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陆分布学习教案.ppt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海陆海陆(hi l)分布分布第一页,共53页。二、海陆分布的温度二、海陆分布的温度(wnd)(wnd)效应效应 1 1 纬圈平均温度的经向分布纬圈平均温度的经向分布(fnb)(fnb)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fngxing)(fngxing)上和垂直上和垂直方向方向(fngxing)(fngxing)上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上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影响。洋流等因素影响。热赤道:各纬圈平均温度达到最高点的联线,热赤道:各纬圈平均温度达到最高点的联线,是一条环绕全球不规则的曲线,是一条环绕全球不
2、规则的曲线,且位于北半且位于北半球。球。第1页/共52页第二页,共53页。1月份(yufn)第2页/共52页第三页,共53页。7月份(yufn)第3页/共52页第四页,共53页。三、海陆分布与大气三、海陆分布与大气(dq)(dq)水分水分1 1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shd)(shd)、云和降水的经向分布:、云和降水的经向分布:1 1、水汽压:、水汽压:指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力,。空气中水汽含量指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力,。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水汽压越大。越多,水汽压越大。2 2、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有指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有(hn yu)(hn yu)的水汽质量,的水汽质量,又
3、称为水汽密度。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绝对湿度就又称为水汽密度。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越大。(一)湿度的表示方法(一)湿度的表示方法第4页/共52页第五页,共53页。3 3 3 3、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所具有的压力。汽量所具有的压力。汽量所具有的压力。汽量所具有的压力。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水
4、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4 4 4 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xingdu shd)(xingdu shd)(xingdu shd)(xingdu shd):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百分数,用百分数,用百分数,用百分数,用 f f f f表示,即:表示,即:表示,即:表示,即:f f f f e e e e E 100E 100E 100E 100 相对湿度
5、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xingdu shd)(xingdu shd)(xingdu shd)(xingdu shd)大小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大小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大小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大小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和和和的程度,当的程度,当的程度,当的程度,当 e e e e 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相对湿度压增大,相对湿度压增大,相对湿度压增大,相对湿度(xingdu shd)(xingdu shd)(xingdu shd)(xingdu shd)减小。减小。减小。减小。第5页/共52页第六页,共53页。相对湿度相对
6、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f f f f 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赤道地带终年赤道地带终年赤道地带终年赤道地带终年(zhngnin)(zhngnin)(zhngnin)(zhngnin)高温多雨,而高纬度地带则高温多雨,而高纬度地带则高温多雨,而高纬度地带则高温多雨,而高纬度地带则全年低温,所以相对湿度都较高全年低温,所以相对湿度都较高全年低温,所以相对湿度都较高全年低温,所以相对湿度都较高80808080。副热带区域,相。副热带区域,相。副热带区域,相。副热带区
7、域,相对湿度较低,约对湿度较低,约对湿度较低,约对湿度较低,约50505050。通常,相对湿度大陆小,海洋大。在大陆,距离海洋通常,相对湿度大陆小,海洋大。在大陆,距离海洋通常,相对湿度大陆小,海洋大。在大陆,距离海洋通常,相对湿度大陆小,海洋大。在大陆,距离海洋越近,相对湿度越大;距离海洋越远,相对湿度越小。越近,相对湿度越大;距离海洋越远,相对湿度越小。越近,相对湿度越大;距离海洋越远,相对湿度越小。越近,相对湿度越大;距离海洋越远,相对湿度越小。(二)(二)湿度湿度(shd)(shd)经向分布经向分布第6页/共52页第七页,共53页。第7页/共52页第八页,共53页。(三)云量、降水(三
8、)云量、降水(jingshu)(jingshu)经向分布经向分布天空被云遮蔽的程度叫云量,以天空被云遮蔽的程度叫云量,以010 的成数表示。的成数表示。云量的多少与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等因素有云量的多少与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关。晴天:晴天:04;多云:多云:5 8;阴天:;阴天:910。云量带:云量带:赤道多云带:上升气流,热对流,云量赤道多云带:上升气流,热对流,云量 6;纬度纬度 20 30 少云带:下沉气流,云量少云带:下沉气流,云量 4;中高纬多云带:气团中高纬多云带:气团(qtun)、锋面频繁活动,、锋面频繁活动,云量云量 6 7。云量云量(yn(yn lin)l
9、in)第8页/共52页第九页,共53页。1 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最、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约多的地带,年降水量约 2000 3000 mm 2000 3000 mm;2 2、副热带少雨带:南北纬、副热带少雨带:南北纬 15 35 15 35 地带,地带,受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和信风影响,受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和信风影响,干旱少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雨,年平均降水量 500 mm 500 mm 以下,此带的大陆以下,此带的大陆西岸和内部更不到西岸和内部更不到 200 mm 200 mm,但大陆东南部受季,但大陆东南部受季风、地形影响,可形成多
10、雨中心;风、地形影响,可形成多雨中心;3 3、中纬度多雨带: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大陆、中纬度多雨带: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东岸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500 1000mm 500 1000mm;4 4、高纬度少雨带:气温低,蒸发弱,大气、高纬度少雨带:气温低,蒸发弱,大气(dq)(dq)含水含水汽少,一般年降水量不到汽少,一般年降水量不到 300 mm 300 mm。北极区的年。北极区的年度降水大于南极大陆。度降水大于南极大陆。降水的空间降水的空间(kngjin)分布分布第9页/共52页第十页,共53页。降水的空间降水的空间(kngjin)分布分布第10页/共52页第
11、十一页,共53页。(四)海陆分布的降水(四)海陆分布的降水(jingshu)(jingshu)效应效应1 1 临近海洋的大陆临近海洋的大陆(dl)(dl)产生降水的条件:产生降水的条件:临近大陆的海域温度大于陆面:临近大陆的海域温度大于陆面:陆面上空陆面上空(shngkng)(shngkng)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大气环流能够产生由海洋流向大陆的水汽输大气环流能够产生由海洋流向大陆的水汽输送:送:与风向有关;与风向有关;有利于气流抬升至凝结高度的大气垂直层结状有利于气流抬升至凝结高度的大气垂直层结状况:况:与大气层结状况有关。与大气层结状况有关。第11页/共52页第十二页,共
12、53页。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特征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特征(tzhng)(tzhng):热带大陆热带大陆 赤道两侧是降雨最多的地区,赤道两侧是降雨最多的地区,1000-2000mm/y 1000-2000mm/y 东风东风(dngfng)(dngfng)带里大陆东岸的降水比西岸降水多;带里大陆东岸的降水比西岸降水多;西岸及其附近洋面上,来自于大陆大陆信风气西岸及其附近洋面上,来自于大陆大陆信风气 流的流的影响,影响,气候干燥少雨。气候干燥少雨。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dq)(dq)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气流的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气流的 影响,影响,其降水(其降水(500-1000mm/y
13、500-1000mm/y)比东岸多;东)比东岸多;东 岸(岸(250-250-5000mm/y)5000mm/y)。受季风环流的控制,降水具有明显的年。受季风环流的控制,降水具有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变化特征.第12页/共52页第十三页,共53页。第13页/共52页第十四页,共53页。季风的英文名称是季风的英文名称是“monsoon”“monsoon”,源自阿拉伯,源自阿拉伯语语“mausem”“mausem”,意为季节。,意为季节。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shngxng)(shngxng)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称为季
14、风。季风是由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季风是由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风;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季风。三、三、海陆海陆(hi l)(hi l)分布与周期性风分布与周期性风第14页/共52页第十五页,共53页。世界世界(shji)(shji)季风区季风区分布:约在分布:约在 30W 170E 30W 170E,20S 35N20S 35N的范的范围,围,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xinzh)(xinzh)
15、。东。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季风强于东季风。风(印度季风),夏季风强于东季风。亚洲亚洲亚洲亚洲(y(y(y(y zhu)zhu)zhu)zhu)季风区季风区季风区季风区 非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 澳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 第15页/共52页第十六页,共53页。海陆风:海陆风:发生在沿海及其邻近发生在沿海及其邻近(ln jn)(ln jn)的海域上,白的海域上,白天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天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行星季风:行星季风:行星风系在一年中随
16、太阳直射点变化而有显著的行星风系在一年中随太阳直射点变化而有显著的南北移动,在两个行星风系交接南北移动,在两个行星风系交接(jioji)(jioji)地区地区发生风向的季节性改变的现象。发生风向的季节性改变的现象。海陆季风:海陆季风:海陆间随季节变化海陆间随季节变化(binhu)(binhu)而产生的风。而产生的风。1 1 季风及其分类:季风及其分类:第16页/共52页第十七页,共53页。n n高空季风:高空季风:n n 补偿低空海陆季风引起的质量的流入和流补偿低空海陆季风引起的质量的流入和流出而在出而在 高空所发生的风向随季节变化高空所发生的风向随季节变化 现象。现象。n n高原季风:高原季
17、风:n n 高原同它四周自由大气高原同它四周自由大气(dq)(dq)间冬、夏产间冬、夏产生的热力环流所引起的盛行风向。生的热力环流所引起的盛行风向。第17页/共52页第十八页,共53页。三、三、海陆海陆(hi l)(hi l)分布与周期性风分布与周期性风1 1 季风季风(jfng)(jfng)及其分类及其分类季风季风(jfng)(jfng)定定义:义:1 1月与月与7 7月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月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40%;至少在至少在1 1月与月与7 7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和成风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和成风超过超过3m/s;3m/s;在在5 5o o经纬度矩形内,经纬度矩形内,这两个月中
18、每个月气璇与这两个月中每个月气璇与反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反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1 1月与月与7 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月盛行风向的变化120120o o;Webster(1987):Webster(1987):冬、夏风向季节性翻转和冬、夏风向季节性翻转和干、湿期的季节性交替出现。干、湿期的季节性交替出现。第18页/共52页第十九页,共53页。季风及其强弱定量季风及其强弱定量(dngling)描述:描述:Webster PJ et al.,1992,Monsoon and ENSO:Selectively interactive systems.Quart.J.Roy.Meteo
19、r.Sci.,118:877-962 (南亚季风指数)施能等,1996,近40年东亚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大气科学(kxu),20(5):575-583。(东亚季风强度指数)Yasunari t et al.,1996,On the two indicates of Asia monsoon,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climate system of monsoon Asia,Kyoto Japan。(季风强度指数)季风具有三个特点季风具有三个特点: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甚
20、至甚至(shnzh)反向反向;两种季风各有不同原地两种季风各有不同原地,其团性质不同其团性质不同;给天气气候造成不同季节性差异给天气气候造成不同季节性差异.第19页/共52页第二十页,共53页。2 季风季风(jfng)的主要成员的主要成员 亚洲亚洲(y zhu)夏季风存在两支季风子系统:夏季风存在两支季风子系统:南亚(印度)季风:源于南半球的马斯克林高压,以南亚(印度)季风:源于南半球的马斯克林高压,以西南季风形式影响印度,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季风形式影响印度,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地区。是行星风系的季节变动和海陆热力是行星风系的季节变动和海陆热力(rl)差异的共同差异的共同影响下出现的亚
21、洲南部的季风现象。影响下出现的亚洲南部的季风现象。其中南亚季风分为两支:其中南亚季风分为两支:其中南亚季风分为两支:其中南亚季风分为两支:一支由阿拉伯海一支由阿拉伯海吹吹向印度半岛,西南风;向印度半岛,西南风;一支由孟加拉湾一支由孟加拉湾吹向吹向中南半岛沿阿拉干山脉折向西北方向,西南风中南半岛沿阿拉干山脉折向西北方向,西南风变为东南风变为东南风。第20页/共52页第二十一页,共53页。东亚季风:源于澳大利亚高压,越过赤道后,在南海和西东亚季风:源于澳大利亚高压,越过赤道后,在南海和西东亚季风:源于澳大利亚高压,越过赤道后,在南海和西东亚季风:源于澳大利亚高压,越过赤道后,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成
22、为西南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配合太平洋地区成为西南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配合太平洋地区成为西南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配合太平洋地区成为西南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配合(pih)(pih),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锋。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锋。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锋。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锋。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成为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成为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成为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成为(chngwi)(chngwi)亚洲东部的偏亚
23、洲东部的偏亚洲东部的偏亚洲东部的偏南风,南风,南风,南风,比冬季风弱。比冬季风弱。比冬季风弱。比冬季风弱。Zhu Q G(1986):东亚夏季风):东亚夏季风-南海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夏季风;西太平洋热带夏季风;中国中国(zhn u)大陆东部大陆东部-日本副热带夏日本副热带夏季风。季风。此研究成果,突破了长期以来东亚夏季风此研究成果,突破了长期以来东亚夏季风从属于印度夏季风的观点,对中国的气候从属于印度夏季风的观点,对中国的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21页/共52页第二十二页,共53页。第22页/共52页第二十三页,共53页。季风季风(jfng)槽槽夏季,在夏季,在夏季,在夏季,
24、在大陆大陆大陆大陆(dl)(dl)地地地地表表表表形成并保形成并保形成并保形成并保持的低压持的低压持的低压持的低压槽称为季槽称为季槽称为季槽称为季风槽,导风槽,导风槽,导风槽,导致低层大致低层大致低层大致低层大气往这个气往这个气往这个气往这个地带辐合,地带辐合,地带辐合,地带辐合,进而形成进而形成进而形成进而形成雨带。雨带。雨带。雨带。第23页/共52页第二十四页,共53页。2 冬季冬季(dngj)季季风风起源于西伯利亚起源于西伯利亚(x b l y)高压,在其东侧和南高压,在其东侧和南侧产生强的东北风和北风,侧产生强的东北风和北风,即冬季风。当东北季即冬季风。当东北季风向南流向南海和印度尼西
25、亚风向南流向南海和印度尼西亚 赤道槽内。赤道槽内。3 两支季风子系统相互独立,相互作用,共存于两支季风子系统相互独立,相互作用,共存于一个一个(y)大的季风环流系统:大的季风环流系统:第24页/共52页第二十五页,共53页。冬冬季季(dngj)风风0010N10N20N20N30N30N40N40N50N50N60N60N亚洲亚洲(y zhu)高高压压东北风东北风西北风西北风阿阿留留申申低低压压(dy)第25页/共52页第二十六页,共53页。东亚东亚(Dng Y)季风与南亚季风季风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南亚季风分布区分布区东亚东亚青藏高原以南(南亚、青藏高原以南(南亚、我国西南部分
26、地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成因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季节移动行星风系季节移动盛盛行行风风夏季夏季 东南风(海洋东南风(海洋陆地)陆地)西南风(海洋西南风(海洋陆地)陆地)气压气压变化变化亚洲低压切断副高,亚洲低压切断副高,使其只保留在海上使其只保留在海上东南信风越过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赤道转为西南风冬季冬季 西北风(陆地西北风(陆地海洋)海洋)东北风(陆地东北风(陆地海洋)海洋)气压气压变化变化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使其只保留在海上压,使其只保留在海上东北信风东北信风第26页/共52页第二十七页,共53页。四、海陆四、海陆(hi l)间水分平
27、衡和水分循环间水分平衡和水分循环1 1 1 1 水分平衡与水汽输送水分平衡与水汽输送水分平衡与水汽输送水分平衡与水汽输送平流输送:海洋平流输送:海洋平流输送:海洋平流输送:海洋-陆地陆地陆地陆地(ld)(ld)(ld)(ld),发生在水平运动中。,发生在水平运动中。,发生在水平运动中。,发生在水平运动中。垂直输送:气流辐合,发生在降水过程中。垂直输送:气流辐合,发生在降水过程中。垂直输送:气流辐合,发生在降水过程中。垂直输送:气流辐合,发生在降水过程中。水分循环:水分循环:水分循环:水分循环:水分大循环: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水分大循环: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水
28、分大循环: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水分大循环: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一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一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一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一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之间的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之间的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之间的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水分
29、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水分小循环:另海洋和陆地水分小循环:另海洋和陆地水分小循环:另海洋和陆地水分小循环:另海洋和陆地(ld)(ld)(ld)(ld)上的水蒸发成为水汽成上的水蒸发成为水汽成上的水蒸发成为水汽成上的水蒸发成为水汽成云致雨,最后又将落到海洋和大陆上,称为小循环云致雨,最后又将落到海洋和大陆上,称为小循环云致雨,最后又将落到海洋和大陆上,称为小循环云致雨,最后又将落到海洋和大陆上,称为小循环第27页/共52页第二十八页,共53页。水分平衡方程水分平衡方程(fngchng)多年平均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在全球范围多年平均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在全球范围(fnwi)内内是完全平衡的。是
30、完全平衡的。海洋海洋(hiyng)上:上:Rm=Em-f陆地上:陆地上:Rl=El+f 多年平均:多年平均:Rm+Rl=El+Em第28页/共52页第二十九页,共53页。在水分循环中,在水分循环中,地表径流地表径流f 等于水汽等于水汽(shu q)的水的水平净输送平净输送Al=Af。第29页/共52页第三十页,共53页。precipitationEve-transportation 全全球球(qunqi)水水分分平平衡衡特特征征大气的水汽源主要大气的水汽源主要(zhyo)在副热带高压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海洋上(蒸发显著带的海洋上(蒸发显著大于降水),过剩的水大于降水),过剩的水汽被输送到仅赤道带和
31、汽被输送到仅赤道带和中、高纬度地区(降水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大于蒸发);大于蒸发);水汽水汽(shu q)输送输送第30页/共52页第三十一页,共53页。降水(jingshu)蒸发蒸发(zhngf)水汽水汽(shu q)输送输送就年平均而言,就年平均而言,北半球低纬热北半球低纬热带地区的降水带地区的降水和蒸发几乎相和蒸发几乎相等;等;两半球热带两半球热带地区以外的地区以外的地区蒸发量地区蒸发量的不足基本的不足基本上是由南半上是由南半球热带球热带地区蒸发的过地区蒸发的过量水汽量来补量水汽量来补偿;偿;第31页/共52页第三十二页,共53页。有限陆面区域水分有限陆面区域水分(shufn)循环:循环
32、:外来降水外来降水(jingshu)Ra:内部降水内部降水(jingshu)Rm:水分循环系数水分循环系数K:按水汽按水汽(shu q)来源区分:来源区分:RmRrR=Rm+RrC1=A-RrC2=E-(R-Rr)AK=R/Ra =1+(E-C2)/(C2+f)2 海陆间水分循环海陆间水分循环第32页/共52页第三十三页,共53页。第33页/共52页第三十四页,共53页。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全球能量和水份循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全球能量和水份循环实验计划环实验计划(GEWEX),其目的其目的(md)就就是为了增强对大气是为了增强对大气陆地陆地海洋海洋生物圈生物圈这个耦合气候系统中水目前国际上正在
33、实这个耦合气候系统中水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全球能量和水份循环实验计划施的全球能量和水份循环实验计划(GEWEX),其目的其目的(md)就是为了增强对就是为了增强对大气大气陆地陆地海洋海洋生物圈这个耦合气候生物圈这个耦合气候系统中水。系统中水。第34页/共52页第三十五页,共53页。如何如何(rh)计算计算K:1.计算计算(j sun)大气中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量;大气中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量;2.降水和地表径流资料;降水和地表径流资料;3.蒸发资料或通过其它方法计算蒸发资料或通过其它方法计算(j sun);4.求出水分循环系数。求出水分循环系数。假定假定(jidng):当地产生的水汽量:当地产生的
34、水汽量Rm=1/2当地蒸发量当地蒸发量E 外来水汽所形成的降水量外来水汽所形成的降水量Rr/当地蒸发水汽所形成当地蒸发水汽所形成的降水量的降水量Rm=大气水平输送水汽量大气水平输送水汽量A/同一时段内当地蒸同一时段内当地蒸发的水汽量发的水汽量Em第35页/共52页第三十六页,共53页。第36页/共52页第三十七页,共53页。世界主要世界主要(zhyo)的洋流分布图:的洋流分布图:逆逆逆逆顺顺顺顺逆逆逆逆逆逆第37页/共52页第三十八页,共53页。海陆风与山谷风海陆风与山谷风第38页/共52页第三十九页,共53页。谷风谷风(fn)第39页/共52页第四十页,共53页。地形地形(dxng)雨与焚风
35、雨与焚风迎风迎风(yng fng)坡坡背风背风(bi fn)坡坡第40页/共52页第四十一页,共53页。第41页/共52页第四十二页,共53页。(一)降水(一)降水(jingshu)的形成的形成降水从云中来,但有云未必有降水。形降水从云中来,但有云未必有降水。形成降水的关键,是云滴迅速增大到能克服空成降水的关键,是云滴迅速增大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并在降落过程中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并在降落过程中不被蒸发掉。不被蒸发掉。1、凝结(凝华)增长:指水汽分子凝结(凝、凝结(凝华)增长:指水汽分子凝结(凝华)在云滴(冰晶华)在云滴(冰晶(bngjng))表面上,使云滴)表面上,使云滴(冰
36、晶(冰晶(bngjng))增长的过程。增长的过程。过冷水滴蒸发过冷水滴蒸发过冷水滴蒸发过冷水滴蒸发冰晶凝华冰晶凝华冰晶凝华冰晶凝华(nnghu)(nnghu)增长增长增长增长小水滴蒸发小水滴蒸发大水滴凝结增长大水滴凝结增长暖水滴蒸发暖水滴蒸发暖水滴蒸发暖水滴蒸发冷水滴凝结增长冷水滴凝结增长冷水滴凝结增长冷水滴凝结增长第42页/共52页第四十三页,共53页。第43页/共52页第四十四页,共53页。水分水分(shufn)条件条件指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差。指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差。指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差。指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差。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降水量蒸
37、发量时,气候(qhu)(qhu)湿润;湿润;湿润;湿润;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qhu)(qhu)干燥。干燥。干燥。干燥。第44页/共52页第四十五页,共53页。大陆(dl)海洋(hiyng)水汽(shu q)输送径流输送蒸发第45页/共52页第四十六页,共53页。印度季风系统经圈环流:热源印度季风系统经圈环流:热源-位于位于(wiy)北半球,孟加拉湾热源和北半球,孟加拉湾热源和 青藏高原热源;青藏高原热源;冷源冷源-位于位于(wiy)南半球,马斯克林冷源;南半球,马斯克林冷源;南亚季风:南海和东亚大陆南亚季风:南海和东亚大陆(dl)热
38、源;热源;澳大利亚冷源;澳大利亚冷源;两支独立两支独立(dl)的季风子系统,分界线大约在的季风子系统,分界线大约在100oE;同时两支子同时两支子系统又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又是相互作用的(Nittab T.,1987)。第46页/共52页第四十七页,共53页。第47页/共52页第四十八页,共53页。云云指高悬于空中、由水汽凝结(凝华)而成的小水滴指高悬于空中、由水汽凝结(凝华)而成的小水滴指高悬于空中、由水汽凝结(凝华)而成的小水滴指高悬于空中、由水汽凝结(凝华)而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构成的可见集合体。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或小冰晶构成的可见集合体。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或小冰晶构成的可见集合体。
39、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或小冰晶构成的可见集合体。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却降温,使水汽达到却降温,使水汽达到却降温,使水汽达到却降温,使水汽达到(d do)(d do)饱和或过饱和发生凝结而成。饱和或过饱和发生凝结而成。饱和或过饱和发生凝结而成。饱和或过饱和发生凝结而成。云的成因:云的成因:云的成因:云的成因: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对流运动主要形成积状云;主要形成积状云;主要形成积状云;主要形成积状云;系统性上升运动系统性上升运动系统性上升运动系统性上升运动主要形成层状云;主要形成层状云;主要形成层状云;主要形成层状云;波状运动波状运动波状运动波状运动主要形成波状云;主要形成波状云;主要形成波
40、状云;主要形成波状云;地形作用地形作用地形作用地形作用比较复杂,可以形成各种云。比较复杂,可以形成各种云。比较复杂,可以形成各种云。比较复杂,可以形成各种云。云的分类:按国际分类法,根据云的形成云的分类:按国际分类法,根据云的形成云的分类:按国际分类法,根据云的形成云的分类:按国际分类法,根据云的形成高度,结合云的形态特征、结构、成因,将高度,结合云的形态特征、结构、成因,将高度,结合云的形态特征、结构、成因,将高度,结合云的形态特征、结构、成因,将云分为云分为云分为云分为 3 3 族族族族 10 10 属属属属 29 29 种。种。种。种。第48页/共52页第四十九页,共53页。云的类型云的
41、类型(lixng)云云 族族云云 属属符符 号号特特 征征低低云云100 2000m积积 云云Cu由水滴组成,云底由水滴组成,云底平坦,垂直向上发平坦,垂直向上发展,常常产生大量展,常常产生大量降水及阵性降水。降水及阵性降水。积雨云积雨云Cb层积云层积云Sc层层 云云St雨层云雨层云Ns中中 云云6000m高层云高层云As由水滴和冰晶组成,由水滴和冰晶组成,可降水或变可降水或变雨层云。雨层云。高积云高积云Ac高高 云云6000m卷卷 云云Ci由冰晶组成,一般由冰晶组成,一般不产生降水。不产生降水。卷层云卷层云Cs卷积云卷积云Cc第49页/共52页第五十页,共53页。卫卫星星(wixng)云云图
42、图第50页/共52页第五十一页,共53页。降水降水(jingshu)指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指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雪、霰、雹等。固态水。包括雨、雪、霰、雹等。降水量:指降落到地面上的雨和融降水量:指降落到地面上的雨和融化后的雪、霰、雹等集聚在水平面上化后的雪、霰、雹等集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单位为的水层厚度,单位为 mm 。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为单位为 mmh 或或 mmd 。降水变率: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降水变率: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与多年(du nin)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表示降表示降水量的变化程度。水量的变化程度。Cv=距平数平均数距平数平均数100第51页/共52页第五十二页,共53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52页/共52页第五十三页,共53页。