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复习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复习要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灌溉与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利用人工干预方式,采用灌溉或利用降雨分。精量灌溉:精确估算出农作物生长必需的灌溉水量,并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将此水量准确 而均匀的灌入作物根系层土壤中。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灌溉地带的划分的依据:根据不同地区及农作物对灌溉排水的要求,按降雨量划分:常年灌溉 地带:降雨量小于 400mm 年。不稳定灌溉地带:400-1000mm 年,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水稻灌 溉地带: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1、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
2、获取最佳的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灌溉制度。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旱作物播种前(或水田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 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农作物在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采用水量平衡制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作物水分亏缺:当作物植株的蒸腾失水超过作物根系吸水时,造成植物细胞体内储水量减少,叶水势降低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步骤;每个人在同一位臵取三个土样。步骤:1.称取土壤铝盒质量m 2.取土 3
3、称重 m 4.烘干 5.称重 m 6.计算公式:含水率=m*/m土x100%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固态、汽态、液态(吸着水:不能被利用其上限以下的水为无效水;毛 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被植物利用,有效水;重力水: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的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为过剩水,地下水位低,水很快排出根系层而不能 被使用。)水分入渗的规律、特点及考斯加可夫计算公式入渗前土壤含水率B0很小时,地面初始入渗速度 ii很大,地面处的含水率短时间内就接近饱 和含水率Bs。随时间的延长,入渗路径的加大,入渗速度 it不断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 if,即接近该土壤的渗透系数 K。通常用入渗速度
4、it和累积渗水量 I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描述 入渗规律。入渗过程分:渗吸阶段,入渗速度 it随着入渗时间加大不断减小,为非稳定流阶 段;渗透阶段。考斯加可夫公式:it=iita,式中:it是任一时间的入渗速度,以单位时间渗 入土壤的水层厚度(mm/min 或 cm/h);ii是第一单位时间末的入渗速度;t 为入渗时间(min 或 h);经验指数a=0.30.8,一般土壤取 0.5。水分亏缺的定义和影响:(1)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过程的影响,抑制作物器官和个体的生长发 育;影响光合与呼吸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同化物运输;影响生化反应;影响对矿物质吸收。(2)水分亏缺对作物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
5、影响,导致作物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降低,影响程度取决于水分亏缺的程度及发生水分亏缺的时间。(3)有益作用:适度的水分亏缺有益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计算:经测定某灌区土壤干容重为 1.41g/cm3,田间持水率为 23%(重量比),冬小麦拔节期计 划湿润层为 0.6m,日耗水量为 3mm 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 70%假定土壤初始含水率 为 20%(重量比),在无雨情况下还需多少天应进行灌溉?其灌水定额为多少?解: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可供水量为:W1Y(00-9min)H=1.41X(90-70%9f)X600mm=1.41x(20%70%X23%)X600mm=33mffi 离下次灌溉的
6、时间为:t=Wi/e=33mm/3mm/d=11d 下次罐水定额为:WY(0f0min)H=丫(0f 70%0f)H=1.41x(0f 70%0f)x600mm=1.41x(23%70%X23%)x600mm=58.4 mm(584m3/hm2)2、灌水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灌水技术: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4 种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 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地面灌水三种:畦灌法、沟灌法、淹灌法。喷灌灌水方法:利用一套专
7、门的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 形高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臵,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微灌灌水方法:就是通过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过滤,并通过管道 系统输水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地表下土壤的灌溉方法。依水流由灌水器流出的方式,可分为滴灌法、微喷灌法和涌泉灌法。渗灌灌水方法: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地面灌溉水流推
8、进过程:灌溉水由田间渠沟或管道进入田块后,迅速沿田面的纵向推进,在水流推进的前缘形成一个明显的湿润前锋;:水流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向土壤中下渗;:当湿润前锋到达田块尾端,或到达田块某一距离,并已达到所要求的灌水量时,停止向田块灌水;:田面水流继续向田块尾端流动,田面水流深度不断下降,向土壤内下渗的水量逐渐增加;:田块首端水深先下降至零,地表面形成一落干锋面;:落干锋面随田面水流和土壤入渗向田块尾端移动;:落干锋面与湿润前锋在田块某距离处或尾端相遇;:当田面完全 无水,田间水全部渗入土壤转为土壤水。灌溉方式的划分:根据灌溉水向田间输送与湿润土壤的方式划分。灌水质量的衡定标准指标的意义:1、田间灌溉水
9、有效利用率 Ea:是指应用某种灌水方法或 某项灌水技术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 值。2、田间灌溉水储存率 Es:是指应用某种灌水方法或某项灌水技术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 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量与灌溉前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所需要的总水量的比值。3、田间灌水均匀度 Ed:是指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计划 湿润土层深度的均匀程度。4、田间灌水质量综合有效利用率 Eg:有效入渗水量 V 1(即作物蒸 腾量)与有效入渗水量 V1+深层渗漏水量 V2+田间灌水径流失量 V3+壤棵间蒸发量和水分漂移 损失水量 V4+I水不足区域
10、所欠缺水量 V0 的总和的比值。第三章以河流为水源的 4 种取水方式:无坝取水:灌区附近的河流水源丰富,河道枯水期的水位和流 量均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可在河岸上选择适宜的地点作为取水口,修建取水建筑物,从河流侧 面引水。优点:工程简单、投资省、施工易、工期短、收效快;缺点:不能控制河道水位,常受河水涨落、泥沙运动以及河床变迁等的影响。无坝渠首位臵的选择:一般选择在灌区的上游,以减小坝高,使灌区农田大部分能自流灌溉。设在河岸坚固、河床较稳定、河流弯道的凹岸。取水口宜设在凹岸中点的偏下游处。有坝取水:当河流水源较丰富,而水位较低,不能满足引水灌溉要求时,在河床上修拦河坝(又 称壅水坝、溢流坝或滚水坝
11、),抬高水位,以便自流引水灌溉。这种引水方式叫有坝(或低坝)取水,所建工程称有坝渠首。优点:引水口距灌区较近,缩短了干渠长度;缺点:增加了拦河 坝(闸)工程;无坝渠首位臵的选择:一般选择在灌区的上游,以减小坝高,使灌区农田大部分能自流灌溉。抽水取水:河流水量丰富,但灌区位臵较高,修建自流引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时,可采取抽水取水方式。优点:干渠工程量小;缺点:增加了机电设备和管理费用。水库取水:当河流来水与灌溉用水不相适应,其流量、水位均不能满足灌溉要求,必须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水库进行径流调节,以解决来水和用水间的矛盾。实现途径:修建大坝,用来蓄水、提高水位。优点:能充分利用河流资源;缺点:工程
12、量大,有库区淹没。掌握坎儿井工程的引水原理坎儿井:高山雪水融化,开挖水平廊道截取潜流。组成:竖井:是廊道开挖的工作井,用以出土和通风;地下廊道:是截取地下潜流和输水的通道;明渠:输送水到田间。灌溉工程田、林、路的规划布臵:沟一渠一路:道路布臵在灌水田块的上端,位于斗渠一侧。优点:农业机械入田耕作比较便利,道路拓宽比较容易。缺点:机耕道要跨过所有的农渠。沟路一渠:道路布臵在灌水田块的下端,界于灌水渠、排水沟之间。优点:道路与末级固定沟渠不相交;缺点:农业机械进入田间须跨越沟渠,今后拓宽机耕道路也比较困难。路一沟一渠:道路布臵在灌水田块的下端、排水沟的上侧。优点:方便农业机械入地,道路拓宽也比较容
13、易。缺点:道路要与农排相交,影响排水,且雨季易导致田块积水、道路受淹。渠道进水口水位要求:保证所需要的控制高程,取水口一般设臵在凹岸中点偏下游处。计算:某灌区干渠向三个支渠配水全部实行续灌,干渠各段及各支渠长度如图示。已知支一毛流量为3.0m3/s;支二毛流量为 2.0m3/s;支三毛流量为 1.6m3/s,干渠沿线土壤为重壤土(A=1.3,m=0.35),试计算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及干渠AD段的渠道水利用系数n干。S=A/Q 为每千米渠道输水损失;A 渠床土壤渗透系数,m 渠床土壤透水指数。Qn 为渠道 净流量。输水损失量:Q1=SLQn/100;毛流量=Q1+Qn.第四章输配水管网的工作制度
14、:输配水管网的工作制度是指管道系统的运行工作顺序及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续灌方式:上级管道向所有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特点:上一级管道和所有下一级管道内同时有水流通过。轮灌方式: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或逐一地 向下一级管道配水或灌水的方式。特点:下一级管道在灌水时期内是轮流工作的。优点: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均较集中,有利于与农业操作、田间管理相配合,提高人工控制灌水的工作效率。缺点:管道系统投资较大。随机方式:由于灌溉系统面积较大、灌区内的用水单位多、各种作物种植比例分散,用水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而采用随机取用水的方式(或称按需分配方式)。特点:把管道系统各给水栓、配水井或出水口的取
15、用水都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随机事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推算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此种方式要求出水口以上的管网任何时候都有 水。(集中轮灌)灌溉组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轮灌编组应便于运行管理和农事田间管理;各轮灌组的流量应接近;轮灌组内同时工作的管道应靠近,便于控制和管理;轮灌组划分应有利 于提高管道设备利用率和降低水头损失;各轮灌组管道的流量之和要与上一级管道供给的流量相适应;尽量照顾农业生产条和群众的用水习惯,要便于调配劳力和组织灌水。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优点:节水效益显著;土地利用率高;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输水速度快,灌溉效率高;维修养护省工、省时,管理方便;灌水及时,作物增产增
16、收效果明显。缺点:需要的材料和设备较多;投资较高;规划设计内容较复杂;对水源的水质要求较高。第五章旱区:是指广大的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及半湿润偏旱地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是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作为一种有效水资源而予以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集水效率:通常是指某时段内或某次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第六章农田排水的任务:排除农田多余水分控制地下水埋深。掌握排水的种类 1.除涝排水:排除由于降雨超渗部分在田间形成的径流水层和低洼地汇集的 多余的地面积水。2.防渍排水:坡度较小的地区和低洼地,在排除地面积水以后,对地下水位 过高而采取排除土壤中多
17、余水分的措施。完整的除涝排水工程包括除涝排水、防渍排水两种形 式。3.防止土壤盐碱化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潜水蒸发、避免盐分累积在土壤的表层的排 水形式。除涝排水:排除由于降雨超渗部分在田间形成的径流水层和低洼地汇集的多余的地面积水。防渍排水:坡度较小的地区和低洼地,在排除地面积水以后,对地下水位过高而采取排除土壤 中多余水分的措施。完整的除涝排水工程包括除涝排水、防渍排水两种形式。防止土壤盐碱化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潜水蒸发、避免盐分累积在土壤的表层的排水形式。排除地面水的排涝标准:设计排涝标准以排水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农作物不受涝灾。农作物排渍标准是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
18、排降标准。农作物的设计排渍深度 是指农 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保持一定的地下水适宜的埋藏深度。防止土壤盐碱化的排水设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以上土层中盐分平衡状况,主要取 决于地下水补给的蒸发蒸腾量(ET)和地下水的排水出流量(D),只有使 D ET 才能使土壤 盐分处于脱盐(CV0)或盐分平衡(C 0)状态。排蒸比丫作为:防止壤盐碱化的排水设计参 数。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渍标准:农作物排渍标准是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排降标准。农作物的设计排渍深度是指农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保持一定的地下水适宜的埋藏深度。7、几种排水方式对排除农田多余水分的效果:排水方式一般有水平排水、垂直排水两
19、种。水 平排水主要指明沟排水和地下暗管排水。垂直排水也叫竖井排水。明沟排水:明沟排水就是开 挖排水沟,把地面、地下多余的水排走。明沟排水有除涝、防渍和防止土壤盐碱化3 类。优点: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缺点:工程量大、地面建筑物多、占地面积大、沟坡易坍塌、不利于交通和机械化耕作。暗管排水:暗管排水是通过埋设地下暗管系统,排除土壤多余水分,降低地下水位。优点:排水速度快,降得深,工程量小、地面建筑物少、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交通和田间机械化作业,能有效地解决水平不透水隔层排水问题,可自流排水,节省能源。竖井排水:在田间地面按一定的间距向下垂直开挖井筒来抽水,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地下水位漏斗,从而降低
20、地下水位。优点:排水效果好,不易再度返盐,可为雨涝季节提供库容、旱季提 供水源;缺点:耗能,运行成本高,使用受地质的限制。8、排渍设计流量:使作物免受渍害而需要的排水流量。单位面积上的排渍设计流量称排渍模数日常设计流量:地下水位达到设计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排水流量。日常排水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日常排水流量。9、计划用水: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和灌溉水源的供水情况,有计划地蓄水、引水、配水和灌 水,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的需求。用水计划:一灌区从水源取水向各用水单位或各级渠道配水的计划。包括渠首引水和渠系配水计划节水灌溉实验:的三类:作物受旱试验;探索节水灌溉的方法与灌水技术试验;水肥耦合试验。10、环境要素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环境中的每一项可以认为是代表一种环境 要素。环境质量: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总体或环境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 济发展适宜的好坏程度环境评价:按一定的标准、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某一区域范围内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和评价人类活动影响。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及调节措施 不足的原因:降雨量不足;降雨入渗量少,径流损失较多;土 壤保水能力差,渗漏及蒸发损失水量过大。调节措施:灌溉:播前和生育期灌溉、储水灌溉及 其它灌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透水性、蓄水性。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灾害及其调节措施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 大气降水过多;低洼地区积水;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畅;灾害类型:洪灾:河水泛滥。涝灾:积水难排。渍害:土壤过湿。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高、蒸发强。调节措施:截流;出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根系层过多水分;改善土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