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ppt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ppt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pptx(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心专题突破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地理地理内 容 索 引价值引领备考定向知识体系网络构建价值价值引领引领 备考备考定向定向核心要求核心价值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提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能力以及分析人口迁移的成因与影响;根据现实情境分析人口问题、城市规划和交通区位建设的能力;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人口、城市与交通的实际应用学科素养强化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提升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方面素养关键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必备知识人口增长特征、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人口迁移成因及其影响、城市功能区规划、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交通建设区位分析及其影响等试题情境
2、高考中本专题知识的“情境”有:以人口统计图为载体,考查有关人口增长的特征;以某热点事件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城市功能区、城市化、交通建设等考查方式本专题考点在高考中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中等难度为主,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向预测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迁移、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城市化、分析交通区位及其影响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2020全国卷)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
3、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试题情景试题以人口统
4、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人口增长的特征等。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人口统计示意图判断2010年该城市的人口特征。综合思维: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出生率的计算、人口结构的成因、人口发展趋势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读图可知,3539岁和4044岁的户籍人口数量较多,由材料可知,该图显示2010年的人数统计,因此据时间推断,19711975年和19661970年该市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年份高。故选D项。第(2)题,由图可知,该市常住人口中年龄为
5、4044岁的女性人数较多,与2024岁年龄组相差1624岁,即存在生育年龄上的相关性,由材料可知,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因此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第(3)题,从2010年到2030年的20年间,2010年为09岁的女性陆续进入生育峰值,而2010年为04岁和59岁的女性数量相差不大,且比其他大部分年龄组人数少,故20102030年出生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B正确,A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错误;2025年时,2010年为514岁的女性进入生育峰值,而2010年为514岁的女性人数没有显著增多,所以2025年不会迎来生
6、育高峰,C错误;20102030年人口增长缓慢,但不一定出现人口负增长,D错误。故选B。答案(1)D(2)C(3)B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韩国、新加坡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模式;传统型是“高低高”模式;现代型是“低低低”模式。定量描述: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 4%左右
7、 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 1%以上 2%左右现代型1%左右 1%左右 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人口问题的判断和评价(1)判断人口问题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评价人口问题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关
8、键不是数量的多与少、增长率的高与低,应该看其发展变化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相协调。缓慢的人口增长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过快的人口增长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不能满足人口的需求,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人口增长。所以,评价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必须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进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练迁移巩固对点训练迁移巩固(2020广东东莞一模)读吉林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据(单位:万人),完成12题。年份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20152 753.301 522.901 230.4016.1615.2320162 733.031 529.681
9、203.3515.2815.4220172 717.431 539.421 178.0118.4817.7620182 704.061 555.651 148.4117.9917.0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20152018年,吉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A.2015年B.2016年C.2017年D.2018年2.关于近年来吉林省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总人口减少是由自然增长率下降造成的B.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是由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C.死亡人口上升是由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所致D.2017年出生人口明显增加是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
10、四微专题(七)答案1.B2.C解析第1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015、2017、2018这三年的出生人口均大于死亡人口,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只有2016年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人口呈负增长,故2016年人口增长率最低,答案选B。第2题,读表可知,总人口的减少数大于人口增长与死亡的差值,这证明该省人口减少并不是因为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的。主要原因应为人口的迁出导致,A错误。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滞后性,其使人口的影响是渐进性的,并不会立刻导致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B错误。东北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迟缓,许多年轻人离开本省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这样就提高了本地人口老龄化水平,老年人口死亡率较高,从而导
11、致死亡率上升,C正确。材料中无明显线索证明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D错误。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020湖北七市5月联考)国家统计局常住人口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国有2.22亿老年人,全国平均老龄化水平是16.15%,其中,农村是18.47%,城市是14.3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重庆、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安徽、广西、湖南、上海、江苏等10个省级行政区域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居全国前十位。下图为20002010年上述10个省级行政区域乡村人口老龄化发展变化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35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2010年,我国乡
12、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域,多数省区()A.位于我国中部地区B.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C.集聚于长江口D.位于东部沿海4.20002010年,乡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最快的是()A.重庆 B.浙江C.上海 D.广西5.近年来,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A.出生率低B.环境质量好C.平均寿命长D.经济水平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3.B4.A5.D解析第3题,这10个省区中,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有湖北、安徽、湖南,仅占少数,故A错误。10个省区中,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占总数的一半,故B正确。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口,故C错误。位
13、于东部沿海的有福建、浙江、上海、江苏,仅占少数,故D错误。所以答案为B。第4题,20002010年乡村人口老龄化增速=(2010年老龄化率-2000年老龄化率)/2000年老龄化率100%,根据此公式计算得知,重庆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72%,浙江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44%,上海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35%,广西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41%。所以乡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最快的是重庆,所以答案为A。第5题,城市生活压力大,农村生活压力小,农村受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所以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比城市高,故A错误。环境质量不是影响人口老龄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受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
14、的影响,农村的平均寿命比城市的短,故C错误。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低,多数的青壮年会选择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人口迁移使得农村的老龄化更严重,故D正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2018全国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
15、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试题情景试题以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对人口迁移的理解。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人口的数量变化统计图判断我国某直辖市的人口特征。综合思维: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区域人口特征、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等。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据资料可知,该直辖市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外迁或者外出务工,因此A错误;中国处于老龄化加速、人口自然增长
16、率下降阶段,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多为青壮年)会导致老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因此B、D错误;2006年至2016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差距减小,常住人口增长幅度大,说明外出务工人员相对减少,当地就业形势较好,因此C正确。第(2)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人口总数,重庆最多,其他三地均小于3 000万;二是北京、天津、上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数量,而重庆相反。故D正确。答案(1)C(2)D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的思维流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分析影
17、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一定都是经济因素。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8、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为例: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流出地区人口压力;增加了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剧了流入地区(城市)交通、住房、就业压力;导致人口流出地区土地撂荒,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练迁移巩固对点训练迁移巩固(2020山东济南一
19、模)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据此完成12题。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流入省来源省30%以上20%30%10%20%5%10%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北京河北黑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流入省来源省30%以上20%30%10%20%5%10%西藏四川重庆、甘肃、河南新疆河南、四川甘肃浙江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湖北、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流动老人
20、()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区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2.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A.川藏位置相邻B.四川经济发达C.国家政策支持D.川藏习俗相似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1.D2.A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流动老人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区,A错;流入省区包括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区,B错;流动老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C错;表格中的流入省区中,除辽宁外,其他省区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南省流出老人去向分散,D正确。第2题,流入西藏的老人中,四川省占3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A正确;四川
21、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国家政策以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020河南郑州预测)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巨大,按流动方向可分为乡城流动和城城流动。近年来,城城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乡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22.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村委会社区,租住私房占比较大。下图示意我国目前人口流入最多的5个省
22、区中规模较大的城城流动人口的流动轨迹。据此完成35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影响我国城城人口流动轨迹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和距离B.经济和政策C.政策和环境D.政策和教育4.与乡城人口流动相比,城城流动人口()A.租住私房数量多B.购买住房数量少C.流动空间范围小D.社会融入水平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5.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A.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B.抑制城城流动人口规模C.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展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3.A4.D5.D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城
23、城流动”主要倾向于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会考虑空间的邻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是引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故A正确。与政策、教育、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C、D可排除。第4题,从材料“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乡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22.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村委会社区,租住私房占比较大”可知,城城流动租住私房数量少,A错;购买住房数量多,B错;城城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更高,社会收入水平也更高,流动空间范围大,C错;由于城城流动的人口文化水平高,且购房的比重比乡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
24、点四微专题(七)流动高,故社会融入水平高,D对。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城城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大量人口的聚集,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破坏等问题。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缓解大城市的城市病,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缩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如重建、改造等措施来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带来的问题,A错;城城流动是因为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等,抑制人口规模反而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B错;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
25、“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城城流动”,缓解城市病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C错。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三城市化及城市空间结构考点三城市化及城市空间结构(2020全国卷)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的是()A.B.C.D.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相对居住片区
26、,居住片区的建筑布局宜()建筑密度大建筑密度小以高层建筑为主以多层建筑为主A.B.C.D.(3)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试题情景试题以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功能区规划、居住区的特征等的理解。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运用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关知识对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分析居住片区、的建筑布局的科学性。人地协调观: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分析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的科学性。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考点
27、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在四幅图中画出该居住区冬季和夏季的盛行风向,分别为东北风和西南风,然后据此判断选出既能较好地阻挡东北风,又比较利于东南风进入和贯通的建筑布局。模式对两种风向影响无差别,模式与题意相反,模式符合题意。第(2)题,为达到“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目的,东北方向的片区应规划为密度和高度较大的建筑,有利于冬季防风(东北风),片区应为密度和高度较小的建筑,有利于夏季通风(西南风)。第(3)题,图示出入口分别位于东南部和西北部,并有东南至西北的道路连通,此设计可以避开东北风。答案(1)B(2)A(3)D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
28、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1)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项目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城市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项目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堵为追求更好的生存
29、环境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区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逆城市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前者往往出现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后者往往出现在城市化的后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练迁移巩固对点训练迁移巩固(2020四
30、川遂宁一诊)2018年9月28日,位于北京二环路附近的官园批发市场永久闭市,标志着西城区多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全部关闭。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是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要求。下图为北京市主要道路和西城区部分批发市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B.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C.减轻城市大气和水体污染D.完善和提高城市服务职能2.官园等批发市场关闭后,在其附近应增设()A.大型商场B.社区医院C.小商品超市D.中小学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未来,官园等批发市场所在地最可能成为()
31、A.高档住宅区B.交通枢纽C.高技术工业区D.金融服务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1.A2.C3.D解析第1题,据材料信息“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是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要求”可知,关闭官园主要是为了疏解非首都城市职能,有利于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故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官园等批发市场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地价较高,宜发展商业,可布局小商品超市,C正确;大型商场占地面积大,应选择在地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区,排除A项;社区医院分布在居住区,排除B;中小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应远离商业区,排除D。第3题,官园等批发市场所在地地价较高,宜发展高级服务业,故D正确。考点一考点
32、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四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考点四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2019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试题情景试题以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
33、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铁路交通建设区位分析的理解。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经纬度和图例判断我国东北该区域的地形区。综合思维: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交通布局、等高线的判读、区域特征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铁路线主要呈现沿河谷分布(根据图中的河流与铁路线分布可以判断)的特点。因此B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铁路线呈放射状从山地延伸到四周,再结合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东北林区),可推测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木材,因此A正确。第(3)题,随着我国
34、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国家的相关要求,林区采伐减少,运输需求减小,原有铁路因功能的丧失而逐渐废弃。答案(1)B(2)A(3)D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思路(1)为什么修建设交通线一般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如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因素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国道线和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
35、,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在哪里修选线时,要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要考虑地质条件、地貌特征、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影响分析地形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隧总长度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区位因素影响分析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
36、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断层地带,从背斜部位穿过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能不能修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所以有些地区即使自然条件恶劣,也建设了交通运输线,主要是技术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了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分析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的模板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练迁移巩固对点训
37、练迁移巩固(2020广东茂名一模)内马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马拉巴,全程采用中国标准。铁路穿过内罗毕国家野生动植物公园时,采用高大桥梁方式跨越。下图为内马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内马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A.气候炎热多雨B.地质条件复杂C.资金、技术不足D.劳动力素质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采用高大桥梁跨越公园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旅客观看内罗毕国家公园的视野B.跨越公园内众多的湖泊、沼泽等湿地C.减少疏松的土壤对铁路路基的影响D.降低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干扰3.内马铁路的建设()A.不能加强内陆与沿海的联系B.迅速提高内罗毕的城市等级C.缩短时
38、空距离,降低运输成本D.促使内罗毕人口向马拉巴迁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1.B2.D3.C解析第1题,铁路需要经过东非大裂谷,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B正确;该地处于东非高原,虽然纬度低,但海拔高,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A错误;该铁路由我国承建,资金、技术均来自中国,不会出现不足,C错误;非洲劳动力素质低,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困难,D错误。第2题,由于铁路经过的国家公园内的动物存在迁徙行为,采取大桥梁跨越公园可以在桥底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留出通道,同时减少地面工程量,对沿途自然环境破坏较小,D正确;A不是其主要目的;公园内为热带草原气候,没有众多的湖泊、沼泽,B错误;无证据
39、表明当地土壤疏松,C错误。第3题,内马铁路修建完成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可以将马拉巴和沿海港口蒙巴萨相连,加强内陆与沿海的联系,A错误;内罗毕已经是该国首都,等级最高,且铁路建成后无法迅速提高城市等级,B错误;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改善马拉巴交通条件,便于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加快运输速度,降低运输成本,C正确;内罗毕城市等级高,经济发达,马拉巴经济落后,铁路建成后会促进马拉巴人口向内罗毕迁移,D错误。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020湖南长沙一模)特拉维夫濒临地中海,是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19年4月16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为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研制的首列车在长春下线,这是
40、我国100%低地板列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车身为流线型设计,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使车身减重达60%。100%低地板列车(下图)无需站台乘降,一步即可上,轨道可直接铺设在路面上或利用原来的有轨电车轨道。据此完成46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4.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选择中车长客股份公司100%低地板列车的原因不是()A.技术先进B.质量优C.安全性好D.造价低5.该列车车身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的目的是()A.降低制造成本B.提高安全性能C.延长使用年限D.降低运营成本6.为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设计的列车主要考虑的运行环境是(
41、)A.高温 B.干旱C.潮湿D.地形起伏大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4.A5.D6.A解析第4题,从材料中得知,以色列作为发达国家选用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100%低地板列车,考虑的不是技术是否先进,而是项目性价比高低。中车长客股份公司100%低地板列车具有造价低、质量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程度仍然有限。故选A。第5题,该列车车身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使车身减重达60%。可以降低能耗,降低列车运营成本,D正确。第6题,特拉维夫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天气多,对列车运行环境考验大,A正确;干旱对列车
42、运行基本没有影响,B错误;潮湿和地形起伏大不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C、D错误。故选A。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微专题微专题(七七)中国人口问题中国人口问题(2019全国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
43、过剩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试题情景试题以人口结构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非欧盟籍的人口增长特征、人口老龄化问题。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人口结构示意图判断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特征,并准确判定其地理位置及特征。综合思维: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增长特征、人口问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人口在185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较高,说明劳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其他选项叙述显然不符合图示。因此C正确。第(
44、2)题,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人口在185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较高,而50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少,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的持续扩大,会延缓欧盟的老龄化趋势。因此B正确。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问题;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无逻辑和信息支撑。答案(1)C(2)B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45、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影响社会经济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
46、)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当地
47、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业岗位和机会等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练迁移巩固对点训练迁移巩固(2020河北邯郸一模)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不断增大、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升高的动态演化过程。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始终高于城镇。2010年后,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明显逆转,超过东、中、西部地区。下图为19532017年我国不同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2010年后,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发生逆转是因为东北地区()A.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B.青
48、壮年人口迁出量大C.传统产业转型升级D.老年人康养设施完善2.2000年以来,导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主要因素是()政策交通经济资源A.B.C.D.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1.B2.C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为我国老工业基地,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导致大量青壮年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提高,使该地区201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发生逆转,B正确;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不符合事实,A错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会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迁入,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C错误;老年人康养设施完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采取的措施,
49、不会大幅提高人口老龄化水平,D错误。第2题,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对户籍管理制度放开,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从而使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020福建厦门模拟)下表为2017年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读表,完成34题。国家全国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甲国267104乙国1061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导致甲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大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结构B.宗教信仰C.教育水平D.生育政
50、策4.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促进城乡人口流动B.提高女性社会地位C.限制国际人口迁移D.政策鼓励少生优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3.A4.B解析第3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拉克、科威特等产油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导致甲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大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吸引了大量男性劳动力,A正确,B、C、D错误。第4题,读图文材料可知,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主要是印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主要和女性社会地位有关,印度重男轻女现象较普遍,使性别比偏高。所以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