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九年级语言类古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九年级语言类古文阅读.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课 题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一)寓言类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2.重点积累相关实词、虚词、文言句式;3.把握寓言类常见的题型及其答题技巧。授课内容概要 知识精讲(一)什么是寓言?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篇幅大多短小,往往是运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古代寓言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国家的治理、世态百象、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包含着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二)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
2、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三)解读古代寓言的方法 了解情节分析角色领悟道理(多角度理解寓意)学以致用 寓意的几种形式:寓言讽刺了 寓言告诫我们不要 例题解析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3、。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列子说符)2【参考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
4、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
5、他所观察地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作品赏析】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寓意:寓指在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1解释加点的词语。(10 分)秦穆公谓伯乐曰 ()可形容筋骨相也 ()三日而反 ()使人往取之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
6、()败矣 ()得其精而忘其粗 ()而遗其所不视 ()伯乐对曰 ()马至 ()2翻译。(10 分)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3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3.你从九方皋相马中得到什么启示?(4 分)【参考答案】1.对说。仔细观察。同“返”,返回。去,到。不。坏,糟。精妙。遗漏。回答。到,到了。2.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
7、法。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3.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寓意: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巩固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6 分)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8、”(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参考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1.(1)解释文中加点字。(0.5 分)是非若所知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5 分)4 不病于无鸡乎?2.在养猫问题上赵人与其子主张不同,请用自
9、己的话说说他们各自的主张及原因。(2 分)儿子:赵人:3.以下从本文获得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看问题要有长远眼光 B.看问题要权衡利弊 C.看问题要善于变换角度 D.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答案】杨浦区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质量调研 1.(1)你 (2)(有鼠)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2.儿子:主张把猫扔了。因为尽管猫灭了鼠,但也吃掉了鸡。赵人:主张继续养猫。因为尽管猫把鸡吃了,但鸡没了不过不吃鸡罢了,而继续有鼠的话,可能离挨饿受冻的日子不远了。(除掉猫后,老鼠带来的祸患远超无鸡可食的影响)3.C(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12 分)有驾羸牛入市者,朝发而暮至。
10、比至,市已散矣,乃扣牛角而歌之曰:“驾彼青牛兮,行路摇摇。羸牛力尽兮,白杨萧萧。市廛人散兮,嗟我徒劳。”或劝其以牛易马,对曰:“多年力田,何忍弃之?虽然,愿以千金市良骥。”翌日,并驾而归。骥速而牛迟,骥右而牛左之,至家,夜过半矣。乃笞骥曰:“徒费千金,亦复尔尔,熟谓汝疾于牛哉!【注释】羸:瘦弱。骥:好马。笞:鞭打。参考译文:有驾驶弱牛进入市集中的人,早上出发,晚上才到达,到达时,市集都散了,于是就敲着牛角唱歌说:我驾驶我的青牛呀,一路上摇摇晃晃,老弱牛力都耗尽了,白杨沙沙响,市集里的人都走了,可惜我白忙一场了。有旁人劝他用牛换匹马,他回答说:(它)多年辛苦的耕地,我怎么忍心抛弃它呢?即使这样,
11、愿意用钱买一匹好马。第二天,他赶着马和牛一起回家。马跑的快而牛跑的慢,马在左边跑牛跑右边,到家的时候夜都过半夜了,他就(生气的)用鞭子打马说:白白花了千金,也不过如此了,谁告诉我(你)跑的比牛快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1)比至,市已散矣。比()(2)或劝其以牛易马。易()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第二天,他赶着好马一起回家。B第二天,他赶着瘦牛一起回家。C第二天,他赶着马和牛一起回家。D第二天,好马赶着瘦牛一起回家。3“至家,夜过半矣”是因为 。(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4以下最符合这则故事的寓意的是()(3 分)5 A讽刺了那些对人才使用不当却不自知的人。
12、B讽刺了那些牛马不分、善恶不辨的人。C讽刺了那些做事缺乏主见,盲目听从他人意见的人。D讽刺了那些做事不善于自我检讨,一味责怪他人的人。【答案】(12 分)1.(1)等到(2 分);(2)换、交换、更换(2 分)2.C(3 分)3.骥速而牛迟,骥右而牛左之。(2 分,不完整扣1 分)4.A(3 分)(选 D 得 1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12 分)盲子道涸溪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之,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
13、严者,视此省哉!楯:栏杆上的横木。沈:通“沉”,沉溺,拘泥 参考译文: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栏杆,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己料想只要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盲人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一会儿,力气渐渐用尽了,便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唉!早知道就是实地,何必长时间为难自己呢!”大道理(其实)很平实,陷在空想之中,执著而矜持自负的人,看看这个故事该醒悟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夫大道甚夷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3 分)盲子不信之,握楯长号。3.盲人“兢兢握固
14、”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4.读完了这则寓言,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 分)【答案】1.道理,规律(2 分)。平坦,平实(2 分)2.盲人不相信过路者的话,握紧桥栏大声叫。(关键词为信、之、号。一字 1 分,其他句意理解正确即可。)3.自己眼睛看不见(1 分),害怕松手会掉入深渊(1 分)。6 4.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 听从别人的意见。(意思对即可,不必强求答案的唯一性。)(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
15、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参考译文: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
16、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己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它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1)或旦而不鸣()(2)皆足取祸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 分)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 分)参考答案:1.(1)有的 (2)招致 2
17、.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7(五)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 马 嘉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注】晬(zu)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脔(lun
18、):切成碎块的肉。潜渊:潜进深水。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缒(zhu):用绳子拴着东西从上往下送。鬣(li):鱼鳍。罹烹醢(hi)之酷:受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参考译文:大海中有一种鱼叫马嘉,银色的皮燕尾式的尾巴,其中大得像周岁婴儿那么大。把切成碎片的肉,用火熏烤,香味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它时常潜入深水里不易捕捉,在春夏季生养幼鱼,就随潮水冒出水面,渔民利用这个时候布设帘网捕捉它们。帘网是那种网格做的很疏得网,纵横几十寻,两只小船牵引着将它张开,坠入铁块,将网坠入水底。过往的鱼,必定钻撞想继续前进,越拉越被束缚有更怒撞,就腮颊张开鱼鳍展开,被钩在网眼中,永远不能脱身。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
19、却,就悠然离去了啊。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取:(2)致不可脱 致: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3.马嘉鱼不能“悠然逝矣”,其原因具体表现在 。4.本故事给你学习或生活上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1.(1)获得、捕捉(2)招致 2.两艘小船牵引着将它张开,用绳子把铁块拴住,将网垂入水底。3.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或用自己的话回答)4.人生路上,要懂得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要学会换一种思维考虑问题,等等)(六
20、)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 楚人隐形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8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障:遮蔽。经日:经过一整天。绐(di):哄骗。嘿:通“默”,暗暗地。赍:携带。参考译文:楚国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人,读 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螳螂借着树
21、叶隐身窥视着蝉,(楚人)要把这片叶子摘下。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经过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进了县衙门。县官知道后,楚人把事情的原委说给县官听,县官大笑,放他走了。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 分)(1)楚人居贫()(2)可以隐形()2.对文中划线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2、()(2 分)A.螳螂拿着树叶等待着蝉,它要把蝉给抓住。B.螳螂借着树叶隐身窥视着蝉,(楚人)要把这片叶子摘下。C.螳螂拿着树叶等待着蝉,(楚人)要把螳螂给抓住。D.螳螂拿着树叶来喂蝉,(楚人)要把这片叶子摘下。3.从文中来看,导致楚人“想不劳而获而最终被送进衙门”这一结局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1.(1)处在;(2)身体 2.B 3.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图不劳而获/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质。(七)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癭,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癭者。及见外方
23、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注释】癭(y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焦:同“憔”,细瘦。垒然:凸出下垂的样子。9 参考译文: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质不好,凡是喝了这种水的人都生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不患有颈瘤病。后来(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和妇人们一起涌去围观,还嘲笑外地人说:“这人的脖子真奇怪!又细又瘦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
24、一种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吗?”嘲笑(外人)的人大笑道:“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他们终究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1)异哉,人之颈也()(2)焦而不吾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3.对南歧人笑外方人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 分)A、南歧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 B、南歧人嘲笑外方人不懂当地的风俗 C、南歧人从未见过外方人,觉得新鲜 D、南歧人认为外方人的脖子太过细瘦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 分)参考答案:1.
25、(4 分)(1)惊异,惊奇,奇怪(2 分)(2)类似,像(2 分)2.(3 分)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而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3.(4 分)B C 4.(2 分)见怪不怪,见不怪反为怪(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往往会觉得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了)。(八)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4 题。(12 分)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卧席。濡:沾湿。逾:同“愈”,更加。参考译文: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
26、郑国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徙衽以从阴 ()(2)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1 0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 分)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3 分)参考答案:1.(4 分,每空 2 分)(1)移动,迁移
27、(2)离开 2.(3 分)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3.(2 分)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3 分)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九)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 猴 奕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盛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参考译文:在西面的一个蕃国里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荫下下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技法,于是就学到了他们的(运用棋
28、子)技巧。国里人听到这件事都前往观看,(等他们到时)神仙已经隐去了,老猴就下树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赢(它)。国人感到这件事很奇怪(用“惊异”或“惊奇”好。),便把猴子献给朝廷。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全部不是(老猴)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囚禁在监狱中,(皇上)下令释放他。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便被杨靖打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国人闻而往观()(2)或言杨靖善弈()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3.猴奕失败的原因是:4.从这篇短文中,我们可以
29、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1.(1)观看(2)擅长,善于 2.有一只老猴子在树上偷看仙人运子下棋的方法,于是也得到了下棋的窍门。3.“牵于桃,无心奕”(不能集中思想,一心两用)4.如:做事须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两用;以己之长攻他人短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等。1 1 (十)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 好猎疾耕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媿其家室,出则媿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媿:通“愧”。惟:思,考虑。恶:不好。无以:不能,指没有买狗的钱。参考译文:
30、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荒废了很长时日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家人,在外愧对邻里朋友。他考虑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想弄条好狗,家中没有买狗的钱。于是(猎人)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任何事都是这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惟其所以不得之故()于是还疾耕()2.对画线句“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单独打猎,做一百件事也能够完成的。B不要独自打猎,那所有的事情也都完成了。C不仅仅是打猎,其他各种事情也都是这样。D不仅仅打猎可以,其他各种事情都可以完成。3.文中的好猎者最
31、终能够“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根本原因是“”。(用文中词句)4.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1.(1)原因,缘故。(2)回去。2.C 3.还疾耕 4.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补充启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了问题,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要勇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去改正它;凡事要努力、勤奋,才能取得成功;事物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办事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有时可以后退而更好地前进;做事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十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 眉眼口鼻争能 眉、眼、
32、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我若居眼 1 2 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注】神:神灵。为:对。恶:丑恶。望东西:观望东西南北。若然:如果是这样。参考译文: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们四个都有灵性。一天,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识别香味和臭味,这样以后你才可以吃,所以我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对眼睛说:“您有什么本
33、领,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说:“我能观察善恶美丑,遥望东方和西方,我的功劳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说,“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能在我上面呢?”眉毛说,“我不能和各位相互争辩比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到哪里?”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皆有神也()(2)故吾位居汝上()2.文中与“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在哪里”中“你”同义词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4.上文借眉眼口鼻之争讽刺了 。【参考答案】1.(1)都,全(2)处于 2.尔、汝、子 3.我能够辨别香臭之味,这样以后你才能吃。4.为自己争功,而不惜贬低他人的人(或认不清自己
34、位置的人)(十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 越人患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生茨以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日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得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然无所归。参考译文:越地有个独居的男子,棒扎茅草做成房屋,努力耕作得到食物。时间长了,豆类粟米盐和奶酪,都不需靠别人(自力更生)。曾经老鼠成患,白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就磨牙和吱吱的叫,直到早晨。那男子一直为这事烦恼。一天喝醉了酒回家,刚刚睡到枕头上,老鼠百般地令他恼火,无法合眼。那男子(终于)发怒了,拿着火四处烧老鼠。老鼠死了,
35、房屋也毁了。第二天酒醒了之后,无家可归,茫然不知所措。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力耕以为食()具无仰于人()2.对划线句“次日酒解,怅怅然无所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天酒喝完了,怅然万分,不知怎样回家。B.第二天喝酒解忧,满怀愁绪,不知何去何从。1 3 C.第二天酒意虽解,仍恍恍惚惚,找不到回家的路。D.第二天酒醒了之后,无家可归,茫然不知所措。3.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文中男子的一句是()A.昼则累累然行 B.无仰于人 C.目不得瞑 D.次日酒解,怅怅然无所归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答案】1.(1)食物,粮食。(2)都。2.D 3.A 4.讽刺了因小失大的愚蠢行为(或:凡事要考虑后果,不
36、能盲目行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做事不能冲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解决问题要三思而行,找到最佳方法)课后作业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12 分)书斗鱼 予客建业,见有畜波斯鱼者。其大如指,鬐鬣具五彩,两腮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人以二缶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乃贮水大缶,合之。各扬鬐鬣,相鼓视。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久之,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连数合,复分。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
37、至于是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参考译文:我外出来到南京,见有养波斯鱼的人。它大小和手指头差不多,腹鳍和背鳍有五彩的颜色,两腮之上有如眉笔点上的小黑点,(它们)性格骄傲凶悍善于打斗。人们分别用缶(单独)养着它们,折藕叶盖在水面上,喂蚯蚓或者苍蝇,鱼在荷叶侧畔(悠闲地)吐着泡沫,(人们便)知道它的勇猛可以为人所用。人们将大缶装满水,将波斯鱼合放在里面。(它们)各自竖起鳍鼓起眼睛对视,趁着怒气,身体拳曲得像弓一样,鳞变成了黑色。(对峙)很久,猛然如同秋隼一样出击,水砰然有声,水珠溅到人们的衣服上。接连几个回合,又分开。当接战时,如同弦上发出的箭,绝对无法遏止。后来互相纠缠,盘旋在一起难分难
38、解。其中有一只败了,胜利者发威驱逐它。败了的鱼害怕,自己将自己抛出缶外,看它的身体(已)是纯白的。我听说有血气的人必定有争斗的性格。然而这鱼,它也是有争斗的性格吗?又或者是愚蠢不开窍而至于这样吗?悲哀啊!但是我所叹息的又难道只是鱼吗?【注释】客建业:旅居南京。鬐鬣(qli):腹鳍和背鳍。缶:这里泛指缸。秋隼(sn):秋天的猎鹰。冥顽不灵:糊涂顽固不开窍。1 4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4 分)(1)鬐鬣具五彩()(2)连数合,复分()2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一项是_(3 分)A 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 B 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 C 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D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3本文先描
39、述了斗鱼的_和_,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_的社会现象。(5 分)【答案】(12 分)20-1 松江 1.(2+2 分)(1)有 (2)多次,屡次 2.(3 分)A 3.(1+1+3 分)外形特征;饲养方法(或:性情特点);一些人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甚至互相 残杀【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鬐鬣具五彩”意思是:腹鳍和背鳍有五彩的颜色,由此可判断具,有;“连数合,复分”意思是:接连几个回合,又分开,由此可判
40、断数,多次。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的意思是喂蚯蚓或者苍蝇,鱼在荷叶侧畔(悠闲地)吐着泡沫,不能体现鱼的好斗,故选 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其大如指,鬐鬣具五彩。两腮有大点如黛,”是描述斗鱼的外形特点;“性矫悍善斗”是描述斗鱼的性情;“饲以蚓蝇”是描述斗鱼的喂养方法;从“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可看出作者哀叹波斯鱼冥顽不灵、互相无缘由的争斗,更哀叹人世中那些为了名利如波斯鱼一样争斗的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12 分)生木造屋 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
41、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注释】高阳应:宋国大夫。室家:房屋。生: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涂:泥。挠:弯曲。这里指生木被压弯。败:毁坏。劲:坚固有力。参考译文:高阳应打算盖一所房子。木匠对他说:“不行啊!木料还没干,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会被压弯。用新砍下来 1 5 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虽然看起来挺牢固,可是过些日子就会倒塌的。”高阳应说:“照你的话,我这房子倒是保险坏不了了因为日后木料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以越来越硬的木料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坏不了了。”木匠无话可答,只
42、得听从他的吩咐去做。高阳应的房子刚盖成的时候看起来也还不错,以后果然倒塌了。1下列与文中画线词语“为”、“益”意思相同的是(1)_(2)_(4 分)(1)高阳应将为室家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终为忠臣 C为坛而盟 D中轩敞者为舱(2)木益枯则劲 A曾益其所不能 B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C至于斟酌损益 D香远益清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4 分)A房子的起初也是好的,以后果然毁坏了。B房子刚盖成的时候也是好的,它的后果是毁坏了。C房子刚盖成的时候也是好的,以后果然毁坏了。D房子的起初也是好的,它的后果是毁坏了。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1)_;(2)_。(4 分)【答案
43、】19-1 奉贤区 1(1)C(2 分)(2)D(2 分)2C(4 分)3如: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要谦虚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每条启示2 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解析】1.(1)C 项中的“为”与“高阳应将为室家”中加点词语“为”意思相同。都是“建造”之意。A 作为。B 成为。D 是。(2)D 项中的“益”与“木益枯则劲”中加点词语“益”意思相同。都是“更加”之意。A 增加。B 益处、好处。C 增加。2.翻译“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房子刚盖成的时候看起来也还不错,以后果然倒塌了。此题要注意以下字的翻译,如“始”:刚盖成的时候。“其后”:以后。“果”:果然
44、。所以应选 C 项。3.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或要谦虚听取他人的意见等角度写启示。1 6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12 分)鷧鸟中计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
45、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参考译文:(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鹭鸶(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竖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众鹭鸶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久了,(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回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鹭鸶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鹭鸶脱不了身,拼命飞舞翅膀嘎嘎地叫。人说:“先前的确是假的,现在也还是假的吗?”【注释】鷧(y鸟:即鸬鹚,俗称鱼鹰,喜欢吃鱼。善于潜水捕鱼。刍(ch)人
46、:草人。假假:拟声词。1.解释画线字。(4 分)(1)恬不为惊 为()(2)飞止如故 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_ 3.文中鷧鸟中的“计”,具体是指:_ _(3 分)4.以下从本文中得出的启示,错误的一项是()(2 分)A.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B.我们既要看事物表象,更要认清事物本质。C.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D.我们要杜绝用经验主义来看待、处理事物。【答案】(12 分)20-2 杨浦初三语文 1.(1)被(2 分)(2)原来 过去(2 分)2.(养鱼人)就绑草做了个假人,(稻草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
47、吓唬鷧鸟们。(3 分)3.养鱼人见鷧鸟会时常飞落到草人的斗笠上站着不被惊吓,于是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扮作草人,伺机抓鷧鸟。(3 分)4.C(2 分)【解析】1.(1)句意为: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为:被;(2)句意为:鹭鸶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故:原来的。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句中重点词语:束:捆扎;持:拿着;植:竖立;慑:吓。3.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根据文句“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的意思: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和“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的意思: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鹭鸶脱不了身。可知,捉鹭 1 7 鸶的人计策是:假扮稻草人
48、,等鹭鸶落在自己身上时,趁机把它捉住。4.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C.本文借鹭鸶凭以往的对稻草人的认识,并没有发现稻草人已换成真人的事实,而被人捉住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认清事情的真相,并不存在联系的观点。故选 C。四、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12 分)石 季 服 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病痞。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药,三饮之而疾已。【注释】季女:小女儿 痞:腹中的肿块 参考译文:会稽的东部,有家姓石的人。他的小女儿得了胸中闷塞淤结的病,请良医治她的病,很久
49、不能治愈,给了钱让他走。她父亲(思前)想(后),认为那(医生)是良医,可怎么治不愈呢?一天偷偷看她,见她端着药不喝却倒在床下。就又请以前那医生,服用以前的药,吃了三服药病痊愈了。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4 分)(1)谢医使去()(2)窃窥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_(3 分)A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B为何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D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3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4石家小女的病从“久而不除”到“三饮之而疾已”的变化,给人的启示是_ _(3 分)【答案】(12
50、 分)17-1 嘉定区 1(4 分)(1)让,叫,令 (2)偷偷地,暗地里 2(3 分)C 3(2 分)“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4(3 分)一切有用的措施,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凡事光说不做没有效果)(指出“名”与“实”等关系亦可)【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1)语句“谢医使去”的意思是:酬谢医生后让他走。使:让,叫。(2)语句“窃窥之”的意思是:偷偷看她。窃:偷偷地,暗地里。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