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各市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含详解.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196866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广东各市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含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各市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含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各市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各市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含详解.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 04 古代诗歌阅读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广东广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渚宫乱后作 郑谷 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白社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绕空城。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牢落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注】白社: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南,诗人年轻时曾居于此。牢落:稀疏零落。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呼应标题又总领全诗,一“来”一“问”,交代了写作缘由,奠定了沉郁忧伤的情感基调。B颔联紧承乱后楚荆境况之问,写诗人未及乡人回答就早已有所预料,借江水依旧衬托人事无常。C颈联两句笔锋一转,先写驻守军

2、队齐如山树,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的杀敌斗志。D本诗结构清晰完整,乡人所述内容由家乡周围状况渐说至诗人故居,场景转换有序,情感愈浓。2 有诗家评论这首诗“家国之痛弥合无间”,请结合诗句,谈谈该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答案】1C 2首联由家及国,从个人的离乱之情转及关心楚荆时局。颔联由家及国,从白社恐无故老的丧亲丧友之痛,转至清江绕空城的国家动乱之痛。颈联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在大兴兵戈的动荡之中写渔家尽被占为野营的家事之痛。尾联写诗人故居破败的家痛,而又用“灰烬”隐含国痛。由此将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

3、的杀敌斗志”错误。颈联是将驻守军队数量之多与战后百姓流离失所作对比,后句强调昔日渔家变成了军营,突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故选 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动乱后乡人来诉说乱离情,残阳里我洒泪把荆楚打听。由“乡”到“楚荆”,由家及国,从个人的离乱之情转及关心楚荆时局。“白社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绕空城”,白社想必已没有故交老友,江水悠悠依旧环绕着空城。由家及国,从白社恐无故老的丧亲丧友之痛,转至清江绕空城的国家动乱之痛。“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深秋军旅排排平齐如山树,昔日渔家被占都变成军营。颈联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在大兴

4、兵戈的动荡之中写渔家尽被占为野营的家事之痛。“牢落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乱后故居荒废到处是灰烬,黄花紫蔓横七竖八墙上生。村落变成了废墟,家乡一片荒芜离乱的景象。写诗人故居破败的家痛,而又用“灰烬”隐含国痛。由此将家国之痛弥合无间。(2022广东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侯中丞流康州 刘长卿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注侯中丞,即侯令仪,浙西节度使。唐上元中刘展之乱江淮失守,江淮都统李峘归罪于侯令仪,令仪坐除名,长流岭南康州。写作本诗时刘长卿谪

5、居江浙。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抓住“长江”“枫林”“匹马”“孤云”等意象,渲染了送别时凄清孤寂的氛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怅惘。B颔联表达了诗人和友人被贬谪后的心理感受,有对侯令仪被人猜忌散布谗言长流岭南康州的同情,也暗含有幽愤之情。C颈联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将凭借其才华在军营中一展身手,赢得军士爱戴,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期许。D这首诗写景虚实相生,用典自然贴切,语言凝重有力,寄慨沉郁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4诗的尾联提及屈原与湘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3C 4答:屈原精忠报国却蒙冤被流放湘江,以屈原类比侯中丞,表达对他忠而被

6、放的理解与同情;表达了对朝廷昏昧、无人仗义执言的不平;隐含了同为逐臣仕途不顺的自伤。【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错。“辕门画角三军思”是说侯中丞走后三军对他的思念,不是想象他流放到康州的情景。故选 C。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尾联“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大意是“那高高的九重皇宫中的重臣,谁能够为侯中丞抱屈喊冤?只能让他面对湘江水像屈原一样泪洒衣襟”。“独看湘水泪沾襟”运用了屈原的典故,屈原正道直行、精忠报国却遭到流放,只能独自泪洒湘江。诗人以屈原类比侯中丞,表达对他忠而被放的理解与同情。而“北阙九

7、重谁许屈”则是对那些朝廷重臣的质问和鞭挞,语气中包含对朝廷昏昧、无人仗义执言的不平。再联系注释可知,诗人与侯中丞一样遭受贬谪,对侯中丞的同情也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伤,隐含了同为逐臣仕途不顺的自伤。(2022广东佛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刘禹锡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注此诗作于大和五年(831)。时年 59 的白居易丧子,刘禹锡寄诗安慰,白居易作府斋感怀酬梦得答谢中有二句:“劳寄新诗远安慰,不闻枯树再生枝。”本诗为诗人再次酬答之作。庄子列御寇

8、:“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比喻极其珍贵难得之物。汉孔融与韦端书:“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多指老年得子。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直接描写了友人白居易晚年生活的优渥,有佳肴盛、歌舞充庭、美酒倾池。B颔联笔锋一转,道出友人“少欢情”的原因不在“年长”,而是官高无亲近之人。C颈联连用典故,写出对白居易的劝慰:现在的失去固然可叹,但将来仍存有希望。D这首诗章法严谨,构思精巧,标题“释”字引领全篇,语言朴实晓畅,风情俊爽。6有人说,好的文学作品既能“增人感”,以情动人;又能“启人思”,发人深思。请结合本诗尾联简要分析。【答案】5C 6

9、劝勉友人不要因年老而悲伤,不要羡慕三春的桃李,此时的自己如同八月桂花,果实累累;乐观主义情怀启人深思,诗人用桃李徒然浓艳,而桂花果实累累,说明人年老并非无用的道理,启迪人们乐观向上。【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C.“现在的失去固然可叹,但将来仍存有希望”错误,“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是说年老,意味着成熟,意味着充实,意味着精华的集结,是应该感到高兴的事情。并非说年老就失去了很多,实在可叹,也并非说将来仍存有希望。故选 C。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和哲理的能力。年老,是白居易悲叹的核心问题,他甚至因此把自己看作一棵毫无生机的“枯树”。刘禹锡在答诗中正是抓住这一核心。尾

10、联“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意思是:不要羡慕春天的桃花、李花开的繁多热闹,人年老了就像三秋桂子,硕果累累,欣欣向荣。春天的桃李象征青年,而桂花象征老年,诗人有感于友人“枯树”的悲叹,以此来劝勉安慰,可见用情之深。作品取喻于现实生活,说明三春的桃李固然鲜艳可爱,而沁脾的桂香,坚实的核果,更喜欢在秋天欣欣向荣,人生的秋天不也是如此吗?人年老了,应该是三秋飘香的桂子,而不是衰朽无用的枯树。诗人在诗中传输了乐观主义的态度,启发人们直面困境,引人深思。(2022广东金山中学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

11、舂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注释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属玉:鸟名。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莫:即“暮”。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市人们避雨在家,以菜蔬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B颔联远近结合,远眺山水,近观白鹭,这些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C颈联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于

12、世事的感慨,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参与名理,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8在诗文中反用典故成语,将常见的典故成语翻出新意,古人称为“翻案法”。例如“莼鲈之思”本用于表达思乡之情,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却说“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本诗中也有两处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答案】7A 8颈联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化用名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原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作者反其意用之:面对无常的人生,我们要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分析

13、】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A.“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错误。小市人们以淡饭素菜度日,实际是一种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通过后文“身闲”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流露出的是对这种生活的喜爱。故选 A。8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颈联“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两句,意思是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诗人由网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这个成语本来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作者反用其意,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两句,意思是转眼之

14、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作者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而黄庭坚却反其意用之: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2022广东汕尾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大理张卿 顾况(唐)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白沙洲上江蓠长,绿树村边谢豹啼。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注谢豹,鸟名,即子规。越禽,南方的鸟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送别友人的时间、地点,用拟人的手法将离别时的依依

15、惜别之情描绘得别致动人。B颔联融情于景,写出了白沙洲上水草茂盛生长,绿树村边杜鹃悲啼,渲染了离别之人心中的悲愁。C颈联直抒胸臆,用“迁客”点出了友人被贬的身份,直接表达对友人远行无所倚仗的牵挂之情。D尾联化用古诗十九首中“越禽巢南枝”的诗句,与孤鸿向西飞的画面结合,将友人天各一方的形象地描摹出来。10古诗中在结尾常常以景结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答案】9C 10(1)尾联写景,以越禽南飞,孤鸿西飞的画面,将友人天各一方的形象描摹出来,渲染了离别的悲愁。(2)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16、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友人被贬的身份”错,“迁客比来无倚仗”说自己是“迁客”,点明被贬的身份,写出故人离去,自己无所倚仗的孤独。故选 C。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尾联“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意思是,诗人与友人分别,就像那越鸟向南飞,孤鸿向西飞一样,从此天各一方。此处化用古诗十九首中“越禽巢南枝”的诗句,与孤鸿向西飞的画面结合,将友人天各一方形象地描摹出来。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尾联写景,以景结情,把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寄寓在景物的描绘之中,使离情抒发的更加含蓄和深沉。(2022广东清远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洞庭湖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

17、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注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因湖中洞庭山(今君山)而得名。元被贬谪后经过洞庭湖而作此诗。曙河,拂晓的银河。虞,舜,也称虞舜。轩,轩辕黄帝。讵,难道。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起笔就给人苍凉沉重之感,“泛海”其实是宦海,洞庭波又暗喻宦海风波。B颔联写出了洞庭湖吞吐日月星河的气势,丝毫不逊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C颈联借典抒情,诗人对舜帝南巡君山和黄帝张乐于洞庭湖表达了景仰之情。D诗歌寓情于景,描写的景物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达到了景与情的和谐统一。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

18、思想感情。【答案】11C 12含意:只见君山之下,洞庭湖狂风怒号,波浪滔天,其实自古以来就是经常发生的。(2 分,意思答对即可)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宦海风波险恶的认识,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中压抑和困惑的心情。【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景仰之情”错误,由“竟安在”“讵曾过”可知诗人表达的是“怀疑”。故选 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语句以及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意思是: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这首诗就表现了他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心理。“泛海”其实也就是宦海,洞庭波未尝不就是宦海风波,而且这样的风波时时刻刻都出现在

19、他的身边,一旦言行不慎,就可能葬身宦海之中。全诗以写景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特别是最后“狂风万古多”,更是含蓄地表示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中压抑和困惑的心情。(2022广东中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夏日饮山亭 刘因 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题材属于隐逸诗,类似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B第三句采用象征手法,表达我和鱼一样的快乐,并且两者快乐的原因一致。C本首诗的颈联借

20、用“引”“催”动词,赋予景物以人情,使得表达更为生动活泼。D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新淡雅,与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相近。14有人说,刘因“出世但不忘道”,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3B 14“出世”指隐逸田园的生活,“但不忘道”,含转折,“不忘道”指不忘济苍生安社稷,为国为民的理想。前三联写尽“出世”之乐之闲之自在,尾联委婉传达出诗人虽然出世不在官场,但仍热心农事,关心百姓利益的情怀。【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并且两者快乐的原因一致”解说不当,“空钩意钓鱼亦乐”说的是作者用空钩钓鱼,享受闲适的乐趣,而鱼儿因为诗人用空钩没有生命危险而快乐

21、,两者快乐的原因不一致。故选 B。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古语有云,“小隐忘智,中隐忘德,大隐忘道”,小隐即轻程度的归隐,会让人忘记自己的才智;程度稍重的归隐会使人忘却自己该有的德行;大隐,则让人忘记所有世俗道德,即看破红尘之意。这里刘因“出世但不忘道”是说刘因虽然归隐,但并没有忘记世俗,忘记苍生社稷,依然热心农事,关心百姓生活。前面三联“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作者极尽描述环境的清幽、野钓的闲适,隐居生活的自由自在,把酒吟诗的乐趣,似乎不问世事。尾联“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却表现作者虽然隐居,但

22、不忘农事,而且与农人相处融洽,热心农桑事,以另一种形式表现了他心怀黎民、关心百姓的情怀,表面上是“出世”,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入世”。所以说他“出世但不忘道”。(2022广东珠海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注】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 年),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日角:帝王相,此喻指李渊。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未的。隋书炀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

23、放之,光遍岩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紫泉宫”是宫殿名,此处代指隋炀帝在长安的宫殿,照应标题“隋宫”。B第四句诗人想象隋炀帝的游船会走到天涯,是以他贪图逸游的性格特征为依据的。C第五句说当年放萤的地方此时已成废墟,只有“腐草”而已,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D尾联诗人以假设、反诘的语气,讽刺隋炀帝观赏后庭花舞蹈的行为是亡国之因。16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处于同一时代的李商隐在诗中也有类似表达。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案】15D 16杜牧阿房宫赋借秦人极奢而亡讽谏唐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24、,以免重蹈覆辙,属于借古讽今;李商隐隋宫写隋炀帝没有借鉴前朝教训,贪图享乐,终致亡国。其目的是在借古讽今,讽谏唐朝统治者以史为鉴。【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讽刺隋炀帝观赏后庭花舞蹈的行为是亡国之因”错,隋炀帝观赏后庭花舞蹈是李商隐在诗中的想象,并非事实。故选 D。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李诗是一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是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此诗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尾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用杨广与陈叔

25、宝梦中相遇的故事,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讽古是为喻今,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意思是,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借古讽今,表达了讽谕朝政的主题。(2022广东东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

26、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合花开香满庭”,浅而不浮,艳而不俗;夜合花开,紧扣诗题“夏夜”,结构浑然。B 第三、四句意即纷乱年代珍贵家书总是难以送达,而今与表兄相见,凄凉往事不堪回首。C第五、六句是大部分人同有之事,也是大部分人想说之话,表达朴素,容易引发共鸣。D最后两句虚实结合、以景结情,写出作者面对河桥边的美酒佳宴时生发出的无限感慨。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答案】17 D 18 对远方亲友的挂念之情。从“远书珍重”可见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挂念。对时光流逝、时过境迁的感

27、慨。以前的孩童都长大了,亲友大多离散,有物是人非之感。对表兄的依依不舍之情。想到明朝又要独自漂泊,不舍愁情油然而生。【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最后两句虚实结合”错,根据尾联“明朝又是”可知,这是将要发生的事,故这句应是虚写,没有实写。故选 D。1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和兄弟说起在纷乱的年代写一份叮咛亲友珍重的书信也寄不到,家中的事情,件件桩桩都够凄凉的,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离开的日子里那些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过去的亲朋好友大部分已经亡故,表达了

28、时光流逝,人生已老,物是人非的情感;“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明天一早又要孤零零的乘船远离,想起河桥下青色的酒幔,心中不由得一阵忧愁,因为又要在那里与亲人分别饯行,表达了和表兄将要离别的恋恋不舍和离愁别绪。(2022广东揭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饮牛歌 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人生得饱万事足,舍牛相齐何足言!【注】堕趾:牛脚因寒冷而得病。艺:种植。舍牛相齐:宁戚在穷困无以自达时,喂牛车下,击打牛角而悲唱“商歌”,终于被齐桓公

29、看中,在齐国任事。后比喻求仕的愿望得以实现。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该是陆游晚年回归山阴闲居之时。B第七、八句以牛比人,刻画了一位辛苦耕耘、不服老的倔强农夫形象。C第九、十句,诗人在开解自己的同时,也衷心希望子孙安于务农,不再为官。D诗人最后开解自己,人生只要吃饱活着,求仕当官不值一提,是反语。20陆游认为“功夫在诗外”:学习做诗,不能只就诗学诗,应把功夫下在生活中。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的这一观点。【答案】19C 20陆游诗歌语言明白如话,朴实自然,内容转换自然流畅,技巧纯熟,能让人们读懂。全篇写自己闲居生活中所见饮牛及老牛耕作的寻

30、常场景,展现了辛勤耕耘的农人形象,并以此自比。借老牛年老犹耕,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未泯,渴望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以及此时闲居老去、怀才难遇的愤慨和无奈。【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C.“也衷心希望子孙安于务农,不再为官”理解错误。第九、十句语意是说“我的子子孙孙都以务农为生吧”。但是结合上下文可知,作者实为反语,并不是衷心希望子孙不再为官,此项对语句含义理解有误。故选 C。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功夫在诗外”体现在诗人擅长以日常生活入诗,技巧纯熟,情感真挚,考生应从诗歌内容上进行分析理解。“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31、人生得饱万事足,舍牛相齐何足言”,陆游诗歌语言明白如话,能让人们读懂。语言朴实自然,“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由老牛能生下小牛,想到我也有自己的子孙,以后我们就一起世世代代在村里种地吧,内容转换自然流畅,技巧纯熟。“老翁牵牛饮溪水”“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村中老翁农耕归来,在小溪边饮牛。村东头的黄土贫瘠,多有石头瓦砾,不易耕耘,老翁父子两个勤勤恳恳地种植庄稼。全篇写自己闲居生活中所见饮牛及老牛耕作的寻常场景,展现了辛勤耕耘的农人形象,“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千万不要说牛太老了耕作慢了,我今年 80 岁了尚且能下地耕耘,作者以老牛自比。“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

32、犹力”,千万不要说牛太老了耕作慢了,我今年 80 岁了尚且能下地耕耘,作者借老牛年老犹耕,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未泯,渴望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人活一辈子,只要能吃饱饭就万事大吉了,那些像宁戚一样的机遇有什么值得说的呢?诗人说的是反语,表达了此时闲居老去、怀才难遇的愤慨和无奈。(2022广东潮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渡白沟 刘因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注】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知名:抗元名士

33、。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B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C颈联写诗人骑在马上远望孤城,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D全诗以景结情,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22后人评价本诗“联联含情,一联一愁”,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一联一愁”?【答案】21D 22首联表达了羁旅独行之愁。诗人单人匹马,冒着寒冷渡过宋辽分野的白沟河。颔联表达了怀念故国之愁。眼前已是异域他乡的风景,由辽金故地想到了宋朝的灭亡。颈联表达了触景悲秋之愁。诗人通过描写黄云弥漫

34、、孤零城堡、落日残照、西风萧索、秋雁孤飞,生发了悲秋之愁。尾联表达了知音难觅之愁。四海之内的抗元名士,本是自己的知己,却已半数亡故,自己也不知道将要投奔何处。【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以景结情”错。“天涯孤剑独谁投”我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无处倾诉,无人知晓自己的心声。这句不是写景句,是抒情,并非“以景结情”。故选 D。2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诗人由蓟门返乡,只身单骑渡过白沟,正值寒冷的落霜季节。“蓟门”、“白沟”、“霜落”、“水天愁”、“匹马”等意象,构成了一

35、种苍凉肃杀的境界、凝重压抑的氛围,更加突出诗人的羁旅独行之愁。颔联,“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上镇”,今易县一带,战国时燕、赵疆域以此界分;“中州”,中原,今黄河中、下游一带。战国时燕、赵疆域以此界分,自宋代与辽金对峙,又是华夏汉族与辽金夷族在风俗文化方面的分水岭。这两句极为含蓄,但又高度概括地透露出“水天愁”的原因所在:这里从战国时的燕赵,到唐宋盛世,一直是北方军事重镇。可现在,华夏沦丧,蒙古入主中原,这里已成为元朝的畿辅腹地,华夷之大防不复存在了,令诗人感到“水天愁”。面对此景,诗人顿生怀念故国之愁。颈联,“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黄云滚滚弥漫天空,笼罩着古代边戍之地,孤零零的城堡、落日残照、西风萧索、孤雁南飞,面对此景,诗人难免不产生悲秋之愁。尾联,“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诗的尾联写的是,与自己相知及交游的朋友,或逝或隐,多已离去,自己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亦无处倾诉,无人知晓自己的心曲了。“凋落”、“孤独”尽发悲凉凄怆之情、知音难觅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