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每章段意梳理【第八章:礼治秩序第九章:无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每章段意梳理【第八章:礼治秩序第九章:无讼】.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八章:礼治秩序 【前章回顾】【阅读任务指导】1.通读本章,掌握人治、法治、礼治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2.精读细究,深入理解本章的要义。3.联系现实,思考“礼治”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篇目精读】(1)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是不很清楚的。【开篇陈述人们通常的观点,并以“其实”转折,陈述自己的不同意见】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解释“法治”的含义】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指明“法治”离不
2、开人的因素】段意:陈述“人治”与“法治”的概念,表明两者并非是相对的,“法治”中仍有人的因素。(2)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承接前文,说明“法治”中有人的因素这个观点并非作者的一家之言】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法官的解释对象虽则是法律条文,但是决定解释内容的却包含很多因素,法官个人的偏见,甚至是否有胃病,以及社会的舆论都是极重要的。于是他们认为法律不过是法官的判决。这自是片面的说法,因为法官并不能任意下判决的,他的判决至少也须被认为是根据法律的,但是这种看法也告诉我们所谓法治绝不能缺少人的因素了。【尽管法官根据法律下判决,但是法官作为一
3、个人,毕竟参与了判决,所以“法治”中仍有人的因素】段意:进一步阐述“法治”中也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因素。(3)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用问句引出下文的论述,既然“法治”中有人的因素,那么就要思考如何区分“人治”和“法治”】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先假设了“人治”的含义】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这里解释了“人治”的字面含义】我很怀疑这种“人治
4、”是可能发生的。【作者对上面提到的“人治”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解释了为何作者不相信上面所说的那种含义的“人治”会发生】段意:论述“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否定一般性字面含义上的“人治”的解释。(4)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段意:阐述观点,一针见血,点明“人治”和“法治”辨别的重要依据。(5)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
5、同的。【紧接上一段观点,论述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既然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秩序不同,就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返璞归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例证一】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
6、经济秩序来的。【例证二,“看不见的手”正是市场价值规律,“看得见的手”是政府干预。“看不见的手”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的经典理论,主张市场经济要依据自由市场价值规律。而 1929-1933 年美国“华尔街事件”引发的全球世界经济大危机又推动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1936 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利用“看得见的手”来增加“贸易顺差”,逐步解决经济危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
7、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例证三】段意:指明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与现代社会不同,并举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的例证,进而阐述乡土社会并非“无为而治”的社会。(6)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段意:承接前上段,提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观点。(7)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先反驳一般字面含义理解的“礼治社会”的观点】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
8、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解释“礼”的含义,“礼”并非褒义词,而是中性词,具有双面性】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列举三个事例来论证“礼”的野蛮残酷】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古代以牛、羊、猪作为祭祀的祭品,三者兼备,称为“太牢”。
9、孔子此处与子贡讨论的是祭祀能不能省略祭品的问题,孔子认为不能因为节俭省略祭品,这会导致礼治的荒废。举此例来论证“礼”无关乎残忍与否】段意:论述“礼”并非完全是褒义的好的代名词,也存在残酷的一面。(8)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总结上段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与法的共同点是都是对人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10、论述礼与法的不同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依赖国家政治权力推行,“礼”依赖传统维持】段意:本段阐明“礼”的概念的准确内涵,并论述了“法”与“礼”的不同之处。(9)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承接上一段,解释“传统”的含义】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段话读起来不好理解,因为它采用“逆推法”。其实正过来说就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是社会的任务,而行为规范是为了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任务】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
11、,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此处呼应再论文字下乡“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乡土社会这种世代相传的经验逐渐变成后辈遵循的传统。)段意:本段解释“传统”的含义及其形成发展的本质。(10)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
12、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发展缓慢,依靠传统的规范世代生存,不像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所以传统在乡土社会自然有了更高的权威】段意:承接上一段,指出乡土社会中传统的力量更大。(11)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乡土社会重视传统,重视血缘,生活在熟人社会,除非遇到战乱、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一般很少流动迁徙】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
13、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发展缓慢,时代和局势都没有变化,所以祖辈的经验依旧可以照搬来用】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段意:解释上一段提出的,乡土社会传统更具有力量的内在原因。(12)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
14、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举例论证乡土社会世代相传的传统很有效】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老百姓世代口耳相传,并不深究其中的科学原理,这便是乡土社会重视传统的缘由】段意:举例论证“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力量。(13)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百姓对于“灵验”的传统
15、,只知遵循,不知探究原理。遵循传统有福,不遵传统有害,这便导致乡土社会的百姓对于传统的敬畏】段意:解释“传统”是如何在乡土社会中被神化的。(14)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解释“仪式”的产生】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从文字学的角度解释“礼”的含义,就是按仪式做的意思】段意:解释“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仪式”和“礼”的含义。(15)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
16、礼是主动的。【“礼”可以看作是一种维护传统的仪式,无需外人强加】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段意:引用孔子语录,论述“礼”的作用主要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主动尊礼敬礼是礼治秩序的基础。(16)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法
17、律是外在的特定权利力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道德是外在的社会舆论力量】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不同于法律、道德,是自发的习惯约束的力量,是一种自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经过长期的约束,逐渐内化为个人习惯化的行为】曾子易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典故是说曾子临死时,发现睡着的竹席过于华丽,不符合礼制,因而让其子将其扶起,换一寝席而后辞世】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段意:论述“礼”是经过教化后,内在主动的自觉
18、的服从传统的力量。(17)礼治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论述“礼”不能自动形成,而是需要依靠人的主动服从】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并不是自动形成的,而是教导人主动服于成规。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构成的秩序】段意:本段进一步解释“礼”需要人的主动,而非自动的天意。(18)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乡土社会是一个缓慢的社会】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
19、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现代社会变化很快,所以有些“礼”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段意:本段补充阐述“礼治”的前提条件。(19)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
20、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礼治不同于依赖个人好恶的专制,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段意:总结观点,照应开篇,说明“礼治”存在的条件和含义。【思维导图】【内容概述】本篇首先批驳了对“人治”和“法治”的传统理解,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没有“法”,却有“礼治”: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治秩序。相比之下,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是很小的这很好理解,因为现代社会
21、的变化过于迅速,“传统”不会代代适用,因此很快会被摒弃。【巩固检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是按照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B.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只是一种行为规范,用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C.文中以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美国人自由竞争的理想作对比,证明了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同的。D.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是合乎礼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个人是被动服从的;礼是通过教化和道德的内化,从内部限制人的行为的,个人是主动服从的。
22、B.礼与法不同,法靠有形的权力来维持。而礼靠长期沿袭下来的无形的传统来维持;法能用来维持社会秩序,而礼则不能。C.社会舆论维持道德,个人习惯维持“礼”。违背了道德,则羞于见人;而违背了“礼”,则不好、不对、不合、不成。D.礼治与个人好恶的统治有较大的差别,它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它的推行依靠传统的教化、熏染与主体的自觉自愿。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既证明古代礼有残忍的一面,也表明孔子比子贡更看重礼。B.在安土重迁的乡村,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有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C.礼治能在乡土社会长期存在,是因为乡
23、土社会没有变化,而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法治会应运而生。D.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和严谨的仪式操练,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彬彬有礼、温润如玉的君子。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礼治范畴的一项是 A.孟母为儿三迁 B.古代贵族用陶俑殉葬 C.曾子临终易席 D.当代长辈过年发红包 5.根据礼治秩序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学而时习之”,乡土中国时代,一个人只要能学到社会所累积的有效经验,就能应对人生道路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获得满足需要的愉快。B.所谓“言必尧舜”,乡土中国是个崇古的社会,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变化不大,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经验可以作为后代生活的保障,值得保守下去。C.所谓“富
24、而好礼”,人对礼的服从是主动地,只要是主动服礼,就可以形成敬畏感,使人服膺,为人所好,从而内在地限制人的行为。D.所谓“克己复礼”,礼的养成并不是由本能或天意自动形成的,要求自我的克制与约束,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不能离开社会。6.下列对文中有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传统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中,也存在于衣食住行之中。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比现代社会更大。B.礼治:礼治并不是人本能地、自动地服从于成规而构成的秩序,经过教化的过程主动地服于成规才是礼治的体现。C.法治:法治跟法律是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本文段中作者是把这两个词当作同一个意思来看待的。D.人治:人治一词
25、容易被误解为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所以文中选择礼治一词来对应法治,以此来解说乡土社会的特色。7.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天价彩礼”的现象,很多情侣因为彩礼问题而结束感情。现在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请运用原文中“礼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对上述现象进行简析。【参考答案】1.A【解析】B 项,“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选项少了“单从行为规范一点”。C 项,“作对比”错,原文列举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美国人自由竞争的理想的
26、例子是为了共同说明“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二者之间并无对比。D 项,“是合乎礼的”错,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丁忧”是古代“礼”的表现。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是不合乎礼的。2.B【解析】B 项,“法能用来维持社会秩序,而礼则不能”错误。结合后数三个段落的信息“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者天意所构成的秩序”“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分析可知,
27、“礼”也能维持社会秩序。3.C【解析】C 项,理解偏差,礼治能在乡土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不是“乡土社会没有变化”,而是变化比较慢。原文表述有“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4.A【解析】A 项,孟母三迁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教育环境,不属于礼治范畴。5.C【解析】C 项,“只要就可以”理解有误,原文为“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对礼的服膺需要经过教化的过程。6.C【解析】C 项,“但在本文段中作者是把这两个词当
28、作同一个意思来看待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可见“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规定,而不守法则由特定的权力来惩罚个人属于“法治”,作者并未把这两个词当作同一个意思来看待。7.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过去的婚姻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这种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嫁娶的生活问题。大家都遵循这一传统行事,这就是礼治。但是现在出现“天价彩礼”,传统的效力无法得到保障。民法典做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规定,就是要通过法律控制不良习俗,这就是法治。第九章:无讼 【前章回顾】【阅读任务指导】1.理解本章的核心概念和
29、主要观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析文章的论证技巧和表达效果。【篇目精读】(1)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做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刀笔吏,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讼师】可是在都市里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大”字,报纸的封面可能全幅是律师的题名录。而且好好的公司和个人,都会去请律师作常年顾问。在传统眼光中,都市真是个是非场,规矩人是住不得的了。段意:对比乡土社会的“讼师”与都市社会的“律师”的不同地位,表明两种社会对待“诉讼”的态度完全不同。(2)讼师改称律师,更加“大”字在上;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
30、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段意:承接前段,概述从乡土社会转向都市社会的过程中,“诉讼”领域一系列名词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是社会形态的转变。(3)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事实上,普通人在都市里居住,求生活,很难知道有关生活、职业的种种法律。法律成了专门知识。【现代都市社会,劳动分工更加明确,法律成为一种专业,普通人并不熟悉】不知道法律的人却又不能在法律之外生活。在有秩序的都市社会中,在法律之外生活就会捣乱社会的共同安全,于是这种人不能不有个顾问了。律师地位的重要从此获得。段意:分析都市社会法律和律师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4)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
31、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乡土社会,“礼”非常重要】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法律上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划分,乡土社会是重实体正义,而不大关心程序正义】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
32、。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案等能成了传统的畅销书呢?段意:论述乡土中国中对“诉讼”的态度和过程,从今天社会看来,乡土社会的“诉讼”程序没有道理,只是凭借地方官主观臆断。(5)我在上一次杂话中已说明了礼治秩序的性质。【回顾前文内容,与本章建立联系】在这里我可以另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叫子,说那个人犯规,那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一个有
33、Sportsmanship【体育精神】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段意:举例论证与比喻论证,用足球比赛的例子来比喻乡土社会对诉讼的看法,即乡土社会中的规矩大家都是知道的。(6)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承接前段,解释上文例子的作用】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
34、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的话就是作者这里所说的内容】打官司
35、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段意:承接前段,表明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通过教化使人都知礼,而不是让人“诉讼”。(7)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观点句,提出对“调解”的理解】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长老是辈分高、年纪大、见多识广、处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人】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并影响至今】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
36、“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哨子,罚球。【照应前文,生动给形象地论述了乡土社会中的评理与球赛裁判员评判规则的相似性】段意:举例论证,用亲生经历论述了乡土社会中“调节”的本质也是一种教化,而非诉讼。(8)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
37、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段意:举例论证,论述乡土是社会往往采用“调解”这样的教化方式(9)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译: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高明之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38、段意:引用论证,用孔子的话论述孔子的方法与前段中的乡绅一样,注重调解教化,而非诉讼。同时也照应了题目,“无讼”一词即出自孔子这句话。(10)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法律是维护个人权利的,不同于道德和礼制】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实践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英美法律实践中,很多法官判案后形成案例,为后来的判决作参考】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
39、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个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所谓 Test Case【测试用例】。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与稳定的乡土社会不同,都市社会是变动的社会,因此法律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段意:论述现代社会中法律和诉讼产生的内在原因。(11)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段意:补充论述律师成为现
40、代社会重要职业的内在原因。(12)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观点句,社会转型及其艰难和漫长,人们观念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在部分地区,法律观念并没有那么强】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我在前几篇杂话中已说过,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反对个人均等】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
41、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现代社会的新法律观念冲击着旧有的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带来了现代化,但不同是不是也带来了“水土不服”的更多问题呢?值得我们深思】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段意:论述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诉讼”法律观念在我国产生的
42、“水土不服”现象。(13)有一位兼司法官的县长曾和我谈到过很多这种例子。有个人因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在乡间这是理直气壮的。但是和奸没有罪,何况又没有证据,殴伤却有罪。那位县长问我:他怎么判好呢?他更明白,如果是善良的乡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坏事决不会到衙门里来的。这些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却会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这是社会改革带来的问题,不能简简单单就解决了】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
43、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提出解决方案,对今天推行法治仍具有借鉴意义】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段意:承接前段,举例论证,继续论述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诉讼”法律观念在我国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思维导图】【内容概述】本章通过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里人们对待诉讼的不同心理的对比,深刻剖析了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重点阐释了乡土社会的社会性质,分析了现代司法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彻底推行的原因,并对如何建立法治秩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巩固检测】1.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
44、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律师地位是否重要,与其所掌握的法律种类、数量相关。B.在乡土社会中,负责地方秩序的官员依靠折狱维持教化。C.作者用足球比赛为喻,说明遵守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D.乡土社会中采用的“连坐”,是所谓“礼治”的具体表现。2.根据原文内容,请分条概括乡土社会“礼治”的特点。3.为什么在乡土社会里,人们会认为讼师是挑拨是非的恶人?4.请根据原文概括乡土社会对讼事的看法的具体内容。5.为何说乡村调解是一种教育过程?6.现代都市社会中诉讼的价值体现在哪里?7 在作者看来,在乡间推进司法制度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8.从文中看,“无讼”这一概念包含哪些内涵?在现代社会,“无讼”的观念有无价值?
45、【参考答案】1.D【解析】A 项,“律师地位是否重要,与其所掌握的法律种类、数量相关”错。原文是“在有秩序的都市社会中,在法律之外生活就会捣乱社会的共同安全。于是这种人不能不有个顾问了。律师地位的重要从此获得”,可见律师地位重要是因为在都市社会生活需要懂得法律,而不是“与其所掌握的法律种类、数量相关”。B 项,“依靠折狱维持教化”错。原文是“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可见“折狱”维持的是“礼治秩序”。C 项,“说明遵守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错。原文是“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可见以足球比赛为喻是为了
46、说明“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2.(1)“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2)“礼治”是利用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成习惯,注重修身,注重克己;(3)“礼治”实行“连坐”制,来惩罚那些不知礼的败类及相关的责任人。3.乡土社会维系礼治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非打官司,讼师帮助人(包括好人和坏人)打官司,并从中获利,所以人们对讼师无好感。4.(1)每个人自动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2)打官司是一种可羞之事;(3)纠纷由长老调解。5.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接着教训了一番,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6.厘定每个人的权利,保护社会安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7.意义: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传统,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方法:改革社会结构,建立公平有效的现代管理体系;帮助村民树立平等思想、权利意识,改变诉讼观念;制定切合实际的法律条文、设立乡村法庭。8.(1)“无讼”包括两方面的内涵:每个人自觉守规矩,从根本上避免发生纠纷;发生纠纷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进行调解,而不用法律诉讼解决。(2)“无讼”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响的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它倡导道德,发扬传统,要求人们自我克制,相互礼让,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所以“无讼”在任何时候都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