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目标、证据与工作底稿分析.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201937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审计目标、证据与工作底稿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企业审计目标、证据与工作底稿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审计目标、证据与工作底稿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审计目标、证据与工作底稿分析.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第一部分)一、一、大纲大纲(一)审计总目标(二)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三)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四)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二、二、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总目标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A 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B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公证性及差错防弊C 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在此阶段,审计由静态审计发展到动态审计,并且增加

2、了“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经营审计、效益审计、效果审计)。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为社会提供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此阶段的审计工作已比较有规律,且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职责,始终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是审计业务的基础,其他性质的审计业务只是会计报表审计的延伸和发展。2我国独立审计总目标(1)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注册会计师收集证据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使自己能够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表示意见,并提出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2)将审计总目

3、标规定为对会计报表表示意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业务是会计报表审计,发表意见的对象是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则希望注册会计师为会计报表的“三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做出有关判断或决策。各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于会计报表往往有着各自的利益,且这种利益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大不相同,需要向外部独立人员寻求鉴证。会计报表是其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最主要的资料来源,他们期望会计报表中的资料十分翔实、丰富,并且期待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按公认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由于会计业务的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日趋复杂,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质量进行鉴证。距离遥远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难以直

4、接评估会计报表的质量,基于对经济决策的考虑,他们理所当然地选择后者。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改善其经营管理。(二)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1.审计具体目标的概念(1)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是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2)具体目标的作用 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集的证据。2.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5、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1)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会计报表所做的断言或声明。审计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密切相关,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会计报表的认定是否有理由。我国独立审计准则明确规定,通过实质性测试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存在;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是否有未入账的资产、负债或其他交易事项;资产、负债的计价是否恰当;收入与费用是否归属当期,并互相配比;会计记录是否正确;会计报表项目的分类反映是否适当,并前后一

6、致。上述各事项可归类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以下五类认定:存在或发生认定存在或发生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该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并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因此,“存在或发生”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夸大错误)有关。完整性认定完整性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该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者省略了,也并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7、因此,“完整性”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缩小错误)有关,同“存在或发生”认定相反。权利和义务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该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这项认定通常涉及所有权权利和法律义务问题,而且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估价或分摊认定估价或分摊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人会计报表中。有关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是否适当,不仅取决于这一金额的确定是否遵守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有无错误。该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总值估价、净值估价和计算精确

8、性。此项认定还涉及管理当局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表达与披露认定表达与披露认定是指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所有内容都表达适当,且披露充分。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第十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通过实质性测试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1)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存在;(2)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3)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4)是否有未入账的资产、负债或其他交易事项;(5)资产、负债的计价是否恰当;(6)收人与费用是否归属当期,并相互配比;(7)会计记录是否正确;(8)会计报

9、表项目的分类反映是否适当,并前后一致。此8项规定可归入上述五项认定。2具体审计目标五类认定是确定每个账户具体审计目标的出发点。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了解了一般审计目标,方能据以确定项目审计目标。(1)一般审计目标的内容 总体合理性具体审计目标可分为两类:一是总体合理性目标,二是其他具体目标。总体合理性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须先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全部信息,评价某账户余额的合理性。(目标的总体合理性可以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然后再确定重点的审计领域。)审计人员如对总体合理性目标不满意,那么他就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影响总体合理性的一个或几个其他具体目标上。总体合理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审计人员评

10、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要错报。一般性测试则是为了评价其他具体目标是否可能达到,并协助规划、收集更为详细的证据的方式而进行的。真实性所列金额真实。由存在或发生认定得出。完整性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由完整性认定得出。所有权所列金额确属公司所有。由权利与义务认定得出。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量。截止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当的期间。目标是确定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期间。(截止实际上包含了年末的存在发生和完整性两方面的金额。)机械准确性。有关账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由估价或分摊认定得出。披露会计报表中适当地反映了账户金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分类所列金额的分类恰当。目标在于确定每个

11、项目和每个账户记录是否在会计报表中恰当列示。、由表达与披露认定得出。(2)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还需要考虑的因素具体的审计目标总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因此在确定具体目标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下基本因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 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性质 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特殊会计实务(3)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确定目标围绕具体目标,收集证据对每个认定的结论(实现具体审计目标)对整个会计报表发表意见(实现总体审计目标)。(三)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所谓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审计证据的收集是在审计过程中实现的。

12、1.计划阶段(起点)的主要工作包括:(1)调查了解被审计位的基本情况;(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4)确定重要性;(5)分析审计风险;(6)编制审计计划等。2.实施审计阶段(中心环节)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2)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较高,则实质性测试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反之,实质性测试工作则大大增加。但实质性测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3.审计完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整理、评价执行审

13、计业务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3)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作适当披露;(4)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四)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与作用(1)概念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签署的,以此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等事项的书面文件。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约定双方签字认可,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契约,具有法定约束力。(2)作用 可以增进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的了解;可作为被审计单位鉴定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履行约定

14、义务情况的依据;是法律诉讼中,确定双方应负责任的重要依据。2.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1)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 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其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项例如,被审计单位简史、主要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及正直品行、委托人聘用注册会计师的意向等。目的: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如果接受委托,可以安排进一步的审计工作。(3)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胜任能力;评价执行审计的能力(审计小组成员及是否需要专家协助)评价独立性 评价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4)商定审计收费;可采用计件收费和计时

15、收费两种方法,计时收费今后应该成为基本方法。(5)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准备齐全的会计资料 解释、询问、配合审查 适当地方代编工作底稿3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包括的内容(1)签约双方的名称(2)委托目的(3)审计范围(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约定双方责任,不但可以确认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而且还可提请被审计单位明晰其应负的责任。(5)签约双方的义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执行业务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保密。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主要义务有:及时提供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要的全部资料;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按约定条件,及时

16、足额支付审计费用。(6)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应当与委托目的相关,委托人须正确使用。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无关。(8)审计收费约定书应明确计费依据、计费标准及付费方式与时间。(会计咨询等非审计业务可以采用或有收费)(9)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要明确生效日和失效日。(10)违约责任(11)签约时间(12)其他有关事项如会计咨询项目,应写明双方各自的职责;首次接受委托,还应考虑期初余额的审计责任及如何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联系等事项。4.审计范围(1)审计范围的一般概念指审计对象涉及的领域及内容。由于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全部或部分的经济

17、活动,而经济活动的载体主要是会计资料,因此,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应是审计的大致范围。(2)会计报表审计范围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审计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凡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有关的资料,均属于会计报表的审计范围。包括:(1)确定基础性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能够成为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与生成会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解,并对该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一贯遵循加以测试。目的:可以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基础性会计记录

18、等资料的可靠性和充分性;可以据此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实施时间。实质性测试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项目余额进行的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通常按照会计报表项目或业务循环,采用抽样方法进行。(2)确定有关信息、资料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得到恰当的反映。将会计报表与其他来源的资料相比较,以了解其中记载的事项和业务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得到了恰当的反映;参考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所做的判断,评价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评价信息资料的分类方式、表达方式是否恰当。(3)考虑影响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的因素。由

19、于判断贯穿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全过程,又由于注册会计师可能得到的证据有很多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绝对肯定的审计意见是难以形成的。由于审计工作的测试性质和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在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时,仍然存在某些重要的错报、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亦即存在审计风险。因此,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的迹象,并可能会因此而导致会计报表反映严重失实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程序,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如果审计在范围上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以致使注册会计师不能或难以确定所发现的问题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限制审计的范围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出具

20、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三、三、本章作业本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下列各项目的“存在或发生”认定的核实中,应核实其是否存在的是()。A 销售收入B 管理费用C 应收账款D 财务费用2管理当局的“完整性”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有关。A 高估B 低估C 夸大错误D 错误舞弊3管理当局的下列认定中,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的是()。A 存在或发生B 完整性C 权利和义务D 表达与披露4假设未限制使用的存货被归类于非流动资产项下,那么这违反了()认定。A 存在或发生B 权利和义务C 估价或分摊D 表达与披露5被审计单位 2001 年 12 月 28 日给某

21、公司发出商品 100 万元,2002 年 1 月 6 日办妥托收手续,被审计单位在 2001 年 12 月 28 日就确认收入入账,这违反了()认定。A 存在或发生B 完整性C 权利和义务D 估价或分摊6下列各项中,为了实现一般审计目标中总体合理性目标的是()。A 累计折旧账户余额是否合理而看来无重要错报B 年前开出的支票是否均在年前入账C 附属公司、主管和董事的欠款是否同顾客的欠款分开D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减少时,是否已冲减存货价值7下列各项中,为了实现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所有权目标的是()。A 实现的销售是否均登记入账B 存货是否未作抵押C 存货的抵押或转让是否已作揭示D 资产负债表日,已记录

22、的全部存货是否均存在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公司会计报表的存货项目时,并非根据“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审计目标是()。A 用以估价存货的价格无重大错误B 存货的采购截止是恰当的C 存货主要种类和估价基础已揭示D 存货项目的总计数与总账一致9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目标时,不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是()。A 被审计单位简史B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C 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性质D 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特殊会计实务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是()。A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B 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C 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D 实施符合性测试11下列各项中,属于实施审计阶段

23、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是()。A 分析审计风险B 实施实质性测试C 确定重要性D 整理评价审计证据12在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不包括()。A 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B 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C 主要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及正直品行D 控制风险13在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胜任能力,其中不包括()。A 评价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B 评价独立性C 评价执行审计的能力D 考虑助理人员问题14 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其中,会计报表的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

24、合()及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A 会计法B 企业会计准则C 企业财务通则D 企业财务报告条例15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A独立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B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企业会计准则16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一般不包括()。A 审计范围B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C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D 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的规定。1.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诞生以来,从其内容发展来说,主要经历了(),审计总目标也随之有所变化。A.详细审计阶段B.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C.会计报表

25、审计阶段D.管理审计阶段2.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特征有()。A.审计由静态审计发展到动态审计B.增加了管理审计的内容C.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D.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为社会提供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3.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表示意见。A.公允性B.合法性C.有用性D.一贯性4.注册会计师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合法的依据包括()。A.企业会计准则B.国家其他财务法规C.国家其他会计法规D.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5.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原因主要有()。A.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

26、利益冲突B.会计报表是其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最主要的资料来源C.会计业务的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复杂性D.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难以直接评估会计报表的质量6.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来确定。A.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B.审计总目标C.审计范围D.独立审计准则7.审计人员在确定具体审计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A.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B.被审计单位历史背景C.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性质D.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特殊会计实务8.下列对会计报表认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提法有()。A.“存在或发生”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B.“完整性”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C.

27、“估价或分摊”认定只与损益表组成要素有关D.“权利和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组成要素有关9.“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的内容有()。A.总值估价B.净值估价。C.数学上的精确性D.记录完整10.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A.计划阶段B.实施审计阶段C.审计完成阶段D.意见反馈阶段11.实施审计阶段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工作包括()。A.初步评价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B.整理、评价执业收集到的审计证据C.符合性测试D.实质性测试12.会计师事务所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有()。A.商定审计收费B.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胜任能力C.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

28、况D.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13.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注册会计师应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A.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B.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C.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D.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14.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包括()。A.签约双方的义务B.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C.违约责任D.委托目的与审计收费(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 会计报表审计是审计业务的基础,其他性质的审计业务只是会计报表审计的延伸和发展。()2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负责。()3一般而言,审计具体目标必须

29、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4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其中只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目标是一般审计目标。()5总体合理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审计人员核实账户余额中具体的重要错报。()6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而金额是否适当不但取决于这一金额的确定是否遵守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还取决于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有无错误,此外还涉及管理当局会计估计的合理性。()7如果被审计单位将存货全部列入流动资产项目中,并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没有作任何说明,就意

30、味着被审计单位对外承诺:本单位的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8确定存货的账面数量与实有数量的一致性及单价与数量的乘积的正确性是为了实现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机械准确性目标。()9由每一类认定推论出来的审计目标项数相同。()10审计报告阶段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11对期后事项的审计往往是在审计完成阶段进行的。()12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签署的书面合同。()13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性质,一经约定双方签字认可,即成为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契约,具有法定约束力。()14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和格式是统一的,不因审计单位的不同而不同。()15从注册会计师业务发展

31、趋势看,计件收费应该成为审计收费的基本方法。()16 计时收费的主要因素是参与审计业务所需的人员,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确定参加审计的人员,以便与委托人商定审计收费。()17被审计单位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中,应当将所有的会计资料准备齐全。()1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职业判断,且得到的证据多为结论性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完全可能形成绝对肯定的审计意见。()19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的迹象,并可能会因此而导致会计报表反映严重失实时,注册会计师须扩大审计程序,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20 如果审计在范围上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以致使注册会计师不能或难以确定所发现的问题对会计报

32、表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限制审计的范围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四)简答题1.试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总目标。2.一般审计目标包括哪些内容?他们分别由什么认定推论得出?3.试述审计完成阶段的主要工作。4.试述审计业务约定书作用。5.试述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6.试述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7.试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8.试述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范围。第六章第六章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一、一、考试考试(一)审计证据(二)审计工作底

33、稿二、二、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不同程序可提供不同的审计证据,而不同的审计证据可用来证实不同的报表认定。有些情况下,某项测试可为多项认定提供审计证据。但有关某项认定的审计证据,不得用于代替有关另一项认定应获取的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种类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1)实物证据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通常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并不能完全证实其所有权。实物清点难以判断资产质量以至于资产的价值,还应就其

34、所有权归属及其价值情况另行审计。(2)书面证据书面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所获取的各种以书面文件为形式的一类证据。它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会计记录、各种会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知书、报告书及函件等。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可称之为基本证据。书面证据按其来源可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外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一般具有较强的证明力。A 直接递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B 为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C 注册会计师自己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内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如果内

35、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其内部证据的可靠程度也是较高的。A 会计记录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记录,各种试算表和汇总表等。会计记录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在填制时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B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属于可靠性较低的内部证据,不可替代注册会计师实施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其主要内容是以书面的形式确认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所做的各种重要的陈述或保证,包括:a 所有的会计记录、财务数据、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会议记录均已提供给注册会计师。b 会计报表是完整的,并按有关法规、制度编制。c 所有须披露的事项(诸如或有负债

36、、关联方交易等)均已作了充分的披露。d 其他事项。管理当局声明书的作用:a 提醒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他们对会计报表负主要责任;b 将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期间所回答的问题予以书面化,并列入审计工作底稿中;c 声明书可作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未来意图的证据。C 其他书面文件。口头证据口头证据是被审计单位职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做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一类证据。一般而言,口头证据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往往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但有利于发掘线索。口头证据要及时记录,必要时还应获得被询问者的签名确认。环境证据环境证据也称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它包括:A 有关内部

37、控制情况注册会计师就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发表无重大错误的意见时,一方面要依赖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又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的有关会计报表信息的实质性审计。内部控制愈健全、愈严密,所需的其他各类审计证据就愈少;否则,注册会计师就必须获取较大数量的其他审计证据。B 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越高,则其所提供的证据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小。C 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环境证据一般不属于基本证据,但它可帮助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所处的环境,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判断所必须掌握的资料。2.证据种类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表表6-16-1证据种类与具体审计目标

38、的关系证据种类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目标总体证据种类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所估有价权止截机械披准确露性类分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3审计证据的特性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特性。(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为了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但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审计人员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与所

39、需证据的数量成正向关系,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越高,则所需收集的证据的数量就越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A 项目的性质新创立的单位、投机冒险性质的项目风险较高B 内部控制的性质和强弱C 业务经营性质越复杂,风险越大D 管理当局可信赖程度E 财务状况F 时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较高,则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反之,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应增加。(审计证据质量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反比)其他因素:A 经济因素:需要考虑增加的时间和成本能否带来相应的效益。B

40、 总体规模与特征:抽样总体规模越大,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多。总体的特征是指总体中各组成项目的同质性或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对不同质的总体需要较大的样本量和更多的佐证信息。(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其充分性。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注册会计师通过符合性测试获取审计证据时,应考虑的相关事项包括:A 内部控制是否存在;B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C 内部控制在审计期间是否得到一贯遵守。注册会计师通过实质性测试获取审计证据时,应考虑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A 资

41、产或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存在;B 资产或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归属于被审计单位;C 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D 是否有未入账的资产、负债或其他交易事项;E 会计记录金额是否恰当;F 资产或负债的计价是否恰当;G 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是否恰当;H 会计报表项目的分类反映是否恰当,并前后一致。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指审计证据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及时性和客观性的影响。A 来源a 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b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c 获独立的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比未获独立的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可靠。d 自行获得的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e 内部控制较

42、好时所提供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所提供的内部证据可靠。f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较具可靠性。B 及时性C 客观性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不一定要选取最有力的审计证据。但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如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应视情况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3.审计证据的获取可以采用如下审计程序或(或称审计方法)获取审计证据:(1)检查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复核,应注意真实与合法。原始凭证:有无涂改或伪造;业

43、务是否合理合法;负责人有否签字等。会计账簿:是否符合准则、法规;附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一致;运用是否恰当;有无异常等。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准则、法规;是否充分披露。书面文件之间的一致:账证、账表、证证一致;计算正确与否;相关书面文件之间的勾稽关系。(2)监盘指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采用监督盘点的方法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实物形态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且与账面数量相符,应对实物资产的计价和所有权另行审计。(3)观察指注册会计师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以获取证据的方法。(4)查询及函证查询

44、指注册会计师对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询问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函证指注册会计师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的一种方法。如果无回函或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应当实施必要的替代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5)计算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原始凭证及会计记录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6)分析性复核(分析性测试)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可以为证实会计报表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提供证据)对于异常变动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否合适;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以

45、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报表项目与既定标准的比较比率分析法:分析某一项目与相关项目的比值趋势分析法:分析某一项目的增减变动方向和幅度4.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认定的关系在审计过程中,为了实现由管理当局会计报表认定推论出的众多具体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就要使用各种审计程序来获取各类审计证据。通常一种审计程序可产生多种审计证据,而要获取某类证据,也可选用多种审计程序。因此,审计程序同审计证据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5.审计程序的分类审计程序按其运用的目的可分为:(1)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了解的程序注册

46、会计师主要通过询问、检查和观察等程序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怎样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每次会计报表审计都必须执行的程序。(2)符合性测试程序符合性测试是注册会计师通过观察、检查和询问等程序来证实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设计的适当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测试程序并不是每次会计报表审计都必须执行的。(3)实质性测试程序A 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a 交易测试:为了审定某类或某项交易认定的恰当性b 余额测试:为了审定某账户余额认定的恰当性B 对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应用的分析性复核程序A、B 不能互相替代,B结果往往可为A提供一定的有益的方向性指导。实质性测试程序在每次会计

47、报表审计中都必须执行。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完全依赖实质性测试来获取证据。6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1)方法分类、计算、比较、小结与综合。比较包括:各种审计证据的比较,分析趋势及特征;与审计目标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2)注意的问题审计证据的取舍标准:金额大小、问题性质的严重程度。分清事实的现象与本质排除伪证伪证指审计证据的提供者出于某种动机或主、客观原因而提供的假证。(二)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与分类(1)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部内容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

48、直接依据。(2)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其分为三类:综合类、业务类和备查类。综合类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报告书未定稿、审计总结及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等综合性的审计工作记录。业务类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编制和取得的工作底稿。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预备调查、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底稿。备查类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与审计约定事项有关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49、、重要会议记录与纪要、重要经济合同与协议、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原始资料的副本或复印件。(3)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普遍使用的专业工具,编制或取得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的最主要的审计工作。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解脱或减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评价或考核其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为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提供了可能;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2.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形成方式:直接编制;取得。编制的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共10项)A 被审计单位名称;B 审计项目名称;C 审计时点或期间;D 审计过程记

50、录;E 审计标识及其说明;F 审计结论;G 索引号及页次;H 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I 复核者姓名及日期;J 其他应说明事项。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A 被审计单位的未审情况:内控、发生额及余额;B 审计过程的记录;C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内控的评价结果、发生额及余额的审定数。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A 编制的基本要求B 获取的基本要求:a注明资料来源;b 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c 形成相应的审计记录。C 审计工作底稿简繁程度的考虑因素常用的审计底稿类型(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复核制度复核作用复核要点A 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翔实可靠;B 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C 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