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中的光阑.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系统中的光阑.pptx(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光阑光阑1 1、孔径光阑的定义和作用、孔径光阑的定义和作用一、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s)含义1: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大小的光阑。限制成像光束和成像范围第1页/共84页 含义2: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但都起到了对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宽度的限制作用;只需相应的改变光阑大小,即可保证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的孔径角不变。第2页/共84页 含义3: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则对应于选择轴外物点发出光束的不同部分参与成像。孔径光阑的定义:1)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的大小(宽度);2)选择轴外物点成像光束的位置。第3页/共84页2、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Entrance and Exit
2、pupils)Pupils:The image of the Aperture Stops入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物空间)出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像空间)照相机镜头中的孔径光阑第4页/共84页孔径光阑孔径光阑物像关系后面光学系统入瞳出瞳孔径光阑前面光学系统整个光学系统第5页/共84页 孔径光阑、入瞳与出瞳孔径光阑、入瞳与出瞳出瞳 入瞳孔径光阑1)入瞳:决定光学系统的物方光束的孔径角。2)出瞳:决定光学系统的像方光束的孔径角。3)孔径光阑:实际起对光束限制作用的元件,决定了 入瞳、出瞳;三者互为物像关系。第6页/共84页3 3、关于孔径光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
3、题、关于孔径光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轴上物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孔径光阑也会变化。(2)几个口径一定的透镜组合,判断确定的轴上物点位置的孔径光阑:追迹光线法:过轴上物点的任一条近轴光线,求其在每个折射面的投射高度与实际口径的比值,比值最大的折射面的边框为透镜组的孔径光阑。第7页/共84页 成像张角比较法:a.将光学系统所有光阑(各个透镜和光圈等),对其前面 的光学系统(物空间)成像,求像之大小和位置;b.由物位置(轴上点)向各像边缘、第一个透镜边缘分别 作连线,求张角最小值即为入瞳,相应的共轭物为孔径 光阑;c.孔径光阑对后面光学系统(像空间)所成像即是出瞳。第8页/共84页例1:已知物点A离
4、透镜1的距离为-l1=30mm,透镜1的通光口径D1=30mm,光孔2的直径D2=22mm,像点A离透镜的距离l1=60mm,透镜与光孔之间距离为d=10mm,试确定这个系统的孔径光阑、入瞳和出瞳。ABAB12解:判断孔径光阑: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1)透镜1框内孔相对于前面光学系统的像与自身重合。2)光孔2相对于前面透镜成像:2第9页/共84页ABAB123)D1,D2对轴上物点A的张角:D2的张角最小,最能限制轴上物点A的成像光束,为入瞳,即光孔2为孔径光阑,U2为物方孔径角。光孔2后面无透镜,孔径光阑与出瞳重合,U2为像方孔径角。2第10页/共84页(3)孔径光阑位置的安放原则:a.目
5、视光学系统,出瞳与人眼瞳孔衔接(光瞳衔接原则);b.投影计量光学系统,保证投影像的倍率不因物距变化;c.对轴外光束像差校正;d.各光学元件的口径匹配。第11页/共84页 理想光学系统:主光线必然通过入瞳及出瞳的中心理想光学系统:主光线必然通过入瞳及出瞳的中心。4、主光线(Chief ray):出瞳 入瞳孔径光阑定义:离轴物点发出的、通过孔径光阑中心的光线。主光线是通过孔径光阑、并参与成像的物光束的中心光线。第12页/共84页二、视场光阑(Field Stops)1 1、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定义:在物/像面上安放的、限定光学系统成像范围的光阑。物方视场:能够清晰成像的物面范围;像方视场:相应的能
6、够清晰成像的像面范围;2 2、入射窗与出射窗、入射窗与出射窗入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物空间)出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像空间)3、视场光阑、入射窗与出射窗三者互为物象关系。第13页/共84页视场光阑视场光阑 限制物平面或物空间范围的光阑称限制物平面或物空间范围的光阑称视场光阑视场光阑。Q Q1 1Q Q2 2是是视场光阑视场光阑。Q Q 1 1QQ2 2为入射窗为入射窗;Q Q1 1Q Q2 2本本身身也也为为出出射窗射窗。通通常常设设置置在在系系统统的的实实像像平平面面或或物物平平面面出射光瞳出射光瞳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入射光瞳B BA AQ Q1 1Q
7、 Q2 2P P1 1P P2 2P P 2 2P P 1 1P P1 1P P2 2O O1 1P PP PP P O O2 2-U UUU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出射窗出射窗)入射窗入射窗Q1Q2第14页/共84页(2)计算这些像的边缘对入瞳中心的张角大小。张角最小者即为入射窗,入射窗对应的光学零件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入射窗边缘对入瞳中心的张角为物方视场角入射窗边缘对入瞳中心的张角为物方视场角 ,同时,同时也决定了视场边缘点。视场光阑经后面光学零件所成的也决定了视场边缘点。视场光阑经后面光学零件所成的像即为出射窗,出射窗对出瞳中心的张角即为像方视场像即为出射窗,出射窗对出瞳中心的张角即为像方视场角
8、角 。视场光阑是对一定位置的孔径光阑而言的。视场光阑是对一定位置的孔径光阑而言的。确定视场光阑的方法:确定视场光阑的方法:(1)(1)把把孔孔径径光光阑阑以以外外的的所所有有光光孔孔经经前前面面的的光光学学系系统统成成像像到到物物空空间间,确确定定入入瞳瞳中中心心位位置置 (实实际际上上在在确确定定孔孔径径光光阑阑时时这一步骤已完成这一步骤已完成)。第15页/共84页BABO2O1O2PPAP入入射射窗窗出出射射光光瞳瞳孔孔径径光光阑阑入入射射光光瞳瞳孔径光阑为无限小时,物面范围由入窗边缘与入瞳孔径光阑为无限小时,物面范围由入窗边缘与入瞳中心连线决定。中心连线决定。线视场线视场:物方线视场为物
9、高的两倍,以2y表示。像方线视场为像高的两倍,以2y表示。第16页/共84页减小孔径光阑并不会对视场产生影响减小孔径光阑并不会对视场产生影响孔径光阑的变化孔径光阑的变化孔径光阑孔径光阑BAP1P2O1PPPO2-UU主光线主光线视场光阑在像方对光线的限制在本质上是在物方对光视场光阑在像方对光线的限制在本质上是在物方对光线的限制。线的限制。第17页/共84页例:有一个由三个光学零件组成的光组,透镜O1,其口径D14mmf1=36mm,透镜O2,其口径 D212mm,f2=15mm,二透镜间隔195mm,在离透镜O1右180mm处设有一光孔D310mm,物点离透镜Ol为-45mm1)求孔径光阑和入
10、瞳出瞳的大小和位置?2)求视场光阑和入窗出窗的大小和位置?AO1O2D3180195F245D1=4mmD3=10mmD2=12mm第18页/共84页解:光孔解:光孔D3经经O1成像成像在在O1左方与物点重合左方与物点重合AO1O2D3180195F245D1=4mmD3=10mmD2=12mm第19页/共84页AO1O2D3180195F245D1=4mmD3=10mmD2=12mm透镜O2经O1成像 第20页/共84页AO1O2D3180195F245D1=4mmD3=10mmD2=12mm(1)求孔径光阑、入瞳、出瞳U1最小,故物镜框最小,故物镜框O1是入瞳,也是孔径光阑。它经是入瞳,也
11、是孔径光阑。它经O2的像为出瞳。的像为出瞳。第21页/共84页AO1O2D3180195F245D1=4mmD3=10mmD2=12mm(2)求视场光阑、入窗、出窗)求视场光阑、入窗、出窗 故光孔O3为视场光阑,入窗与物平面重合,大小为2.5mm,出窗在无穷远 32第22页/共84页第二节第二节 照相系统中的光阑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一、照相机的三个组成部分 镜头、可变光阑(孔径光阑)、感光底片镜头、可变光阑(孔径光阑)、感光底片/暗盒(视场光阑)暗盒(视场光阑)第23页/共84页f/1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第24页/
12、共84页 轴上物点:孔径光阑在不同 位置,对成像光束宽度的限 制作用相同:都是光束的中 间部分参与成像。轴外物点:孔径光阑在 不同位置,参与成像光 束的空间位置不同,成 像质量不同。轴外光束决定 孔径光阑的位置假设:透镜口径足够大 MNMNAA第25页/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第26页/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第27页/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孔径光阑位置移动,对轴上成像光束并无影响。孔径光阑位置移动,对轴上成像光束并无影响。第28页/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第29页
13、/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第30页/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第31页/共84页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孔径光阑位置移动,对轴外成像光束有明显影响。孔径光阑位置移动,对轴外成像光束有明显影响。第32页/共84页1、渐晕现象:像平面的边缘比中间暗(离轴物点)。二、渐晕光阑(Vignetting stop)第33页/共84页渐晕光阑渐晕光阑第34页/共84页渐晕光阑渐晕光阑第35页/共84页渐晕光阑渐晕光阑第36页/共84页渐晕光阑渐晕光阑渐晕光阑第37页/共84页渐晕光阑渐晕光阑 轴外物点充满孔径光阑的光束被部
14、分地拦截,称为“渐晕”。该光阑称为该光阑称为“渐晕渐晕光阑光阑”,渐晕光阑多为透镜框。渐晕光阑的作用是参与限制轴外点成像光束。第38页/共84页渐晕光阑渐晕光阑“渐晕系数渐晕系数”:第39页/共84页 三、照相系统的光阑总结3 3、感光底片边框,即视场光阑;、感光底片边框,即视场光阑;1、根据轴外光束的像质选择孔径光阑位置;2、轴外点成像光束宽度取决于孔径光阑、渐晕光阑均有关;4 4、孔径光阑一般为圆形,视场光阑为圆形或者矩形。、孔径光阑一般为圆形,视场光阑为圆形或者矩形。孔径光阑在物镜中的位置第40页/共84页 第三节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一、双目望远
15、镜的组成 1、构成转像物镜、目镜的共同焦面上第41页/共84页2、光学参数视觉放大率:视场角: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出瞳直径:出瞳距离:望远镜系统简化图与人眼联用,满足光瞳衔接原则第42页/共84页目视光学系统的视角放大率:远处物体经系统所成的像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与该物体直接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之比。*概念区别:角放大率复习:第二章第43页/共84页3、分划板 视场光阑分划板位于物、目两镜的共同焦面上:入射窗、出射窗均在无穷远处,分别与物、像面重合。望远镜系统简化图出瞳入瞳第44页/共84页hz物hz目hz分1)物镜的左侧10mm;2)物镜上;3)物镜右侧10 mm。2、孔径光阑的位置:二、望远
16、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1、光瞳衔接原则:前面系统的出瞳与后面系统的入瞳重合。追迹主光线 的投射高度第45页/共84页望远镜系统的光阑位置望远镜系统的光阑位置实际系统中,物镜框前后实际系统中,物镜框前后10mm10mm左右放置孔径光阑;分划板为视场光阑;孔径光阑对目左右放置孔径光阑;分划板为视场光阑;孔径光阑对目镜成的像距即为出瞳距离镜成的像距即为出瞳距离lz6mmlz6mm第46页/共84页hz物hz目hz分1)光阑在物镜的左侧10mm(=4.25):正切计算法第47页/共84页2)光阑在物镜上:正切计算法第48页/共84页3)光阑在物镜右侧10mm:正切计算法第49页/共84页三、望远镜系统光
17、束限制的总结1、两光学系统联用时,一般应满足光瞳衔接原则;2、目视光学系统的出瞳一般在外,且不小于6mm;4 4、分划板就是视场光阑。、分划板就是视场光阑。3、孔径光阑大致在物镜左右;4、光阑位置对轴外光束位置的选择(1)(1)(2)(3)(3)(2)第50页/共84页 第四节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和分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和分析析 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1、显微镜系统的构成第51页/共84页二、远心光路 1、孔径光阑在物镜上(a)测距原理:(b)调焦不准:2)由于调焦不精确,引 起像平面和标尺平面 不重合,从而导致测 量误差。1)入瞳与物镜边框重合;第52页/共84页2、孔
18、径光阑在物镜 的像方焦平面上1)入瞳位于物方无穷远。2)A和A1、B和B1的主光线分别重合,且轴外点的主光线平行于主轴。3)主光线是物点成像光束的中心轴,则物点A1 B1在刻尺平面构成的两个弥散斑的中心间隔始终不变。物方远心光路(a)测距原理:(b)调焦不准:第53页/共84页三、场镜的应用三、场镜的应用 缺点:出射主光线的投射太高,要求物镜后面系统的口径 必须非常大。-1透镜转像系统:加长光路。1、长光路显微镜系统第54页/共84页 2、降低主光线,减小后续光路口径的办法-1转像系统 场镜:与像平面重合、或者很靠近像平面的透镜。效果:主光线经场镜后通过-1转像透镜中心,从而对后面系统的口径要
19、求最小。场镜起到使前后系统的光瞳衔接的作用。实际设计:在-1转像透镜前、物镜的实像面处加场镜。第55页/共84页场镜的应用场镜的应用第56页/共84页四、显微镜系统光束选择的总结1、一般情况,孔径光阑在显微物镜上;4、长光路显微镜系统:利用场镜达到前后系统的光瞳衔接,减小光学零件尺寸。2、一次实像面处安放视场光阑;3、测长显微镜,孔径光阑在显微物镜焦平面上 物方远心光路第57页/共84页第五节第五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光学系统的景深同一位置不同景深的效果第58页/共84页一、光学系统的空间像一、光学系统的空间像1、平面上的空间像:空间点成像于一个像平面上。对准平面景像平面共轭第59页/共84页 以
20、以入瞳中心入瞳中心为投影中心,以各空间点的为投影中心,以各空间点的主光线主光线为投影方向,向为投影方向,向对准平面对准平面投影,对应投影点在景象平投影,对应投影点在景象平面上的面上的共轭点共轭点即为空间点的平面像。即为空间点的平面像。平面上的空间像的获得:对准平面外的空间点,在景象平面产生一个弥散斑。弥散斑的直径与入瞳直径、与景象平面的距离有关。或:在像空间以出瞳中心为投影中心,仍以各空间点的主光线为投影方向,各空间像点向景象平面投影,可得空间点的平面像。第60页/共84页2、透视失真 投影中心前后移动,所得投影像与景物不成比例。第61页/共84页3、景像畸变 第62页/共84页 二、光学系统
21、的景深 成像空间的景深:在景象平面上所获得的成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远景平面近景平面入瞳中心:物空间参数的起算原点 出瞳中心:像空间参数的起算原点第63页/共84页对准平面的弥散斑直径:景像平面的弥散斑直径:由相似三角形得:两个因素:观测距离、极限分辨角第64页/共84页 正确透视距离:观察距离满足照片上各点对人眼睛的张角,与直接观察空间时各对应点对眼睛的张角相等。眼睛以下推导不考虑正负号以照相机为例,分析人眼看照片认为是清晰图像的情况:第65页/共84页对准平面上对应弥散斑的允许值:远景、近景到对准平面的距离:远景、近景到入瞳的距离:景像平面(照片)上弥散斑直径的允许值第66页/共84页总成像
22、深度景深物方孔径角U:轴上物点-入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眼睛2a第67页/共84页例:照相机的原理图例:照相机的原理图第68页/共84页光圈大小对于景深的影响光圈大小对于景深的影响第69页/共84页对于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第70页/共84页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光圈光圈相对孔径D/f(入瞳直径与焦距之比)第71页/共84页例1:现有一照相机,其物镜f=75mm,现以常摄距离p=3m进行拍摄,光圈的相对孔径D/f(入瞳直径与焦距之比)分别采用1/3.5和1/22,试分别求其景深。解:第72页/共84页F/3.5不同光圈的效果不同光圈的效果F/11F/32第73页/共84页1、使对准平面前的整个空间都能在景像平面上成清晰像:即,远景深度:三、特例景深:自入瞳前距离a/处的平面起至无限远。(对准平面)近景位置:第74页/共84页 2、照相物镜调焦到无限远:END4景深:自入瞳前距离2a/处的平面起至无限远。(对准平面)近景位置:第75页/共84页(一)长景深的照片(一)长景深的照片第76页/共84页第77页/共84页第78页/共84页第79页/共84页(二)短景深照片(二)短景深照片第80页/共84页第81页/共84页第82页/共84页第83页/共8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4页/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