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市级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市级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下列各组离子可在 pH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Na+、CO32 BFe3+、SO42、Cl CMg2+、Cl、OH DNa+、Ba2+、SO42 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甲醛溶液来浸泡各种海鲜 B用焚烧塑料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 C用烧碱溶液中和沾到皮肤上的稀硫酸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3现有 4 种试剂: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 B C D 4下列关于 CO2与 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 和 CO2都可将氧化铁还
3、原成铁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只要在室内放-盆水就能防止 CO 中毒 DCO2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BCl与 Cl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可以相互转化;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DO2-、OH-、Na+、Mg2+的电子数相同,但性质不同;6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 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4、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各 3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7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的溶液俗称石灰水,呈碱性 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和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8近期我国连续发生多起安全责任事故,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习化学知识要形成科学风险意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森林火灾中的爆燃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扑火人员必须做好应急防护工作 B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C夜间室内煤气泄漏,应该立即开窗通风 D炒菜
5、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大量水浇灭 9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石 B二氧化碳 C空气 D天然气 10根据右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3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11在 500ml 的烧杯中注人 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道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2)白磷和红磷相比,最易燃烧的是
6、_,少量白磷应保存在_。(3)如何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121000mL 某饮用矿泉水的成分如图所示。(1)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_种元素。(2)在 H2SiO3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_。(3)在 H2SiO3中,硅元素质量分数_。(4)某同学喝了 500mL 该矿泉水,他摄入钾元素的质量为多少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13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回答:铁为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但其表面有铁锈影响使用,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与多种物质会慢慢地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铜绿,化学式是Cu2(OH)2C
7、O3。铜生锈的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还有_同时接触;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 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金属 A 是_;金属 B 是_。操作 3 的名称是_。步骤所涉及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14氨气在空气中无法燃烧,但在纯氧中可以燃烧,如图是氨气燃烧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 a 通入氧气,再打开止水夹 b 通入氨气,此时在装置周围都可以闻到氨气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说明_。在长导管处点燃氨气,氨气在纯氧中安静燃烧。实验完毕,夹紧止水夹 b,火焰即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已知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8、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15化学兴趣小组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往 NaOH 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刚变红瞬间又褪成无色。讨论并猜想。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 猜想二:可能与 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溶液在滴入过程中被 O2氧化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_。取 3mL 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滴入 3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得到 NaOH 溶液的浓度与酚酞溶液褪色时间关系如图 2 所示。根据图 2 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
9、短。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若用做实验的 NaOH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在_之内。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 5.5min 酚酞溶液褪色 酚 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 O2_(选填“有关”或“无关”)(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6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了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图 1)。甲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有气泡冒出,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无气泡冒出。写出甲同学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为什么没
10、有气泡冒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不仅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用注射器 1 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少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荡 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 换注射器 2 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用注射器 1 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 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 换注射器 2 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实验中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的原因: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_。实验中的现象是_;实验、中步骤:注射器 2 必须缓慢地
11、从瓶中抽取气体的原因是_。此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 pH传感器对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pH为 12)、碳酸氢钠溶液(pH为 8.2)与稀盐酸反应时,pH的变化与盐酸体积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做了如图 3 所示的对比图:图中各线段实验现象如下表:溶液 线段 实验现象 Na2CO3 AB 无气泡 BC 有少量气泡 CD 有大量气泡 DE 几乎无气泡 NaHCO3 MN 立即有大量气泡 NE 几乎无气泡(4)在 AB 段,溶液中的溶质有_、_、_。分析图表,体现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12、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B【解析】在 pH1 的溶液中大量的氢离子。A.CO32 和氢离子不共存,错误;B.Fe3、SO42、Cl和氢离子间不会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正确;C.Mg2和 OH 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错误;D.Ba2和 SO42生成沉淀,不共存,错误。故选 B。【点睛】不共存就是指离子间能相互结合生产沉淀或气体或水。2、D【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 A 错误;B、将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如含氯塑料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
13、化氢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故 B 错误;C、烧碱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沾到皮肤上,故 C 错误;D、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无此味,故 D正确。故选 D。3、B【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详解】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法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来一次性鉴别;氯化
14、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碳酸钾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不反应,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现象,判断所提供试剂鉴别三种无色液体的结果,并结合排除法最终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4、B【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A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会产生酸雨,B 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 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说法不
15、正确;故选:B。5、A【解析】A、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B、Cl与 Cl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可以相互转化,正确;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正确;D、O2-、OH-、Na+、Mg2+的电子数相同,但性质不同,正确。故选:A。6、A【解析】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错误;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 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确;C、
16、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丙大,故选项正确;D、T1时,甲、乙各 3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30g,故正确;故选:A。7、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熟石灰的溶液俗称石灰水,呈碱性是正确的叙述;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是正确的叙述;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熟石灰可以和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 C 考点: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8、D【解析】A、森林火灾中的爆燃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扑火人员必须做好应急防护工作,以防造成人身伤害,
17、故 A 正确;B、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 B 正确;C、夜间室内煤气泄漏,应该立即开窗通风,以防造成煤气中毒等危险,故 C 正确;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大量水浇灭,会造成火势蔓延,故 D 错误。故选 D。9、B【解析】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 A错;B、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乙烷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错。故选:B。10、C【解析】铝的核电荷数为 13,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是 13
18、,故 A 错;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含有两个电子层,故 B错;根据表中信息,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 C 正确;在化学变化中镁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而不是镁元素失去电子,故 D 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1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白磷 冷水中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解析】(1)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助燃物氧气、有可燃物。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则该物质可以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而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缺少氧气,故都不能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起来。故
19、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红磷不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2)白磷的着火点很低极易燃烧,且很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自燃,故常把其存于冷水中。故答案为:白磷、冷水中;(3)结合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缺少氧气,故可通入氧气。故答案为: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12、7 2:3 35.9%2.5mg 【解析】(1)由饮用矿泉水中的成分表,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氢、硅、氧、钾、钠、钙、镁七种元素。故填:7。(2)在 H2SiO3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3。故填:2:3。(3)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100%35.9%1 2+28+
20、163。故填:35.9%。(4)某 1000mL 饮用矿泉水中含有钾 5mg,则某同学喝了 500mL 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钾元素的质量为500mL5mg=2.5mg1000mL。故填:2.5m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13、Fe2O3+6HC1=2FeCl3+3H2O 二氧化碳 Fe Cu 蒸发 置换 【解析】(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1=2FeCl3+3H2O,故填:Fe2O3+6HC1=2FeCl3+3H2O;(2)根据铜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Cu2(OH)2CO3知道铜绿中有铜、氧、碳、氢四种元素,而空气中有水蒸气提供氢元素、氧气提供氧元
21、素、二氧化碳提供碳元素,所以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还有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故填:二氧化碳;(3)由图片知:用磁铁可将金属 A 与其他两种金属区分开来,由镁、铜、铁三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可知,只有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 A 是铁,加入 C 的溶液可将镁与铜分开,最终得到硫酸镁,所以 C 的溶液通常是稀硫酸,因为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金属 B 是铜。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属 A 是铁;金属 B 是铜,故填:Fe Cu;操作 3 是将硫酸镁溶液转化成硫酸镁固体,所以通常采用蒸发的方法,故填:蒸发;步骤是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所以所涉及反应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14、分子在不断运动 隔离可燃物
22、4NH3+3O2点燃6H2O+2N2 【解析】(1)闻到氨气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3)实验完毕,夹紧止水夹 b,氨气停止通入,火焰即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根据“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可知,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点燃6H2O+2N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15、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 NaOH 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 越大 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3.5 min 取 3mL3%NaOH 溶液于试管
23、中,加热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 3 滴酚酞溶液,轻轻振荡 无关 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NaOH+HC1=NaCl+H2O 【解析】(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 NaOH 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2)根据图 2 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由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色,可利用氢氧化钠被消耗来指示反应是否发生,酚酞刚刚变成无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
24、);根据图 2 所示,若用做实验的 NaOH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在 3.5 min 之内;(3)5.5min 酚酞溶液褪色,根据图 2 可知,需 3%的氢氧化钠进行实验,为了探究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 O2是否有关,需将实验与氧气隔绝进行对比,可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滴入植物油,冷却到室温后进行实验。因此: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 3mL3%NaOH 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 3 滴酚酞溶液,轻轻振荡 5.5min 酚酞溶液褪色 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 O2 无关(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逐滴加入
25、稀盐酸的过程,并不断搅拌的目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1=NaCl+H2O。16、Na2CO3+2HCl=2NaCl+H2O+CO2 调节装置内压强 压强增大 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 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木炭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 CO,氧气充足时生成 CO2(合理答案均可)NaCl NaHCO3 Na2CO3 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装置内的压强来分析;(3)根据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装置内的压强明显增大以及实验操作的目的来分析;(4)根据
26、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来分析;(5)根据 AB 段发生的反应分析;(6)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详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装置内压强;实验中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压强增大,所以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故填:调节装置内压强;压强增大;(3)用注射器 1 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造成装置内的压强明显增大,所以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实验、中步骤:注射器 2 必须缓慢地从瓶中抽取气体是为了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故填:细玻璃管中
27、液柱明显升高;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4)木炭在氧气充足的时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时候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填:木炭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 CO,氧气充足时生成 CO2(合理答案均可)。(5)在 AB 段,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由于 B 点 PH8.2,溶液中有剩余的 Na2CO3,溶液中的溶质有 NaCl、NaHCO3、Na2CO3;故填:NaCl、NaHCO3、Na2CO3。(6)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