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种类 方法和程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的种类 方法和程序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第1 1节审计的种类节审计的种类 参照国际审计分类的惯例参照国际审计分类的惯例,结合我国结合我国经济类型和审计监督的特点。经济类型和审计监督的特点。审计按其主体分类和按其内容、审计按其主体分类和按其内容、目的分类目的分类,属于基本分类。属于基本分类。除审计的基本分类外除审计的基本分类外,还可以还可以对审计进行其他分类。对审计进行其他分类。审计分类的标准审计分类的标准审计分类的标准审计分类的标准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审审计计有有许许多多不不同同的的种种类类第1页/共29页1.1.1.1.政府审计政府审计
2、政府审计政府审计2.2.2.2.民间审计民间审计民间审计民间审计3.3.3.3.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 (一一一一)按审计主体的分类按审计主体的分类按审计主体的分类按审计主体的分类(二二二二)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 分类分类分类分类1.1.1.1.财政财务审计财政财务审计财政财务审计财政财务审计2.2.2.2.财经法纪审计财经法纪审计财经法纪审计财经法纪审计 3 3 3 3。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第2页/共29页(一一一一)按审计范围分类按审计范围分类按审计范围分
3、类按审计范围分类1.1.1.1.全部审计全部审计全部审计全部审计2.2.2.2.局部审计局部审计局部审计局部审计3.3.3.3.专项审计专项审计专项审计专项审计(二二二二)按审计实施时间按审计实施时间按审计实施时间按审计实施时间 分类分类分类分类1 1 1 1.事前审计事前审计事前审计事前审计2.2.2.2.事中审计事中审计事中审计事中审计3.3.3.3.事后审计事后审计事后审计事后审计(三三三三)按审计执行地点按审计执行地点按审计执行地点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分类分类分类1.1.1.1.报送审计报送审计报送审计报送审计2.2.2.2.实地审计实地审计实地审计实地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二、审计
4、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第3页/共29页(四四四四)按审计按审计按审计按审计动机动机动机动机分类分类分类分类1.1.1.1.强制审计强制审计强制审计强制审计2.2.2.2.任意审计任意审计任意审计任意审计(五五五五)按审计是否通知按审计是否通知按审计是否通知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被审计单位分类被审计单位分类被审计单位分类 1.1.1.1.预告预告预告预告审计审计审计审计2.2.2.2.突击突击突击突击审计审计审计审计(六六六六)按审计使用的按审计使用的按审计使用的按审计使用的 技术和方法分类技术和方法分类技术和方法分类技术和方法分类 1.1.1.1.账表导向审计账表导向审计账表导向
5、审计账表导向审计2.2.2.2.系统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 3.3.3.3.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第4页/共29页 第第2 2节审计的方法节审计的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一、审计方法的选用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象,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并对照审计依据并对照审计依据,形成审计结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审计的基本方法是指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审计的基本方法是指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指导的工作方法物
6、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指导的工作方法,以及审以及审计计划管理、档案管理的方法计计划管理、档案管理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审计适用于各种审计项目。项目。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实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实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核实会计记录和核实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等的公允性和合法性的方法。财务报表等的公允性和合法性的方法。第5页/共29页 第第2 2节审计的方节审计的方法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一、审计方法的选用(续续)审计方法的选用审计方法的选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1.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2.
7、2.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合审计方式。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合审计方式。3.3.审计方法的选用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方法的选用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实际。科学、合理地选用审计方法科学、合理地选用审计方法,对做好审计对做好审计工作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6页/共29页 第第2 2节审计的方法节审计的方法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是审计最基本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是审计最基本的方法,不管是过去还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是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广泛地采用这类方法。都
8、广泛地采用这类方法。这类方法审查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这类方法审查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表,因此也叫查账法。因此也叫查账法。第7页/共29页 1、按审查书面资料、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分类的技术分类(1)审阅法审阅法 (3)查询法查询法 (2)核对法核对法 (一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5)分析法分析法(4)比较法比较法第8页/共29页 (1)顺查法顺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分类的顺序分类(2)逆查法逆查法 (一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第9页/共29页 (一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详查法
9、详查法(2)抽查法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所按审查书面资料所涉及的数量分类涉及的数量分类第10页/共29页 1.盘点法盘点法 3.观察法观察法 2.调节法调节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4.鉴定法鉴定法(二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11页/共29页 (二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法 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结存日结存日(书面资料日期书面资料日期)数量数量=盘点日盘点数量盘点日盘点数量+结存结存日至盘点日发出数量日至盘点日发出数
10、量-结存日至盘点日收入数量结存日至盘点日收入数量 【例例】某企业某企业20102010年年1212月月3131日账面结存日账面结存A A材料材料2 0002 000公斤公斤,通过审阅和核对并无错弊。通过审阅和核对并无错弊。20112011年年1 1月月1 1日至日至1515日期间收入日期间收入35 00035 000公斤公斤,发出发出34 50034 500公斤。公斤。1 1月月1 1日期日期初余额及收发数额均经核对、审阅和复算无误。初余额及收发数额均经核对、审阅和复算无误。20112011年年1 1月月1515日下班后监督盘点实存量为日下班后监督盘点实存量为2 8002 800公斤。调公斤。
11、调节计算如下节计算如下:结存日数量结存日数量=2 800+34 500-35 000=2 300(=2 800+34 500-35 000=2 300(公斤公斤)经过上述调节计算经过上述调节计算,2010,2010年年1212月月3131日的实存数为日的实存数为2 2 300300公斤公斤,与账面记录的与账面记录的A A材料材料2 0002 000公斤不一致。公斤不一致。第12页/共29页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审计中的应用 一、审计抽样的意义一、审计抽样的意义 抽样是指先对特定对象总体抽取部分样本进抽样是指先对特定对象总体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行审查,然后以其审查结果来
12、推断该总体的数量的然后以其审查结果来推断该总体的数量的一种方法。一种方法。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在审计历史上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在审计历史上,先后出先后出现过:现过:1 1、任意抽样、任意抽样 2 2、判断抽样、判断抽样 3 3、统计抽样、统计抽样 第13页/共29页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一、审计抽样的意义一、审计抽样的意义 统计抽样的意义在于统计抽样的意义在于:(1)(1)统计抽样能够科
13、学地确定抽样规模统计抽样能够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2)(2)统计抽样中总体各项目被抽中的机会是均等的统计抽样中总体各项目被抽中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防可以防止主观判断止主观判断;(3)(3)统计抽样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其概率统计抽样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其概率有多大有多大,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把这种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把这种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之内范围之内;(4)(4)统计抽样便于实行审计工作规范化。统计抽样便于实行审计工作规范化。第14页/共29页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一、审计抽样的意义一、审计抽样的意义
14、1.1.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抽样风险越小。(1)(1)审计人员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审计人员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1)1)信赖不足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不足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2)2)信赖过度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
15、内部控信赖过度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程度的可能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程度的可能性。(2)(2)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1)1)误受风险。误受风险也称误受风险。误受风险也称“风险风险”,是指抽样结果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2)2)误拒风险。误拒风险也称误拒风险。误拒风险也称“风险风险”。与误受风险相。与误受风险相反反,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误拒风
16、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第15页/共29页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一、审计抽样的意义一、审计抽样的意义 2.2.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采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有:(1)(1)人为错误人为错误,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等。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等。(2)(2)运用了不切
17、合审计目标的程序。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3)(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错误解释样本结果。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但是但是,审计人员应当通过审计人员应当通过对审计工作适当的计划、指导和监督对审计工作适当的计划、指导和监督,以坚持质量控制以坚持质量控制标准标准,力争有效地降低非抽样风险。力争有效地降低非抽样风险。第16页/共29页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二、属性抽样二、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
18、。方法。属性抽样是用于控制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法。属性抽样是用于控制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法。在控制测试中在控制测试中,审计人员只要求作出某种属性审计人员只要求作出某种属性的总体发生率是多少的结论的总体发生率是多少的结论,而不必作出总体错误而不必作出总体错误数额大小的估计。因此数额大小的估计。因此,采取属性抽样采取属性抽样,要通过对样要通过对样本的审核本的审核,以证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以证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地执行有效地执行,并与以前比较并与以前比较,核实内部控制系统是正核实内部控制系统是正在改善还是恶化。在改善还是恶化。第17页/共29页 (一一)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确定预计
19、差错发生率(三三)确定可靠程度确定可靠程度属性抽样的步骤属性抽样的步骤(五五)选择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随机抽样方法(二二)确定精确度确定精确度(四四)确定样本数量确定样本数量(六六)评价抽样结果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推断总体特征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第18页/共29页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例】确定的可靠程度为95%,审计人员在审查了被审计单位300张现金支出凭证后,发现有6张现金支出凭证有差错。则从表26的样本规模300那一行往右查到6个差错所在的栏次,该栏4%就是总体差错率的精确度上限。因此,审计人员可以作出如下
20、审计结论:以95%的把握,确信全部现金支出凭证的差错率不超过4%。第19页/共29页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三、变量抽样三、变量抽样 审计人员用来估计总体金额的统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它适用于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等的估计。变量抽样是用于实质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方法,它通过检查财务报表各项目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来取得作出审计结论所需的直接证据。变量抽样有平均值估计和差异估计等形式。第20页/共29页 (一一)平均值估计平均值估计 4.根据可靠程度确定标准正态离差系数根据可靠程度确定标准正态离差系数 5.计算所需样本容量计算所需样本容量 9.得出审计结论得出审
21、计结论 6.选取样本选取样本 7.审查样本项目审查样本项目,审定样本的实际平均数审定样本的实际平均数 8.对总体的总金额进行区间估计对总体的总金额进行区间估计 2.拟定所需精确度和可靠程度拟定所需精确度和可靠程度 3.估计总体标准离差估计总体标准离差 1.确定审计的总体范围确定审计的总体范围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第21页/共29页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例】甲材料40 000件,其账面价值总额为2 950 800元。审计人员决定对甲材料进行抽查,并以95%的可靠程度来估计总体的价值,所设定的精确度为50 000元。审
22、查前,选取30件甲材料作为估计总体标准离差的初始样本,假设初始样本的标准离差为8,则样本量可计算如下:n=157(件)随机抽取157件甲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假定审定价值为23 550元,则审定样本的平均值为150元。根据每单位平均值估计抽样的特点,可推断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为1501.25元,则40 000件甲材料的估计金额为6 000 000元50 000元。审计人员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有95%的把握保证40 000件甲材料的真实金额在5 950 000元-6 050 000元之间。第22页/共29页 (二二)差异估计差异估计3.确定总体标准差确定总体标准差 4.计算所需样本容量计算所需样本容量
23、 5.审查样本项目审查样本项目 6.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1.确定审计的总体范围确定审计的总体范围 2.拟定所需精确度和可靠程度拟定所需精确度和可靠程度 第第3 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第23页/共29页 第第4 4节审计程序节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选用一定的审计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表审计意见和作出审计结论。不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民间审计,也不论是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还是经
24、济效益审计,审计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和完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若干具体的工作内容。第24页/共29页 一、审计的准备阶段一、审计的准备阶段(一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三三)分析审计风险分析审计风险(四四)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二二)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第第4节审计程序节审计程序(五五)编制审计计划编制审计计划第25页/共29页 (一一)进驻被审计单位进驻被审计单位(三三)审查财务报表及反映的经济活动审查财务报表及反映的经济活动(二二)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二、审计的实施阶段二、审计的实施阶段(四四)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 第第4节审计程序节审计程序第26页/共29页 (一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整理、评价审计证据(二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三、完成审计工作阶段三、完成审计工作阶段(三三)编写审计报告编写审计报告 第第4节审计程序节审计程序第27页/共29页谢谢谢谢!第28页/共2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9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