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普陀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上海市普陀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甲、乙试管中各盛有 10g 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3g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3gNaCl 粉末,按图 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加入的粉末是 NaCl B图 2 中,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图
2、 1 中,甲、乙溶液变饱和,添加相应溶质的质量:甲乙 D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 Na2CO3中少量 NaC1 2下列人体各处液体的 pH 中,其中碱性最强的部位是()A口腔(6.57.5)B胃酸(1.03.0)C小肠(7.88.4)D血液(7.347.45)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N:两个氮元素 BCO2:表示 1 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 C2MgO:表示 1 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4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固体组成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B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
3、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C加热含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快,则高锰酸钾是催化剂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会增加,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D向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62018 年 6 月 5 日是第 47 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意识的是 A废旧电池分类回收 B使用无磷洗涤剂 C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废弃塑料袋随地丢弃 7建立模型是学习
4、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原子结构 C物质分类 D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关系 8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没有预热试管 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9携手“六城”同创,共建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的美丽恩施从化学的视角你认为下列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 B必要时对私家车限行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 10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
5、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11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 KNO3、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温度()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 40时,_(填化学式)的溶解度较大。请写出一种将 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
6、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20时,将 20gNaCl放入 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从 NaCl 溶液中得到 NaCl 晶体的方法是_。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12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 4.0g 石灰石样品,把 40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 10g 3.0g 第二次加入 10g 2.0g 第三次加入 10g 1.0g 第四次加入 10g 0.6g 请计算:4.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g。
7、10g 稀盐酸能与_g 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1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该反应中 B 和 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1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8、 小题,共 13 分)15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I:(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 1 所示实验,则 X是_溶液。(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的变化测定结果 如图 2 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60s 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写离子符号)。: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9、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分液漏斗中装有 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按如图 3 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 K1和 K2,向 B 装置中加入 100.0g 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打开 K2,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 B 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打开 K1关闭 K2,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 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实验分析A 装置的作用是_。若缺少步骤,则测定结果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图 3 装置不变,可以分别称量装置 C 反应前后的质量,其差量为装置 B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10、质量,经进一步计算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意见?_(填“同意”或“不同意”)。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填字母序号)A 缓缓滴加稀盐酸 B 增加盐酸的浓度 C 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 D 在装置 B、C 之间先后增加盛有饱和 NaHCO3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定量分析改进装置后,将装置 C 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3.94g。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16美羊羊同学在购买回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
11、色的,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 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 CaCO3和 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美羊羊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 CaCO3和 Fe。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预测与分析 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 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 Fe,E 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时 C 装置的作用是_。看了美羊羊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D【解析】A、
12、降温后乙中明显析出晶体,故乙是碳酸钠,甲是氯化钠。A 错误;B、甲中是氯化钠,含有溶质 3g,而在 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5.7g,故不会是饱和溶液,B 错误;C、图 1 中,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甲、乙溶液变饱和,添加相应溶质的质量:甲乙。C错误;D、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趋势明显,故除去碳酸钠中的少量氯化钠应该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D正确。故选 D。2、C【解析】解:A、口腔为 6.57.5,呈酸性、中性或碱性,B、胃液、部 0.91.5,小于 7,显酸性。C、小肠 7.88.4,大于 7,显碱性。D、血液的 pH为 7.357.45
13、,大于 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 pH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小肠液的 pH 最大,碱性最强。故选:C。【点睛】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3、B【解析】A.2N 中的“2”表示两个氮原子,故错误。B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故正确。C.2Mg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错误。D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故选:B。4、B【解析】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固体不一定含有碳酸根,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
14、该化肥是铵态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含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制氧气,速率明显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会增加,是因为铜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B【解析】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
15、B、该图像中,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锌的质量比铁多。故应该是硫酸与铁的反应的曲线先达到拐点。B 错误;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 340 份质量的硝酸银,就会生成 188 份质量的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溶液的质量也会逐渐减少。C 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无限的趋近于 7。D 正确。故选 B。6、D【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分类回收统一处理,减少重金属污染,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磷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使
16、用无磷洗衣粉有助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利用环保,选项B 不符合题意;C、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思想,选项 C 不符合题意;D、塑料袋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随意丢弃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即“白色污染”,不利于环保,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7、D【解析】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故选项化学模型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选项化学模型错误。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选项化学模型错误。D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
17、反应;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选项化学模型正确。故选:D。8、D【解析】A、试管外边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故选项错误;B、加热固体前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预热,可以防止试管炸裂,故选项错误;C、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选项错误;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不会使试管炸裂,故选项正确。故选 D。9、D【解析】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可以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符合主题;B、对私家车限行,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主题;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污
18、染,保护环境,符合主题;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会污染水体,不符合主题;故选 D。10、C【解析】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知道应该保证氧气的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一粗一细的铁丝来进行同时点燃,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 C 是正确的,故选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11、KNO3 增加 KNO3(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68 蒸发结晶 26.5%【解析】(1)由上表可看出,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 40时,KNO3的溶解度较大。(2)由于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或增加KNO3或
19、蒸发溶剂)。(3)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36.0g,则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18gNaCl,故将 20gNaCl 放入 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50g+18g=68g。(4)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故从 NaCl 溶液中得到 NaCl 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5)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36.0g,则 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0g100%36.0g+100g26.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12、3.4 1.0 7.3【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4.0g-0.6g=3.4g
20、;(2)由第一次加入 10g 稀盐酸,剩余固体 3.0g,第二次加入 10g 稀盐酸,剩余固体 2.0g 可知,10g 稀盐酸能与 1.0g 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3)第一次加入 10g 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 4.0g-3.0g=1.0g;设第一次加入 10g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 x。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x 100731.0gx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73g10g 100=7.3;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7.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13、22:9 分解反应 【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C 的
21、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了 7.9g;BD 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生成了 4.4g,D 生成了 2.7g0.9g1.8g;因此 A 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 7.9g4.4g+1.8g1.7g,因此反应后 A 的质量为 1.7g+1.7g3.4g;B 和 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g:1.8g22:9;该反应中 C 是反应物,ABD 是生成物,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22:9;分解反应 14、(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解析】(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
22、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是一种混合物;(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冰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15、酚酞 放出 -ClOH、22322NaOH+CONa CO+H=O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偏小 不同意 A 2.12%【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I:(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 1 酸碱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溶液先变红再变无色是用了指示剂的原因,在氢氧化
23、钠溶液中变红的指示剂为酚酞试液,故 X是酚酞溶液。(2)由图 2 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在反应结束前,温度是逐渐升高的,故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在反应进行中,溶液的 pH 值小于 7 逐渐到大于 7,得出此反应是往盐酸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约 45 秒时,溶液 pH=7,反应恰好完全,60s 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中的阴离子为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离子符号为-ClOH、。: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NaOH+CONa CO+H=O。实验分析 此实验是 B 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鼓入 C 装置完成实验及数
24、据的测定。为了使 B 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 C 装置,用空气促使气体进入,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到 C 装置的数据测定。故 A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若缺少步骤,即反应停止后就停止通入空气,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法全部进入吸收装置 C,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会偏小,测得碳酸钠的质量会偏小。实验反思 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气体,会导致装置 C 中的质量增加,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不同意。A、缓缓滴加稀盐酸,可以避免反应太块,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流速过快,引起二氧化碳不充分吸收,可以提高准度,故 A 正确;B、增加盐酸的浓度,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反
25、应速率加快,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流速过快,不能提高准度,故 B不正确;C、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速率较快,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流速过快,不能提高准度,故 C 不正确。D、挥发出来的 HCl进入盛有 NaHCO3溶液的洗气甁,NaHCO3+HCl=NaCl+H2O+CO2使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偏多,造成误差,不可以提高准度,故 D 不正确。故选 A。定量分析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x 由化学方程式23222322Na CO2HCl=2NaCl+H O+COCOBa OH=BH+aCOO+、可知:2323Na COCOBaCO106197x3.94g 106x=1973.94
26、g x=2.12g 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g100%=2.12%100.0g。【点睛】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16、A 中有气泡产生,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32=Ca(OH)+COCaCO+H O 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干燥 Ca(OH)2 【解析】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在 A中会产生气泡,同时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的现象是 A 中有气泡产生,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232=Ca(OH)+COCaCO+H O;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会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可以观察到 E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为了防止 A、B 中水蒸气影响无水硫酸铜的变色现象,需要对气体干燥,以除去水蒸气,所以利用 C 中浓硫酸的吸水性,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根据题目信息,原物质组分中含有氧化钙和铁,铁被氧化为氧化铁,而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需要先吸水变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因此中间产物氢氧化钙也有可能存在。【点睛】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判断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利用无水硫酸铜遇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的性质,推断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