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205804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市 20172017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第 I 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核糖体、染色体均含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 H2O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在 t 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B。在 t 时刻降低丙组温度,

2、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浓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浓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3。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基因 A、a 所在的染色体是 X 染色体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 段和图丙中的 kl 段C。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D.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gh 段形成的原因可能相同4。将一个噬菌体的 DNA 分子

3、两条链用32P 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2/n 1/2n B.1/n 2/nC.2/n 1/n D。1/n 2/3n5。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 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快分别放在4 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 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4)除去 M

4、n2+(1 分)3。03。5(2 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5)147ma/83 或 1。7710-2ma(3 分28。(15 分)(1)2H1-H2(1 分K12/K2(3 分)(2)2(2 分)4。0108(1 分)减小(1 分)(3)(2 分)加入催化剂(1 分)乙((1 分)35.(15 分)(1)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1 分)10(1 分)(2)sp3(1 分)氢键(1 分)(3)直线型(2 分)NCSS-CN(2 分)(4)90(2 分)12(2 分)1。67g/cm3(3 分)36.(15 分)(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2 分)(2 分)2(3

5、分(3)6(2 分)HO-CH2CH2OH(2 分)(4)(2 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5)分2(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市 20172017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试题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选择题:14.A15。C16。B17.B18.D19.CD20。AD21。ACD(d)2(d)222、0。515;t2t1k12L;bM;b23.(1)(2)R2;(3)(X I)R3I;(4)1800;90024。解:(1)设时刻t,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x,为使棒运动过程中始终无感应电流产生,只需回落中磁通量保持不变,则B20L BL(L x)

6、故:B B0LLx(2)经 t0时间,杆的速度为 v=a0tx 12at20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S L(L x)L(L12at02)回路的感应电动势:E SB BtLv而B kt故Bt k回路的感应电流I ERr对棒由牛顿定律:F BIL ma解得:F k2L2t02(Rr)(2L3at20)ma25.解:(1)设小物块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L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2sin37 12mv20设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mv0 mv1 Mv212mv2121202mv12Mv2解得:v1=-3。6m/

7、sv2=2.4m/s可见,A 与 B 第一次碰后,A 的速度大小为 3.6m/s,方向沿斜面向上,B 的速度大小为 2.4m/s,方向沿斜面向下.(2)A 与 B 第一次碰后,A 沿板向上做匀减速运动,B 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0。6),A 与B 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A 与 B 下端有最大距离,即 A 与 B 速度相等之时,此过程中,A 运动的时间t1v2v1gsin37A 距 B 下端有最大距离:xm xA xB其中x1A2(v1v2)t1xB v2t1解得:xm=3m设 A 与 B 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历时为t2,碰前 A 的速度 v,由于 A 与 B 从第一次碰撞后

8、到第二次碰撞前位移相同,即v1v2t2 v2t2此过程中,对 A 由动能定理:W1212G2mv 2mv1解得:WG=28.8J12mv21212122Mv22mvA2MvB解得:vA=1.2m/svB=4。8m/s设第二次碰后 A 可以在 B 上获得相同的速度,所需时间为 t1,则由(2)相同分析可知t3=1s,xvvAm vBt32t3 3m 6m,故第二次碰撞后小物块不会离开木板33。(1)BDE(2)(1)设 全 部 进 入 细 管 水 银 长 度 为xV液=h1S1h2S2 xS2x h1S1h2S2S 6cm2P1 P0(h1 h2)72cmHgP2 P0 x 70cmHg由理想气

9、体的状态方程PV1 1TPV22解得:T2=350K1T2(2)从状态 2 到状态 3 经历可等压过程V3VT23T2设水银上表面离开粗细接口处的高度为y,y(Lh1)T3S3(Lh1)T2S1T2S2所以水银上表面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y+L+h1=24cm34。(1)ADE(2)()光路图如图;由n sinisin解得:6由几何知识可知,i 3,则光线射到 BC 面上的入射角为300,而n sinisin,故i3由几何知识可知,光屏MN 上的亮斑与P 点间的竖直距离为:y BPcos6tan(i)d tani带入数据可得:y 12 32d()要使光线不从 BC 边射出,则需满足CsinC 1n而n sinisin且3得:sini3sin(3)即:sini 3sin()33sin(3C)化简可得:0 sini 6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