宜 D.一般情况下留针 2030 分钟,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 E.一般隔日一次,急性病症可每日针 12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 43.芒针采用不锈钢制成,具有多种规格,其中最短的是 A.3 寸 B.4 寸 C.5 寸 D.6 寸 E.7 寸 44.顶旁 1 线的定位是:

13、在头顶部,督脉旁开 1.5 寸 A.从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 1.5 寸的线 B.从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 1 寸的线 C.从正营穴向后引一条长 1 寸的线 D.从承光穴向后引一条长 1.5 寸的线 E.从络却穴向后引一条长 1.5 寸的线 45.额旁 1 线的定位是,在头前部 A.从神庭穴向前引一条直线,长 1 寸 B.从头临泣穴向前引一条直线,长 1 寸 C.从上星穴向前引一条直线,长 1 寸 D.从眉冲穴向前引一条直线,长 1 寸 E.从眉冲穴向前引一条直线,长 1.5 寸 46.额旁 3 线的主治病症是 A.腰腿足病、脱肛、小儿夜尿 B.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C.精神失常、肝胆疾患 D.肩、臂、手等病症 E.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阳痿、尿频 47.头针针刺手法,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达到 A.50 次左右 B.100 次左右 C.150 次左右 D.200 次左右 E.300 次左右 48.耳穴的分布规律,不正确的是 A.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B.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C.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屏 D.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E.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49.治疗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宜选用 A.神门 B.肾上腺 C.内分泌 D.角窝上 E.角窝中 50.治疗低血压,应选择哪个耳穴 A.皮质下 B.耳尖 C.角窝上 D.肾上腺 E.神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